关于 @union_build 的科普文献 @union_build 是基于零知识证明的 「 互操作性协议」 ,链接不同的 rollup 网络,包括应用链 L1 L2 。 不同与过去,需要依赖任何第三方,多签,MPC 等 互操作协议,看似和「 跨链 」 达到了同样的目的效果 但本质上逻辑底层用的技术不是一个层次 (本文可能用到几个比较专业的技术词汇, 包括 BLS签名 和 IBC协议 ) 过去跨链,我们用第三方验证 预言机,或者多签形式,甚至中心化形式 这样做的优点是便捷,但缺点是不够安全,不够快,甚至不够去中心化,如果中心化跨链桥被攻击或者出现问题,资产将无法找回(比如曾经fantom的muthichain 事件) 而Union Build 采用零知识证明 + BLS 签名技术, 再有最近升级的 IBC协议来保障整个跨链过程安全。 不存在人为风险因素。 关于 BLS 签名: 是一种基于椭圆曲线密码学的数字签名方式 。有高效、去信任的共识验证特点,并能够减少跨链验证成本 关于 IBC 协议: 这是最初由 Cosmos 生态系统开发的一种标准协议,用于实现不同区块链之间的数据和资产交换 结合 BLS 和 IBC,Union 提供亚秒级、去信任的跨链体验,优于依赖预言机或多重签名的协议 @union_build 与其他跨链协议的对比 LayerZero:依赖预言机和中继者,无 IBC 框架,信任假设较高 Wormhole:使用多签形式,有中心化风险 Axelar:基于 IBC 的 Cosmos 生态协议,但依赖 PoS 验证者,未使用 ZK 或 BLS 签名 Chainlink CCIP:依赖预言机网络,无 IBC 框架,需要信任 Chainlink 节点 Union Build 在本质上有对 Cosmos IBC 的重大扩展,实现了更高效、更灵活、更广泛的跨链互操作性。 相比传统技术,Union Build 提供亚秒级消息传递、降低验证成本,并通过链抽象和内置中继者简化用户体验。 在跨链 DeFi、NFT、游戏等领域具有显著优势。@union_build 测试网已经上线了10个版本更新,估计很快引来主网 @0xkaiserkarel @corcoder @aeryz2 @sarahkc07 @swgee_writes #KAITO #KaitoAI #Union_build #Union
From X

Disclaimer: The above content reflects only the author's opinion and does not represent any stance of CoinNX, nor does it constitute any investment advice related to CoinN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