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从 @campnetworkxyz 发布的推文中看到一个很讽刺的新闻。一个叫 Velvet Sundown 的 AI 乐队,被踢出了 Future Sound Awards,也就是 AI 音乐界的格莱美。原因主办方觉得它不是在“赋能音乐人”,而是在“取代他们”。
这事让我陷入了思考:AI 生成音乐已经不可逆了,但它的配套基础设施几乎为零。
现在的 AI 音乐产业,基本运作流程是
抓一堆未经授权的数据→训练模型→生成音乐→赚流量、发 token、上榜,但原始创作者连名字都没留下。
这和当年 Stable Diffusion 做图像生成如出一辙。用的图是谁画的、画师有没有授权、有没有收益?对他们来讲无所屌谓。
音乐领域目前也在走这条“吸血”路线:抓音色、抓人声、抓编曲,拼一拼、混一混,换个名字上线收钱。其实是在榨干创作者。
@campnetworkxyz 是想把 AI 创作变成一件有规则、有合作、可追溯的事。
通过 Origin 和 mAItrix 两个核心模块,把音乐的每一个片段、每一个样本都tokenize,做成可追踪的 IP。你 remix 别人的作品、用别人的音色生成新内容,系统会记录这个派生关系,并自动分润给原始作者。
这种方式才是真正有未来的创作生态:
不是靠版权官司打来打去、也不是靠内容平台拉偏架,而是从协议层面把“谁创作了什么”这件事写进音乐的 DNA。
这样一来 AI 就不是替代创作者,而是放大创作者的影响力。一个小众制作人,也有可能因为被 AI remix 而获得长期分红收入。音乐人可以安心上传自己的素材,让 AI 处理、改编、扩散,而不是担心哪天自己的声音出现在排行榜上但署名是别人。
AI 音乐必备的是真正可持续的,是能保护创作者权益的基础设施。否则,所谓“AI 音乐”的永远是抓素材 → 改编 → 套现 → 忘了谁写的。
Camp 为了打破这个局面,只能从一开始就把“署名、版权、分润”写进协议逻辑。否则只能眼睁睁看着 AI 一边变强,一边把创作者边缘化。

From X
Disclaimer: The above content reflects only the author's opinion and does not represent any stance of CoinNX, nor does it constitute any investment advice related to CoinN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