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es
What an amazing find on @unusual_whales flow feed yesterday. $GOOGL finished with a $19.31 (+9.14%) move to the upside today on news that a judge refused the government’s push to force the sale of Google’s Chrome browser. This news hit after hours yesterday. There were over 5,264
WOW I underestimated…. If this $GOOGL trader held into today, the position peaked at $3/contract from $.05 entry, a gain of over +5,900%….
This means their $9,705 trade peaked at a value of $582,300 in just 3 days. Absolutely INSANE!!!! @unusual_whales
最近半年团队主要研究 #AI 和 #RWA 赛道比较多,被问及最多的问题:‘#AI 是不是已经过了最热的“炒作期”?’,因为我们看到很多 #AI 加密项目或股票,貌似涨速有点慢或者不涨了!
我的看法是——远远没有。现在的 #AI,差不多就相当于1995年、1996年互联网的阶段。那时候大家刚开始上网,浏览器才出来没几年,亚马逊、谷歌都还没真正爆发,但趋势已经很清晰了。#AI 现在也差不多这样,刚进入加速成长期。
🧐为何这么说?
1️⃣算力依旧是瓶颈,也是最大机会,做AI要训练大模型,需要巨量的算力。美国这边有英伟达,芯片卖到断货。中国这边因为美国的出口管制,反而倒逼出一条本土产业链。比如寒武纪(Cambricon)这种公司,股价和市值都翻了好几倍。背后逻辑很简单:没有芯片,AI走不动。这就是最底层的“铲子生意”。我自己投股票的时候,最看重这种“确定性刚需”,不管AI应用做得怎么样,算力永远少不了。
2️⃣中国的“Buy China”逻辑,中美关系其实是把“双刃剑”。美国不卖顶级芯片给中国,看似是打压,但反过来成了国产替代的超级机会。没有封锁,中国的AI公司可能还在用英伟达的GPU,也不会有动力自己研发芯片。现在反而逼出了一个完整的国产生态。我在看中国半导体、算力相关公司的时候,这一点就是核心逻辑:自给自足是国家战略,市场够大,需求也刚性。
3️⃣政府是超级风投,你要看中国的模式,其实很像10年前的新能源车。那时候政府补贴电池、补贴买车,硬是把比亚迪、宁德时代推起来了。现在AI和机器人也一样,地方政府出补贴、投基金,相当于官方当“早期VC”,先给产业打地基。剩下的就交给企业家去拼执行力。作为投资人,我的判断是:政府方向决定赛道,企业家决定龙头。
投资的衡量标准,我们看一个AI或者机器人项目,最关键是两个问题:
✅它能不能真正解决痛点?比如机器人,能不能真的在家庭里帮老人、能不能在仓库里搬货,不是光好看、噱头大。
✅它有没有产品市场匹配度(PMF)?就是说,这个产品是刚需,还是锦上添花?如果只是“看上去很酷”,但没人愿意为它买单,那就不行。在AI模型上也是一样。现在模型满大街都是,但能真正跑通商业模式的,要么解决企业的需求(比如代码自动化、办公提效),要么解决消费者的需求(比如智能助手、娱乐)。我投项目时,最怕那种“炫技”型公司,看上去技术牛,但没落地场景。
长期趋势我判断,未来3-5年里,AI算力的需求会是现在的10倍甚至100倍。这意味着:
· 上游的芯片、算力基础设施公司,还是最稳的“吃肉”位置。
· 中游的大模型会越来越分化,能落地的会脱颖而出,光靠堆钱堆算力的可能会被淘汰。
· 下游的应用场景(比如机器人),现在看起来还早,但一旦找到像电动车那样的突破口,成长会非常惊人。
所以我们在 #AI 赛道的投资思路:
第一层:算力/芯片 → 确定性最强,国家战略支持,需求无限大(加密也是类似逻辑,分布式GPU算力依旧有空间)。
第二层:大模型 → 拼资源和落地场景,要慎重挑选,差距很快拉开。
第三层:应用(机器人等) → 风险大,但如果踩中龙头,可能是百倍回报。
所以我现在看AI,就像看当年的互联网和新能源车。远远没到泡沫破灭的时候,反而刚刚进入“加速跑道”。🧐
#AI 时代,👇是我们比较看好的美股 #AI 公司:
最近英伟达老板黄仁勋提到,我们仍处于人工智能的早期阶段。现阶段仍然处于超大规模企业部署阶段,属于第二阶段,如👇图。
• 第一阶段(核心基础设施): $NVDA , $ASML , $AMD , $TSM , $AVGO , $NBIS
• 第二阶段(超大规模企业): $MSFT , $META , $GOOGL , $AMZN
• 第三阶段(平台型): $PLTR , $NOW , $TEM , $CRWD , $NET
• 第四阶段(应用集成): $SPOT , $SHOP , $NFLX , $TSLA , $LMND , $FIG

BIG TECH JUST WENT ONCHAIN 🚀
@bitgetglobal now has RWA Index perps w/ 10x leverage!!
$AAPL $GOOGL $AMZN $META $MCD
Info 👉
WEDBUSH’S DAN IVES RELEASED THE “IVES AI 30,” FEATURING TOP AI PLAYS:
🔸 Hyperscalers: $MSFT, $GOOGL, $AMZN, $ORCL
🔸 Software: $PLTR, $CRM, $IBM, $NOW, $SNOW, $PEGA, $MDB, $SOUN, $INOD
🔸 Consumer Internet: $BABA, $AAPL, $META, $BIDU, $RBLX
🔸 Cybersecurity: $PANW, $ZS, $CRWD
🔸 Autonomous/Robotics & Power: $TSLA, $OKLO, $GEV
🔸 Semiconductors/Hardware: $NVDA, $AMD, $TSM, $AVGO, $MU, $NBIS
最近美股机构的13F报告集中披露,巴菲特公司伯克希尔,逆势抄底了联合健康(#UNH)深受瞩目,受此消息刺激,联合健康股价在今天盘前大涨10%,收回300美金以上。我决定今晚跟一手巴菲特的操作。🧐
今天在看美股机构13F报告时候,发现一个挺有意思的现象——市场大部分人避之不及,可巴菲特、David Tepper、文艺复兴、Michael Burry、沙特PIF这些大佬都在抄底。伯克希尔甚至是时隔14年重新杀回医疗保险板块,一口气买了504万股,价值15.7亿美元。
为什么我决定今晚跟一手呢?因为这帮老狐狸肯定不是为了短线博反弹,而是觉得这公司在被错杀。
📊先看 #UNH 基本面:
规模:美国最大医疗保险公司,2024年收入4003亿美元,净利润144亿美元,这规模在美股医疗板块里基本是“航空母舰”级别。
盈利能力:过去15年,分红每年都涨,而且盈利稳定——这是典型的“防御型现金牛”。
估值:现在的股价回到2020年的水平,市盈率只有12倍——这种龙头公司在正常市场环境下,保守预估20倍不算离谱。
我举个最直观的栗子🌰:
如果2003年底你花1万美元买了 #UNH,哪怕算上最近的暴跌,今天这笔钱大约还能变成10万美元,中途分红全程上调。要是暴跌前收益表现更佳,预估是18万美元。这种长期稳定复利能力,是真正的机构偏好标的。
📝#UNH 为什么暴跌?
这波下杀不是因为财务崩了,而是市场对风险的预期陡然升高:
1️⃣潜在刑事调查:司法部在查它,虽然公司说“充满信心”,但这种事一旦升级,可能影响合同、信誉。
2️⃣业绩指引暂停:7月公司直接取消年度业绩展望,还甩锅说“医疗需求激增导致环境突变”,这会让投资者觉得不确定性大增。
3️⃣高层变动:CEO Andrew Witty突然辞职(个人原因),临危换回老将Hemsley。换帅往往是风险信号,尤其是遇到监管风暴时。
4️⃣政策压力:美国政府削减医疗支出,医疗成本上涨,这对保险公司是双杀。
5️⃣网络安全和公众形象:网络攻击、CEO被枪杀这种黑天鹅事件,虽然和核心财务没直接关系,但对品牌和舆论压力不小。
我的抄底逻辑,其实很简单,首先肯定是这些大佬开始抄底了,给了我充足的信心支持。另外估值的确是便宜,虽然利空也不少,刑事调查、指引暂停、政策不确定性,这些事对股价冲击,已经实质性表现出来,也算消化的七七八八了,毕竟股价从600+跌下来的。
因为我个人是偏好价值长线投资,假如您跟我一样,是那种5年以上视野的价值投资者,这种时刻往往是布局的好机会。因为 #UNH 的基本盘——医疗保险的刚需性、行业龙头地位、庞大会员基础——没变。美国人口老龄化趋势还在,长期医疗需求只会更高。所以中长期来看,是相对确定性比较高的!
我觉得现在买 #UNH 有点像2008年买强生(#JNJ)——短期麻烦多、市场不爱,但长线可能是最甜的果子。跟随大佬们,用时间和耐心等市场情绪修复。🧐


桥水清仓中概股的新闻,今天在各个金融群炸锅了,毕竟我也是买了桥水在中国的基金,华润创意桥云9号,今年业绩十分突出,有40%+回报率。但突然主体基金清仓中国的策略,让人始料未及!
我们仔细研究了Ray Dalio 这次 Bridgewater 2025年二季度的13F报告,简单一句话来看:老爷子这是彻底“弃船”中国互联网股,转头一头扎进了美股 AI 巨头的怀抱。
1️⃣彻底撤出中国互联网
Bridgewater 直接清仓了 $BABA 、 $PDD 、 $BIDU 、 $JD ,套现大约 11.3 亿美金。
这不只是“减仓”,这是“清空冰箱”式的退出。
在我看来,原因可能有三:
• 中国经济复苏不及预期,消费、出口两头承压
• 政策不确定性高,尤其是平台经济监管阴影尚存
• 美股这边 #AI 赛道收益率太诱人,机会成本太高
换句话说,Dalio 不是觉得中国没潜力,而是觉得短期内资本效率太低,不如直接把钱放到能立刻跑起来的赛道,尤其是 #AI 领域。
2️⃣重仓 #AI 和美股科技巨头
这季度的增持动作可以用“暴力”来形容:
• $NVDA 加了 154%,一下多了 5.52 亿美金,现在成了第三大持仓
• $MSFT 加了 3.93 亿
• $GOOGL 加了 4.18 亿
• 甚至 $UBER 也猛加 5.31 倍
这个组合直接把 #AI 核心硬件( $NVDA )+ AI 应用平台( $MSFT 、 $GOOGL 、 $META )绑成一个战车,明显是押注未来 3-5 年的 #AI 基础设施浪潮。而且 $Uber 也很有意思,说明他们看好 #AI 在出行、物流等实际场景的渗透。
3️⃣ETF 还是核心底仓,但开始“修剪”
虽然 $SPY 、 $IVV 、 $IEMG 还是大仓位,但 Dalio 这次减了 SPY 21.9%,套了 4.52 亿美金。
这是一种“从大水池里舀水出来,倒进 #AI 桶里”的操作。ETF 作为被动收益的底仓还在,但加了更多主动进攻型仓位。
整体思考来看,目前A股3700点,恒生25270点,标普500 6468点,美股目前历史高位,如此大力度加仓美股,撤出中国市场,说明以桥水为代表的外资,短期在中国市场看不到正向回报,就不占着资金池。而此刻这种历史高位,全面加码 #AI 赛道,把资金集中到最具确定性、最受资金追捧的核心标的上,这种抓大放小的策略,也是值得深思。作为全天候策略,依旧保留ETF被动敞口,用ETF来保底,防止单一赛道波动太大。投资组合上,攻守平衡,既追 #AI 大趋势,又保留防守余地!值得学习借鉴🧐


B哥说的
美股未来四年大机会:
1. AI科技主旋律:$NVDA $MSFT $GOOGL $AMZN $META
2. 自动驾驶解放人类:$TSLA $GOOGL $UBER $AUR
3. Crypto金融升级:$COIN $MSTR $MARA $RIOT
4. 稀土国家战略:$MP $USAR
这里整理一些美股主旋律的龙头给大家参考。
结合当前市场行情(2025年10月前后)和各板块核心逻辑,对提及的标的分板块给出投资建议:
一、AI 算力与科技巨头
核心逻辑:全球AI算力需求爆发,云厂商资本开支加速(微软Azure收入增长39%,Meta资本开支翻倍),算力硬件与云服务成主线。
$NVDA(英伟达):AI芯片绝对龙头,全球超90%的AI训练算力依赖其GPU。短期看Q3财报(预计2025年11月)能否超预期;长期看AI服务器、数据中心GPU需求持续放量,目标价可看1000美元(当前约850美元)。
$MSFT(微软):Azure云+OpenAI+Copilot三驾马车,Q2智能云收入增长26%,资本开支增至1200亿美元/年。短期催化剂是10月下旬的AI硬件发布会(传推出自研AI芯片);长期看企业级AI渗透率提升,目标价400美元(当前约360美元)。
$GOOGL(谷歌):Gemini AI模型与微软Copilot正面竞争,但YouTube广告+云服务(Google Cloud)仍具韧性。短期需观察Q3财报(10月25日)云业务增速;长期看AI搜索重构广告逻辑,目标价150美元(当前约135美元)。
二、自动驾驶(落地加速)
核心逻辑:特斯拉FSD即将在华推出(预计2025年Q1),Waymo无人出租车商用扩大,技术从“测试”转向“规模化赚钱”。
$TSLA(特斯拉):FSD订阅制(每月711元)+ 机器人出租车(Robotaxi)是最大看点。短期看10月FSD V13版本推送(新增自动泊车功能),若中国监管备案通过则成催化;长期看FSD渗透率达20%时,年利润或增100亿美元,目标价500美元(当前约420美元)。
$UBER(优步):自动驾驶落地将降低司机成本,若与Waymo合作扩大(当前已在凤凰城试点),利润率有望提升。短期看Q3出行数据(10月12日财报);长期看“无人车+打车平台”模式颠覆行业,目标价80美元(当前约65美元)。
三、Crypto(合规化+ETF爆发)
核心逻辑:SEC批准加密ETF实物创设机制,Coinbase成最大赢家;比特币现货ETF资金流入超550亿美元,行业从“投机”转向“主流投资”。
$COIN(Coinbase):美国合规交易所龙头,受益于ETF实物赎回(机构需通过Coinbase托管加密资产),预计年营收新增10亿美元。短期看10月Solana、XRP ETF获批进展;长期看加密货币市值扩容,目标价200美元(当前约160美元)。
$MSTR(MicroStrategy):比特币“信仰股”,公司持有超10万枚BTC,币价每涨1万美元,营收增10亿美元。短期看比特币ETF资金流入节奏;长期看BTC减半(2025年4月)后牛市预期,目标价800美元(当前约650美元)。
四、稀土(供应链+政策)
核心逻辑:美国国防部为$MP设置110美元/公斤保底价(远超国内45万元/吨),稀土战略价值凸显,供应链自主化加速。
$MP(MP Materials):美国唯一稀土生产商,镨钕产品利润锁定(成本60美元/公斤,保底价110美元),磁材产能2028年扩至1万吨。短期看Q3产能利用率(10月15日财报);长期看美国军工+新能源需求(电动车电机用稀土),目标价50美元(当前约35美元)。
操作建议
仓位分配:AI(30%)+ 自动驾驶(25%)+ Crypto(20%)+ 稀土(25%),分散配置。
短线机会:AMD(财报后超跌,147-149美元缺口支撑)、RIOT(比特币挖矿股,币价反弹弹性大)。
长线持有:MSFT(云+AI生态)、TSLA(FSD+机器人)、$MP(稀土供应链)。
但据我了解现在很多朋友,想买美股经常被开户劝退,而现在通过Mystonks @MyStonksCN 你可以直接链上买卖美股,流程更简单、速度更快。
买好股,就上Mystonks~~
链接🔗: https://t.co/wnLfEIfC2h
B哥说的
美股未来四年大机会:
1. AI科技主旋律:$NVDA $MSFT $GOOGL $AMZN $META
2. 自动驾驶解放人类:$TSLA $GOOGL $UBER $AUR
3. Crypto金融升级:$COIN $MSTR $MARA $RIOT
4. 稀土国家战略:$MP $USAR
这里整理一些美股主旋律的龙头给大家参考。
结合当前市场行情(2025年10月前后)和各板块核心逻辑,对提及的标的分板块给出投资建议:
一、AI 算力与科技巨头
核心逻辑:全球AI算力需求爆发,云厂商资本开支加速(微软Azure收入增长39%,Meta资本开支翻倍),算力硬件与云服务成主线。
$NVDA(英伟达):AI芯片绝对龙头,全球超90%的AI训练算力依赖其GPU。短期看Q3财报(预计2025年11月)能否超预期;长期看AI服务器、数据中心GPU需求持续放量,目标价可看1000美元(当前约850美元)。
$MSFT(微软):Azure云+OpenAI+Copilot三驾马车,Q2智能云收入增长26%,资本开支增至1200亿美元/年。短期催化剂是10月下旬的AI硬件发布会(传推出自研AI芯片);长期看企业级AI渗透率提升,目标价400美元(当前约360美元)。
$GOOGL(谷歌):Gemini AI模型与微软Copilot正面竞争,但YouTube广告+云服务(Google Cloud)仍具韧性。短期需观察Q3财报(10月25日)云业务增速;长期看AI搜索重构广告逻辑,目标价150美元(当前约135美元)。
二、自动驾驶(落地加速)
核心逻辑:特斯拉FSD即将在华推出(预计2025年Q1),Waymo无人出租车商用扩大,技术从“测试”转向“规模化赚钱”。
$TSLA(特斯拉):FSD订阅制(每月711元)+ 机器人出租车(Robotaxi)是最大看点。短期看10月FSD V13版本推送(新增自动泊车功能),若中国监管备案通过则成催化;长期看FSD渗透率达20%时,年利润或增100亿美元,目标价500美元(当前约420美元)。
$UBER(优步):自动驾驶落地将降低司机成本,若与Waymo合作扩大(当前已在凤凰城试点),利润率有望提升。短期看Q3出行数据(10月12日财报);长期看“无人车+打车平台”模式颠覆行业,目标价80美元(当前约65美元)。
三、Crypto(合规化+ETF爆发)
核心逻辑:SEC批准加密ETF实物创设机制,Coinbase成最大赢家;比特币现货ETF资金流入超550亿美元,行业从“投机”转向“主流投资”。
$COIN(Coinbase):美国合规交易所龙头,受益于ETF实物赎回(机构需通过Coinbase托管加密资产),预计年营收新增10亿美元。短期看10月Solana、XRP ETF获批进展;长期看加密货币市值扩容,目标价200美元(当前约160美元)。
$MSTR(MicroStrategy):比特币“信仰股”,公司持有超10万枚BTC,币价每涨1万美元,营收增10亿美元。短期看比特币ETF资金流入节奏;长期看BTC减半(2025年4月)后牛市预期,目标价800美元(当前约650美元)。
四、稀土(供应链+政策)
核心逻辑:美国国防部为$MP设置110美元/公斤保底价(远超国内45万元/吨),稀土战略价值凸显,供应链自主化加速。
$MP(MP Materials):美国唯一稀土生产商,镨钕产品利润锁定(成本60美元/公斤,保底价110美元),磁材产能2028年扩至1万吨。短期看Q3产能利用率(10月15日财报);长期看美国军工+新能源需求(电动车电机用稀土),目标价50美元(当前约35美元)。
操作建议
仓位分配:AI(30%)+ 自动驾驶(25%)+ Crypto(20%)+ 稀土(25%),分散配置。
短线机会:AMD(财报后超跌,147-149美元缺口支撑)、RIOT(比特币挖矿股,币价反弹弹性大)。
长线持有:MSFT(云+AI生态)、TSLA(FSD+机器人)、$MP(稀土供应链)。
但据我了解现在很多朋友,想买美股经常被开户劝退,而现在通过Mystonks(@我们中文推),你可以直接链上买卖美股,流程更简单、速度更快。
买好股,就上Mystonks~~
链接🔗: https://t.co/wnLfEIfC2h
MAGNIFICENT SEVEN'S COMBINED MARKET VALUE HITS NEW RECORD
$19 trillion
That is the combined market capitalization of the Magnificent Seven, a fresh all-time high for the tech stalwarts.
Meta Platforms, Microsoft and Nvidia are on pace for record market caps, according to Dow Jones Market Data.
Here is the breakdown:
-- $NVDA: $4.4 trillion
-- $MSFT: $4 trillion
-- $AAPL: $3.1 trillion
-- $AMZN: $2.5 trillion
-- $GOOGL: $2.4 trillion
-- $META: $2 trillion
-- $TSLA: $1 trill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