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习惯看到成功者,但是其实失败才是常态。 一个合约a9的产生,是10个a8级别的亏损。1个a8,是10个a7的梦想破碎。 做项目也是一样的。比如perpdex,其实只有hyperliquid一家独大。 刚看了24年初投的一个cosmos 系的perp+dex,elys 目前每日perp+dex交易量一共14万u,协议今日收入160美金。 (不过虽然形势严峻,人家也把该解锁的token发完了,产品认真交付了,没有rug任何人)
在整理投资过的项目,有一个叫solstorm的,投完就hard rug,悄无声息就rug了几百万u的私募。 有人知道这项目方是谁吗,大家每个人亏一万u不算多,主要是想知道这个坏逼是谁
刚查了一下,blue origin 坊间传闻的票价是100-150万美金之间 如果有项目方要做营销的话,可以直接上太空,这个营销和拉盘效果远超找kol。 还可以有to da moon的谐音梗,花小钱装大杯。
刚看了一下给”她“寄的是男装不是瑜伽服,infini亏损不算太大🤣 但是还是莫名其妙有一种被欺骗感🤣 贵圈“捞男”防不胜防啊🤣
rwa确实火出圈了。 上午老家做挖机租赁的朋友跟我说,他可以把挖机打包成rwa yield bering token。挖机一年挖10%收益,再发个稳定币,稳定币再发一个治理代币,这样他的挖机生意同时具有:rwa+depin+stabecoin三重概念,币安现货预定双击666。 这样一个不到1000万rmb的挖机公司来区块链摇身一变就变成了fdv100m的rwa稳定币公司了。现在就差傻x投资人背书一下,没问题年底就上币安。
去年给娃申请hk 七大 ib学校全部失败之后,我也经历过一段时间的自我折磨和怀疑。但是现在心态放平了。为什么能跟自己和解呢? 因为我设想一下儿子20岁出来做男模,白天当高尔夫教练赚5000,晚上再当男模又可以赚3000,多认识圈外富婆还可以给defi项目拉tvl。每天要是都出台,一个月能赚30万。一年赚200万rmb,再放到infini里生息理财,10% apr怎么都饿不死。 人生是旷野,不是轨道。思路打开,一想到还有下海这个选项,就没有任何焦虑感了
有同样腰椎间盘不好的朋友吗?现在我这是坐一会腰巨疼,只能趴着看电脑…求支招
bsc的meme龙头和bsc的图币龙头终于联名了!!!期待期待,bmp to 10u!!!
现在各家交易所都在做小红书,想起来这不是我2019年做在线教育产品的时候玩剩下的自媒体那一套打法吗哈哈哈。 上周也开始孵化小红书的号,打算一个月0成本冷启动做到一百万浏览。5000真实粉丝。 几个流量秘诀: 冲突、财富、炫耀、免费、猎奇。 又到了我熟悉的c端流量领域。so easy。
挺好,休息了一个月,打了一个月梦幻,最近infini新业务要红红火火开始启动了,我又没时间打游戏了。把梦幻西游的号托管给一个五线城市的俩娃宝妈管理。 她一个人带俩娃,老公出去务工,她五开玩梦幻一个月估计能赚3000-5000rmb,说实话性价比远超出去务农。而且五开挂机还能照顾娃。 今天把装备换成全套不磨让她在梦幻里快乐打金,我也收获了宝贵的时间😆 其实无论是咸鱼,快手,美团,还是梦幻西游or天鹅到家,都给灵活就业人士提供了一些赚钱和改善生活的机会。这些平台和公司在盈利的同时还具有一些social good。一般具有社会价值并且能互惠他人的企业会走得更远。
tether 在2017年,有10个全职左右,其中大量工作是由十几个来自 Bitfinex 的员工“兼任”完成的。 telegram 2013年上线ios版本的时候,核心dev 只有5-10人,Durov兄弟俩每天自己埋头写代码。 hyperliquid2023年时,只有5个核心开发。 Instagram 2012年被facebook收购时,只有13人。 notion arr超过30m的时,公司50个人. 总结:牛逼的公司早期并不需要太多人。
挺有意思的,自从上次发现aethir很赚钱之后,又看了一些其他的gpu算力租赁的项目,发现做gpu算力租赁的“藏宝阁”都很赚钱。 比如 @SpheronFDN 本年arr超过1000万美金(预估值)。其实随着ai agent和ai应用的爆发,卖算力就是新时代的掘金路上的卖水人,gpu算力的紧缺也让算力租赁/出售/交易撮合平台可以收取较高的溢价。 不过所有有利润的行业随时越来越多的玩家进入也会逐步卷起来。去中心化gpu算力平台越来越多,io, Akash,aethir,hyperbolic,salad,render network,vast等等。 所以这个赛道基业长青的关键点在哪里? 一个是可以获得廉价而稳定的gpu的能力,本质是供应能力要强。另一方面需要在垂类方面做好专注,比如针对AI模型训练、数据处理提供定制化的工具和环境。亦或者,针对图像视频渲染提供高效的渲染队列管理等。 我看Spheron 推出的KlippyAI(专注ai视频)和Skynet AI(用于构建和部署自主AI代理及工作流。)可能是他们在垂类方面打差异化的一种尝试。可以看看这个demo https://t.co/6AmVECYBRy
创业应该做forward thinking的东西,不应该做原有范式下minor improvement的东西。
攻防箭就是超级有氧! 每周我都会打至少两次, 坚持不懈的做下去, “以娱乐对战的方式稳定自己每周有氧运动。” 最近 #infini 转型为以“稳定收益与去中心化支付方案为核心的 Web3 金融平台。” 坚持不懈的做下去! @0xinfini @Infini_CN @Christianeth @0xsexybanana
过去一个月密集学习了一些to b增长的思路和方法论。 to c增长对我来说是熟悉的领域,但to b做增长确实是第一次。 打算实践一下to b增长的方法和套路看看效果如何。在不熟悉的领域做不熟悉的事情,充满了试错的未知感,让我觉得十分兴奋。
《一份中东北非的跨境支付作战地图|支无不言EP05》 👉 本期节目相当于一次120分钟的深度专家电话,数娱出海和传统跨境支付企业,千万不要错过! 1. 本期介绍
过去一个月,花了很多时间了解传统的支付行业。收单,下发,承兑,外汇服务(fx),多币种账户,等等。发现其实传统支付圈和币圈是有次元壁的。也是因为有了稳定币这个热点话题,两个圈层开始融合。 通过大量访谈也了解到传统支付行业的一些特点,比如: 1)规模效应明显。因为支付行业利润较为稀薄,企业需要经过漫长的精耕细作形成规模效应之后可以开始盈利。早期大部分情况下都处于亏损或者刚刚盈亏平衡的状态。尤其是现在合规和牌照的成本日益增长的情况下,企业早期投入较高。 2)高度依赖银行基础设施,底层通道能力成为竞争关键。底层通道的不稳定会带来较大的交付压力。 3)多层中介嵌套,费用和周期都成为痛点。付款方银行 → 代理行(Correspondent Bank)→ 清算网络(如SWIFT)→ 收款方银行。每一层加收点差。 4)销售密集型获客方式。产品同质化较为严重,主要靠销售和服务获客。 稳定币支付在某些非常niche和垂直的支付场景下是一种杀手级别的存在,但是大部分货贸的merchant目前还是乖乖收取fiat的。 距离稳定币payment的mass adoption还是有非常长的路要走。
一生一次的NFT解套机会就是现在
我是一个善变的女人
bn八周年的衣物可以说是builder必穿了,出门不热,空调房呆着不冷,质感一流,太舒服啦!@yayabinance @pearbinance
哎,差点给自己作死了。上周得了急性扁桃体炎和咽炎,吊了一天水,活蹦乱跳的就没继续吃药。 昨天夜里睡梦里难以呼吸,呼吸道感觉被堵住了,嗓子刀割一样痛,赶紧来急诊。发现咽喉炎症又急性复发了,有点堵塞呼气道。窒息危险。 长期熬夜导致抵抗力太差的缘故。希望大家都能珍爱自己的身体。钱是赚不完的。
今天下午在思考的一个问题是,在币圈除了交易所/bot和头部公链,到底有什么项目方在赚钱。以及他们是怎么赚钱的。 然后就看到了 @AethirCloud ,30day的revenue是14m。aethir本质上是出售gpu资源给到企业,可以说是gpu版本的网易藏宝阁。虽然aethir每笔收取20%的服务费。然而这个成本依然似乎比aws要低。 感慨,真是越niche的赛道越有好的机会,以及做交易平台真是太棒的一种生意。大道至简啊
看了一下各家layer1的monthly fee,谁是真正的印钞机一目了然 @trondao 另外一个小小疑问:icp每个月怎么还有50万u的fees呀,是谁在用呢🤣icp的fees比aptos avalance polygon都多
看了一下各家layer1的monthly fee,谁是真正的印钞机一目了然 另外一个小小疑问:icp每个月怎么还有50万u的fees呀,是谁在用呢🤣icp的fees比aptos avalance polygon都多
9月会完成infini earn 的迭代和升级。会让infini余额宝产品收益更综合更稳健。 先做精,再做泛。 稳扎稳打,一步一步来。
okx+infini=tabi 优秀的公司都是互相学习👍👍
某些公司的商业模式借鉴infini也就算了, 连产品的ui也抄的一模一样,多少吃相有点难看了。lol use imagination, you can do better! @Tabichain
pump fun像个期末大考题。不同的学霸给了截然不同的意见。 所以,我打算去找一些走势很弱的vc币狠狠恐进去。 不管pump赚不赚钱,吸血其他山寨肯定没错吧。
原本的计划是在lighter上开空吃费率,然后bp里挂现货。 结果bp现货没买上,lighter里的空单成交了。人醒来快麻了。损了空单,然后早上bp里的btc现货还是一直比大所要贵几百刀… 人生的计划总是很美好,执行起来总是乱七八糟。
我对不起eth
@Nicjiang7 不一样,盲挖设计更能激起用户的竞争心理。 kaito的美妙在于盲挖。你根本不知道怎么写才会加分。所以就会找角度。 单纯任务制度无发展出高价值内容。沦为下一个galaxy。
睡前想到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 如果币安广场的增长官,能够想到用kaito的方式,去激励大家用币安广场,那真是很美妙的一次杠杆。 在bn广场聊项目,获得bn yaps,然后获得项目方的代币空投或者获得项目方的公募额度。应该世界上没有哪个项目方敢rug 给bn用户的额度吧哈哈。 币安目前完成很多都是tge之后的职能,在tge之前的资产发行职能很少。 加入kaito这个机制,就完成了bn在链上资产发行的闭环。 @heyibinance
GMX被盗了接近40M。 但是比其这个曾经的天王级别的链上合约交易的陨落,更令人伤感的是,他被盗了这么多钱整个中文区根本没人关注他。甚至有新入圈的朋友问我GMX是啥。 英雄不是突然死去,他只是逐渐消失在历史的洪流和人们的记忆里。
连gmx都能被盗,惊呆了。 还web3吗,还去中心化吗? 牛末熊初的特征就是,大量的你觉得永远不会被盗的defi协议被盗了。
冷知识,网易藏宝阁每年处理交易量超过百亿人民币,买卖手续费在5%-10%之间,还没算上跨服费。我今年也浅浅贡献了10万rmb左右。 这个交易体量已经远超很多稳定币了。 粗略估计光藏宝阁贡献了5-10亿rmb营收?
抛开所有虚头巴脑的叙事,所有稳定币、区块链支付产品、链上美股、u卡的核心增长内核不就是监管套利嘛🤣 -稳定币以及大部分的区块链支付产品:VAT税收套利,银行系统成本转嫁(SWFIT),OFAC制裁规避。 -链上美股:资本利得税套利,牌照规避,24小时交易需求。 -u卡:外汇管制的“裂缝工具”,核心是外汇额度套利和离岸资金回流。
看大家在说借钱炒币的事情,挺有感慨的。 前两天办点事情要转现金,没有提前换好rmb,急着付钱,一时半会突然不知道跟谁借,我也不知自己有勇气去跟谁开这个口借钱。挺尴尬的。 这俩天想一下,世界上应该只有三个人我会没有心理负担的去开口去借钱。毕竟这些人面前我可以放心暴露自己的窘迫和尴尬,而不会因为暴露了自己的困境而感到羞愧。 世界上可以借钱的人很多,但是能有足够的安全感,而不会担心自己被奚落的人很少。 很需要珍惜这样给足安全感的朋友。因为知道我无论什么情况他们都不会离开。兜底感很重要。
今天带牛牛跟圈内叔叔阿姨们social一下。等他十八岁的时候,就直接区块链从业14年经验了🤣可惜要早点回家带娃睡觉,不然也可以聊到深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