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TEE(可信执行环境)虽然提供了强大的安全隔离和隐私保护能力,但其内置的安全内存(Enclave Page Cache)通常非常有限(例如,英特尔SGX默认约128MB),这确实对处理复杂智能合约或大规模数据构成了挑战。
TEN Protocol 采用了一种“链上链下协同”的架构设计,巧妙地规避了TEE的物理存储限制,而不是直接去扩大TEE本身的空间。其核心思路是:将计算与存储分离,让TEE专注于最核心的“保密计算”,而将大量的数据存储工作交由区块链本身承担。
具体来说,TEN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解决存储限制问题:
1. 核心原则:状态根加密与链下存储
这是最核心的解决方案。TEN并不在TEE内部存储整个区块链的状态。
TEE作为“保密计算引擎”:TEE的主要职责是执行智能合约逻辑。当需要处理一个交易时,TEE会从链上获取加密的状态数据,在内部解密后进行运算。
状态数据存储在链上:完整的世界状态(账户余额、合约变量等)是以加密形式存储在TEN Layer2链上的。这意味着数据是公开可用的,保证了区块链的数据可用性,但其内容是密文,对外界保密。
Merkle根加密:为了保护状态的完整性同时隐藏细节,TEN会对状态树的根哈希(Merkle Root)进行加密或混淆。只有经过授权的TEE才能正确解读和验证状态变化,从而在保证隐私的同时,维护了区块链的不可篡改性。
简单比喻:TEE就像一个配备了顶级安保的“机密会议室”。会议所需的庞大文件库(区块链状态)存放在一个公共仓库(链上存储)里,但文件都是加密的。当需要开会(执行交易)时,只把相关的几页加密文件取到会议室里,在安保环境下解密、讨论(计算)、修改,然后将修改后的那几页重新加密,放回公共仓库,并更新仓库的加密目录(状态根)。会议室本身很小,但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处理整个文件库。
2. 数据处理优化:按需加载与分片处理
对于需要处理超过TEE安全内存容量的大数据集,TEN的节点软件会进行优化:
按需加载:智能合约执行时,并不会将整个合约状态全部加载进TEE。而是只将当前交易直接相关的状态数据(例如,一次转账涉及的发送方和接收方余额)加载到TEE中进行处理。处理完毕后,立即将更新后的数据加密写回链上存储。
分片处理:如果单笔交易逻辑极其复杂,需要接触大量状态,节点软件可以将计算任务分解成多个步骤,分批将数据送入TEE处理。这类似于计算机内存不足时使用虚拟内存的方式,但所有过程都保持在严格的加密控制下。
3. 实际应用场景举例
以一个保密计算的链上游戏为例:
1. 游戏的整体状态(所有玩家的位置、资产)加密存储在链上。
2. 当玩家A发起一个动作时,只有与A直接相关的游戏状态(如A周围一定范围内的地图信息和其他玩家位置)会被加载到TEE中。
3. TEE在保密环境下计算动作结果(如战斗胜负)。
4. 最后,只将结果的状态差异(如A和B的血量变化、物品归属变更)加密后更新到链上。
通过这种方式,TEE只需在内存中维护很小一部分游戏状态,就完成了复杂的保密计算。
总结
TEN Protocol并未试图突破TEE的物理存储限制,而是通过精妙的系统架构设计绕开了这个问题。其解决方案的精髓在于:
职责分离:让TEE 专注于保障计算过程的隐私和正确性。
链上加密存储:利用区块链 本身来保障数据的可用性和持久化。
高效的数据调度:通过按需加载 和状态差分更新 等技术,最小化TEE需要直接处理的数据量。
这种设计使得TEN能够在享受TEE技术带来的强大隐私 benefits 的同时,支持复杂的、状态丰富的去中心化应用,为区块链的可编程隐私奠定了实用的基础。
申子辰村委党支部
#TENProtocol #CookieDotFun #TEN #SNAPS @cookiedotfun @cookiedotfuncn
@tenprotocol

From X
Disclaimer: The above content reflects only the author's opinion and does not represent any stance of CoinNX, nor does it constitute any investment advice related to CoinN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