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SNOWPOINT的邀请,今晚视频见
刚刚看了眼数据,贝莱德这周现货ETF(IBIT)买了11.6亿美元的比特币,是自ETF通过以来最大的一笔单周买入规模,很多人还没搞懂贝莱德这种ETF买入的概念,是贝莱德ETF IBIT的投资者在二级市场买入IBIT ETF份额,这个时候IBIT基金需要增加自己的比特币持仓,所以贝莱德要去买入比特币现货,可以理解为本质上不是贝莱德在买,而是贝莱德ETF基金的客户们在买。
IBIT的客户90%都是机构,对冲基金、传统金融机构、主权基金/养老基金等等,个人投资者只占10%,本周的买入量是一个积极的信号,ETF背后的这些机构我们可以理解为“聪明钱”,聪明钱正在加仓比特币。
反观以太坊,我擦昨天居然是净流出,聪明钱在减仓。
前端时间大家都在热议“向上社交”这个话题,分享一个我自己的小故事:我大概是2005年刚开始炒A股,那会大家炒股还流行往证券公司营业厅跑,大一点的证券公司营业厅都有“大户室”,我当时开户的券商是申银万国,整个暑假但凡是开市时间,我几乎都泡在里面,就跟现在的P小将枯坐差不多。
我们那个大户室就有个“大哥”,开辆宝马X5,05年开宝马X5是很了不起的一件事,整个营业厅的大爷大妈没事的时候都在讨论这位大哥,有人说他资产上亿,有人说他资产10亿,反正我就确定一点:这大哥炒股肯定很厉害。然后我就在琢磨,怎么才能跟他学学呢?因为他坐在单间大户室里面,而我等屌丝只能在大厅枯坐,平时连个说话的机会都没有。
经过我一番缜密的侦查,我发现只有每天端茶倒水的阿姨才能进入他的房间,我就厚着脸皮找到了阿姨:阿姨,放开那个水壶,让我来!就这样,我每天拎个热水壶去他的大户室给他续杯,进去的频率多了,大家自然也就聊起来了。
终于有一天他问我:小伙子是新来的实习生吗?
我说:啊?不是啊大哥,我也是在这里炒股的。
“那你来给我倒水干什么?”他很诧异
“外面的人都说你很厉害,我想跟您学一学”
他听完哈哈大笑,然后就开始闲聊了起来,你炒股多久了啊?为什么喜欢炒股啊?
那个暑假大哥给我推荐了一只股票000858,五粮液,赚到了人生中的第一个5万元人民币,后来我鼓起勇气买了一块浪琴手表(在当时的我看来已经是顶级奢侈品了)去送给大哥,大哥很高兴但是没收,说了句“你自己留着戴吧”,然后手一伸:“我不喜欢戴表”
年轻人向上社交,我觉得一点毛病都没有
总比天天和一帮狐朋狗友混在大排档,喝着雪花撸着串这种向下社交靠谱的多。
向上社交,并不是单纯的拍马屁,是改变自己思维,扩大原生家庭无法带给你的圈子的一种方式,我就不信那些“看不起”向上社交的人,今天马斯克想跟您交个朋友,你会说No?

下午跟几个哥们聊了一个很有趣的话题:如果现在你只能选一只股票,并且要持有未来10年,你会选哪个?我仔细想了一下:
苹果 $AAPL 未来10年真不好说,或者说我看不懂,自乔布斯去世至今14年,库克这些年CEO做的很成功,不瞎折腾其实很难,但是未来10年我是真看不懂,头盔貌似已经失败了?反正我买的那已经几个月没碰过了。
英伟达 $NVDA 潜在的竞争对手还是很多的, 护城河貌似撑不了10年。
特斯拉 $TSLA 马斯克是最大的不确定性,我赌了他过去10年,但是未来10年不敢再赌了,感觉现在的他有点跑偏。
台积电 $TSM 目前确实是独一无二的存在,但是地缘政治的不确定性也不敢拿10年不动。
最后讨论半天,我觉得我敢持有未来10年而且睡得着觉的是爱马仕 $HESAY
因为10年后科技发展成什么样,AI如何进步我们现在没法估计,但是有一点不变的是女人永远喜欢Birkin和Kelly
那么,如果换你会选哪个公司敢持有10年?
中国的传统文化特别重视尊严和威信,历朝历代的政治体系里都将合法性和权威性高度绑定,比如当年咸丰刚上位不久,为了体现自己是一位好皇帝,号令大臣们积极提建议,其他大臣们都在默默观望,只有曾国藩这个山炮奋笔疾书上了一道《应诏陈言书》,大骂咸丰“出尔反尔,自食其言,刚愎自用”,咸丰气的要杀了他。整个中国的政治体系是没有纠错机制的,尤其是出现重大决策错误时,意味着上级领导的责任难以回避,所以系统性上更倾向于压制负面信息,宁可一错到底也不能主动承认问题。
这个文化就贯穿了整个社会,包括中国老板背景的企业也是一样,即使出现错误,最终也会以“优化”“完善”“纠正偏差”的形式来表述,而不会承认“错误”。
这其实是愚蠢的,尤其是今天网络信息已经如此发达,新一代年轻人的民智正在开启,出现错误就应该主动承认,错了我们就改,挨打就要立正,该道歉道歉,该赔的赔;日本企业家这点做的就很好,犯错时老板会亲自出来向大众鞠躬道歉,人活在这世界上怎么可能不犯错呢是吧?
这才是最能让公众信服的危机公关处理方式。
近半个月在亚洲区见了很多朋友
有一些也都是做投资啊、基金什么的
听说我们在做交易所很多人都问怎么投?
但我都拒绝了
而且都是饭桌上追着你要地址打U的这种
因为这钱我实在不知道怎么拿
拿了该怎么用?都没想好
所以我就是统一回复:
买STONKS就好了,这就是股份
他们觉得你这是不是有点过于儿戏?
我说这事一开始就这么定的
改不了,也永远没法改
币圈虽然很多大哥们不要脸
但是我这人要脸,说了就得认
而且我们这项目就起源于社区
也全当是一场社会性的实验
所以你们的钱我不能要
你们想投就买这个币
现在呢交易所刚刚起步
团队很多都在组建磨合中
产品也还处于初期阶段
毕竟才两个月
我们饭一口一口吃,事一件一件干
我自己出钱先干起来再说
产品一天不行两天,两天不行三天
币你们要买现在可以买点
现在如果觉得不靠谱也没事
但我估计一旦空投之后就不是这个价了
这两天大家也说到手续费低的事
确实我们现在是千分之一
很多平台是百分之一吧?
我觉得买个币收1%确实太高了
很多人说手续费不重要,产品好用才行
也没毛病,毕竟产品好用是基础
好用之后再把全行业的收费给降下来
这也符合我们掀桌子的精神
现在每天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产品测试上
自家的和别家的
只有在飞机上才有时间写这么多
我不懂技术,不懂就多看书
这世界没有永恒的强者
只有不敢掀桌子的弱者

简单总结一下今晚想说的:
1. Crypto“暴富”的机会,10X、100X这种,现在、以后肯定还是出现在链上,但是机会会越来越少,概率就像买彩票;
2. 买彩票,只适合小资金碰碰运气,不适合大资金去赌身家,大钱进不来、不敢进,导致单币的高度也会越来越低,Crypto可以实现从0-1,从1-100个人推荐小而美的美股;
3. 稳定币如今成了行业最大的应用,是合理的,稳定币其实是最早的RWA项目,对应的标的物是美元,未来会有更多的应用和投资场景,最终实现《美元能买的东西,稳定币就能买》
4. 区块链会逐步替代传统的金融网络,支付/清算/结算,以太坊目前仍然是最好的基础设施,RWA未来的投资场景会从金融产品扩展到实物资产,比如你人在上海,用加密货币买了一套纽约的公寓租出去,租户每个月租金也用U付给你;这时候最着急的是中国的外汇管制部门和美国的税务局;但是创新永远快于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