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币赢最全策略体系丨《如何在交易所做到稳定年化20%?》
这可能是全网最全的策略体系了,我建议,每一个币圈玩家都去深度理解、吃透「双币赢」这个产品。
因为不是所有理财,都能用「简单高收益」来解释,但双币赢可以。用好它,你的理财策略可以做到又深又稳!
前几天也跟 @BTW0205
⚡️Binance:将向Alpha积分不少于80分账户各空投356枚HAEDAL——
这次我也没资格了,门槛越来越高了,意料之中。今天还看到有人说:
现在币安的分数,就像当年上课开了个小差,后面的全都跟不上了。
真他娘的贴切!但是不要灰心,该刷就刷,15天后应该大部分人都在同一根起跑线上了,后面还有机会。😂
公布了,本次TGE打新门槛75分!
感谢 @binance ,让我又一次卡进了门槛边边。这次也会有200u猪脚饭不?😂
我感觉今天下午要公布的 $HAEDAL 空投门槛跟这个也差不多的。
另外,你们撸分的注意一下——
晚上夜深人静的时候刷,实测损耗比白天要低……
🧐 #Binance HODLer空投第16期 SIGN @sign |Web3合约签署与身份网络新基建;
SIGN @sign 同时上线了币安 HODLer 空投 和 Alpha 代币空投;
币安将今晚(2025年04月28日19:00)上市 $SIGN
很多人这里有些混淆,我来给大家解释下:
币安 HODLer 空投,是你持有 BNB 的福利,他是回溯模式,你必须在规定的时间范围内持有 BNB 理财才有获得代币空投的机会;
比如:2025年04月15日08:00至2025年04月20日07:59(东八区时间)期间,使用BNB申购保本赚币(定期和/或活期)或链上赚币产品的用户,将获得本次 SIGN 的空投分配。
Alpha 代币空投则本次要求你必须有 65 Alpha 积分,在代币上线后10分钟内在其 Alpha 账户中收到 1500 SIGN 代币的空投。
两者是不同的获得模式;
本期主题:
✅ SIGN项目一览;
✅ 币安 Hodler空投和 Alpha 分数分析;
✅ SIGN未来价格潜力分析;
1️⃣简单理解一下 SIGN 是什么:
🔹项目定位:
SIGN(由EthSign团队打造)是一个基于区块链的电子合约签署+链上身份网络协议,目标是成为Web3世界里不可或缺的信用、身份和社会协作基建。
🔹主要功能亮点:
1)支持链上+链下合约签署、验证、存证;
2)跨链支持:Ethereum, Arbitrum, BNB Chain 等;
3)与 OpenSea、1inch、Chainlink、EigenLayer等大型协议集成;
4)结合Rollup、ZK等模块化技术,扩展至Web3身份体系;
一句话总结:
从一份电子签名,延伸到一个可信身份网络。
2️⃣背后是更大的叙事:
从叙事来看:当前区块链世界迫切需要身份与信用基础设施。SIGN 处在一个正确的赛道上。
电子合约与跨链身份验证将成为下一阶段基础应用,SIGN有真实应用落地而非空想。
从供需关系来看:初期流通量相对有限,随着DApp集成增加,需求有望逐步释放;
风险提示:
需要观察后续生态扩展速度和实际集成应用数量,毕竟基础设施项目的变现周期通常较长。
我的个人观点:
中长期看,SIGN如果能真正跑通“链上身份+电子合约”这套模式,会具备较高价值潜力,属于值得低位布局、长期持有观察的项目。
3️⃣未来价格潜力分析(含预估)
$SIGN 总供应量为 100 亿,初始流通量为 12%,
按照币安 Alpha 空投的估值:
之前通常在60-80美金;
Alpha 空投 1500 个 $SIGN ,推算单价约为 0.04-0.053 美元(80 ÷ 1500);
乐观情景:如果上市初期市场热情高涨,机构背书和社区参与度推动价格,可能接近或超过 0.05 美元。
保守情景:若空投代币抛压较大或市场反应平淡,价格可能在 0.02-0.03 美元区间波动。
中性情景:基于当前用户讨论的中间值,价格可能在 0.04 美元 左右。
建议密切关注 4 月 28 日在 Binance Alpha 和 Bybit 的上市表现,以及后续社区和交易所的动态。
总结:
SIGN如果能真正跑通“链上身份+电子合约”这套模式,会具备较高价值潜力,属于值得低位布局、长期持有观察的项目。
本次上线关注价格和未来发展趋势!

⚡️接着奏乐接着舞!丨 #Binance 钱包推出第13期独家TGE——
刚收到Holder空投, $SIGN 和 $HAEDAL 的Alpha空投还没到账,紧接着钱包打新又来了。
现在币安的福利像个流水席,吃不完,根本吃不完;
这一次的项目是 @milky_way_zone ( $MILK ),定位是模块化区块链生态中首个流动性质押与再质押协议。
⏰认购时间:2025年4月29日 16:00--18:00。
🔔认购资格:Alpha 积分门槛将在4月29日认购时间前公布。
大胆预测一下,明天的打新门槛会是多少?
我先来!80分——
Solayer BuildKey 最近的表现还是出乎我意料的,价格一路 ATH——
而且 Solayer BuildKey 和 $LAYER 现货走势已经开始慢慢耦合,
目前已经达到 S4 阶段,拿到了目前官网最高兑换比例!
所以我很喜欢自己之前写的一段话:
“这不是一场关于 Token 的游戏,这是对价值分配权、资产定价逻辑的系统性重构。”
但同时也是对高认识的奖励:
虽然起点规则统一,但现实中“时间差+信息差+资金差”永远存在,所以最终公平性是 对早期信息敏锐者/高效行动者公平;
研究下 Buildkey @aspecta_ai 吧,没准可能成为风口!

RWA绝对是今年最被低估的赛道:
而PLUME正在悄悄走出一条完全不一样的路:
除了价格上线以来就很稳定,
Plume @plumenetwork Q1可圈可点的地方很多——
40+交易所上线,
灰度考察名单,
Nest TVL破5000万美金,
Skylink跨17链收益流,
Apollo唯一押注的RWA项目,
叙事、合作、产品都在加速落地,
@mscryptojiayi 这段写的很认同:
PLUME没有走「拿个token糊一糊」的老路,而是正在试图重新定义「现实资产上链」的方式,不是浅层的搬运,而是深度Crypto化。
期待接下来的发展!
给散户发律师函了,这是认真的吗?大陆法律支持吗?
我真的很想知道这两张图是不是真的,有没有相关人士给点确切的信息!
如果是真的,我感觉这么玩会把自己玩坏!😳
这事得从几个细节看全局——
1⃣责任归属问题:平台还是用户?
$VOXEL 异常波动的本质,是Bitget系统漏洞导致的连环爆仓和异常成交。
按理说,平台作为系统提供者,对系统稳定性负绝对责任。Bug本身,是原罪。
Bug漏洞被利用,除了怪套利者,是不是还存在两个问题——
是谁让套利空间存在?
是谁把散户暴露在风险之中?
2⃣选择性执法真的没问题吗?
事情出了之后,我觉得Bitget的公关做的并不算好,安抚措施不到位,直接一刀切,导致质疑声音放大,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写讨伐檄文。
这一波,也许确实是伤到了Bitget的某条动脉吧。如果说冻结账户,回滚交易,站在CEX角度可以理解,
那现在再发个律师函,相当于告诉市场——
系统出错时,赢了我们不认,输了你自己扛。
这其实是一种非常危险的信号,打击的是平台的长期信用,而不仅仅只是单笔套利。
因为这仿佛并没有解决问题,而是把“系统脆弱+信用受损”双重曝光了。
CeFi平台本来就面临流动性争夺战,这样感觉是在割掉自己的未来。
VOXEL事件之后,更多用户只会加速迁移到透明度更高、治理更规范的平台,或者转向DEX。
3⃣这个律师函到底能不能起到作用?
回归到这个律师函本身,我们假设它是真的,可能存在下面几个问题——
1,中国大陆对“加密货币交易纠纷”的法律定位很尴尬。
根据2021年中国官方定性,加密货币在大陆是非法金融活动,不受法律保护。
这意味着,一旦涉及加密货币纠纷,在大陆法院体系下,买卖行为本身就不受认可。
简单说:币圈的对赌,本质上是非法行为,谁也告不了谁。
2,律师函≠起诉。更多是施压,不具备强制力。
律师函只是民事施压的一种手段,不是法院立案通知。
在大陆环境下,尤其是涉及币圈资产的律师函,更多是威慑心理,不是真能动用公权力制裁。
3,实际执行难度极高。
涉及币圈套利,资金通常流转到境外交易所/链上地址,缺乏有效的司法执行路径。
Bitget要想真正追责套利用户,必须证明:
① 系统漏洞确实导致“非法获利”
② 获利行为触犯刑法或民法条款
③ 且行为发生在大陆司法可管辖范围内
➡️ 现实是,Bitget能做到这三点的概率,无限接近于零。
所以,他们想要的路径只是,我要报案,如果你怕真有点事被查出来,那就乖乖还钱。
4⃣我的观点——
这张律师函真实性存疑,如果是真的我认为更多是公关动作,不是真正要打一场跨境、跨法域的诉讼战。
在币圈,技术是信仰,信用是命门。系统崩了可以修,钱没了可以赚,信用塌了,基本就是死刑。
真正能震慑散户的,不是律师函,而是:
平台的系统安全
平台的信用修复能力
平台对用户权益的真实保护态度
如果一个重要的金融基础设施只靠发函来堵漏洞,那么最终失去的,绝不是一次套利的金额, 是整个生态的未来用户信任。
参考当年FTX的崩塌速度, 这是非常可怕的!


⚡️又发工资了丨Binance Alpha将于4月29日上线Haedal Protocol (HAEDAL),并给满足分数者空投——
28号上 $SIGN ,29号上 $HAEDAL ,目前都未公布空投分数门槛。
兄弟们,现在明牌空投来到了Alpha区,这个源源不断的节奏,没理由不去卷呀!
你们现在多少分了?我感觉 50/70 会是一个分水岭!
我这个66分,是不是感觉有亿点点危险?

Ethos 是未来链上声誉的标准吗?注册体验+项目前瞻!
目前只是注册了 Ethos @ethos_network 还不知道怎么玩;
我是这么理解的:
Ethos 本质上是想做一个 去中心化的声誉系统 ——
用链上可验证的方式,把每个人/每个项目/每个组织的「贡献度」「信用」「社会资本」记录下来。
就像 Web2 有 Linkedin、Glassdoor,Web3 有一堆 DID、声誉项目,但 Ethos 想做到:
“你的链上行为、贡献和口碑,生成一个动态信用分数。”
而且他们融入了 用户标注 的概念,确实有点像「人肉AI」:大家帮忙写项目/个人的小短评,系统再根据这些行为给你累积分数(XP)和声望(Reputation)。
写评论的时候我发现看上去有点像 AI 标注的感觉,给项目或者一些个人写评语打分;
那么接下来问题来了——
大家怎么看 Ethos 这个项目?
项目有潜力吗?
像我这种比较懒的不想做这么多任务的怎么玩比较好?
分数未来会有什么价值?

🚨NFT持有者残酷一课丨巨头撤退,信仰破碎!
RTFKT —— Nike当年高调收购的Web3王牌项目,如今三年未满,一纸关停,NFT资产全部沦为电子废墟。
NFT持有者集体诉讼,索赔超500万美元,诉讼核心指控:
如果早知Nike会抽身,他们绝不会以当时的高价买入这些NFT,甚至根本不会出手。
我只能说,「价值回归」后的NFT市场真的太令人悲伤了!
缺乏增量又流失存量的市场环境下,以往的一切上涨因素都会被削弱,我们可能需要思考三个问题——
NFT项目的基本面逻辑是否发生了改变?
品牌NFT这个叙事是不是正在被证伪?
现阶段我们应该学习和认识到什么?
1⃣NFT不是链上护身符,它是品牌信用的延伸
所谓链上确权,只是资产归属的证明,不是价值永存的承诺。
很多人买RTFKT,不是买NFT本身,而是买对Nike未来在Web3投入的信心。一旦Nike这种"母体"抽走了,NFT就像气球放了气,嗖——没了。
这不是个案。很多Web2巨头高调进场搞web3,大多只是副业,想分一杯羹,风向一变,比谁都跑得快,比如Meta、Reddit。
投资品牌NFT/token,未来应该一条铁律:先判断“母公司”对Web3是否真心。
当然这很难辨别,毕竟当初想来挣web3的钱一定是真心的,也许以后我只能信任微策略这样无论牛熊无脑买买买的公司。
2⃣未来“断臂求生”将变成常态,而不是意外
在传统巨头眼里,Web3项目很多时候只是一个品牌实验室、一个市场营销选项,不是生死攸关的主航道。就像Nike ,卖鞋卖衣服赚的钱肯定比卖 NFT 多太多了。
随着宏观环境收紧,巨头们会越来越多地“优化资产”,减少“非核心业务暴露”。
NFT项目、元宇宙项目、链游项目,凡是不能快速带来盈利的,都可能成为下一个弃子,最先被无情砍掉。
至于这场诉讼?
大概率旷日持久又没有结果。即使能成功,对Nike这种巨头来说,赔500万罢了,像丢了一根鞋带一样无感,比起韭菜遭受的折磨不值一提。
3⃣我们能学到什么?我们应该做什么?
我觉得现在这个阶段,我们做投资,已经不能只满足于DYOR(Do Your Own Research)了,可能更要DYOE(Do Your Own Expectations)。
预期要低估,风险要高估;
传统公司、做市商、项目方、交易所、拉盘力量,都不能指望来为资产兜底。
在Web3的世界,唯一恒久不变的价值,从来不是品牌光环,也不是白皮书叙事,而是你对风险和机会的理解深度。
由点及面,NFT只是一个市场的缩影,我们可能都需要学习+做到以下几点:
1,凡是价值高度依赖单一企业、单一人物光环的资产,都要特别警惕,认清“品牌挂钩”的本质风险后,再根据自己的风险边际进行操作。
2,关注真正链上原生、去中心化强的项目。无论是蓝筹NFT、DeFi代币,还是链上原生资产,多做抗风险能力强的投资组合。
3,不要轻易“绑死”在任何一个项目上,培养灵活而冷静的退出机制。Web3是动态世界,持仓和预期也要动态调整。遇到信号异动(团队变化、战略动摇、生态流量减弱),要敢于果断减仓。
4,好故事人人会讲,但市场买单的是兑现能力。保持怀疑、独立思考,不被情绪和短期炒作裹挟,是走得远的关键。持续学习,不做Narrative(叙事)的人质!

《陪猫妈妈走过生产的那段时光》
七只小猫快满月了!
养猫这事儿其实我是新手,
小猫来家里的时候也没人知道她怀孕了;
猫妈妈每天定期踱步来到院子的时候,
我以为她只是饿想找个家,
所以给了她一个遮风挡雨的地方;
所以一切都很神奇的发生了,
我从只有一只猫变成了八只猫,
猝不及防的发生了!
和所有小猫一样,
因为换了新环境,
刚进屋子的不安和恐惧一直在她眼里弥漫,
躲在靠落不敢出现瑟瑟发抖,
我想我给了她足够的时间自己适应;
大概一周左右她开始慢慢靠近,
蹭着我的脚边,睡在我的椅子下,
用头轻轻顶着我的手臂去试探,
那种微小而柔软的信任,
会让人心头一暖。
一个月前的生产我没有任何干预,
因为根本看不出来也不知道她怀孕这件事儿;
是第二天来到这边的时候,
她跳上桌子后双腿都有点发抖,
叫声显然是饿了;
我给她开了两个罐头,
吃完趴在桌子上的时候,
我才听到她的窝里有小猫的声响;
那是我第一次见到七小只,
像七只老鼠一样抱在一起蜷缩在里面;
猫妈妈很负责,
应该经过了一晚上的奋斗,
没有混乱和血腥;
窝里的血渍和小猫身上的水渍都被舔舐干净了;
整个过程,没有人教她,
没有人指引她,
但她仿佛天生就知道该怎么做。
我静静地看着七小只;
在心里无数次感叹——
原来生命本身,就有如此强大的力量。
那一刻我第一次如此真切地感受到:
她不是我的宠物,
她是一位母亲,
一位独自扛起生命重量的母亲。
而我能做的,
只是尽量给她一点点温暖,一点点安全感,
给她保持温暖和干净的窝,
让她知道,
在这场孤独而伟大的旅程里,
我可以给她温暖。
满满的小猫们陆续睁开眼睛,
慢慢学会爬行,吸奶,打滚,
而猫妈妈也很负责,
一天大部分时间都在窝里喂奶,
几乎没有懈怠过;
有时候躺在阳光里打个盹,
偶尔会走过来,
用额头轻轻蹭蹭我的手在我旁边躺会儿;
那种柔软的触感,
就像在告诉我:
“谢谢你陪我走过那段最难的路。”
都说猫是聚财的动物,
一次性来了七只小宝宝,
七福齐聚,富贵自来;
感觉我拥有的,不只是七只猫宝宝,
是七份新的希望、七份新的喜悦、七份新的幸运!
所以感恩世界的点滴;
感恩陪伴你的家人们带给你的所有感悟;
是这世间最柔软、最珍贵的福气!

对于刚接触 @pendle_fi 策略的玩家,我建议遵循三步渐进法则——
① 用10%仓位试水USDF/asUSDF等现实资产锚定池。
② 熟练后配置多个组合形成收益矩阵。
③ 最后尝试用不超过10%的资金进行循环贷策略测试。(有清算风险)
这种分层推进方式,既能控制风险敞口,又能培养自己逐步掌握收益工程的组装逻辑!
相信我,这个方法适用于你接触的所有链上DeFi策略。
中间人做好了,是双方的贵人;做坏了,自己成了背锅人!
最近,遇到不少需要我帮忙介绍人的事情。
有朋友想找投资人,有项目想找合作伙伴,还有一些想认识圈内大佬的;
说实话,一开始我挺乐意出手相助,毕竟大家信任你,才找你做中间人,这本身就是一种认可。
但有一次,给两个朋友牵线,本来觉得条件很搭,一个急需资金,一个想找新项目,就顺手介绍了。
结果呢?合作后发现彼此期望差异很大,谈得不愉快,最后反而把怨气撒到了我身上:
“你怎么没告诉我他这方面这么弱?”
“你怎么不提醒我她对条款这么敏感?”
“我相信你才直接给他开了绿灯没想到这么烂”
一开始我还是有点愤愤不平,觉得我介绍给你们,谈的好谈不好,是你们自己的问题,和我有什么关系。
后来我反应过来其实我问题还是很大的:中间人做好了,是双方的贵人;做坏了,自己成了背锅人。我如果作为中间人,就应该把我所知道的双方的好处和坏处都一一道来;
所以后来,只要是要我介绍的人或者事,我都会养成一个小习惯:优点,我一定讲得明白;但潜在的问题,我也一定会适度提醒。
是的,作为介绍人,是一件非常值得做的事情。
尤其是当你能够促成双方合作,并且双方都能从中受益时,不仅帮他们各自达成了目标,还顺带让双方都欠你一个人情,积累了自己的人脉资产和信任值。
但我刚提到的这个细节,很多人往往忽略了:
在介绍的时候,除了要真诚地传达对方的优点和潜在收益,还一定要“适度”地传达对方你所知道的一些缺点。
为什么要这样?
因为真正成熟的介绍,不是推销,而是让双方都有清晰预期。
保护彼此,也保护自己。
帮人是好事,但一定要带着责任感去帮;
牵线搭桥,本质上也是一次自己的信用投资。
因为如果你只说优点,闭口不谈风险,一旦后续出现问题,双方回头第一时间就会怪到你头上:“当初是你介绍的,你没跟我讲清楚!”
而如果你在介绍时,把对方的优势讲清楚,同时也坦诚地指出一些潜在问题,比如“这个人能力很强,但有时沟通不是特别顺畅,需要多给些耐心”,或者“这个项目方向很好,但早期还缺少规模化经验,需要有心理准备”,或者:“我了解到他之前合作的项目出现的一些问题,我需要也和你同步一下”;
如此你不是在无脑吹捧,而是在帮对方,但也在保护被介绍人的知情权。即便将来合作出现了波折,大家心里也早有预期,不会把责任怪在你头上。
你赢得了更高层次的尊重。
真正成熟的人,都会喜欢这种既积极又有底线的介绍方式。因为这代表你做事有责任感、有职业素养,不是为了“完成一次介绍”就草率应付。
你建立的是“长期信用”,而不是“一锤子买卖”。
人脉圈的真正积累,靠的是一次次小事中的细节。
如果你总是能做到介绍得体、言而有信,时间一长,自然形成一个强大的人际网络,而不是靠短期利益堆砌的虚假关系网。
真正聪明的人,既做桥梁,也做护栏,中间人不是简单的“推一下”,而是一次关于你自身信用的投资。
介绍得当,不只是帮人,也是成就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