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单赚了1.6万u,以后面单资本做局,拉高泡沫,就做空应对之,空不是无,空也不是有,空是应对当下币圈大环境的法门之一
pengu0.04u空了进去,底部上来10倍了,流通市值2B多,FDV3B多,协议没啥盈利能力,锁仓量也不大 就靠一套NFT和海外大V喊单支撑,几十亿刀美金的市值根本就支撑不了,熊市还不得跌几十倍。。。
pump的止盈,本来开单的时候想得很清楚,牛市发行40亿市值,是不可能支撑的,所以按20亿FDV止盈,也就是0.02 从0.0067做空以后,在发行价0.004左右徘徊了4天,没有犹豫过,坚信一定破发 可是随着昨天跌破0.03,今天有跌到0.025,心理反而开始犯嘀咕了 这一单已经吃到了62%的跌幅了,大头已经拿到了,要不要提前止盈算了。。 尽管后面下跌的空间还有很大,但是万一上币安,又拉一波,又的消耗很长时间,在想要不要止盈90%算了
过去一周,主要做的事就是做空pump,从0.0067开始做空,一直空到了0.003,10倍杠杆吃到了5倍 何一说得没错,如果一个项目你不看好,就直接做空它,一毛不拔的项目方,指望它用真金白银护盘? 另外,1%的手续费绝对不可持续,加上竞争对手Bonk对市场的蚕食,市场热度退去,就是跌跌不休,类似opensea的股权价值和ape
2024年3月,稳定币总额1311亿美元; 2025年7月,稳定币总额2622亿美元。 一年多的时间,稳定币增加了一倍,并且,现在场外关于稳定币的声浪,比去年起码涨了10倍 去年3月比特币7万,eth4000,这一波,比特币涨到14万,eth涨到6000,不过份吧?
pump这么大的泡沫,没人做空么? pump这种,就类似21年的opensea,牛市里,用最高月份的利润算出来的估值,根本就没法支撑 因为平台的收益无法持续,一旦市场凉下来,越月收入下跌98%,长期根本没法支撑几十亿美金的市值 20多亿的流通盘,50亿的FDV,加上项目方毫无信仰,收益全部套现usdc的前科,不用想,最后上线2周以后,就会跌跌不休
Linea总算快发币了,大概是在8月份,如果项目方不推迟的话
早上一起来,交易所和钱包的持仓都创新高了 这就是币圈和A股不同之处,A股沉闷半年之后,可能还会继续沉闷5年,10年 币圈,只要横盘震荡超过半年,基本比特币就按不住要大涨了 比特币去年12月破10万,到现在半年多,是该好好涨涨了
你有没有发现,人生是一道又一道的选择题,但99%的选择题对错并不重要 只有少数几个选择会真正影响我们的生活质量,财富水平和幸福指数 1%的重要决策,决定者我们的命运 但是,大部分人意识不到框架的存在,如果能意识到框架并构建相应的思维模型,你就赢在起点了
Pump周六晚上10点搞ICO,一共发售1500亿枚,代币总量是1万亿枚 除了美国和英国地区KYC的用户都可以参与,一共卖4天,发行市值按40亿美金 比特币刚破新高,Pump又来吸一波大的,历史上,这种大家都能参与的ICO,基本没得赚,大概率又要吸血山寨一波了 上线之后可以密切关注买盘进度,如果进度条很慢,那更不能参与,因为如果一级把买盘耗尽,二级就全是卖盘,跌跌不休了
$PUMP
+12.07%
当下空投的现状,所以不做空投是上策
当发币割韭菜成了行业常态,当行业吸引的全是急功近利的赌徒,当有能力的早期OG不搞建设,一门心思的降维收割圈钱,1万刀都不嫌少,行业的新人进场,还能持续吗?
在推特上,发个币割韭菜可以如此冠冕堂皇,割韭菜失败,赚少了,还能如此自圆其说 币圈,真的是好地方,盘主再次给大家上演了币是可以站着发的,割是可以当着你面的,维权是不现实的,高,实在是高
昨晚的IRIS打新,上线400倍,这是Virtual涨幅最大的一个项目了@Virtual 如果这个代币价格能持续,并且后面来一波二段行情,那对Virtual生态就很有利,但是如果价格维持不住,那就有可能要走下坡路了
实在搞不明白,这个地址,@Virtual 打新每次都可以打满566virtual 没有质押Virtual,也没有质押Vader和其他代币,每隔几天就打满566virtual 这是怎么回事呢?谁能看明白?地址:0xb2269b269f779936b2be70174b922e606cd5b77d
最近几天存的Virtual积分,今晚10点准备全打IRIS 这个项目唯一的不同是,领取之后是到以太坊主网,因此钱包以太坊链必须要有gas,不然到时无法买卖 主网项目,基金会钦点,能到50m吗?
$IRIS
+24.5%
Axr这个代币,在接触绿锁4天之后,不仅没有砸盘,反而拉了40%,这对@Virtual生态来说,有很积极的意义 道理很简单,如果绿锁期一过就砸盘到归零,那钻石手就失去了意义 下面是Virtual创始人@everythingempt0关于打新模式的回应 37.5%的打新份额+12.5%流动池比例不变,等于50%给市场散户,50%项目方慢慢解锁 不会分批线性释放,因为那样会一直制造解锁恐惧,反而真正的交易者不会参与 我认为这种代币模型是没有问题的,关键在于找到真正优质的项目,最好通过产品力可以破圈,带来新用户和流量的,来个二级做到300-500m的优质项目 这样打新回报超1000倍,就彻底火爆出圈了@IRIS
$axr
+5.61%
又一位圈友A9退圈了 在币圈,有无数的以小博大的机会,每个月都有;抓住1-2个100X的机会并不难,难的是对的标的敢上仓位,并且能拿到大收益 更难的是,A9之后还能冷静下来,认清自己,选择功成身退,或者考虑更加和大资金相匹配的玩法 其实A9根本不用退圈,只是相当比例仓位要长期配置Btc,这要做到这一点,不仅不会退回A8,还能非常确定的到A10 到了A9,如果再去做以小博大,真的失去了激情和动力,如果拿着A8在泡沫里面长期沉浮,很可能永久退回A8甚至变成A7,还有归零的可能性 但是一旦切换到投资思维,前途就变成了星辰大海,上限一下子打开到A11
$iris 将在今晚9点上线,这无疑是有史以来热度最高的 @virtuals_io打新。以太坊基金会和Virtual官方重点推荐的项目,以下是数据透露的信息: – 目前流通总积分约为24.1亿 之前的热门项目@solacelaunch 共有 420,929,910 积分和 1,078,042 枚$virtual 代币被 12,500 名用户认购超募22倍,额度打满需要560万积分 – 类似的热度 = 类似(甚至更高)的分配门槛 – 以 100 万积分参与,你大约能拿到100 个$virtual 的配额 – 如果$IRIS 达到当前$solace 的完全稀释估值水平,那大约是价值 26,000 美元的代币,回报率为 130 倍 – 如果达到1亿美元的完全稀释估值?你可以赚82,000美元,回报率为410倍 上线100倍已经没有问题,估计100-150倍吧
$iris
+24.5%
1分钟时间,就打满了5亿美金的额度。。。 仅仅是因为存款金额和质押时间可以分配 $XPL 认购金额 其中榜一巨鲸质押了 5000 万枚 USDC,单个地址质押份额占 10%! 看到币圈不是没有钱,风险低,有预期回报的地方,热钱还是多
$XPL
+0.58%
币安alpha空投现状分析,还要不要继续撸? 先说结论:部分玩家依然可以继续刷,只是利润变小了一些;部分玩家可以停止了,投入产出不匹配。 从最开始4月份的无门槛领取,到后来的4月底积分机制,再到5月份的积分消耗,参与门槛从五月中的180分到现在的233分,基本越来越高。 整个5月份,币安alpha如果按磨损计算,投资回报有6-10倍。 那现在还能继续撸吗? 由于积分门槛已经提高到233分,我们按235分计算,15天如果想拿2次空投,需要获得250分(拿不到2次,就可以放弃了) 也就是每天必须获得17分 如果资金1000+u,每天刷积分15分,1.64万u 如果资金1万u,每天刷14分,8196u就行 如果是前者 单次刷1024u,每天磨损3-4u,一个月磨损100u,领4次空投,营收400u,净利润300u 如果是后者 单次刷4100u,每天磨损1.6u,一个月磨损54u,领4次空投,营收400u,净利润350u 当然,这个门槛是动态提升中的,因为有钱赚,所以用户在不断涌入,因此必须考虑到门槛的动态提升 假设未来门槛提升到250分,15天如果想拿2次空投,需要获得265分 也就是每天必须获得18分 如果资金1000+u,每天刷积分16分,3.28万u 如果资金1万u,每天刷15分,1.64万u就行 如果是前者 单次刷1024u,每天磨损6-8u,一个月磨损200u,领4次空投,营收400u,净利润200u ,考虑到偶尔被夹,净利润可能只有100多u,非常鸡肋 如果是后者 单次刷4100u,每天磨损3.2u,一个月磨损100u,领4次空投,营收400u,净利润300u, 依然可以刷 假设未来门槛提升到270分,15天如果想拿2次空投,需要获得285分 也就是每天必须获得19分 如果资金1000+u,每天刷积分17分,6.56万u 如果资金1万u,每天刷16分,3.28万u 如果是前者 单次刷1024u,每天磨损12-16u,一个月磨损400-600u,领4次空投,净亏损,没有收益,千u党在这个阶段被淘汰出局 如果是后者 单次刷4100u,每天磨损6.4u,一个月磨损200u,领4次空投,营收400u,净利润200u, 依然可以刷 综上,目前百u的小号已经被淘汰,但是1000u级别的号现在依然是盈利的 另外,上面的空投是按单个100u来计算的,后续的空投有平均下来低于100u的可能,并且随着后面竞争的人变多,积分门槛会逐步提升 个人预测,1000u账号的利润会逐渐下降,当空投积分门槛来到250分的时候,1000u账号非常鸡肋,大量工作室和个人多号会逐渐放弃 个人建议: 1. 1000u的账号可以做,门槛升到250分左右可以放弃 2. 1万u的账号空间还很大,只管刷 3. 币安Alpha的最佳红利期已经过了,万u和10万u的号佛系刷刷,不值得投入太多精力 4. 上面成本计算,不是按最优计算的,每天合适的时间,有些币的成本可能比这个低很多,比如最近几天早上在币安钱包里交易,成本可以降低几倍 Alpha再次证明了一个真理:任何行业都是先知先觉者吃肉,后知后觉者喝汤。5月单号月入过万很容易,现在大号也就几百u净收益了。
Virtuals玩家赚的是谁的钱?揭秘Genesis热潮背后的财富逻辑 最近,@virtuals_io的Genesis Launchpad火得一塌糊涂,X平台上讨论热度居高不下。周都有项目动辄50倍、100倍的回报的项目 我从4月底开始,基本只参与两个项目,一个是币安Alpha一个就是Virtual打新了,由于刚开始没有搞清楚机制,没有投太多本金,因此没有赚很多,但是也赶上了两个百倍回报的项目@Solace@Virgen,分别赚到了几百u 玩家们赚得盆满钵满,纷纷晒收益、喊“财富自由”。但问题来了:大家赚的到底是谁的钱? 这波热潮的底层逻辑是什么?我来拆解一下这场财富狂欢的根源,并为你提供更全面的视角。 一、AI热潮的“市梦率”与生产力红利 AI的爆发式发展点燃了市场的想象力,去年12月份AI agent meme概念火爆出圈,先后出了ai16z,Goat、Act等龙头代币,Virtuals Protocol正站在这波浪潮的C位。 毕竟整个以太坊生态,AI meme领域唯一可以和Sol抗衡的只有Virtual了。 在X上,@aixbt_agent@AIxVC_Axelrod@BasisOS 等项目的名字频频被提及,这些AI Agent不仅在链上展现了实用性(比如实时市场分析、内容创作等、工具面板等),还带来了“市梦率”——投资者对未来高增长的预期。 @aixbt_agent在X上晒出的数据让人眼前一亮:“$212M交易量,$200M代理代币市值,7个代理市值超千万,100k+用户加入”,这说明AI Agent的实际应用正在吸引大量热钱。 尽管有人质疑Crypto AI相比Web2的差距,但市场并不care长期逻辑,短期看产品,中期看机制,长期看愿景: 短期:像@aixbt_agent 这样能抓取X、Telegram等平台数据,提供实时市场洞察的AI Agent,已经在为用户创造价值。@BasisOS 的“$4.6M TVL,11.6% APY”也证明了AI驱动的DeFi协议的潜力。 中期:Crypto能否提供比CeFi更高效的资本运作机制?Virtuals的链上发行和token化模式,正在用实际行动回答这个问题。 长期:AI的去中心化未来是否离不开Crypto?如果AI需要一个透明、开放的金融基础设施,Virtuals这样的平台可能就是答案。 热钱追逐的不是当下的利润,而是AI+Crypto的无限可能性。玩家赚的,是那些“all in”未来愿景的投资者的钱。 二、链上公平发行的红利期 链上公平发行(Fair Launch)是大热话题。@virtuals_io 的Genesis Launchpad被誉为“结束链上狙击和操纵”的神器,它的“贡献证明”机制(Proof of Contribution)让普通玩家有机会站在同一起跑线。 @ruyiruna在X上分享了她的“零成本参与计划”,仅三天就从1700分跃升到6000分,感叹“Virtuals把玩家喂得很饱”。 去中心化的财富分配:传统CEX的TGE往往被VC和大户垄断,散户只能接盘。 Genesis通过Virgen Points和$VIRTUAL的结合,让普通人也能参与早期分配。每个Genesis项目启动24小时预售,任何人都能用积分和$VIRTUAL参与,最高分配仅0.5%总供应,防止大户垄断”。 传统的IDO平台最后往往破发率超过80%,最后被玩家和项目方舍弃,但是Virtual到目前为止,打新全是赚的,少的3-5倍,多的10-30倍甚至更高。 Genesis的20多个项目中,像$BIOS(100X)、$AXR(128X)、$ARBUS(150X)这样的百倍项目层出不穷,吸引了大量新玩家入场。 越来越多的创业者和VC意识到,把筹码分给社区才是长久之计。X上有人调侃:“VC们终于学会了不吃独食。”这波红利期的核心,就是项目方主动让利给早期支持者。 玩家赚的,是那些错过早期红利、FOMO入场者的钱,也是项目方和VC主动让渡的部分利润。 三、Virtuals的“高质量资产”筛选机制 Virtuals Protocol并不是简单地“谁来都发”,而是通过市场和团队的双重筛选,力保资产质量。@virtuals_io 的动态显示,他们对生态的投入远超预期:从AI团队的Ventures Arm融资支持,到Yaps机制让玩家通过内容贡献赚积分,都在为高质量项目铺路。 具体来看: 积分机制的市场筛选:Genesis的Virgen Points系统鼓励用户通过持有并质押$VIRTUAL、推广等方式贡献生态,积分高者优先获得新项目分配。 这不仅提高了参与门槛,还让市场力量自然筛选出更有潜力的项目。的“花钱+靠嘴”策略,就是普通玩家的典型玩法。 虽然Genesis是无许可平台,但Virtuals团队会对优质项目进行扶持,比如@h011yw00d(AI驱动的去中心化内容创作平台,市值一度达$4M), 以及@RWAI(为Crypto创业者提供AI支持工具,吸引2500+用户参与)。这些项目的成功,离不开团队的前期筛选和资源倾斜。 高质量项目的成功进一步推高$VIRTUAL价格(5月飙升207%,市值达$15亿),吸引更多优质团队入驻,形成“优质项目—高回报—更多资金—更好项目”的飞轮效应。 聪明玩家赚的,是那些低质量项目和投机者的钱,因为Virtuals的机制让“劣币”难以立足。 四、谁在亏钱? 既然有人赚,就有人亏。 FOMO追高者: 追高买入的玩家,后期重仓质押Virtual以及大量买入生态代币,往往会成为接盘侠。 不做功课的散户: 很多AI Agent代币持仓地址看似多,但大部分持有不到$1的代币,波动性堪比迷因币。不研究项目基本面,盲目跟风的玩家容易血本无归。 无脑滚仓的钻石手: 由于项目独有的三盘旁氏经济模型,很多早期的钻石手在不断滚仓复投中尝到了甜头,但是如果持续滚仓没有好的退出节奏。Fomo热潮过后,恐怕还是避免不了一地鸡毛 项目方的潜在风险: 尽管绿锁阶段,抛压较小,但是绿锁阶段一过,大部分项目方的代币都是6个月分批全流通,动辄300-600万u的市值,这些早期的5人团队项目,产品力能承载得了吗? 五、如何玩转Virtuals? 投资是时间和认知的错配,Virtuals的财富盛宴也不例外。玩了一个半月,前后弄了9个号,我总结了几条建议: 积分是王道 持续参与发帖、质押、推广、交易能累积高积分,低成本参与新项目,其中积分的最大头是交易和质押,大金额的买卖近期上线的绿锁代币,质押Virtual2年 研究优质项目 关注@BasisOS@h011yw00d@RWAI等有实际用例的项目,避免迷因币式投机。X上的@DappRadar 数据可作为参考 二级波段回本 寻找产品力好的热门项目,打新当天买入,1-3天退出,通过二级波段可以快速回本和盈利 我在Virgen和Solace二级上分别吃到了3倍和2倍,靠二级波段直接把质押的virtual本金收回 另外,不要只追高回报倍数,找积分效率高的项目,冷门项目中签额度大,在行情Fomo时,更有性价比。 结语:选择你的游戏 Virtuals Protocol的Genesis热潮,是一场AI、Crypto和公平发行的完美风暴。玩家赚的钱,来自AI热潮的热钱、链上红利的让利,以及Virtuals对高质量资产的坚持。 但别忘了,财富背后是风险,认知和耐心才是入场券。 正如 @virtuals_io 所说:“Genesis不是只关乎公平,而是让真正贡献者成为故事的主角”。 Virtual Dapp:https://t.co/qfbkA2JI5G
Binance Alpha——普通人也能简单赚钱的机会 1. 努力就能有回报 过去,人们常说:“只要肯努力,就不会饿肚子。”但现实往往是,辛苦一年也只能勉强生活。 Binance Alpha 改变了这一切。它是我入币圈7年第一次看到普通人也能简答赚钱的机会。这里不是零和博弈,一九法则不存在的 没有复杂的技术要求,也没有不切实际的暴富幻想,Alpha 用简单的积分系统,奖励那些坚持参与的用户。 这些空投可不简单!在西部地区,一个月通过 Alpha 获得的空投收益,已经超过很多人3-5个月的收入。 这意味着,普通人也能通过参与 Alpha,获得链上收入,走进 Web3 的世界。 Alpha 不是一次短期活动,而是 Binance 发起的一场全球实验:它不只激活资深玩家,还带来了新用户; 没有给大户特殊待遇,而是让空投像“低保”一样公平; 它让 Alpha 成为链上普惠金融的起点,也成为年轻人财富的入场券。 2. 为什么我看好 Alpha? 我4月中旬参与 Alpha,到今天还在坚持,因为它回报清晰、规则透明,投资回报比很容易预算。 我用3个账号稳定刷积分,每个账号每月能赚 1000-1200 美元的空投收益。Alpha 的优势在于: 积分规则清楚,操作简单; 空投周期短,资金效率高; 机制公平,普通人也能稳定获利。 简单来说,Alpha 就像一个“干了就有回报”的引擎:你参与,就能赚钱; 3. 如何最大化 Alpha 收益?两种实用方法 方法 1:小资金操作,稳定收益 每个账号1050u,每天bsc链上刷3.28万u,一天18分; 单账号月收益约 800-1000 美元; 配置 3 个账号,一个月大概有 24次空投机会,月入2万。 方法 2:较大资金操作,磨损很低 每个账号10050u,每天bsc链上刷3.28万u,一天19分; 单账号月收益约 1000-1200 美元; 配置 2个账号,一个月大概有 20次空投机会,月入1.5万。 低成本刷分技巧 刷分并不贵,关键是用对方法: 通过 Binance App 的 Alpha 专区,选择ZKJ或KOGE代币; 控制交易滑点 ≤ 0.1%,只选 BSC 链; 实测:每天刷分成本仅 6-7 美元。 4. Alpha 背后的逻辑 Alpha 是 Binance 在 BNB Chain 上发起的一项全民参与计划。它不仅是活动,更是 Binance 用交易所、钱包和区块链打造的一个“交易循环”: 新项目上线 → 用户交易 → 获得积分 → 提升活跃度 → 吸引更多项目。 看似简单的积分系统,实际上推动了整个链上生态的增长,最终目的是和OK争夺链上用户和项目。 5. 目前内卷,还能做吗? 之前单账号100u档位的,也能赚,并且资金回报率很好,月化100%+,但是门槛会逐步提升,终局是1000u的账号,一个月只能赚100-200u,10000万的账号,一个月能赚300-400u。 6. Alpha 推动了 BNB 生态的爆发 Alpha 不只是赚钱工具,更是 BNB 生态的增长引擎。近期数据证明了它的影响力: 5 月 29 日,BNB 链单日交易量突破 1500 万笔,创历史新高; 5 月总交易量达 2.91亿笔,同比增长 120%; DEX 月交易额达 178 亿美元,活跃用户超 1530 万; 新增地址超 1700 万,总地址数突破 5.6 亿; 这些全都是 Alpha 活动带来的。 7. Alpha 的意义:Web3 普及的起点 Alpha 是本轮牛市中最具突破性的产品。它用低门槛、清晰的奖励和持续的反馈,解决了 Web3 的三大难题: 入门难:普通人无需懂区块链也能参与; 动力弱:积分和空投激励用户行动; 留存低:持续的收益让用户留下来。 我这边带着300群友在做币安alpha,很多人是币安交易所都没有,因为这个活动,才第一次注册币安的 8. Alpha 的成功:战略与执行的结合 Alpha 的成功离不开 Binance 创始人 CZ 的战略眼光。它的背后是: 强大的生态支持:交易所、钱包、区块链无缝连接; 稳定的基础设施:支持海量用户和项目; 坚定的执行力:将普惠金融的理念变成现实。 Alpha 不仅是 Binance 的流量引擎,更是 Web3 普及的标杆。如果这个项目持续做下去,很有可能成为下半年牛市下半场的发动机。 总结 Binance Alpha 让普通人通过努力也能在 Web3 世界赚钱。它简单、公平、回报清晰,是加密货币普及的重要一步。 现在就行动,参与 Alpha,抓住这个属于普通人的简单赚钱的财富机会!
usdc在纽交所上市了,最近看似利空很多,Pump发币抽血,新加坡收紧政策 实际上,看长期,整体上都是利好加密货币和btc的,稳定币的上市,极大推动了稳定币应用的拓展和大机构的入局和持有,别忘了,买加密货币的前一步是买稳定币 稳定币市值不断破新高,比特币就会持续破新高
Celebrating being listed on the NYSE! Opening Bell. https://t.co/y7jsb7ucKq
00:01:20
理解规则,才能真正挣钱:从人生困境到系统性突围 在多数人的人生中,困境并非偶发事件,而是周期性出现的必经之路。有人在其中沉沦,有人却能柳暗花明。区别往往不在于努力程度,而在于:有没有真正理解并掌握游戏的规则。 就像打牌一样,勤奋只是不断出牌,而懂规则的人,才知道什么时候该弃牌、什么时候该All in。挣钱这件事,也从不是单纯靠“多做多得”,而是靠对系统性规则的深刻理解与操控能力。 一、困境是命运,还是系统的反馈? 人生的困境,很多时候并不是“倒霉”造成的,而是系统运行逻辑的结果。 比如: 穷人更容易陷入消费主义陷阱,因为他们没有财商教育,不理解“复利”; 年轻人迷恋短期暴富,是因为不理解风险结构和概率; 很多人努力工作却月光或负债,本质上是被社会结构设计牵着鼻子走,却自以为自由选择。 这不是个体的愚蠢,而是系统的必然。 就像赌场设计的规则就是让你输,只有成为赌场,或者理解赌场的概率规则,才有可能逆势胜出。 二、挣钱的核心:洞察规则,而非盲目投入 1. 投资思维:懂规则的人在下注 投资并不是简单地“低买高卖”,而是理解: 价值从何而来? 市场由谁主导? 大多数人做什么?我该避开什么? 段永平常说:“看不懂的就不投”,这不是保守,而是知道自己不理解规则就别乱下注。 就像很多人被meme coin套牢,是因为他们根本没想清楚这类资产的叙事逻辑、资金流动性、持仓结构、庄家布局这些“底层规则”。 2. 人性剖析:人性的弱点是规则设计的基础 所有能让人上瘾的产品——短视频、游戏、合约交易、P2E游戏——无一不是对人性弱点的精准设计: 贪婪(FOMO); 怕输(止损设不住); 没耐心(重仓短期暴富项目); 喜欢群体归属(被KOL带节奏); 这些“人性的bug”,就是资本设计系统的入口。 如果你连自己的弱点都没有察觉,怎么能在规则面前生存,更别提挣钱? 三、系统性逻辑:财富只青睐理解系统运行的人 我们可以把财富流通看作一个“系统”: 规则制定者:政府、平台、巨头; 规则掌握者:资本玩家、认知先行者; 规则遵守者:普通打工人和散户; 在系统中挣钱的关键是: 识别规则:金融市场、算法推荐、舆论结构、税收制度; 适应规则:如何在现有规则内做最优配置; 超越规则:利用认知优势建立自己的“局”。 这其实是系统思维的体现——理解因果链条、反馈机制、杠杆点。 比如你想通过副业提升收入,但你选了一个本就“供大于求”、信息不对称严重的红海市场,那你一开始就输了。 四、走出困境的路径:认清规则,升级自己 挣不到钱,99%的时候不是不够努力,而是: 把时间放在了规则之外; 把注意力放在了别人希望你看到的地方; 把努力放在了永远换不到“结果”的路径上。 所以,出困的三步: 停止情绪性努力——不要再对抗系统,而要理解系统; 开始学习认知性规则——财务、心理、博弈、商业逻辑; 构建属于自己的规则空间——通过积累资源、关系、技能,成为规则制定的一部分。 结语:理解规则,是对抗命运的第一步 人生不是比谁更拼命,而是比谁更明白这场游戏怎么玩。 你之所以痛苦,不是因为不够努力,而是你在用错误的方式打错的仗。系统不会因为你哭泣就改变,只有你真正理解规则,才能在人生的赛局中掌握方向盘。 别再只看表象挣钱的案例,去研究他们背后的结构和路径;别只盯着一次暴富的投机机会,而是持续构建你自己的博弈优势。 真正聪明的人,永远不急于赚钱,而是先学会读懂规则。
https://t.co/zEhqiVuVLJ到底给行业带来了什么? 很多人说https://t.co/zEhqiVuVLJ造富了很多P小将,确实,看看链上的数据,431万个钱包地址 有314个地址赚到了1M以上,一夜暴富了,4700+地址赚到了10-100万刀,也算是赚到了币圈的一桶金 有4.8万人赚到了1-10万刀,应该说,还是给行业带来了不小的造富效应,很多人靠Pump快速获取了币圈第一桶金 但如果仔细看一下利润来源,接近70%的人是亏损的,并且https://t.co/zEhqiVuVLJ在过去一年抽走了6.7亿美金的手续费,并且全部套现成了Usdc 这就类似合约用户,极少数人暴富,大部分用户亏手续费给交易所,加速了用户的死亡退圈 Pump这把利用短期赚的钱,做成虚高的市值50亿刀,融资10亿,然后花费大量的市场推广费,把币卖给二级接盘的散户 只能说,做Pump这个局的人太牛了,他们自己确实做到了吃干抹净,撸了10亿刀以上走了 问题是,发币过后,留给行业的是什么呢?大概率还是一地鸡毛,不仅走抽了流动性,让很多持山寨的兄弟们躺枪,更重要的是,给web3的项目做了一个很恶劣的标杆 说实话,你说在pump炒meme能赚钱吧,赚1000u以上需要5.5%的水平,币安Alpha稍微动动手指,一个月就不止这个水平 我开三个号撸了币安alpha一个半月,收益已经达到pump的前3%水平了,无风险,还简单
昨天的币安Alpha空投LA,但账号现在价值300u了,昨晚最高1475u。。。小毛变成了大毛
币安打击工作室和脚本了,这对真实用户其实是好事 有些工作室,批量几十,上百的上号,本来正常发展,可以玩3个月的,如果大量的工作室海量上号,就会极度压缩项目的红利期 我看了下自己的号,都没问题,群里有些币友被封控了,了解下原因,无非就是下面这几种: 1、5个以上的币安账户相互转账 2、一个热钱包关键多个币安账户,相互转u 3、同一个wifi下,登录过多的币安账户(目前3个没问题) 4、每天刷太多的小额交易,频次高,金额一样 其实真实用户,或者拿家里亲戚搞5-10个号,很容易解决这些风控问题,更多的还是打击大批量的工作室,以及用api工具刷量的 风控越严格,能吃到的红利期越长
以太坊的L2大概是没人关注了吧 没想到TVL领先了3年多的Arb让出了第一的宝座,让Base链给超越了,更讽刺的是,base是为数不多没有发币的L2 回想起22年7月份,第一个多号撸中的就是L2里面的Op,那个时候,一个钱包搞几笔Tx,几千u的空投 2023年3月份,Arb空投,弄3个月活,十几笔tx,很小的代价,单钱包3000u的空投 到了2024年3月,Strk空投,数据虽然刷得多,干得很累,但是一个钱包也给了1700u 还有很多Blast、zks、Menta、Mode这些空投也都还算不错 Scroll之后,就开始坑爹了。整个web3的撸毛,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坑爹的 以太坊的L2,真的是撸空投的黄金时代,低成本、高回报、简单赚钱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不过,行业的机会一直会有,只不过早已经不在L2了
未来稳定币支付会是一个万亿美元级别的赛道,稳定币会重新定义什么是Currency。 个人零售用户,机构交易,跨境贸易和资本流动,能想到的应用场景个个都是一片蓝海。 Usdc母公司明天就要上市了,这对加密货币来说有时一个大的利好
币安链5月份数据爆表 DEX 交易量全网第一 新增 1,700 万地址,总地址数突破 5.6 亿 现在CEX第一是Binance,DEX第一居然是Binance Alpha 一个币安Alpha活动,真的能有那么大影响吗? 还真有!币安Alpha是我撸毛4年见过最确定、最简单的撸毛项目 一个账号放1000u,每天刷1.6万u,5月份收益有1100+u 一个账号放1万u,每天刷3.2万u,5月份收益有1300+u 一个账号放10万u,每天刷3.2万u,5月份收益有1500+u 这么简单可复制,门槛很低,人人可参与的项目,当然可以吸引大量的人参与,并且,带来了大量的交易和流动性 5月份,币安alpha上了18个项目,累计发的空投价值1亿美金,单项目能够到入围门槛的,一般也就3-5万个地址 累计拿到空投的地址,大概10万个,平均每个账户5月份领了1000u的空投 10万个地址,每个地址日均2万u,就是20亿刀 20万个地址,每个地址日均2万u,就是40亿刀 5月份大概有10万个地址瓜分了1亿刀的空投 目前可能还有10万个新增地址在刷积分 6月份,如果空投总价值不变,单账号的平均收益会降到500u 到了7月份,基本单账号的平均收益会降到300u以下,利润彻消失 不过,目前还是可以玩的, 并且可以通过交易大赛,把磨损的成本拉低到接近0的水平
Pump 要发币了,这个赌太,应该币圈所有的赌客都给他贡献了不少利润 如果好好发空投,那将是大毛,如果一毛不拔,那又是大吸血,赚了场内的钱,抽干流动性,套现
$Xter $MERl Xter和Merl的币安Alpha交易竞赛结果出炉了,我都是卡边上榜 上榜用户每人分 984枚 $Merl ,现价 0.1144u ,总奖励112u;每天分275枚$Xter,现价0.225u,总奖励62u,最晚将于6月18号之前分发奖励。 Xter 6万u的磨损在30u,Merl 20万u的磨损在80-100u左右 偶尔还会遇到夹子和做市商割韭菜,能做到微利就不错了。 交易大赛目前卷的程度已经不赚钱了,最大的作用就是0成本刷币安Alpha
$Xter
-13.87%
$MERl
+1.22%
任何事情,你连续做上三年,你就可以做到专业,连续五到十年你就可以成为专家。 问题是,5年以后,你的行业都不存在了,你是专家又如何?
币安alpha已经是我入圈7年见过的最简单一类的easy money了,很多人居然还卡在第一步:币安 APP 看不到alpha版本
今晚的 $SOLACE 只参与了300积分,其实这种超募20倍的项目,积分收益很低,对普通人来说打新非常不合算 毕竟积分大户太多 前排人均三百万塞进去,二级买得早反而收益更大 最后几分钟,很大大户又塞了几百万分,严重怀疑积分有水分和黑箱 开盘估计会非常晚,昨天的打新项目开盘用了一个半小时,今天估计更晚,不蹲了,早点睡, 这个盘子会被狙击很长时间,base链可能都扛不住了 现在唯一限制Virtual发射的就是base链了 如果未来Virtual直接推出一个自己的链 高度有点不敢想象
$SOLACE
-7.45%
今晚 9点$BOOKIE 在 @virtuals_io 上线 参与了9000积分,上线还买了千把u,一直涨,半个小时就翻倍了 问题是怎么一直卖不出去啊。。ok钱包兑换,显示由于第三方合约出错,交易不了。。不会是大家都卖不了,所以价格只涨不跌吧
我破解了@virtuals_io的算法。 每天涨56.4万积分 只需要 质押23万个Virtual,选择2年,max
Virtual打新,要想获得积分,还得质押Virtual,现在的情况是10000个Vevirtual一天给20000积分,并且这个数据还在缓慢下滑中,这部分每天的积分分配是20% $VADER的质押,之前看了两周都很鸡肋,积分给得不多,占比只有5% 但是热门项目 $SOLACE 1%的代币会给质押 $VADER 的用户空投 上次的空投大毛是 VIRGEN,这次是SOLACE打新 vader质押的又有福了
$SOLACE
-7.45%
$VADER
-3.38%
最近买了6-7个Virtual上的新币@virtuals_io,今天中午一看居然全部都3-5倍了,个别超过了10倍涨幅 这个生态模式果然很有魔力,不愧是是搞链游工会的团队搞出来的东西,把3盘模式玩到了极致,人性拿捏得死死的 既然这样,除了参与打新之外,更赚钱的玩法,其实是二级炒币,这样就不会收到TP惩罚的限制,反而收益最大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