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相当长一段时间,我都不怎么看Web3 Ai,因为太多噪音了。有些创始人就像“李一舟式企业家”,打着 AI 的旗号营销或诈骗。
我看过太多白皮书,99% 的“去中心化 AI”只是给模型套了个链。听起来高大上,实际没灵魂。
真正的问题在于—— AI 能思考,却不会协作。它的上限,不在算力,而在结构。
✅什么样的项目,才是真正的 Web3 Ai
一直以来Web2 的 AI 输出的是结果;Web3 带来的不是新算法,而是新激励。
他让智能的输出有“后果”,具体表现为:
🔹预测错? 惩罚
🔹输出准? 激励
🔹声誉高? 获得更大权重
以上3点是Web2 AI没办法做到的,也是那些套娃 Web2 AI的区块链Ai发展不起来的原因。
真正的 Web3 AI,要让智能可以被度量、验证、激励。
当机器开始为自己的判断付出代价,智能就有了社会属性。
这描述起来比较抽象,我们看看真正的Web3 AI,都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Web3 AI 的文明三阶段:从被使用 → 被确权 → 被组织
纵观整个赛道,Web3 + AI 的进化其实分三阶段:
第一阶段:AI 被使用 ——代表项目 Zypher、Everlyn、Fetch .ai。它们让 AI 成为创作者,但依旧只是工具。
第二阶段:AI 被确权 ——代表项目 OpenLedger、Mind Network、Ocean。AI 第一次拥有身份与权利,但还没有社会。
第三阶段:AI 被组织 ——代表项目 Allora、Bittensor、FLock。AI 开始进入“社会化”,学会协作与自我进化。
✅Web3 AI 从“套娃”到“社会化”:分水岭出现
1⃣第一阶段的项目虽然有创意,但没灵魂。比如:
Zypher 把提示词变成资产,Everlyn 用 Web3 算力重构视频 AI,https://t.co/UXHKvjUBqn 和 Gensyn 民主化算力。
这些项目解决了“AI 能创造什么”,但没解决“AI 为什么创造”。AI 在这里就像艺术家:有作品,但没目标。
2⃣第二阶段,Web3 AI 有了身份和权利,但模型只是“公民”,秩序还没出现。比如:
OpenLedger 给模型输出确权,Mind Network 让数据与隐私自治,Ocean 与 SingularityNET 打造模型市场。这些都属于这一层。
3⃣第三阶段才是拐点,Bittensor 让智能可挖,FLock 让模型协作,而 Allora,让智能可治理。
形象的比喻就是:Bittensor 是一座“智能矿场”;Allora 是一座“智能城市”。前者通过 TAO 奖励有效推理; 后者通过 $ALLO 让整个系统自动演化。
🔸在 Allora 的网络中:
🔹模型 (Workers) 提出预测与推理;
🔹评估者 (Reputers) 质押 $ALLO 验证准确性;
🔹用户 (Consumers) 用 $ALLO 购买智能服务。
正确的模型获得激励,错误的被降权;信任与声誉在链上流转。
这不是“更聪明的模型”,而是“更聪明的机制”。它把智能从算法问题,变成社会问题。
从这里可以看出Allora可能才是更好的解决方案。
✅Allora 的创新
传统的 AI 是这样的:我们训练模型、调参数、然后等它变聪明。
但 Allora 反过来:你只要设定目标,系统会自动挑选、组合最优模型去完成任务。
简单说—— 别再让人去喂模型,让模型自己去找答案。
这就是 Allora 与其他 Web3 AI 项目的分水岭:
🔹Bittensor 奖励模型“挖智能”,Allora 奖励模型“治理智能”。
在 Allora 里,模型们不是各干各的,而是互相验证、打分、竞争、学习。每个预测、偏差、表现都被写在链上——形成一个会自动调节的“AI 社会”。这让预测市场变成信任市场,AI 不再只是模型,而变成有经济关系的智能体。
✅Allora 的实际用例:AI 真正开始“自己思考”
听起来抽象?我们来看 Allora 的真实场景。
🔸美国大选预测:
2024 年 6 月,Allora 网络预测特朗普胜选概率为 62.5%,高于 Polymarket 市场价($0.53)。四周后市场修正至 $0.60,验证了 Allora 集体智能的精准度。
🔸政治交易智能体 Pauly:
使用 Allora 的推理信号执行套利,三个月收益 +13.79%。
🔸交易代理 Big Tony(COD3X 开发):
接入 Allora 的预测层进行比特币策略交易,平均每笔盈利 2.54%,比 Buy & Hold 策略高出 21.7%。
这些案例说明:Allora 的模型网络不是在“猜”,而是在不断通过竞争、验证与激励,把预测误差变成可交易的价值。
简单说:Bittensor 在挖智能,Allora 在用智能。这正是 Web3 AI 从“炫技”走向“实用”的分水岭。
✅关于 $ALLO 代币
$ALLO 是 Allora 网络的血液,也是驱动整个“智能社会”的激励系统。在网络里:
🔹模型(Workers)靠提交高质量预测赚取 $ALLO;
🔹评估者(Reputers)质押 $ALLO 来评判模型优劣;
🔹用户(Consumers)用 $ALLO 购买智能服务和推理结果。
这套循环很关键:它让“智能”本身有了价格,每一份准确的判断、每一次优化的推理,都会变成 $ALLO 奖励。
这意味着——Allora 的奖励不是存在,而是奖励本身的进化。
✅如何获取 $ALLO?
Allora 还没正式上线代币交易,但已经开放了早期激励活动。目前最直接的参与方式是通过与 Kaito 的联合活动:
1️⃣ 关注 @AlloraNetwork 并完成官方任务;
2️⃣ 前往 Kaito 页面参与互动与搜索任务;
3️⃣ 前 500 名活跃用户(Yappers)可获得空投资格;
在 TGE(代币上线)当天,将开启为期 24 小时的 Blitz 活动:前 1000 名参与者都有奖励;另有 20 张 “Golden Ticket(金票)” 随机发放额外大奖。
✅总结
纵观 Web3 AI 文明的第三阶段:Bittensor 证明算力能变现,SingularityNET 证明模型能开放,而 Allora 证明智能能自我治理,它让 AI 从单体智能变成群体智能,从“会思考”变成“会合作”。
正如Allora所说:AI未来的对决,不是 GPT-6 对 Claude 3,而是 Allora 对中心化 AI 世界。

From X
Disclaimer: The above content reflects only the author's opinion and does not represent any stance of CoinNX, nor does it constitute any investment advice related to CoinN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