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轻易的去修改自己身上的缺点,对你没有用的缺点是不会留在你身上的,而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说,这是一种生存的策略。什么意思?就是这些特点和特质,很有可能就是你在你的原生家庭里面存活下来的特质,就是你身上的某一种那个缺点,它一定是你在原生家庭的环境当中所导致的,或者是你常有的一种习惯。可能这个东西现在拿到外面,拿到职掌上,他已经不起作用了,但是正是因为这些特质,帮你完全脱离了家庭,并且开始独立自主的生活,为自己去做主,成为一个独立的女性或者是男性,这些特质是让你过得越来越好的一种前提条件,而随着环境的变化,如果有用,他们就会继续被保留下来,如果没有用,你自己就会慢慢把他们优化掉,就这个也可以完美的解释为什么有的人总是走不出一段段关系,就是你怎么劝都劝不动,因为他自己本人一定在这个关系当中得到了什么东西,他不肯放下,即使他现在非常的痛苦,但是一定有一面是他乐在其中呢。
要学会让自己舒服。无论你现在此时此刻在经历什么,有多么痛苦,有多么煎熬,你都要想尽一切办法先让自己舒服一点,然后再去解决问题。在现在这种社会环境下,我建议大家变成一个冷漠的活在当下的人,为了一些短暂的享受而付出比较大一点的代价,真的不是什么游手好闲,就是我们这一辈子可以不是只为了自己而活,是你应该明白,我们所做的这一切都是为了能够让自己过得更舒服一些,累了就去休息,困了就去睡觉,脑袋疼你就毫不犹豫的去吃止疼药,觉得热就马上开空调,这些都是让自己舒服的方式。
但我发现很多人在生活当中,他们往往不能够或者是不愿意去成全自己,他们头疼的时候害怕止痛药有副作用,就忍着,然后越来越疼,没有办法工作,没有办法,甚至是娱乐和休息,在委屈的时候又害怕惹事儿,害怕这个害怕那个,也忍着,然后到后面越来越不平,然后开始偷偷的躲起来哭,自我焦虑,自我内耗,实在是太明白了,无论你目前的一切的坏的这种状态是来自于外界的,还是来自于自己的,最好的那个方式就。想尽一切办法让自己先舒服下来,我们绝大多数普通人都没有办法说走一步看10步,你如果能够走一步看两步,都已经非常了不起了。
所以说活在当下很重要,让自己舒服很重要,让自己舒服的活在当下是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事儿。在现在这个高压的社会里面,我们承受了太多的负面和痛苦,还有压力,所有人都在告诉你说你还年轻,你要有长期主义,却没有物质和精神的阶段性的奖励,让你觉得好像这个前途遥遥无期。这种痛苦虽然说没有历史时期的那种民不聊生的,赤裸裸的、血淋淋的,肉眼可见的那种厮杀的痛苦,可是我们现在的这种痛苦,他更像是一场抑郁的抑郁症,当我们向外界喊着说我疼,我受不了了,我马上就要撑下去的时候,旁人是不能够理解你的,因为他觉得你身上很干净,你是个全部人,他觉得你在叽叽喳喳,你在无定呻吟。所以我跟他讲啊,人一定要学会自己哄着自己,自己让自己开心,而能够让自己过得更舒服一点,比什么都重要。
什么是宇宙本论?首先,宇宙本论的第一个观点叫万物皆为信息。这个世界上你看到的所有物质,甚至我们的生命和意识,本质上都是信息。这个点非常妙当。你能够把物质实体都解构成信息流动时,你就不会有任何执着了。比如你现在很痛苦,你就会知道这个痛苦它不是实体,它不是真实存在的。它只是运行当中可能代码暂时卡顿了,只是一种信息流动受阻。所以下次再有负面情绪的时候,请想象自己是一根空心主管,请允许负面情绪像水一样穿过你的身体,不去控制和消除,也不要带任何的评判和苛责。你想想,这些东西的本质都是零和一的代码,快乐或痛苦,失望或幸福都是0和1,根本就没有好坏之分,你又有什么好评判的呢?允许他们穿过即可,允许这人生中所有的缘分、关系、经历、遭遇,允许这世间万物穿过,你会感受到真自由。
第二个观点,叫自我编程。你可以这么理解啊,这个宇宙是一个没有外部程序员,但可以自我更新的APP。它可以一边运行一边给自己写新功能。它既是起源也是目的,是一个能够自我生成和演化的超级程序。那对我们普通人又有什么意义呢?之前我们聊过全息宇宙理论,一切微观部分都包含整体的全部信息,以及一切你的身体里其实就包含了宇宙全部的信息,所以你就是宇宙,你就是一个可以自我编程的超级程序,所以你应该开启主动迭代技能。30岁突然转行,40岁突然回到学校,都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我再说一遍,没有外部程序员,宇宙永远支持你用你自己的方式迭代自己。
第三个观点,它叫观察者,是系统的一部分。大家有没有看过沉浸式戏剧,就是你既是观众又是演员。我们和宇宙的关系大概也是如此。说到哲学一点,你凝视世界的每个动作都在生成世界的可观测属性。听到这里的老粉可能一下就懂了,为什么我去年拍了一条视频说不要去算命,要去感受命。你作为一个观察者,你去观察命运的时候,信息就坍缩了。甚至你观察的这个行为本身就会影响现实的呈现方式。听到这里可能有人会发问,难道命运不是注定的吗?是,也不是。因为我相信平行宇宙的存在,你在这个时空的命运或许是注定的。但此时此刻你的起心动念一遍,时空就会出现分叉,你就有可能跳到另外一个版本的你身上。这也是乔布斯为什么那么喜欢冥想的原因。目的就是让自己的频率高到可以链接到平行宇宙当中那个最高版本的自己。大家听完这三个观点什么感觉,是不是有点比较明白的意思了?其实这个宇宙本论还有另外两个观点,一个叫极简代码,还有一个叫终极统一。
为什么我一直做好人却没有得到好报呢?人类所理解的因果报应,它不是一个线性的奖惩系统,就是那个果,他未必是以你能够理解的方式降临在你身上的。而且他还提到了,越没有企图心的善,越能够回归原点,也就是说,当你想要回报的那一刻,你的善其实已经不纯粹了。你未得好报,可能只是因为你就是那次好报本身。
大大方方根本就不是说你性格或者是自信的问题,扭扭捏捏的根源是在于你潜意识里面是把自己当成了进入他人空间的访客,而不是那个空间里面理所当然的共同拥有者。什么意思?你想一想,你在朋友面前为什么放不开?因为在那个场子里面,你默认是有你的一份儿呢,但是在工作场合,尤其是面对领导或者是陌生人的时候,你的默认设定又变了,你把自己切换成了访客模式,你的全部的注意力都放在了去揣摩主人的脸色上,你就像是一个站在别人的客厅里面,手都不知道往哪儿放的远房的穷亲戚。
所以说你真正要改变的不是去学什么狗屁沟通技巧,不是去强行的去假装啊。我非常自信,你应该干什么。从现在开。在任何的场合都默认这个空间里面有我的一份儿,你不是来被审视被评价的,你是来占用属于你的那一份空气的,发出你的声音,贡献出你的价值,又或者仅仅是坐在哪儿,仅仅是存在在那儿,你的存在本身就是你的资格证。
领导也好,陌生人也罢,他们也是这个空间里面的使用者,跟你是一样的,不多也不少。而在同一个空间里面,这些人对你的评价只是他们视角下的信息,不代表最终的裁判,更加不决定说你在这个空间里面的合法性。如果说你还能够做到在遇到比自己厉害的人面前,顺着杆儿往上爬,要点资源,然后学会有枣没枣我都去打一竿子,抓住一切的机遇,这个才是真正的大大方方。
什么样的人难成大器?一个思想与行为不同步的年轻人,往往容易一事无成,因为他的内心已经超越了他的年龄,灵魂走在了身体的前面。如果你没有能力践行所领悟的道理,那么这些道理只会成为你内心的负累。懂得越多,内心的撕裂感越强,活的就会越辛苦。有些人很小的时候便开始思考生命的意义,他们不屑与平庸为伍,能迅速洞察现象背后的本质,洞悉社会运行的法则。然而这种敏锐与洞察也会反噬他们,知晓的越多,渴求的越多,畏惧的也就越多,生活的灰暗和无力感便愈发的使人痛不欲生。这种错综复杂的思维方式往往会导致行动力的衰退,思想不断叠加,行动却日渐减少,因为每时每刻,他们都会驻足回顾与质疑,最终发现自己被困于思维的桎梏,动弹不得,这便是思想上的自我困扰,聪明反被聪明误。
越是富裕家庭的孩子,往往越是自信阳光,他们懂得变通,能够随机应变的抓住机遇。而穷人家的孩子则往往越自卑、敏感,显得懦弱而固执,常常认死里,难以跳出自己的思维方式。普通人通常在35~40岁这个年龄段才会逐渐龄白社会运行的真相和逻辑,但是这个时候,他们往往已经被生活的重压所困,无力挣扎。而上流家庭出生的人,在二十几岁的时候就已经洞悉了这一切,而且他们无需付出过多的试错成本。那些条件好的家庭的孩子,在父辈的庇护下,耳濡目染,从小便开始在复杂的环境中历练提升。他们七八岁的时候刚刚懂事,就开始在家族的氛围中汲取智慧,早早的完成了试错的过程,等到他们成年时,只要不是挥霍无度的纨绔子弟,基本上都对家族的那套运作方式了如指掌。相比之下,普通家庭的孩子在20多岁的时候,往往还处于懵懂的状态,他们可能因为工作的原因刚刚开始觉悟,而且大多数人从小被灌输了太多错误的观念,长大后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清理这些错误的认知,很多人甚至因此形成了固化的思维模式,难以打破。
交易的成功,智商只占10%,剩下的90%全凭两件事:趋势认知与心理控制。当交易出现亏损时,不应继续增加投资以摊平损失,不可仅因价格偏低而买进,因价格偏高而卖出,不能仅凭价格高低进行交易决策,而应基于市场趋势和基本面分析,只在流动性高的市场中交易。交易成功的关键是情绪纪律。赚钱与智商无关,如果智商是关键,市场上会有更多的人赚到钱,盈利的关键不是预测对错,而是对错误反应的快慢。要成为成功的交易者,你必须能够承认错误。在市场弱势时买入,在市场强势时卖出。在多头市场的初期,做投资者。在多头市场的后期,做投机者。交易需要耐心,过度交易会降低成功的几率,当交易出现亏损时应及时止损,迅速认赔,让获利头寸持续发展:不可让获利头寸演变为亏损。根据计划进行交易,并严格遵守计划,顺势交易:趋势是你的朋友。在许可的范围内,尽可能采用止损单。一旦心存怀疑,立即出场。
其实大多数人都是水货。普通人最大的问题就是他非常自卑。他总是觉得自己很水,觉得自己的能力很慢。慢慢的你会发现那些地位很高的人他也很菜,那些非常牛逼的单位里面的人他也很菜。有时候媒体的放大,各种各样的同时,我们觉得说那些成功人士是天纵奇才,是不可以被模仿和复制的。觉得他们的能力、远见、格局,都是远远超过普通人的那当我们在仰望这些人同时,我们就是会看低自己,你会不自觉的对着镜子说,我自己就是能力不够,我就是蠢,我就是没有见过世面人。实际上当你接触了权势,接触了那些所谓的王公贵族们,你就会发现这些人都是普通人,甚至他们的德行、性格、能力还不如你,他们的地位跟能力也是根本不成正比的,只是因为光环四眼遮盖了他们的平庸跟无能。
如果要说他们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的话,一个是熟能生巧,就是经常跟事儿打交道的那帮人,他们已经熟练于技巧和流程。而经常跟人打交道那些人,我们他们的人情世故和套路,如果你熟悉了,你也可以做到,甚至你可以做的更好。另一个就是他们可能卡到了一个好的机遇点,也许是稀里糊涂的,也许是时势造英雄,也许是自己的努力加上了运气,总之不知道中了什么狗屎运,然后有了第一桶金,从此就一发不可收拾。
你如果问他们是怎么成功的,或许他们会跟你去讲述自己艰难的那些奋斗历程。就是他们恨不得昭告天下,告诉世人说,我的一切的成功都是因为我是我,我是天才,只有我能做到。不是说成功的人就一无是处,确实他们各自有各自的特点和闪光点,就好像你也有自己的特点和闪光点是一样的,你们本质上没有任何的不同。
所以,当你意识到你仰望的很多人都是水货的时候,你就不需要去胆战心惊的去面对他们,神化他们。不需要过于的自责内耗,觉得说自己就是一无是处的,自己就是什么都干不成的那当我们知道这个真相以后,接下来我们该追求的就是取其精华,抄袭和模仿别人身上好的品质和精华,学人所长,处事无敌。
然后,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应该把成败看作是一种体验,不存在失败。成功了是好事儿,失败了是反馈,是经验,是成长,是吃一堑长一智。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要害怕别人的目光,更不要不在乎得到与失去,不要在乎一切世间的那个假象。我们应该用玩世不恭的态度去拆解复杂的人生。只有在最为重要的人和事面前,你在展示你的严肃和认真,你就会减少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和焦虑,你会觉得的内心清净又充实,你会越来越喜欢让自己的。
其实很多人活了大半辈子才知道,人生的另一半如果选错了,往后余生的每一步都是错的。所以婚姻中你的财富、外貌真的没有那么重要,重要的是你的人品,是责任、是担当。选择跟谁一起结婚真的是很不一样。因为有些人呢会成为你的光,但是有些人呢会把你的光熄灭。所以在我的价值观念里,婚姻是我们这一生当中最大的一笔交易,也是我们这辈子呢最重要的投资,更是值得我们用心经营一辈子的重要资产。爱情是琴棋书画诗酒茶,婚姻是柴米油盐酱醋茶,爱情的底色是激情,是浪漫,是荷尔蒙。但婚姻的底色是责任,是包容,是平平淡淡的过一生。所以相处和相爱,它本来就是两回事儿。相处之道其实就一句话,叫懂比爱更重要。你懂他的言外之意,他懂你的欲言又止,你懂他的强颜欢笑,他懂你的愿望不能。爱你的人,他不一定懂你,但是懂你的人,他一定知道怎么爱你。完美的声音,完美的婚姻,实际上是一种理想,它根本不存在。所以无论你跟谁结婚,都有可能会有产生后悔的时候。那些那些婚姻幸福的人,他并不是找到了完美的另一半,而是他愿意跟另一半一起相互扶持,然后同甘共苦,共同努力方得完美。生活一半柴米油盐,一半星辰大海。你放一点盐他就是闲的,你放一点糖它就是甜的。所以你想调成什么味道,全凭你你自己。最后最后我想说,遇良人不难,那我们要先学会让自己做那个做那个对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