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了,老吴在鼓励很多新人去深圳,而我则一直传销很多老人来新加坡。
新加坡可以说是华人生活的天花板了,现在的新加坡本身就是一个多种族并存的国家,因为新加坡的工作签还是挺容易申请的,而且即便是在发达国家中,新加坡的月薪在发达国家中都是不错的,所以会吸引很多全球的高技能人才。
所以在新加坡的教育是非常优秀的,新加坡学生数学科学理解与应用能力全球第一梯队,对于很多已经生活稳定且有学龄儿童的小伙伴来说,中文+英文的双语并行会让生活和学习简单很多,新加坡的学习也很卷,但卷的方式和多数亚洲国家是不同的。
老吴说的包容,在新加坡方方面面都可以体现到,尤其是新加坡加密货币领域的小伙伴并不是非常的多,但讨论和开放程度还是很不错的,虽然会有新的政策限制了一部分加密货币的从业者,但作为生活和交易来说,新加坡是没有任何限制的。
如果你热爱生活,新加坡也许不是唯一的选择,但新加坡让我感受到了生活的乐趣,以前我在上海的时候是非常宅的,主要是出门一次太过于麻烦了,见小伙伴的时间成本平均在两个小时以上,但新加坡因为小,所以交通的时间成本被大大缩小了,我们经常说的就是随时组局,半小时内必到。
在新加坡结实了更多同频的好友,和在上海不同,交际之间会变的更加单纯,对待朋友之间会更加的真诚,而且新加坡的养生局更多,徒步,打球,骑行,桌游更加的健康,就连很懒的我有时候都会出动出门走一圈。
在业务上,到了新加坡以后逐渐接触到了很多新的领域,眼界开阔了很多的同时,营收的范围也拓宽了很多,开始涉及到一些加密货币领域中更有附加值的业务。
在投资和理财方面,新加坡最大的优势就是没有资本利得税,作为一个散户来说,不论是交易股票还是交易加密货币,都不需要额外支付税费,收益都是自己的,而且还是合法的,不需要有任何的担心。
而且加密货币在新加坡是合法业务,新加坡都有自己的稳定币,美元稳定币兑换新币秒到账,某些平台甚至没有手续费,汇率都优于银行。就更不要说新加坡的私行服务了。
安全性上应该就不用多说了,新加坡的治安几乎是全球最好的国家之一,虽然也会有一些社会问题,但人均百万富翁在大街上穿着拖鞋遛狗是常态,不过说实话,百万新币在新加坡确实不能算“富翁”,如果没有自住房的话勉强算是中产偏上,没车没房大概要三百万新币才能够到躺平的门槛。
当然新加坡也有很多的缺点是不能忽视的,物价成本高就非常的明显,在生活成本上新加坡可能比香港还要贵一些,在新加坡可能很难看到非常的繁忙,给人一种较为慵懒的感觉,咖啡店能解决的问题就尽量不在公司解决。
虽然我对于新加坡的小是没有负面情绪的,但确实有很多小伙伴认为新加坡太小了,可能住个三四年能走的都走过了,能去的都去过了,能吃的都吃的差不多了,会觉得新加坡很无聊,而且新加坡的地理位置去一些亚洲小伙伴很喜欢的日本,韩国或者是回中国甚至是欧美地区会更远一些。
对于喜欢开车的小伙伴来说,新加坡车的行驶成本还是很高的,新加坡的拥车成本是全球最高之一,送外卖和开滴滴并不是工作签就可以享受的,在新加坡找工作也并不容易,最近两年也经常听社区的人再说新加坡的失业率提升了,现在失业率是2%。
新加坡对于本地人的保护非常好,底线是永居,基本可以享受到公民的待遇,但如果是公民和永居意外,生活的难度会明显提升。但总的来说,新加坡应该不仅是华人生活的天花板,应该也是华人 Web3 领域的天花板。
本文由 #Bitget | @Bitget_zh 赞助
今天的作业要简单一些了,其实并没有本质的变化,而且随着今天几位美联储官员比较鹰派的发言,导致了美股的上涨都被回撤了一些,晚上开盘的时候纳指一度上涨超过 1% ,而到了闭盘仅上涨 0.48% ,但即便如此也几乎收回了昨天下跌的份额,说明投资者已经开始接受12月可能不会降息的现实。
科技股仍然是投资者追捧的目标,亚马逊和特斯拉今天的走势都不错,很难想象亚马逊今天上涨了近 10% ,整体的QQQ上涨了接近 0.5% ,代表恐慌指数的 VIX 虽然有小幅上涨,但收盘的时候停留在了 17.44,说明投资者的情绪仍然非常的稳定。美股,尤其是科技股和 $BTC 的相关性仍然是很高的,今天随着美股的反弹 Bitcoin 回到了11万美元。
虽然并不能说 BTC 走出了困境,但相关性也也让 BTC 稳定了一些,很多小伙伴都做出了对比 BTC 的涨幅已经低于很多的美股,这也是没办法的,毕竟 BTC 已经很久没有自己的叙事了,战略储备都很久没有听到川普提了。没有独立叙事,自然受到的关注就会减少,这也是现在加密货币领域最大的困境。
回到 Bitcoin 的数据来看,换手率还是在高位,虽然有少许的降低但还是说明了短期投资者的情绪较为紧张,对于 $BTC 的持仓有些恐慌,尤其是亏损投资者加大了减持的力度,明天又是周末了,今天的反弹对于情绪的修复也有一定的作用,看看下周换手率能不能降下来。
虽然短期投资者的情绪并不是很好,但筹码结构显示多数的投资者仍然是非常稳定的,104,500 美元到 111,000 美元之间的支撑也非常稳固,最近几次向下插针都显示出了这个位置的强度。
所以只要美股不出现系统性的风险,科技股仍然能维持泡沫,BTC 目前的走势就不会太差。
本文由 #Bitget | @Bitget_zh 赞助



Tether 2025年第三季度审计报告
看完了 Tether 的审计报告,Tether 不是上市公司,所以披露的信息非常有限,主要就是做资产审计。另外这次 Tether 并未披露第三季度的盈利情况,只表述过2025年前三个季度的总净利润已经超过了 100 亿美元。
截止到2025年9月30日,Tether 的总资产是 1,812.23亿 美元,相比于2024年底增加了 375 亿美元,总负债(生成稳定币)1,744.45亿 美元,超额储备 67.78 亿美元。
其中现金或现金等价物以及短期存款一共为 1,399.52 亿美元,这里是一个风险点,也就说 Tether 的资产结构中只有 77.22% 发行后的稳定币有低风险的等值现金储备,也就是说,如果 Tether 遇到挤兑,最稳妥的赔付率是 77.22% 。
当然这不是说 Tether 会因此暴雷,或者是资不抵债,而是其它的资产因为流动性的原因可能会导致变现需要时间,而且可能存在折价的情况,其中 tether 持有的贵金属(黄金为主)和 Bitcoin 可能流动性稍微好一些,而其它的公司债券,其它投资以及抵押贷款的尝对就需要更多的时间。
这三部分有将近 185 亿美元,占总负债的 10% ,但考虑到超额储备,实际上的影响可能在 6% 甚至更低,所以只要不是面对灾难性(比如美元信用危机)的挤兑,Tether 是不会出现问题的。
另外 Tether 的资产结构中抵押的贷款占了 146 亿美元,Tether 可能是加密货币领域最大的抵押借贷公司了。
本文由 #Bitget | @Bitget_zh 赞助

看完了 $ETH 的数据在回想一下 Coinbase 的财报,真的是有很多共同点,虽然昨天 $BTC 和 ETH 的数据都不好,都是净流出,但 ETH 流出的资金量只有 BTC 的三分之一,情绪不好的时候投资者卖出 BTC 会更多,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更多的 ETH 都是被套的,投资者不想卖出。
贝莱德的投资者仍然是最大的减持方,仍然是其它所有机构减持的总和都没有超过贝莱德的减持,传统投资者对于加密货币的态度在逐渐减淡,已经出现有资金转移到美股了。
本文由 #Bitget | @Bitget_zh 赞助

周四的数据变得更差了,这也是预期之中的,不过贝莱德的投资者是 $BTC 现货 ETF 减持的最大户,甚至是其它的几家机构减持加在一起都没有贝莱德的投资者多,这种情况在最近也出现几次了,说明传统投资者的情绪还是挺紧张的,如果今天美股的走势能稳定一些,下周应该又会回到少量流动的状态。
本文由 #Bitget | @Bitget_zh 赞助

我的观点始终如一。美股和 $BTC 的走势可能在偶尔会有偏离的时候,但大方向上都是一致的,Bitcoin 和 科技股的相关度将近 80% ,只要美股能走强,BTC 就不会太差。科技股是现在 BTC 最好的参照物,几乎没有之一。
涨了看涨,跌了看跌,现在未必是正确的。
本文由 #Bitget | @Bitget_zh 赞助

通过 Coinbase 的财报来看市场 - 2025年第三季度
财报的解读很多小伙伴都做了,我想换一个方向来看 Coinbase 这次的财报。
首先从第三季度的净收益来看,是低于2024年第四季度,2025年第一季度的,这两个季度主要就是川普上任时候最大的上涨机会,收入最高是正常的,而第二季度主要是四月的行情太差了,五月,六月才逐渐回暖。第三季度的七月和八月表现都非常的好。
从细节数据来看,第三季度中机构的交易占比相比第二季度大幅提升,即便和2024年的第四季度相比差距都不大,说明越来越多的机构投资者还是进入到加密货币市场。当然机构用户增加的原因之一是因为收购了 Deribit 。Deribit 在 8月14日 完成收购以后就给第三季度贡献了 5,200 万美元的收入,占了 Coinbase 第三季度的三分之一。
全球加密市场现货交易量环比增长 38%,美国加密市场现货交易量环比增长 29% ,一方面是第三季度 $BTC 和 $ETH 上涨的趋势不错,另一方面是看到货币政策的放松。稳定币(USDC)的收益在逐渐增加,这就说明 Circle 的发展还是不错的,但是财报中也说明了随着货币政策的宽松,USDC依靠美债吃利息的收益会开始减弱。
而从数据中则可以看到,虽然散户给 Coinbase 提供了最大的交易收益,但机构投资者的交易量是最大的,但也同样低于2024年第四季度和2025年第三季度,但不论是 BTC 还是 ETH 的价格都高于这两个季度,而机构和散户的交易量却低于这两个季度说明什么问题呢?
细节来看,第三季度是 $ETH 发力为主,第三季度 $BTC 的成交量是最近五个季度中最低的,而 ETH 的成交量则上升到了最近五个季度中最高的,而随着 USDC 在美国地位的上升,USDT 在 Coinbase 的使用情况已经降低到了 3% 。
而在交易收入上 BTC 的占比也缩小到了最近五个季度的最低点。ETH 则上升到了 最近五个季度的最高点。甚至 ETH 挤占了部分 $XRP 和 $SOL 的份额。
记得我们一直在说什么吗?Bitcoin 价格的上涨并不是因为有非常强的购买力,而是因为卖出的用户在减少,而 Ethereum 的上涨主要是因为购买力的增加。我相信到现在也是这样。
所以我个人觉得,第三季度交易量下滑的主要原因不止是在山寨币的问题上,而是在于 Bitcoin 的换手率在大幅下滑,买入 BTC 的投资者在减少,卖出 BTC 的持仓者也在减少,越来越多的散户投资者不再想交易 BTC 了。
第三季度 Coinbase 托管费收入的增长。截止至第三季度末托管资产增至 3,000 亿美元。主要的原因就是 $BTC 和 $ETH 现货 ETF 的托管数量在上升,第三季度 BTC 和 ETH 的价格也在上升,而托管数量的上升代表的就是投资者在积极的买入 BTC 和 ETH ,而较少的卖出,这和我们 ETF 的数据是对应的。
从总的 Coinbase 2025年第三季度财报来看,再次论证了 $BTC 是“价值存储”,ETH是“生产力引擎”的观点。机构投资者的净收入仅略低于2024年第四季度,托管增加和机构成交的信号清晰表明了大资金在逐渐的买入而并不是在卖出。
本文由 #Bitget | @Bitget_zh 赞助


最近两天除了美联储和中美贸易之外还有五个七姐妹中的股票发布财报,这五家公司可以说掌握了美股的半壁江山,随便动动都会让标普500和纳指震荡一下,财报期间更是会短期左右风险市场的走势,昨天的英伟达就疑似吸取了市场中大量的流动性。
以前买美股对于币圈的小伙伴还挺复杂的,券商开户和资金KYC都很麻烦,现在在Bybit就可以直接通过 @xStocksFi 购买美股了,避免了很多麻烦,可以直接用USDT来购买,最近美股涨幅都不错,甚至超过了 $BTC ,所以现在也有很多小伙伴开始考虑在美股或者美债上配置。
最近 xStocks 的信息还是挺多的,对于底层的股票资产都已经是1:1的支持了,而且基本都是放在银行或者是经纪商的托管账户中,还采用了破产隔离的方式,确保了如果平台出现问题也能保证用户资产的安全性。
而且相对于其他平台来说,xStocks 最大的优势就是多交易所的互通,因为是基于https://t.co/VLDY52nBgK 的标准,所以在多家交易所都可以流转,比如在Bybit 买的 苹果币股 就可以转移到 Kraken 去交易,在不用兑换资产的时候就能做到不同交易所的转移,这对于以后更广泛的币股 DeFi 会有很好的作用。
今天看到小伙伴的私信,这个问题其实我一直没有聊过,虽然很多平台都有币股的交易,都是基于英伟达,特斯拉或者苹果等美股,但实际上每个平台发售的对应的 币股 是不相干的,比如说 Ondo 发行的链上 特斯拉 和 Xstocks 发行的链上 特斯拉 就不是一个产品,自然也不能互通。
当然,目前同平台产品还是有互通的,比如 Xstocks 币股是可以在不同的交易所中流通的,比如在 Bybit 买入的基于 Backed. fi 的 特斯拉 是可以转移到 Kraken 的(有一定的 KYC 限制),但这也仅限于同平台。
如果你在 Ondo 买入的 特斯拉 就没有办法转移到 Xstocks 的平台上,当然虽然不能转移,但不代表不能做 Swap ,这个领域目前还算是半真空,如果能有专门的 Swap 来提供不同协议中币股的转移也算是做了一件好事,当然这里的坑也很多。
另外有小伙伴可能会问,是不是交割以后的转移会更方便,但实际情况是,交割会更加的困难,即便是部分号称支持交割的币股平台,真的要交割的时候不论是 KYC 还是 AML ,甚至是最小交割值和交割周期可能都会让人望而却步。
PS:如果平台不是注册券商(broker-dealer)、不是转让代理机构(transfer agent),且没有接入DTC(美国)、CHESS(澳大利亚)或CREST(英国/欧盟)等清算/结算系统,就无法合法向散户(零售投资者)交割真实股票(即物理或电子注册股份)。
说人话就是:
美国: 合法的 tokenized stocks 平台一般只提供现金等值/经济权益交割,而不是把真实股票登记到散户名下;直接“实股交割给散户”在美国属于非法证券业务,除非持有券商+托管+清算资格。
欧盟/瑞士: DLT法规允许链上登记与真实股权映射,理论上可直接交割给散户,但目前很少见且仅限持牌机构可以操作。
所以,如果你真的要买币股,最好的选择还是平台较大,尽可能合规,拥有券商牌照的币股平台。
本文由 #Bitget | @Bitget_zh 赞助

短期情绪受鲍威尔暗示 12 月不降息影响,再叠加美股财报波动,风险资产承压,但盘后多家科技公司业绩不错,今天盘前已有修复迹象。目前 $BTC 与科技股仍保持强相关,尚未看到脱锚风险。加密市场最大问题依然是缺乏独立叙事,ETF流入放缓、川普战略储备话题沉寂,使得传统资金参与度降低,只有在科技或宏观利好时才有增量。
链上与资金面情绪虽然受宏观压制,但美联储停止缩表意味着政策拐点已出现,即便12月不降息,趋势也未改变,加上 2026 年川普周期的预期,长期流动性环境仍向好。我继续持有多单,期间止盈回补几次,如果极端波动导致风险上升,会切入现货。从筹码和交易行为来看暂无恐慌迹象,承接力量仍在,这更像短期情绪调整,而非趋势破坏。
本文由 #Bitget | @Bitget_zh 赞助
一个不小心写完 $MSTR 的财报后天都亮了,专门等的看 MSTR 和 $Coin 的财报,现在 Coin 的还没看,晚些再说吧,今天的作业难度反而不太大,主要就是鲍威尔对于12月不降息的预期叠带了美股财报的反应,短期来说确实市场的情绪挺差的。但是在今天美股闭盘后新一轮的财报看上去还可以,虽然昨天跌的挺厉害的,今天盘前已经在开始上涨了。
目前的 $BTC 和 科技股仍然是保持较强的一致性,起码在当前我还没有看到 BTC 和科技股脱锚的风险,其实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整体加密货币领域并没有自己的叙事,除了最新通过几个现货 ETF 以外,其它的独立叙事几乎是没有的,川普也很久没有提 BTC 战略储备的事情了。
这也导致传统投资者对于加密货币投资的情绪在下滑,从现货 ETF 的数据中就能发现,最近购买力确实不够有力,只有在科技股或者是宏观有重大利好的时候才会有一些买入量,其它的时候并不好看,这也是目前 Bitcoin 和加密货币遭遇到的最大困境。但我仍然认为 BTC 最幸运的就是和科技股的投资者是同一批。
回到 Bitcoin 的数据来看,最近24小时的恐慌大幅增加了,主要还是因为美联储的关系,但美国走向货币宽松已经是不争的事实,缩表都已经停止了,而且后边还有个川普在虎视眈眈,因此我个人的看法是,12月即便是不降息也不会改变2026年川普对利率调整的决心。
我自己的多单现在还在拿着,做了几个短线但整体还是从 106,000 美元开始的,止盈了几次然后再更低的位置重新开单,等到复盘的时候在一起说,如果这次的价格会导致我爆仓,我就会开始买入现货。
从筹码结构来看,目前也没有发现太大的风险,更多的买入量在汇集,暂时还没有看到投资者崩溃的迹象。
本文由 #Bitget | @Bitget_zh 赞助


聊聊 $MSTR 的财报 - 2025年第三季度
写在前边,周四美股闭盘后公布了 MSTR 的财报,每股收益 8.42 美元,市场预期 7.90 美元,第三季度收入 1.287 亿美元,市场预期:1.183亿美元,MSTR 第三季度的财报超过市场预期,盘后价格上涨了超过 5% 。
截至到2025年10月26日 MSTR 一共持有 640,808 枚 $BTC ,总成本为 474.4 亿美元,折合每 Bitcoin 成本为 74,032 美元,目前 BTC 价格 107,300 美元,账面盈利213.33 亿美元。其中第三季度的净盈利(账面)是 28 亿美元。
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呢?
标普500中的 American Express ,也是全球资产排名第67 名,在2025年的第三季度利润是 29 亿美元。另一家知名科技公司 Oracle (甲骨文)第三季度的 GAAP净利润为29亿美元。
这并不是说 MSTR 有多厉害,MSTR 在最新的标普最新的评级中获得了 B- 的垃圾股评级,主要原因就是 Bitcoin 的价格波动太大,所以我反而觉得标普给 MSTR 的评级基本上就是给 BTC 的评级,无非就是单纯的 BTC 可以稍微高一级到两级,因为没有杠杆。
所以 MSTR 的净利润(账面)基本已经符合了全球前100公司的标准,当然主要就是 BTC 价格赋予的。
危机?
截至2025年9月30日,MSTR 持有现金及现金等价物 5,430 万美元,是不是只能买 5,430 万美元的 Bitcoin 了?
并不是的,MSTR 不是靠现金买 BTC,是靠资本结构买 BTC,通过发行股票、债、结构化信用,把法币换成 BTC。
而实际上在2025年第三季度的财报表明,截止到 2025年10月26日 MSTR 通过多个 ATM 程序的剩余发行额度合计约 421 亿美元,说人话就是 MSTR 最大可以买价值 421 亿美元的 Bitcoin 。
那么为什么 MSTR 在第三季度放缓了 BTC 的购买?
MSTR 将 Common Stock ATM Program(普通股发行程序,剩余额度约 159 亿美元)分为三个区间,根据 mNAV 水平决定发行强度和用途:
A. mNAV 阈值 < 2.5x 战术性(Tactically)发行
(1) 支付债务利息
(2) 资助优先股股息
(3) 其他公司有利情况(如小额补充现金)。
发行规模有限,避免在低溢价时过度稀释。
B. mNAV 阈值 2.5x - 4.0x 机会性(Opportunistically)发行,主要用于购买 Bitcoin 。视市场机会而定,平衡融资与 BTC 收益率(BTC Yield)。
C. mNAV 阈值 > 4.0x 积极(Actively)发行 大规模用于购买 Bitcoin。高溢价时加速,最大化杠杆效应。
当前 mNAV 1.27x(低于 2.5x),所以 MSTR 可能仅用于债务/股息支付,而非大举买 BTC。这解释了第三季度买入放缓(仅 22 亿美元)的原因。
mNAV 的计算公式?
MSTR 的 mNAV 是企业价值(Enterprise Value, EV)除以持仓 Bitcoin 净资产价值(Bitcoin NAV)的倍数。
Enterprise Value (EV):公司总价值,包括市值 + 债务 + 优先股名义价值 - 现金。
Bitcoin NAV:公司持有的比特币市值(当前约 64 万枚 BTC,价值超 700 亿美元)。
MSTR会不会暴雷?
短期(2026)概率低:除非BTC暴跌超50%,公司有421 亿美元ATM额度可快速融资,运营现金流稳定。
长期(2028)概率中等:若BTC长期低迷,债务到期压力大(首笔大额2028年)。有统计表明除非 $BTC 跌破 1.65 万美元,破产风险最大。
其实 BTC 的价格并不是 MSTR 可能会破产的主要原因,如果 MSTR 真的要破产了,核心原因应该是 MSTR 没法继续印股换 BTC ,只要市场还认可 MSTR 的方式,原因给 MSTR 提供融资通道,那么 MSTR 的破产概率就会很低。
什么时候 MSTR 最安全?
1. BTC 处于震荡上升周期
2. 美联储流动性改善或降息预期
3. 法定资本市场愿意购买 BTC 敞口
4. 美国监管对 BTC 认可增强
5. mNAV > 2.5,企业能继续增强资产负债表
6. 非债务偿还时期
从我个人的观点来看,首先在2028年以前都不用考虑偿还债务,也就是在 2028年以前 BTC 的价格是什么都几乎不会让 BTC 暴雷,而 2028年作为一个新的大周期的开始,既有美国大选,也应该是美国低利率时间,甚至还有放水的可能,流动性极大概率是好于目前。
所以我是觉得 2028年的债务不是问题,BTC 的价格应该也不是问题,MSTR 作为美股目前唯一的 Bitcoin 资产来说在最近一个周期暴雷的概率还是挺低的。
PS:MSTR 是利用市场信心 → 拉高 BTC → 提升 mNAV → 提升融资能力 → 再买 BTC 这样的循环。这是索罗斯式反身性模型,而不是资产抵押模型。
本文由 #Bitget | @Bitget_zh 赞助



相比 $BTC 来说 $ETH 的数据反而要稍微好一些,反而还维持着净流入,当然流入量也是少的可怜,灰度和贝莱德有少许的流入,而富达的投资者更喜欢追涨杀跌一些,所以是抛售的主力,最近两天都能看到传统投资者对 ETH 的抛售力度远小于 BTC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亏损的原因而导致不太想卖出。
总的来看,现在还是在宏观政策并不稳定的时候,加密货币领域也几乎没有独立叙事,BTC还在紧紧的抓住美股的相关性,ETH 则在抓住和 BTC 的相关性。
本文由 #Bitget | @Bitget_zh 赞助

周三的现货 ETF 数据更差一些也是在预期之内了,主要就是鲍威尔的鹰派发言出乎了市场的意料,12月不降息还是让部分投资者担心,贝莱德,富达和ARK的部分投资者开始出现了抛售,不过抛售量并不是很大,如果川普干预的话投资者的情绪恢复会比较快,毕竟美联储还是会进入到宽松的趋势。
当然美联储主要看的是失业率,如果接下来的两个月劳动力数据会变成的更差,也会推动美联储降息,已经看到了不少头部企业都开始裁员了,接下来就看详细的数据吧。
本文由 #Bitget | @Bitget_zh 赞助

今天美债的收益率全线走高,说明市场对于美联储的降息路径重新定义,之前还在认为停止缩表以后就会进入连续的降息路径,现在基本被鲍威尔否定了,长端美债利率上行,投资者开始降低2025年继续降息的预期,接下来应该就看川普的表演了。
尤其是美联储内部除了米兰一个人,竟然没有别人在执行川普强化降息的战略,看看川普会不会有什么反击吧。但我个人觉得这并不会改变美国货币政策向宽松转移的方向。
而且我还是认为美股尤其是科技股占主导的时候和 $BTC 的走势是高度重合的。
本文由 #Bitget | @Bitget_zh 赞助

上次我聊过标普对 $MSTR 的评级,但说的不仔细,这次仔细说说。
首先我反而觉得这并不只是对 MSTR 的评级,而是对 $BTC 的评级,如果 BTC 是美股的话,受到标普的评级大概也是CCC+ 到 B-区间(垃圾级)。
B-:公司有能力偿还债务,但对不利经济环境非常敏感,抗风险能力弱。
CCC+:公司高度脆弱,能否偿债高度依赖有利的市场与宏观条件。
这说明标普认为 MSTR 不是稳定的正常科技公司,而是一家高度依赖 BTC 价格和市场环境的高杠杆资产载体。标普几次报告都明确指出如果 Bitcoin 大幅下跌,MSTR 的信用风险会快速恶化。
所以本质上标普的评级是在提醒市场 MSTR 是高杠杆 BTC 载体,生存取决于 BTC 和流动性周期。说白了,就是 MSTR 就是高度依赖 BTC 的杠杆产物,从我个人的观点来看,反而承认了 MSTR 就是美股中的 BTC 。
本文由 #Bitget | @Bitget_zh 赞助
北京时间12点开始的急速下跌很有可能是川普在和习近平公开会面的时候说的“习近平是个强硬的谈判者。这可不是什么好事,”这句话说完以后两人就开始了私下会谈。
私下会谈刚刚结束,结果应该是不错的,川普表明的协议框架包括了:
1. 大豆协议将立即开始执行。
2. 达成了一项为期一年的稀土和关键矿产贸易协议,每年重新谈判。
3. 对中国的关税将从57%降到47%。
4. 计划四月访华,习很快将访问美国。
5. 将与习近平在乌克兰问题上合作以达成某种成果。
6. 将对中国的芬太尼关税从20%降至10%。
7. 将讨论英伟达放宽芯片出口限制。
在与习近平的讨论中从未提及台湾,其他国家在测试核武,美国也测试是合适的。
并且川普表示按1到10分的标准,和习近平的会面是12分。总的来说这次的会面应该是实现了预期,而且11月1日给中国 100% 的关税也没有了,短期来说中美的关系还是缓和的。
风险市场在短暂回调后出现反弹就是市场对中美谈判的认可。
本文由 #Bitget | @Bitget_zh 赞助
昨天 #OKX 上的菜也收了,这期是 200 枚 $OKB 和 2万的 USDT 组成的收益池,一共 7 天的时间,全部第一时间打满,一共拿到了 116.47 枚 $MET ,按照 MET 的价格,总收入是 55 美元,总投入就按照 50,000 美元计算吧,总年化收益是 5.9% 。
怎么说呢,看数据好像还行,毕竟 OKB 目前在 OKX 的借贷应该就是 1% 的收益,但如果按照 USDT 来计算的话,有点少的可怜了,而 USDT 本位的收益确实太少了,我在上次 YB 项目的时候就说过,不如取消了 USDT 的收益率,都补贴给 OKB ,这样 OKB 的收益还好看点。
上次的 YB 加这次的 MET 一共收益才 100美元多一点点,但资金占用还需要有 USDT 总感觉有点划不来。如果只有 OKB 的话,是不是可以考虑直接从理财中的 OKB 直接划转,多一道手续,多几次操作,还是挺麻烦的。



两期的 Zerobase 活动都结束了,今天早晨顺利的将质押的资金拿回来了,从9月25日开始参加的活动,26日追加了一部分资金。到今天一共是35天,USDT 本位的年化收益是 6.32% ,这只是 USDT 的。第一期获得的 $ZBT 入股
第一期获得的 $ZBT 如果当时都出售的话,最高点的收益率是在年化 90% ,如果第一时间全部卖掉的话,收益率是 85% 左右。
第二期获得的 ZBT 是第一期的 81.5% ,如果第一时间都卖掉的话,收益率是 6.3% 的年化。
我个人来说,第一期留了 42% ,第二期完全没有卖,目前有 10,000 枚在 Bybit 拿 177.32% 的收益,到今天一共赚了 203.37 枚,每天的收益大概是 40.7 枚左右。
如果按照现在的 0.2 美元的价格我全部卖掉,加上已经卖出的收益, Zerobase 35天的总收益率是 38.3% 。所以也可以看出 Booster 的存款项目最大头的还是币的收入。
当初我错过了 Aster 以后就开始找下一个可能是高收益的项目,虽然这次的 Zerobase 没有 Aster 那么厉害,但目前的这个收益率我还是挺满意的。希望唐老板继续加油,我手上还有不少的 ZBT ,希望能给我点惊喜。
本文由 #Bitget | @Bitget_zh 赞助
作为 GAIB 的顾问一路走到现在,最大的感触不仅仅是陪伴,而是验证。当初第一次听到把算力做成链上的现金流资产时,我们对这个概念讨论了很久。但从算力上线、订单进场,到第一笔真实收益返还链上,再到 $AID 和 $sAID 形成闭环,这一路每个细节都是真刀真枪,不靠情绪,不靠叙事,靠的是电力、折旧、稼动率、清算路径和资金效率。
可以说 GAIB 是在市场的质疑声中一步步的成长的,GAIB 的本质不是造一个新赛道,而是把真实世界的生产性资产接上透明的金融结构,把“机器运转”转换成“链上收益”,让资本看到算力、让算力拥有金融定价权。
现在回头看,每一步其实都在做一件事,证明 AI+RWA 不只是嘴上说说,而可以握住现实世界里的能源、硬件和回报。是真实可以产生现金流的,是真实的用现金流来支撑的项目。
这条路不容易,但只要方向没错,就能做到正向循环。
今晚美联储如预期降息25个基点,并暗示12月将停止缩表,但市场反应平淡。美股表现尚可,而 Bitcoin 却一路下行。
短期内市场可能出现“Sell the News”情绪,10月降息早已被价格消化,投资者对12月再降息的预期被鲍威尔言论压制,尤其是他明确表示除非失业率显著上升,否则不会继续降息。内部意见虽有分歧,但美联储整体仍偏谨慎。
回到 $BTC 数据层面,价格下探但换手率未增,说明情绪未恶化,主要是短线资金在调整,长期持有者依然稳定。当前结构支撑依旧稳固,若后续科技股财报表现强劲,或将带动市场反弹, BTC 也可能迎来修复行情。
本文由 #Bitget | @Bitget_zh 赞助
今天的作业难度更大了,晚上美股开盘后 $BTC 的价格就在一路下行,而美股本身的走势还是不错的,即便是美联储公布了降息25个基点并且准备在12月停止缩表,也没有让 Bitcoin 的下跌停止,我查了一些数据和信息并未发现有利空的内容,第一个想法就是美股尤其是科技股在吸取更多的流动性。
而第二个观点就是市场对于10月降息有足够的预期了,这部分的上涨已经提前反映了,所以不仅仅是加密货币有回调,就是美股中大部分也有回调,而12月份停止缩表对于市场的刺激力度也不大。也就是说这更像是“Sell the
News”,市场已经完成了阶段性的预测。
接下来就是对于12月降息的预估,这是让市场整体下跌的主要原因,市场之前还在预期12月会再降息一次,但鲍威尔的言论让这个概率大幅降低了,尤其是鲍威尔说的比较坚决,除非是失业率的数据大幅提升,否则12月继续降息的可能性并不大。
虽然美联储的内部有一定的分歧,但信息来看主要就是美兰和施密德的“对立”,从这里也能看到虽然已经有部分的美联储官员倾向于川普,但在真正决定利率的时候,这部分的官员并没有非常的激进,唯一真正传递川普信息的就是米兰,这应该也会让川普头疼。
回到 Bitcoin 的数据来看,虽然价格进一步下探,但换手率并未继续增加,说明市场的情绪并没有恶化,只有部分短期投资者在主要参与换手,较早期的投资者并未有很大的反应。
到闭盘的时候美股虽然有些回调,但并不影响趋势上的变化,现在市场更加期待主力科技股的财报,如果财报的信息有利,也会带着市场反弹,即便是 $BTC 也有继续上涨的机会,目前 BTC 的支撑结构和稳定性还没有出现问题。
本文由 #Bitget | @Bitget_zh 赞助


总的来说这次鲍威尔的讲话是蛮鹰派的,主要就是对于12月降息的否定,从鲍威尔的角度来看,并不支持12月降息,这可能是市场下行的主要原因,当然鲍威尔也没有说的很死,如果劳动力市场仍然有危险,那么美联储12月降息的概率还是挺大的。
鲍威尔多次强调了现在的失业率是在4.3%,这个失业率是历史低点,所以我个人的估计是除非失业率提升到 4.5% 以上,否则12月降息的概率确实不大,另外鲍威尔对于通胀的上行是有很大的容忍,认为现在商品通胀的上涨更多的是因为关税。
而关税的不稳定性是对于通胀影响的最大的方面,关税不在经常的变动,通胀会更加稳定,而且非关税的通胀现在距离 2% 已经很近了,通胀的影响并不是很大,重点还是在劳动力市场上。
可能鲍威尔意识到上次访问的时候说股市泡沫太高的事情,所以这次即便是有记者给他挖坑,鲍威尔也没有再次回答股市“太高”的言论,但鲍威尔认为消费者的消费水平和股市有很大的影响,股市的上涨带动了消费者的支出。
另外美联储内部,鲍威尔认为有挺大的分歧,其中有人希望更大和更高速的降息,而有些人则认为应该将降息放缓,毕竟美联储不能同时在增加就业的时候还能兼顾到降低通胀。
这方面来看川普阵营干活最卖力的还是米兰。
本文由 #Bitget | @Bitget_zh 赞助
我估计很多小伙伴都会问,明明是利好,为什么 $BTC 在内的加密货币都在下跌。
我没办法给出明确的答案,虽然降息是市场预期中的,但停止缩表确实是利好,美股的走势更加坚挺,唯一我能想到的可能就是美股,尤其是谷歌以及英伟达在吸取市场的流动性。
我不能确定一定是这样,但确实看到很多的资金在冲入美股和 AI 板块,但我仍然相信 Bitcoin 和科技股是高度关联的,这种阶段性上涨的时候可能会有妖股受到更多关注,但只要整体是处于上涨的,BTC 就不会太差。
当然这只是我自己的看法,我也未必是对的。
本文由 #Bitget | @Bitget_zh 赞助

长到我都不知道多久了,一个月以上的时间了吧 $BTC 的资金量一直是大于 $ETH 的,结果昨天 ETH 的资金量大于了 BTC 大概 20% ,开始出现了较大的资金量进入 ETH 的情况,我本来还认为 $SOL 的登录会削弱一部分 ETH 的资金量,结果暂时还没有看到。
本文由 #Bitget | @Bitget_zh 赞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