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不舒服,感受下香港夜间急诊。费用低,180 港币,包检查药费;和内地相比效率也低,先检查按紧急分类,等几小时看医生,打一针后复诊,又等俩小时;如果抽血,等结果需三小时。(英加等应该都类似制度) 如马家辉所说,人到中年,感受人生实苦,只能一件件去安顿,安顿了苦,也能获得成就感。
家人不舒服,感受下香港夜间急诊。费用低,180 港币,包检查药费;和内地相比效率也低(英联邦国家估计都一样),先检查按紧急分类,等几小时看医生,打一针后复诊,又等俩小时;如果抽血,等结果需三小时。 如马家辉所说,人到中年,感受人生实苦,只能一件件去安顿,安顿了苦,也能获得成就感。
和 qntxxx 采访,欢迎大家阅读收听,BG 也对相关问题做了回应。 两人高频团队,曾在 Luna 事件获益 100 多万,此次遇到类似事件驾轻就熟,他首次还原了事件的全过程以及提币时的混乱。 BG 也透露新的信息,从平台提现异常盈利总数为 3,831 万 USDT,散户部分(约 1900 万)将不予追究。 全文: https://t.co/IXNxpcV6Af 音频: https://t.co/UbdpiEy8aY
@qntxxx 采访,欢迎大家阅读收听,BG 也对相关问题做了回应。 QNTXXX 是两人高频团队,曾在 Luna 事件中获益 100 多万,此次遇到类似事件驾轻就熟,他首次还原了事件的全过程以及提币时的混乱。 BG 透露新的信息,从平台提现异常盈利总数为 3,831 万 USDT,散户部分(约 1900 万美金)将不予追究。 全文: https://t.co/IXNxpcV6Af
不能辜负读者认可,我们必须做得更好才行。摈除杂音,回归新闻第一性,核心是提供读者应知而未知的信息,追求准确、中立、可信。
Bitget 这个事,我理解本质是:自营做市商和风控出错,外部做市商赚走 4300 万美金,被提走 2000 万美金,可能部分被币安冻结。 然后双方继续厮杀,BG 主打司法,做市商主打舆论,互相施压,一方支撑不住压力,可能就会寻求妥协。也可能双方疲劳了没声音了,就看最后新加坡和内地法院的判决。
今天社区传闻,炒美股盈利被内地国税局要求征税,以及富途老虎疑似向国税局提供资料。 也有朋友关注炒币盈利会不会被征税。 我认为暂时还不会,因为内地合法性不确定,无法可依。 但税务部门肯定想征,早些年试探过,一些交易所已经给他们提交了大户信息与资料,少数大户和不少币圈公司机构也被搞过,但没有大规模铺开。只要交易所在某个地区用户较多,税务部门要资料和 KYC 最终都会提供的。 总之,炒币这玩意儿在国内太特殊了。你说它不合法,个人投资又不违法。你说它不违法,政府又说法律不保护相关行为。总之就是一个非常奇葩的地带。
纽约时报:不交智商税,五个低成本健康秘方 1、多锻炼 2、食用未加工的天然食品 3、持续的高质量睡眠 4、常用脑、乐观心态 5、支持性的社交关系
水滴资本大山在 Space 上说:最近我们有四个项目上线了币安,但实际上没有一个项目按约定给投资人发币。明明在投资协议里写得清清楚楚要发币,但上线后项目方可以随意修改条款,投资人没有任何反制手段。因为在目前的环境下,上不上头部交易所区别太大了。
Bitget 与被指控的“做市商”双方的声明,有一些新的细节: 该做市商盈利一度高达 4300 万美元,但大部分没有提走;少数转去币安,但部分账户已经被冻结;Bitget 指目前还有 2000 万美金盈利被转出(可能还有其他做市商)。
这个周期有不少 ETH 引发的悲剧,但如果不加杠杆也凑合,拿着现货亏不了多少。 2017 - 2018 一些项目 ICO 募的 ETH,也没卖,ETH 从最高 1400 美金跌到最低 89 美金,很多项目就这样默默关门了。 还有个插曲是,VB 那时候催基金会出售了 70,000 个 ETH,基本上都是在最高点卖出的。 不过有些项目方关门了,但项目方还拿着几万个甚至更多 ETH 没卖,撑住了,后来听说又默默暴富了。
记得大学时候对孔飞力的书非常喜欢,后来读研时候啃了他的英文新书《他者中的华人》,里面形象地把海外华人与中国的关系形容为一个哑铃,移民通过经济、文化、情感的“通道”,与祖籍地保持紧密联系,同时在移居地构建以方言、宗族、会馆为核心的“小生境”(niche)。 华人移民以底层个体的自发网络渗透殖民经济,掌控东南亚贸易命脉,但其经济成功反而成为殖民者与原住民的共同排斥对象,沦为“永远的异乡人”。华人精英通过慈善捐款和泛华运动追求身份认证,却加剧了东南亚国家的排华情绪。刚刚看了下已经有中文版了,微信读书就有,推荐给大家。也分享给胡老师。@epr510
最近一次长篇访谈。感谢uncommons @fulihang2009 ,聊得很尽兴,内容很丰富,整理得也很好。 摘要版 完整版
币圈这个行业虽然看着国际化,但真正掌权者基本还是中国和美国。简单一点:就是中国的离岸交易所、矿机生产商与矿工、交易大户;美国的 VC 和项目方、华尔街机构、合规交易所。比较悲哀的是一直此消彼长,美国总统居全国之力支持加密货币,中国从业者则要在香港、新加坡、迪拜躲躲藏藏。
加密货币(比特币):真正属于自己的货币,不被政府或其他人控制的权力,光这一点就值 10 万亿美金。现在已经完成了 30%。 但要再往上走,比如链上纳斯达克、Web3 互联网(好像恰好是 Solana 和以太坊的愿景),可能是价值更大的东西,但现在 1% 还没有完成。
话糙理不糙。感觉币圈项目方用空投 PUA 用户时候也应该读读这个。
群友讨论一个问题,为什么遇到一些大佬、富豪,生活上一些细节会比较节省,比如用一张费率比较好的卡,找便宜的地方加油之类 我想也许因为,中国内地 2000 年之前出生的人,大多都经历过相对节俭的父母和有些匮乏的童年,所以哪怕后来有钱了,也会在很多小地方保留比较节俭(但也没啥必要)的习惯
币安发布了一份更详细的上币指南,估计项目方都在加紧研究 我提点微不足道的建议: 第一:所有上币项目必须公布做市商名单以及做市商策略 第二:所有上币项目方持有代币大于 50 万美金异动,必须提前 24 小时公告 第三:恢复币安员工持币后 90 天后才可以交易的规则
什么时候币圈会拥有属于自己的银行?
一些知情人士来透露了更多的细节,蛮狗血的 这老哥,也就是 OK 的原 CTO,带着三分之一的技术团队出走另一个交易所 A,对方给了 2000 ETH 以及 8 位数年薪 呆了几个月,这老哥又离职,拿了分布式投资做了自己的交易所,把 A 又得罪了。于是老徐联手 A 把他送进去 更离谱的是,这 2000 个 ETH 他以带着团队过来的名义要,是给团队的福利,后来才知道,这哥们压根没分钱。所以他团队也都指认了他
OKX 也要来卷支付赛道了? 看老徐放出的截图,几个重点,有 U 卡;用在自己的 L2;有 DeFi 的收益;有社交属性;支持 USDT USDC。 有个存疑的点是:中国内地用户 KYC 可以用吗? 涉及到法币兑换,目前不少主流的交易所 U 卡都没有开通中国 KYC,或者需要绕道。感觉对 OKX 而言也会有点困难?
好像有个悖论 CZ 一直强调最重要的是保护用户,但又强调 CEX 应该像 DEX 一样无许可上币 CEX 大幅放宽上币,出现一堆比较糟糕的项目,甚至肆意操纵,如何保护用户?这两件事存在矛盾 如何破解? 是否应该要求项目方做更多的披露,核心一:做市商是谁,条款是什么?核心二:大额代币释放透明公示?
哈哈哈 Kaito 更新了中韩排名,不过感觉数据库还需要补足。
想起最经典的是早期 OK 有一批人盗了代码出去做新交易所,然后还到处卖代码,最后那个技术负责人被老徐送进去了,从那以后似乎老徐就不再信任任何人,挂在嘴边: 谁贪了 100 块,我花 100 万也要送你进去。
上个周期,头部 VC DPI 可以做到十几倍到几十倍,这个周期达到 1 都很难(即 LP 投入 1 元,回报 1 元)。 这个周期类似角色被车头和 KOL 替代,VC 币的财富效应被 memecoin 替代。 这个周期的车头和上个周期的 VC 一样,低估值买入,喊单,出货。 只是周期迅速缩短,VC 需要等几个月、1 年甚至多年,车头可能只需要几小时或者几天。
币圈比较令人沮丧的是,似乎它的边界经过了这么多年没有太大变化,比特币依然是最大且唯一的共识,NFT 小游戏 代币化 AI+crypto 等试图扩展外延的尝试都暂时失败了,ICO 无法取代 IPO,没有企业用发币代替上市,赌场依然是核心利润来源,创业者不想来,现在流行的 meme 和 17 年 ico 差别也就那样。
黄金的总需求里面,40% 到 50% 都做成了珠宝首饰。作为数字黄金,比特币生态未来有没有可能演化出类似的艺术品,NFT?铭文?当然目前的产品类型还是远远不够的。这样未来 Z 世代结婚不再送黄金,而是送比特币相关的艺术品。
国内做 AI 的朋友说,deepseek 出来之前,国内各种大模型创业层出不穷,每个都有差异化,结果发现 deepseek 在各个方向都横扫了他们。朋友认为,deepseek 成功的原因是对 AI 技术的探索有比较纯粹的信仰,一直在探索和突破。他相信国内未来还会出现超越 deepseek 的产品。
记得之前在某头部流行硬件公司工作,才发现外表光鲜的背后,是硬件公司无比血腥的生存法则,备货多了全砸手里,双十一大促亏本卖,被平台收各种费,大促结束又是大批客诉退货。 老板面对艰难局面说:放弃幻想,大家面对残酷的现实吧,我们必须得有面对现实的能力。 这句话也送给熊市中的朋友们。
每当我想大干一场 我就被大干一场 入圈7年,盘点我最痛的三次 亏钱历史有点太长,很难一次性讲完 ;当然还是有几次亏钱节点,每次回忆起来还会隐隐作呕🤢🤢 从MDX开始, 2021年,无知的我,从大区块的群知道了天杀的MDX ,最开始在MXD的群潜伏了一周,发现晚一天买MDX就晚一天暴富;
发现一些特点,喜欢炫学历的基本没有本科的,都是水硕;本科考上基本代表智商,自信,不需要这玩意儿增光;硕士 MBA 之类,花大钱读了,不炫一下浪费钱了。
今天的两个新闻,Circle BitGo 申请银行牌照,新加坡证券交易所开设比特币永续合约。传统金融和加密金融相互交融每条都在发生。加密世界缺乏优质资产,传统金融世界缺乏 permissionless,弥补需求,大胆一点,也许会有新的来自小公司的创新。
今天的两个新闻,Circle BitGo 申请银行牌照,新加坡证券交易所开设比特币永续合约。传统金融和加密金融相互交融每条都在发生。加密世界缺乏优质资产,传统金融世界缺乏 permitless,弥补需求,大胆一点,也许会有新的来自小公司的创新。
@DujunX 我支持柳园基金创始人召北老师参与管理 @Master_Jobber @zhaobeiDaily
IOSG 文章介绍了目前四个机会比较集中的创业方向 - Web3 社交类应用,核心是可持续和用户留存 - 链上交易工具类应用,差异化投资策略 - 支付类应用,跨境支付、闲置资金理财 - 类 Hyperliquid 产品,冲击 CeFi 体系,瓜分利润 全文:
看到 2023 年吴说的一条新闻: 早先 CZ 博客第一次披露币安拥有下属的做市商以促进流动性引发讨论。 交易员 skyhopper 指出,只有 Bitfinex Kraken Bitstamp 与 Deribit 是他从未听说过有内部交易台的交易所。
看到 2023 年吴说的一条新闻: 早先 CZ 博客第一次披露币安拥有下属的做市商以促进流动性引发讨论。 Bastion Trading 创始人指出,只有 Bitfinex Kraken Bitstamp 与 Deribit 是他从未听说过有内部交易台的交易所。
Bitget 公告写,某些用户操纵市场,显然是再次造成了第二波舆论危机,除非你能提供非常非常详实的证据证明这一点,无论如何这个词是不应该写的,将用户摆在了对立面,正常应该写做市商操作失误,致歉,赔偿。公关危机最害怕的就是一波接一波的连环炸。公关危机最重要的就是第一时间的回应和措辞。
Kraken 刚刚推出了外汇永续期货。之前 Bybit 也推出了外汇、大宗商品、指数合约。新加坡几个币圈公司都分别收购了银行。RWA 和 PayFi 都很火爆。离岸交易所逐渐进入传统金融领域是一个趋势,大家都在探索。感觉加密货币与传统金融的结合,会出现一个奇点时刻,随后就会出现广泛的大爆发。
刘慈欣印象最深刻的小说是《乡村教师》 记忆最深刻的一句话是来自三体:在中国,任何超脱飞扬的思想都会砰然坠地 —— 现实的引力实在是太沉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