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过程中,常见的专业名词详解:
1、仓位:指投资人实有投资和实际投资资金的比例。
2、全仓:全部资金买入虚拟货币。
3、减仓:把部分虚拟货币卖出,但不全部卖出。
4、重仓:可用资金和虚拟货币相比,虚拟货币份额占多。
5、轻仓:可用资金和虚拟货币相比,可用资金份额占多。
6、空仓:把手里所持虚拟货币全部卖出,全部转为资金。
7、止盈:获得一定收益后,将所持虚拟货币卖出以保住盈利。
8、止损:亏损到一定程度后,将所持虚拟货币卖出,以防止亏损进一步扩大。
9、牛市:价格持续上升,前景乐观。
10、熊市:价格持续下跌,前景黯淡。
11、多头(做多):买方,认为币价未来会上涨,买入币,待币价上涨后,高价卖出获利。
12、空头(做空):卖方,认为币价未来会下跌,将手中持有的币(或向交易平台借币)卖出,待币价下跌后,低价买入获利。
13、建仓:买入虚拟货币。
14、补仓:分批买入虚拟货币,如:先买入1BTC,之后再买入1BTC。
15、全仓:将所有资金一次性全部买入虚拟货币。
16、反弹:币价下跌时,因下跌过快而价格回升调整。
17、盘整(横盘):价格波动幅度较小,币价稳定。
18、阴跌:币价缓慢下滑。
19、跳水(瀑布):币价快速下跌,幅度很大。
20、割肉:买入虚拟货币后,币价下跌,为避免亏损扩大而赔本卖出虚拟货币。或借币做空后,币价上涨,赔本买入虚拟货币。
21、套牢:预期币价上涨,不料买入后币价却下跌;或预期币价下跌,不料卖出后,币价却上涨
创业失败率99%,是世界最大的骗局
创业太难了,别冲动,九死一生。听得多了,很多人干脆认了:“那我还是老老实实上班吧。”可你仔细想想,这句话真有多大参考价值?
所谓“99%失败”,到底是站在什么角度来说的。是从“市场”的角度说的。市场在统计时,只看“还活着的公司”数量。所以,只要你的项目没在账面上继续经营,就被算成失败。但市场的视角和个人的视角,并不是一回事。但换个角度看,任何涉及资源分配的事——无论是创业、升职、赚钱、考研、抢学区房——都一样。稀缺的东西,永远是少数人拿走,大多数人被淘汰。所谓“创业失败率高”,只是竞争激烈的另一种说法。
举个简单的例子。你去抢一个限量球鞋,几万人盯着1000双,99%抢不到,这是不是失败?那是失败,还是概率?同理,创业的“失败”,从宏观上看只是概率问题,而不是你个人能力问题。
创业不像是“成王败寇”的赌局,实际上它更像是一场筛选。大部分人不是“失败”,而是“退出”,有的人因为钱,有的人因为家庭,有的人因为撑不住心理落差。剩下的那1%,只是持续得更久一点。
这时候就得明白:创业失败率99%,是站在统计学的角度;而个人的成功,是站在时间维度。
只要你不退出,概率就会变。
我接触过很多做自媒体、搞副业的人,第一次干几乎都扑街。要么选错赛道,要么踩坑被骗,要么情绪崩盘。可他们没放弃。第二次开始知道选题怎么找,第三次知道怎么变现,第四次知道怎么拉客户。每一次都是从“失败”里长出来的。
所以别再问“做什么项目赚钱”这种问题。正确的问法是:“我能不能在一个方向上死磕3年?”
如果你一上来就想找“确定赚钱”的方向。这个逻辑本身就错了。你想要确定性,可创业的本质就是不确定。真正的确定性,是从一次次不确定中走出来的。比如,第一次做项目,成功率5%;第二次10%;第三次30%。只要你不急着成功,不怕交学费,不怕难看,最终一定能到达30%。有30%就值得全力以赴了。因为你不是在做项目,你是在做自己的“创业系统”。
就拿自媒体来说,第一次你学会了怎么写内容,第二次学会了剪辑,第三次学会了转私域,第四次学会了卖产品……到最后你才会发现,那些看起来轻松赚钱的人,不过是比你多踩了几年坑。
他们不是天赋异禀,都是靠死磕出来的。当然,前提是得有一套底层的逻辑体系,知道自己缺什么能力,需要补什么能力。他们知道这世界根本就没有绝对安全的事,打工可能被裁,投资可能亏,婚姻可能变,房价可能跌。那既然都不确定,为什么不把不确定性握在自己手里?
创业的意义,不在于“赚到第一桶金”,而在于你学会了系统思考、资源整合、抗风险。那才是人生最核心的能力。
换句话说,就算你做了五个项目全挂掉,只要你没破产、没心态崩、还能继续折腾,你就已经赢过99%的人。
要明白一个事实:创业是复利的。失败的经验,会转化为下一个项目的成功率。就像打游戏,一关一关闯,前面死十次,后面就能一命通关。
所以啊,别太把“失败率”当回事。那是统计学的视角,不是你的人生。统计说婚姻幸福率只有50%,你就不结婚了吗?统计说考研录取率10%,你就不读了吗?
有时候你要换个角度想:正是因为失败率高,成功才有价值。如果成功是标准配置,那它就不叫成功了。
最后送你一句我很喜欢的话:“创业这事,没有人能一次赢到底,但任何一个持续玩下去的人,都不会一败涂地。”
他收比特币,跟收废纸似的。300块一枚,买了500枚,十五万砸进去,没当回事儿。放密码锁抽屉里,一锁就是八年。没人提醒,自己都忘了。等想起来,账上多了一亿三千万。不是他厉害,是没乱动。全球三百多万枚比特币,像他这样放着的,快占两成。有人丢钥匙,有人密码死了没人知,有人当彩蛋。钱就那么搁着。他不炒币、不喊口号、不发推特吹牛市。但他投了Autograph,跟NFL搞NFT,押注Mercury。他知道这不是赌,是新合同、新版权、新钱包。库里也这么做——运动员早不靠球鞋挣钱了。瑞士银行现在专门帮人管“死后咋把币传给孩子”。多重签名、遗产合约、冷钱包遗嘱——别等没了,家人对着钱包地址干着急。钱不会自己跑。但密码一丢,真能没了。他赚的不是运气,是沉默耐心,还有这时代最缺的“不折腾”。

巴菲特、达利欧等大佬,一直鄙视 看空比特币。这是因为他们是过去时代的成功者或者理念的领袖,但他们不理解也不想理解世界已经进入的数字经济新时代。过去时代的成功者往往是新时代的最主要反对者。而时代就是这样进步的。巴菲特属于既得利息群体,肯定不喜欢游戏规则的改变。 特斯拉刚出现也遭遇传统燃油车的打压。 爱因斯坦老爷子也拼命反对波尔为代表的量子力学。
接下来这三年,大部分普通人能抓住的机会,一定在资本市场。三年三倍,是基钦周期的平均数,你有了三倍的增长,那么意味着你接下来可以从容做很多事情。这个时候,你已经比不参与资本市场的人,领先一大截了。
等到他们高位来接盘,你又可以转身布局下一个机会。掌握经济周期的人,是最牛逼的,也是最顶级的思维。现在是从去库存向补库存周期的转变,是从通缩周期向通胀周期的转变,这个节点是最好的布局机会。
有粉丝让我谈谈对降息的看法,又是为难我了。。。
首先美联储的法定目标是:实现充分就业和维持物价稳定。这两个目标都是针对美国国内经济的,他们可不管世界死活,不会无脑释放流动性给我们国家楼市解套。。。美联储的公开立场就是2%的通胀率,那么现在看,还是高通胀,远远没有达到控制通胀的目标。
其次,美国经济韧性强,就业需求旺盛,不是没工作,是美国懒汉太多。这给了美联储保持较高利率以对抗通胀的底气和空间,因为再降息,厂长再扩大生产,猛招聘,这些懒汉也不会去上班。。
另外,美元作为全球首要储备货币的地位,根植于其“价值储存”的功能。长期的高通胀会严重削弱美元的购买力,昨天还没降息呢,人民币就开始升值了。。人民币资产全部狂欢,这不是美联储愿意看到的。
最后,市场真正关心的是真实利率 = 名义利率 - 通胀率。假设美联储将利率维持在4%不变,但通胀率从3%下降到2%,那么真实利率实际上是从1%上升到了2%。这意味着,即使美联储不降息,货币政策的紧缩程度实际上也在自动加强。为了避免这种由于通胀下行,被动的导致的紧缩,当通胀确认持续下行时,美联储可能需要“象征性”地降息,以维持真实利率的稳定,这被称为“技术性调整”。
美联储最终希望将利率调整到一个“中性”水平,即既不刺激也不抑制经济增长的利率水平。这个水平到底是多少,目前存在很大争议。降息的开启,也标志着美联储从一个明确的“紧缩”立场,开始向一个不确定的“中性”立场探索。这是最要命的,市场看也是这么解读的,美联储并没有进入无脑刺激经济的阶段,也没有这个必要,更加的是中性的调控。
对于某厂长来说,这是最好的,市场共识混乱,市场不一致是最好操作的,如果一致看涨,一致看跌,没有了波动性,期权获利的风险就大大增加了。。
关于个人财务规划,我觉得可以给自己画两条线。一条是目标线,另一条是知足线。
你的目标可以定得比个人体感的能力高,好激发自己的潜能、动力。
但要能接受最终没达到目标的落点,也就是知足、自我接纳。
比如,我看评论区有网友说,希望40岁能实现FIRE提早退休,不用再为钱烦恼。
那就按照这样的目标来规划,去努力提高收入、储蓄、投资。
即使最后你没在40岁实现FIRE,你在45、50岁实现了,那也很棒了!
或者,在40岁前先实现咖啡师FIRE(Barista FIRE)。也就是,你已经有一定的资产和被动收入了,去换一份压力小,你自己喜欢的工作。不用再为高薪拼命。
而我当时给自己定的目标是Fat FIRE,在达到Fat FIRE前,我陆续抵达了 Lean FIRE、Regular FIRE。我发现如果物欲不高,Regular FIRE其实已够令人感到自由了。
很多时候,你不一定要完全抵达最高的目标,也能感到幸福、知足。
一步步去实现目标的过程,也是认识自我能力与欲望的过程。到了某个时刻你会明白,自己已足够好,能自我接纳、能自洽。
更高的目标,不是欲望的枷锁,而是梦想的锦上添花。

突发!蚂蚁京东紧急叫停香港稳定币计划,背后释放重大信号!
重磅突发! 10月19日,外媒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称,阿里巴巴旗下蚂蚁集团和京东集团已暂停在香港发行稳定币计划!要知道,这两家巨头今年6月还高调宣布参与香港稳定币试点,香港《稳定币条例》8月1日生效后更是吸引36家机构抢滩申请牌照...
🚨 发生了什么?
- 巨头急刹车:蚂蚁集团(6月官宣)和京东(积极表态)突然暂停香港稳定币发行计划
- 监管风向变:消息称接到央行和网信办"暂缓推进"指示(中国媒体相关报道后删除)
- 36家抢牌照:截至9月底香港金管局收到36份申请,但首阶段仅发2-3张牌照
💡 为什么突然暂停?三大深层原因曝光
1️⃣ 监管红线:金融安全优先
- 稳定币与人民币跨境流动存在"不可控因素"
- 北京担忧中资企业大规模参与导致"风险外溢"
- 香港业务刚起步,监管细则仍在磨合期
2️⃣ 合规难题:全球最严标准
- 需满足2500万港元股本+100%储备资产隔离
- 每日披露币值报表+5年客户信息留存
- 反洗钱系统要求精确到IP/GPS定位
3️⃣ 战略调整:从激进到稳健
- 原计划通过稳定币降低90%跨境支付成本
- 现转向更稳妥的区块链技术应用场景
- 蚂蚁仍保留香港全球总部及沙盒测试成果
🌐 全球稳定币监管竞赛白热化
- 美国:参议院通过《GENIUS法案》强化美元稳定币
- 英国:要求稳定币发行人披露储备资产
- 香港:首创法币稳定币监管框架,但暂缓发放牌照
📌 专家解读:"这不是放弃,而是为了更好出发!中国正在探索一条既保持创新活力又守住金融底线的特色路径。"
✨ 普通人该关注什么?
✅ 投资风险:目前市场仍流通无牌稳定币(如USDT),务必通过持牌交易所交易
✅ 支付变革:未来跨境汇款或像发微信红包一样简单(技术已成熟,只待政策东风)
✅ 数字人民币:香港正研究离岸人民币稳定币,助推人民币国际化
这场暂停看似是挫折,实则是为下一轮爆发积蓄力量!
以前大家都说比特币可以去中心化,但是人没法去中心化,只要人没被抓住,比特币就是基本安全的。但是这次美国不同寻常的没收,撕开了比特币的伪安全性。
陈志,前几天他被美国司法部起诉,同时被抄走了约127271枚比特币,按当下市值算足足有150亿美元,折合成人民币差不多1069亿元。全球一共才2100万枚,这一下子就收获了全球的1/165,白宫钱不够了,但你就说美国填补财政缺口快不快。
陈志目前在逃,那么问题来了,比特币的最大卖点,去中心+安全。现在人没抓住,币没了…安全在哪?
别信那些什么分析文章,你得从证据和利益去分析,初步判断应该是币 安这些平台和美国政府合作,才可以定位地址和买家。
很多人迷信比特币冻结不了,怎么会冻结不了呢,平台在美国就不说了,搞不好整个链条都是牢美设计的也说不定。
150亿美元“比特币大劫案”背后:从匈奴到美利坚,中华3000年反抢劫史一口气看懂!
一、一条热搜,炸出最血腥的“旧剧本”
2025年10月,美国司法部轻描淡写地“没收”了127,000枚比特币,市值150亿美元。
主角不是华尔街之狼,而是一位华人——柬埔寨“太子集团”老板陈志。
罪名?电信诈骗+洗钱。
套路?FBI上门抄家,抱走硬件钱包,插上U盘,一键转走所有币。
号称“去中心化”的比特币,在物理暴力面前秒变“美国国库券”。
网友瞬间分裂:
一派骂陈诈骗活该;
另一派却倒吸凉气——“今天抢的是黑产,明天会不会抢我?”
别忘了,特朗普前脚刚成立“战略比特币储备”,后脚就天降百亿大礼,时间巧得像写好的剧本。
二、历史总是押韵——中华的“反抢劫”基因
1. 第一波:匈奴到突厥——草原“闪电”劫掠
秦汉起,游牧帝国每逢秋冬就南下“打草谷”。
中原对策:修长城+和亲+屯田,最后卫青、霍去病反向“掏家底”,把战场推到漠北。
2. 第二波:五胡到安史——内部“军阀”抢劫
八王之乱后,北方豪强引胡骑入关,洛阳、长安被反复洗劫。
大唐用“藩镇”对冲,却养虎为患,安禄山一路抢到长安。
最终破解:黄巢+朱温把旧门阀物理消灭,宋代才用“经济养兵”把军人关进钱笼。
3. 第三波:倭寇到西洋——海上“倭+寇”合流
16世纪,葡萄牙、西班牙、荷兰先后闯东南沿海,“勒索贡税、掳人口、卖奴隶”。
郑成功直接渡海收复台湾,用舰队告诉殖民者:抢劫可以,把命留下。
4. 第四波:鸦片战争到八国——工业“坚船利炮”
英国用鸦片换白银,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北京第一次被西方军队“零元购”。
清廷割地赔款,但民间“义和团”仍敢用大刀向火炮冲锋。
5. 第五波:日本全面侵华——国家“总力战”抢劫
南京大屠杀、三光政策,把抢劫升级为“亡国灭种”。
中国用14年“空间换时间”+全民游击,把侵略者拖进人民战争泥潭。
三、新“第六波”:金融殖民——看不见炮舰的“美元抢劫”
冷战后,美国用“美元—美军—美股”三件套,把掠夺升级为2.0版:
1. 美元潮汐:QE放水—加息抽资,新兴市场资产价格瞬间腰斩。
2. 长臂管辖:谁跟伊朗、俄做生意就“制裁”,SWIFT变“金融核弹”。
3. 资产充公:只要服务器、账户、托管在美国,一句“涉嫌违法”就能冻结。
从俄寡头游艇到华人比特币,逻辑一脉相承——“规则我定,钱袋我管”。
四、为什么总盯“海外华人”?
1. 肥羊体质:全球华人手握约3万亿美元资产,却缺乏“国家大炮”背书。
2. 文化短板:爱现金、爱加密、爱离岸,结果把私钥交给“托管”就等于把脑袋送到别人刀下。
3. 法律陷阱:美国《资产没收法》规定——“疑罪从有,先没收后审判”,举证责任反向。
想讨回?请自证“每一分钱干净”,否则国库笑纳。
五、中华3000年反抢劫的“底层代码”
1. 统一大市场:从秦“车同轨”到今日全产业链,内部循环越强,外部越难吸血。
2. 暴力平衡术:
– 古代:长城+骑兵+火药;
– 现代:航母+东风+北斗。
3. 金融护城河:
– 古代:铜钱、白银主权化;
– 现代:外汇管制+数字人民币。
4. 海外“抱团”:
– 古代:潮汕、闽南“商帮”结寨自保;
– 现代:需要“华版SWIFT”+“华版托管”+“华版保险”。
六、给每一个海外“陈志”也是“潜在受害者”的三句忠告
1. 别把“去中心化”当护身符,私钥在人家地盘就是一张“搜查令”的事。
2. 资产过亿,先想“政治风险”,再想“市场风险”——炮舰能到的地方,合同就是废纸。
3. 与其祈祷“西方讲法治”,不如把一部分资产放回能“东风快递”覆盖的司法管辖区。
七、结语:历史没有终结,只是换了赛道
从匈奴弓骑到FBI钱包,人类社会的“抢劫—反抢劫”主线从未改变。
中国能一次次在废墟里重建,靠的是把“统一大市场+暴力平衡+技术迭代”写入文明基因。
今天,当美国把150亿美元比特币收入国库时,它抢的不是一个诈骗犯,而是给所有海外华人上了一课:
“海盗”从未消失,只是升级了操作系统。
读懂这条历史暗线,就不会再把“去中心化”当乌托邦,更不会把“私钥”当成“免死金牌”。
毕竟,5000年来,中华文明能活到今天,
靠的不是“别人讲道理”,而是我们“随时能掀桌子”。
昨有钱志敏、今来了陈志,“杀猪盘”覆灭记。
微博智搜:陈志,柬埔寨诈骗集团主谋(1987年生):
🔍 一、柬埔寨太子集团董事长陈志(1987年出生)
核心事件:150亿美元比特币被美国没收
案件概况
资产没收:2025年10月,美国司法部联合英国政府,冻结并没收陈志控制的127,271枚比特币(时值约150亿美元),创美国司法部史上最大单次资产没收纪录。
指控罪名:电信诈骗、洗钱、强迫劳动、人口贩运等,若罪名成立最高面临40年监禁。
当前状态:陈志在逃,国际刑警已启动多国联合追捕。
犯罪网络运作细节
诈骗规模:
在柬埔寨运营至少10个电诈园区,囚禁外籍劳工,强迫实施“杀猪盘”骗局。
使用1,250部手机操控7.6万个社交媒体账号,针对全球受害者(含美国250人)实施加密货币投资诈骗。
内部文件要求员工“避免使用过于漂亮的女性头像”以提升可信度。
洗钱路径:
赃款通过比特币矿场(老挝)、空壳公司(英属维尔京群岛)及在线赌场洗白,购置伦敦19处房产(含1.26亿美元办公楼)、私人飞机、毕加索画作等。
身份背景与政治关联
生于福建连江,2009年赴柬埔寨创业,2015年创立太子集团。
拥有柬埔寨、英国、塞浦路斯、瓦努阿图等多国国籍,获柬埔寨“公爵”(Neak Oknha)封号。
与柬埔寨前首相洪森家族关系密切,被指通过贿赂换取政治庇护。
⚖️ 二、事件影响与争议焦点
比特币安全性质疑
美国通过区块链溯源技术锁定资金流向,并依托法律授权获取私钥控制权,打破“比特币去中心化不可追踪”的迷思。
案例对比:2025年英国没收中国集资案主犯钱志敏6.1万枚比特币(69亿美元)。
国际协作与后续挑战
资产归属:150亿美元比特币暂由美国政府保管,未来或通过行政程序赔偿全球受害者,但跨国追偿仍存法律障碍。
柬埔寨态度:官方称愿配合“有证据的正式请求”,但强调无罪推定原则。

BGB 在平台内部开始承担更多‘激励 +权益 +身份’的复合角色
10月Bitget对VIP3及以上用户的BGB空投,正是其代币生态升级的鲜活注脚。如今的BGB早已不只是交易媒介:作为空投标的,它是“激励”用户留存的核心工具;依托其手续费折扣、独家活动准入等权益,它成为“权益”载体;而仅向高阶VIP发放的空投资格,更让它成为彰显用户“身份”的象征,完美承载起三重复合角色。
BG悄悄改写了交易所对长期用户的回馈逻辑。不同于短期活动的“一次性福利”,其VIP空投机制精准瞄准持续交易、稳定贡献的用户——从首轮到第二轮的加码发放可见,“停留时长”与“回报力度”正成正相关,用实打实的激励印证了“越长期,越确定”的用户价值新规则。
@Bitgetyaya @xiejiayinBitget
黄金暴涨,逆全球化的产物。只要中美一天不消停,战争冲突越多,碎片化越明显,全球债务化越大,不会停下上涨脚步。
但实质今日,才后知后觉从零开始有点晚了,该买的早买好了,小圈22年开始囤积,主力仓位已布局,接下来回调时补点,记住:只要实物金。
长线涨到2032年不会改变,那时候你就知道,除了有效房产、黄金以外的实体资产,都是虚拟资产。
最终大量持有黄金的就是少数人,大部分人捏不住,再涨些,几十克都会拿去换钱。
黄金饰品店会因为持续上涨导致生意下滑,越来越多人消费不起,这几年打金的过程,我观察前几年50克能做好的款式,现在15克都能呈现,戴起来捞轻,全部做些空心、3D。越值钱戴出来的人会越少,因为不同于好的翡翠、一千多克价的珊瑚、蜜蜡、松石,大多人认不到价值;满身是金,太打眼,容易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还是那句话,普通家庭1-3斤是要有的,避险 突发事件随身应急,富裕家庭5公斤是门槛。😂
美国政府盯上 crypto 之后,已经成了比特币的最大的单一持有者。
他们的比特币都是哪里来的呢?
中国。
这是一个东南亚境外诈骗集团骗中国老百姓财富,转移到美国洗钱暴露,然后被美国政府一次性收缴的悲惨故事。。。
xxxxxxx
2015年(约)
事件:陈志(Chen Zhi)出任并主导柬埔寨“太子集团”(Prince Holding / Prince Group),将其扩张为跨国商业集团。
该集团通过“杀猪盘”等加密投资诈骗收益,经强制劳工营地实施、再通过专业洗钱网络与集团自有业务(线上博彩、矿业)洗白,部分长期囤置在非托管钱包,私钥由被告掌握;
2021-05 至 2022-08
事件:美国纽约布鲁克林本地网络为太子集团处理并清洗约1800万美元,涉及约250名本地受害者的加密资金流。跨国诈骗收益与美国司法辖区建立资金流触点。
2021–2022年
事件:美国财政部称,太子集团在老挝的比特币矿业实体(Warp Data Technology Lao Sole Co.)向陈志控制的钱包大额输送BTC。
2025-08
美国司法部(EDNY)解封对陈志的起诉(电汇欺诈共谋、洗钱共谋),提交民事没收诉状,指向约127,271 BTC(当日市价约150亿美元),称该批BTC为诈骗与洗钱所得,且“已在美国政府监管之下”。
美国财政部与英国外交部(FCDO)联合宣布对“太子集团跨国犯罪组织(TCO)”及关联个人/实体实施大规模制裁;FinCEN 同日依据《爱国者法案》第311条将“华英集团(Huione Group)”指定为“首要洗钱关切”,切断其与美国金融系统的对应账户通道。金融制裁与“反洗钱311措施”叠加,封堵继续处置与清洗赃款的通道;为没收与后续处置创造政策环境。
亦有文章统计“美国政府因此成为最大单一比特币持有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