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 $ETH 破新高,以太坊体系内概念是否会受益?
我的答案是会。
但前提你和我同样认为在接下来的时间,ETH会持续这种状态,如果你认为ETH破新高只是昙花一现,那后面的内容不用看了。
注意这里说ETH体系,范围在L2、LST、LRT这一类,涉及资产 $ARB $OP $EIGEN $LDO $ETHFI
L2部分:
Arbitrum和OP基本已经算是L2基础设施,而不是普通的Rollup了,OP Superchain在数量上占比最高,Coinbase、Upbit这些顶级交易所都在这个阵营,还有Unichain、Worldchain,Arbitrum这边的阵营则有Robinhood,以目前来看,机构和交易所发链基本都跑不出这两个解决方案,护城河极高。
LST、LRT部分:
这里的解决方案就多了,但小的基本没生存空间,从机构的角度考虑,选你还不如自己弄一个,以前很长一段时间,市场认为机构质押、ETF质押这个事大概率会自建方案,所以很久没人讨论LST和LRT了。
但DAT公司出现后,这个事情可能会有变化,有些公司以太坊的老牌投资机构渗透很深,而这些机构与头部质押/再质押协议都有很深的利益关系,Bitmine也表示过会结合使用liquid staking protocols (e.g., Lido) and native staking partnerships (e.g., Figment)。
再质押很长一段时间被市场认为证伪了,其原因是没有足够客户,这个事情源于市场对经济安全性、可验证性并没有产生足够的需求,但并不代表它不重要,而是目前市场对这个东西不敏感,哪怕你是一个机房链,只要有造富效应有好的体验,市场是乐意接受的。
这其中的变化在于,对于DAT公司来说,如果接受了liquid staking,那么接受Restaking只是时间问题,收益会提升2个点左右,这对于机构来说已经很多了,同时再质押逻辑和实现都非常简单,不会引入过多风险。
从选择性上来说,Lido和EigenLayer(EigenCloud)在各自领域都有绝对统治力,出一个备选就是Etherfi。
最后一点,ETH DAT为了区别于MicroStrategy而讲的故事是将ETH储备投入到生态建设中去,以此推动以太坊全局基本面的成长,再通过这一结果吸引更多传统投资者。这一“增长飞轮”,如果我们的假设是剧本成立,而且你的立场是愿意相信,那么最近的,最容易实现的就是上面讲的ETH体系内的几个赛道。
Buidlpad的这一期项目是Falcon,很多人猜到了,Pendle PT冲到了28%,Euler上的循环贷把USDC利率推到了18%+30x积分。USDf/sUSDf这种设计很常见,很多人在用它理财,但很少人聊Falcon本身的稳定币铸造机制。如果你要把它放在Ethena、MakerDAO一起竞争,那弄清楚这个更加有必要:
如果你直接用稳定币来换USDf,那就是一个简单的Swap,但它的一个设计(Innovative Mint)可以支持非稳定币资产的抵押铸造,超额抵押但区别于传统的CDP。
比如你抵押1ETH,目前价格在4400,你需要设置3个参数行权价、清算价和锁仓日期,这3个参数的设置决定了你能铸造的USDf数量,并影响你的仓位管理:
(1) 如果价格跌破清算价 →
抵押物被清算。
(2) 如果价格在清算价和行权价之间 →
可以还回稳定币,拿回抵押物。
(3) 如果价格超过行权价 →
你失去抵押物,获得固定封顶的USDf额外收益,这个收益根据你设置的行权价计算,等于牺牲了行权价以上的涨幅。
这与传统CDP和借贷模型的最大差异就是省掉了利息成本,它是不需要支付利息的,但需要付出的是你设置的行权价以上的涨幅。
这个设计很有意思,因为传统的稳定币铸造方式已经非常内卷,Falcon创造了一个新的需求端,从我个人的视角来看,如果在牛市的高利息环境中,这个模式具有一定吸引力,特别是通过这种无利息方式铸造的稳定币,可以直接通过质押成为sUSDf捕获资金费率套利、跨交易所套利、dex流动性部署等带来的高额收益。(根据近30日的平均收益来看,能维持在10%左右)
这次Buidlpad IDO的规则有两个估值,如果在Boosted yield质押 ≥3000美金,获得的FDV是3.5亿,正常FDV是4.5亿。
蚂蚁链最近在暗示和Plume合作,但其实蚂蚁链本身生态中有一个Pharos (RWA L1),已经开了测试网,但目前看不到两者有什么交叉,有意思的是蚂蚁链背后的Ant Digital也在这几天发了要将84亿美金的可再生能源代币化的消息。
拆开来说,Plume这个合作消息最初是TopNod发布的。
早期玩过NFT的朋友可能了解,TopNod起源于支付宝分离出的NFT数字藏品平台,目前来看是要转型RWA方向。所以后续大概率是通过这个项目进行资产上链,Pharos则是纯公链路线,最终两者可能形成一种协作关系。
Ant Digital计划将84亿美元的可再生能源资产进行代币化这个事。
目前这些资产在蚂蚁链上,但这是一个企业区块链,它很难在二级市场流通交易。为了解决流动性问题,Ant Digital正在考虑在公共区块链的dex上交易这些资产,前提是需获得香港监管机构的批准。
所以从目前的信息来看,Ant Digital的目标是想将这些RWA资产,真的拿到公链上流通,这里除了最主要的合规问题之外,就是技术框架的选择问题了。

$USDe 登陆币安后,如果还能吃下Hyperliquid的USDH,那Ethena等于圆了链上稳定币诞生以来的梦。
它提出的方案特点是平衡了合规、创新和收入,我个人认为是最合适的,当然Sky的提案也足够有诚意,资源、收入能力等方面两者都能提供很好支持,Ethena的竞争力是能提供一些创新和改造:
比如Yield-bearing的USDH保证金,充分利用了自身的赛道优势,把这种结构性收益带到Hyper系统中。Prime Brokerage实现多元化保证金,允许用户使用多样化资产作为担保进行交易,比如BTC、HYPE、USDe,而非局限于 USDC。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Hyperliquid当前的效率问题。
如果从给出的条件来看,Ethena和Sky我觉得都足够丰厚,两者的收入能力都足够,对HYPE都有很高的回馈,让我选的话,就在这两个当中选了。
Ethena的另外一块长板是在与传统机构的合作上更加深入,BlackRock、Anchorage Digital Bank、Securitize,这在将来打开RWA市场或股票代币化,都会更加畅通,长期来看可讲的故事更多。相比之下,Sky、Frax等在这方面缺少“机构肌肉”。
冷知识,Spark运行着Morpho最大的两个Vault,贡献了10亿美元以上的流动性,Spark的SLL是一个巨大的链上稳定币分发器,支配 USDS(DAI) 的流动性,很少人讨论它,它与 MakerDAO(Sky) 组成了一种中央银行-商业银行的运作模式。
River新矿锁仓45天,APR 16.8%+15M Points,需要知道的几点:
链抽象稳定币概念,Omni-CDP模型,支持在A链提供抵押品,B链铸造稳定币,底层的全链技术方案是LayerZero。
这次开的Smart Vault是USDT 1:1铸造,然后质押产生收益,收益来源是接入的DeFi策略和项目补贴。
目前DeFi策略接入的是Morpho, Pendle, Euler,另外还有一部分ceDeFi 策略,风险层面的依赖就是这些项目。
未来的主要扩展其实是引入非稳定币抵押品,比如存入ETH,然后CDP模型借贷出稳定币,这里有一个取巧的设计就是抽象了CDP的过程,稳定币最终也不到用户手里,直接进入质押池了,所以是协议帮你管理CDP仓位,从用户端来看,就被包装成了ETH的理财产品。
数据方面目前TVL有6亿存款,大部分抵押品以BTC资产衍生品为主,以太坊系的资产占比并不多,未来可关注的也是这块的成长空间。
(这次存款上限是10M USDT,45天后可提取,估计很快会满,不确定下次开放是什么时间)
韩国第一大交易所Upbit,推出自己的交易所公链GIWA,基于OP Stack构建以太坊L2,OP Superchain阵营很久没有声音了,GIWA应该会打破Base在超级链的统治地位。
能捕捉到的信息,重点发展稳定币系统,未来会推一个钱包产品。 @VelodromeFi 是不是赶紧部署一个过去,毕竟你说要做Superchain流动性中心。

Ondo公布的股票代币化方案:
- 继承传统市场流动性
- 24/7 链上转移
- 24/5 铸造和交换
- 支持与DeFi集成
- 股息再投资
- 开放性套利
与以前市面上的方案相比,有很多独特设计:
虽然支持全天候的链上转移,但铸造和赎回限制在了交易时段进行,流动性方面是继承传统市场,不依赖链上流动池。用户发送交易需求,平台通过美国注册券商买入股票,受监管托管方持有标的股票,然后给用户铸造一个on token,比如AAPLon对应AAPL,这些on token旨在为持有者提供与持有底层资产相同的经济暴露,包括股息再投资。它们是“总回报追踪器”,意味着长期来说 1 代币>1 股。
目前从资料上来看,Ondo支持任何用户进行铸造和赎回,这意味着套利通道是开放给市场的,传统的方案通常限制白名单或机构用户。
Ondo作为老牌DeFi的优势在于资源整合能力,从DeFi集成上应该也是优先级最高,长期在监管合规上的积累和品牌效应都是能帮助它迅速成长的关键因素。
(注:本文由 @OndoFinance 提供合作支持,非投资建议。)
BTC生息这个方向是Crypto叙事中发展最坎坷的,看起来逻辑都对,但实际用起来用户很少,市场给出的原因是散户持有的BTC少,另外是收益率不足以让老OG们接受链上风险。Plume让BTC进入RWA的想法,大概是把这个需求安利给传统机构,用持牌托管和法律框架来降低链上安全的担忧。
BTC生息问题在2个方面,
收益方面是链上激励的承接能力太有限,几乎不可能有项目方能持续补贴BTC,Real Yield的尝试暂时也做不起来规模,把BTC投到链下,传统市场是否有这个需求和承接能力是这个方向探索的目标。
安全方面的问题,是一种安全感缺失,为了几个点的收益,至少我不会把BTC放到哪个协议里,反倒是让我换成cbBTC托管之类的更容易接受,虽然它非常不crypto native,这种安全感缺失需要大量的时间、实践来填补。
最终,还是拿TVL说话。
BTC生息这个方向应该是Crypto叙事中发展最坎坷的,看起来逻辑都对,但实际用起来用户很少,市场给出的原因是散户持有的BTC少,另外是收益率不足以让老OG们接受链上风险。Plume让BTC进入RWA的想法,大概是把这个需求安利给传统机构,用持牌托管和合规来降低链上安全的担忧,感觉想做起来的成本不低。
BTC生息的问题,我认为还是在安全性和收益率的天平上,为了几个点的收益,至少我不会把BTC放到哪个协议里,反倒是让我换成cbBTC托管之类的更容易接受,虽然它非常不crypto native,这种安全感缺失需要大量的时间、实践来填补。RWA这个方向,最后还是要看TVL,收益率我判断不会高出市场太多,但值得鼓励和尝试。
$XPL 事件再展开聊一下
1. 流动性问题,订单簿深度不够
2. 标记价格的鲁棒性公式未成功低抗压力
3. 透明度带来的副作用,容易定位清算集群
这一结果不是单一原因导致的,很多人提出来价格锚定机制有问题,这是因素之一,但不是全部。
标记价格的抗压还是跟流动性有关,而且缺少外部价格的依赖,让它更加脆弱,根据Hyper的回应,这次事件标记价格机制没有失效,也不是取的实时价格。
所以这次事件对Perps dex上线低流动性高波动市场,且在cex之前上线新资产是面临挑战的,它与Uniswap那种AMM模型能更快触达链上资产有本质区别,想做到这一点的话,需要开发出一套完整的风控体系。
总体来说,虽然平台有风险提示,功能性设计也没有失效,原则上也没什么问题。但我倾向于在市场还不够成熟的阶段,Hyperliquid应该在风控体系上进行完善,必要的情况就要中心化干预,去中心化不是操纵市场的免死金牌,除非你有一套成熟的规则体系,能够平衡开放性和风险控制,让其自动化运行,否则这就会成为大户围猎的修罗场。
$XPL 在Hyperliquid上的价格操纵,导致大规模清算,核心问题是流动性低,对大户统治订单簿没有限制导致的,利用大资金和高杠杆,瞬间清空订单簿,又很难定义为黑客事件。
这是Perps dex目前最大的挑战,平衡开放性和风险控制是一门艺术,cex也出现过这种问题,但cex有最后一个杀手锏就是不让提现。
上一次JELLY事件,Hyperliquid做出了一些调整和限制,比如限制OI阈值、改进清算逻辑,但无法应对这次市场操纵,摆在Perps dex面前的难题是,它既不能像cex一样一刀切,也不能像传统defi倡导的那样不做限制。
更深层次的问题,很多开合约或者套保的用户,他们可能未必在意去中心化,而是需要保护。所以,就目前来说,我的判断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Perps dex无法完全走DeFi模式,而是需要更多的中心化干预/兜底。虽然理想状态下是设定并完善一套规则,让Perps市场在没有人工干预的情况下,能够按照这个规则运转,这套规则有完善的针对各种情况的限制,和应急处理,但它的实现难度实在太大了。

Buidlpad的第三个项目 @Lombard_Finance , $LBTC 的发行商,定位是BTCFi中的"stETH",可参照的就是Lido/Etherfi,区别是其质押和收益来源主要来自Babylon,收益是自动累积的,类似于wstETH,相较于市面上流行的WBTC、cbBTC,它的好处就是一个自带收益的版本,而且在主流DeFi的集成都不错。
在BTC门户资产里,LBTC供应量在WBTC、BTCB、cbBTC之后,第四名,但已经是最大的BTC Staking资产,在Aave、Spark等主流借贷平台上,都已支持LBTC作为抵押品借款,其实相较于WBTC、cbBTC,LBTC yield-bearing的属性是比较有优势的,底层收益能对冲掉一部分借款成本。
LBTC还有一个DeFi Vault版本 (LBTCv) ,可以自动复利累积DeFi收益,所以它的战略重点也是从DeFi的链上集成来实现增长,这种wrapped版本的BTC,也是跟wstETH一样,长期持有的情况下其对底层资产的汇率是不断上升的。
项目逻辑很简单,理论上也是能产生真实收益的,但目前还找不到项目的收入数据。本次ICO的估值是4.5亿,(Babylon目前的FDV是5.5亿),背后支持者是Polychain、YZi Labs 和Franklin Templeton。参与时间在8月26日– 8月29日,需要KYC,条件参考前两期Solayer和Sahara。

恭喜 Plume 上线 Binance
build RW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