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怕了吗?9月1日开始,国内要强制全部社保了。 🎃在‌欧美国家‌里 美国:社会保障税合计12.4%(个人和单位各6.2%),医疗保险税合计2.9%(个人和单位各1.45%),总计15.3%‌ 英国:社保缴费比例为12%‌。法国:社保缴费比例为22%‌ ⚽️南美洲国家‌里 巴西:养老保险缴费比例为19%(雇主8%+员工11%)‌。 🐼而在中国 北京市城镇职工社保为企业27.6%+个人10.5%,合计约38.1% 上海市城镇职工社保为企业26.5%+个人10.5%,合计约37% 江苏省企业缴纳部分约26%上下,个人约10.5%,合计约36.5%上下 浙江省企业缴纳部分约27.5%上下,个人约10.5%,合计约38%上下 陕西省企业缴纳部分约24%上下,个人约10.5%,合计约34.5%上下 四川省企业缴纳部分约26.5%上下,个人约10.5%,合计约36.5%上下 广东省企业缴纳部分约26.5%上下,个人约10.5%,合计约36.5%上下
???这下差个李老八了
00:00:18
我过去对Meta有很深的偏见,我觉得他太老了,用户岁数贼几把大,都是50、60的老年人在用,thread又做的一坨屎,只有台湾用户在那约炮用,元宇宙4年亏了465亿美元啥都没做出来。 但是换个角度,把Meta看成腾讯,就能理解了这个公司的商业模式。 其实有个选题一直很想写,叫并购之王Meta,因为几次关键时刻,都是小扎挖人&收购公司,硬把Meta续起来了,自己研发的各种东西都是一地鸡毛,可以说公司高度谷歌化,产品能力跌的厉害。 但是,全球最牛逼的两家社交垄断的广告/游戏公司,并购能力强是共同点,腾讯买supercell、reddit、拳头都是手筋、神之一手。 上次跟IEG和战投的人聊,对方讲RBLX也是讲的我一愣一愣的,我对RBLX的印象还停留在那个粗糙的低ARPU的阶段,结果没多久拉了好几倍。 我为什么不写这种选题了呢,因为tmd用户根本不关心你关心的东西,用户只想看少林寺释永信怎么包养情妇,武僧的IP授权赚了多少钱的,还有天天测评那几个AI模型谁生图生文生得又快又好,市场决定了媒体是流量导向的,你只能陪着大家一起在抽粪车旁边一起举着漏斗,从粪里过滤出来没被消化的玉米吃。
前后端现在最好上手的是不是学个netx.js就够了,我估计要上手帮一个朋友写一点东西了
以后想要不饿死,要么手里钱足够多,要么去考电工、水管工、电焊工、护工的证,赛博朋克2077我之前觉得是个笑话,AI出来之后我觉得谷歌、苹果这种巨头真的可能会变成荒坂那种状态
之前说过reddit数据会更贵的事情,当时应该100还是120来着,现在180了 😅
理解不了,现在爆料这个是想干嘛呢
我看有的币圈的人赚到钱了也挺惨的,身边已经没有朋友,全是鬼了,这个跟钱已经没关系了,是对人只有利用价值了,只要自己往下走一点点,曾经的朋友全都一拥而上疯狂踩了
现在电工,水管工,电焊工哪个考证难度最大
更一期新的,讲讲奈飞,为什么美国的流媒体公司能盈利,中国的流媒体公司都无法盈利呢? 目前就出来了上集,下集还在做,估计晚上能上
释永信一边踩缝纫机,一边问旁边踩缝纫机的李铁:少林功夫加上足球,有没有搞头
唉,想ex了
00:01:31
今年的业绩还行
没2个月,连续死了3位家居行业的老板。 中国最好的文学作品,都是输局。 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都是。 所以我们是不能赢的,我们的文化是歌颂普通人千苦万难,最后拜倒在佛像面前。 好莱坞典型的叙事模式有23种,古希腊的典型是有11种,我们只有1种——英雄的末路。
赚钱真的要趁早,我感觉各种大门都在关闭中
???? wlfi这就上央视了?
#USD1 #WLFI https://t.co/cRf8ePW8Lq
00:00:20
井上彦雄肯定是经历过很多人生起伏,并且见到过不可超越的高山的人,不然是无法描绘出来当时的真实感觉的,我能从作品里感受到这个人经历的厚重感。 灌篮高手也好,浪客行也好,人物的角色、性格、能力都是非常多样化的: 1、专家天才:仙道、流川枫、佐佐木小次郎,都属于天才那种级别,很早的时候开了一扇门,从此之后一直在这条路上,甚至根本不会考虑分心做别的,特点是脸都是标准小白脸,对什么好像都不在乎,又很清秀 2、有天赋但平庸之人,后来被上天选中,进化为专家天才,离突破极限还差一步:樱木花道、宫本武藏,特点都是浓眉大眼,苦大仇深 3、平庸之人:眼镜兄,吉冈传七郎,太多了 4、太早成为天才,彻底看穿了游戏规则,完全不想参与的人:吉冈清十郎 5、突破了极限的人,不会被打败的存在:柳生石舟斋、上泉信纲,看山不是山的那种级别 那么问题来了,是什么让第5种类型的人,他们成长为这样的人呢? 是因为他们成长到了才成了这样的人,还是因为他们本身是这样的人才能成长到这个程度呢?
这套东西,大概率都不是kol用的,而是缅北用的,不然很多冷门的APP完全没有做的必要,做的话说明业务至少覆盖到了,能覆盖到那些冷门app的,只有诈骗领域
19年10月左右,我推测中长视频有一波机会,然后梭哈了B站。 22年6月我停更的时候,判断是一个pr广告行业的高点,然后我去炒NFT和加密了,这是一波链上的高峰时期,遗憾的是我的大钱都是交易所二级赚的,一级我没细算,大概率没赚多少。 25年4月,我觉得自媒体在未来2年内,脚本类为核心的会被AI彻底取代,5年内所有品牌方将直接用AI自己做非官方账号,矩阵化埋点,pr广告彻底结束,世界上仅剩少部分pr,90%以上的广告都是CPC、CPM类效果广告,内容行业仅剩真人秀。 未来就是全民低保时代,大部分人被淘汰,因为不需要那么多岗位了,线上将完全自动化。 这是AI应用层的机会。
增长是怎么做的,看好,我只演示一次,你扫完图三的二维码就知道了:
sidekick这个中韩对抗赛,给我看得血压高了,不过好歹给币圈带来了一波新流量.....
渴望一场盛宴了,wlfi会是盛宴么?
群友发的图,笑死我了,准备提走了,我不想把钱放在一个不专业的人领导的交易所中
设计老哥换了个封面,沾沾喜气
冲浪普拉斯新视频,中国商业史系列,讲一下携程
我不推荐任何没钱的人做投资 投资说到底是钱生钱的游戏 美股正股、期权也好,加密合约、链上也好,如果想要获得单笔100%以上的收益,条件有两个: 1、冒的风险足够大 2、拿的时间足够长 如果你钱不够多,下手又重,很快就会亏完离场 基本10万块钱是玩这两个游戏的准入门槛,以后可能会变成20万,50万,但是如果把研究投资的这个时间放到创业上呢,持续性的正向roi会带来远远不断地现金流,所以投资是适合A8以上,冲击A9的人研究的事情,而且研究一段时间之后就要果断放弃改为价值投资,这是符合大多数人能赚到钱的道路。 如果你什么都没有,就是要来赌,那确实也有少部分人能从尸山血海里面杀出来,但是你要问下自己凭什么
懂车帝这么nb的结果,tsla市场部该去还是得去啊
理解了一些事情,google还是会领先openai,openai很难赢
小红书起号,已经到了《我嫁给了外卖员》这个地步了么?大致是送了3次外卖,后面一起打麻将,然后现在怀孕要结婚了。大家为了流量真的太疯狂了
注意⚠️
这个游戏,差个期权就通关了,我期权水平还是不够,深刻检讨
打出它的名字😂
2024年度照片,我认为最有意思的是这一张
打开朋友圈 6个人在新疆 10个人在漂流 5个人在云南 3个人在西藏 8个人在北京 多人在泰国 一群人去了大草原 只有我为了生存 还在看群消息
以为还要再晃悠两天,数据上判断的,具体听声音,发在了小隐寺discord。 想加社群dc频道请自行访问我们官网,或者找他@xiaoyinsi2025
我知道现在很多AI公司融了钱,但是不知道怎么做增长,作为一个两家公司都是自己做增长完成从0到1,并且后续公司盈利的简单说下自己的看法: 创业公司从0到1,只有一个方法论,叫MVP模型。 针对产品的来说,MVP是验证用户的需求真伪。 针对运营/增长来说,MVP是花小预算或者小的产品改动去验证裂变能持续多久,投放是不是跑的正。 我当年跟人玩朋友圈H5海报裂变血拼,拼到竞争对手扫码过来捣乱。 其实最后总结下来,哪怕我网感这么好的人,都只能归纳是概率问题,0预算条件下1000万微博曝光10万转发这种东西可遇不可求,同样的海报和文案,拉1000人和拉10万人区别就是运气,你当然可以归纳为第二次文案更好,或者发海报的时间问题,但是你按照第二次成功的经验复刻,第三次可能就500人。 都是概率问题,不然你解释不了大厂那么多人创业为啥失败。 运营&增长就是这样的,你试了一堆,最后发现某个roi特别高,然后你恨不得把蛋塞进去(抱歉,我在交易圈待久了,可能比较粗俗,但是形容推筹码就是这么形容的),就起来了,没别的,几个目睹过我创业的朋友总结我做成一些事情的原因,就是“执行力强&网感好&抓机会能力强”,那你能说那些大厂的人执行力不强么?可能就是没等到一个吉卜力或者对什么东西容易传播没感觉。 实操过且成功过的都知道我说的是什么,我知道很多人产品出来的不懂增长,我给你们的建议就是真的去体验一下我说的东西。 不要迷信大厂那一套,他们只会投广告和优化,大厂最后就是你改了个button颜色,ABtest,最后什么数据提升0.5%,因为根本没打过这么穷和这么原始的仗。 我们这种从0-1真正苟且偷生,因为不擅长融资吹牛逼讲故事,只能不停试验各种增长方案的下水道老鼠,把公司流量搞起来都觉得自己是运气好,抓住了某些机会。 等你真的做到10万、100万日活的时候,你再找大厂的聊怎么改button位置提升用户活跃度也不迟。
知识问答: 有一个加密货币,蹭了一辈子人民币了,但是从没成功落地过,每次发完消息就是高点,然后套着,这个币是_______
新视频,讲讲武安
周六了,来chill一下
从纳斯达克到国家战略储备,BTC已经走了不少路了,最近市场在炒ETH,我认为下一个标的大概率是SOL或者BNB,甚至两者都会被纳入飞轮。 Sbet我就不说了,我当时说的时候你追进去一周差不多是100%收益率,SOL主要要看dfdv那几家。 BNB这边最近也开始了,7月16日,WINT宣布已与Build and Build Corp签署了一项价值6000万美元的证券购买协议,总认购额最高可达2亿美元。 往前数,7月4日,NA以平均价672.45美元购入74,315枚BNB,总交易额约为5000万美元。这笔购入是其计划分配高达10亿美元BNB战略的一部分,其中5亿美元来自可转换债券,但是这个盘子说是孔XX的。 结论就是如果你把握不好币股的节奏,建议买BNB本身,因为飞轮也是来抬BNB的,收益率可能比不过币股,但是币本身是被抬的,节奏问题应该不大。 @heyibinance @cz_binance 该你们表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