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G
-2.68%
402火了吃肉了!今天x101打1000刀3M卖掉赚15倍,200k再抄底1.8M卖掉再赚9倍,400k再抄底现在1.6M赚4倍,54万刀到手,私我1200u进小群 老实讲,MultiBank Group 这波是真有点“传统巨鳄入圈”的味道。 很多人看到 $MBG 的时候,还停留在那种“老金融来蹭热度”的印象里,但现在看来,他们不是玩虚的,而是真的在做事、做结构。 先看他们最近的几个动作就知道,这事不是喊口号。 今年 5 月,MultiBank 直接拉上 MAG Lifestyle Development 和 Mavryk,签了个接近 30 亿美金的房地产代币化协议——注意,是实打实的资产上链,连迪拜的丽思卡尔顿公寓都在名单里。 这可不是“发NFT当房产凭证”那种噱头,而是把传统高端地产的收益权、流动性和持有证明,直接搬进链上系统。 一句话:真在把传统金融资产做“数字化交割”。 再说代币机制,$MBG 的买回和销毁逻辑挺聪明。 他们不是搞那种“先画大饼再定销毁量”的套路,而是明明白白写进目标——未来四年内要减少一半的总供应。 这点在链上也有动作支撑:8 月底他们完成首轮回购,真刀真枪地烧掉了 486 万枚。 这种链上兑现的节奏,才是能让机构敢进来的关键。 流动性这块,他们也没走闭门造车的老路。 7 月底,$MBG 在 LBank 正式上线,覆盖 210+ 国家、1500 万+ 用户,算是把流量入口直接铺到了全球用户面前。 这对于一个走“现实资产上链”路线的项目来说,是生死线——有流动性,才能有真实价值发现。 更关键的一点是,MultiBank 玩得非常“老派但稳健”。 他们的代币全程托管在 Fireblocks 的 Tokenization 引擎之下,这意味着代币的铸造、销毁、托管全都有机构级安全与合规背书。 这在一堆打着“DeFi”旗号但实际无审计、无监管的项目里,显得格外罕见。 对传统资本来说,这才是他们敢从“观望”变成“下场”的信号。 当然,短期内市场也会有波动。 10 月 22 日那批约 1584 万枚 $MBG 解锁,就给市场制造了一点小情绪。 但这类波动其实是健康的——你能清楚地看到供应变动,知道节奏在哪,而不是被暗箱操作。 最终能撑起长期价值的,从来不是解锁节奏,而是生态建设、使用率提升和买回兑现。 一句话总结: MultiBank Group 不是在蹭加密风口,而是在把传统金融的老逻辑——稳、真、有收益兑现——重新编译进链上系统。 这个过程不会一蹴而就,但方向已经很清晰: 真正的 TradFi+DeFi 融合,不靠叙事,靠执行。 顺便提一嘴 @River4fun 最近很火,重点关注一下。 #MultiBank #MBG #DeFi #Tokenization #Goat #River #apt #Order
From X

Disclaimer: The above content reflects only the author's opinion and does not represent any stance of CoinNX, nor does it constitute any investment advice related to CoinN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