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选择
其实怎么说呢,最近的行情有点儿像上半年Trump在这一任期第一次开启“贸易战”,只是多了一个“1011”的-99%的暴跌。
当然这个“特供”于整个crypto圈子,其他圈子还是没有这么“炸裂”的。
✍️圈子结束了,赌场为核心
越来越多的人发现,这个圈子不在有之前的那些“创新”,归根结底之后纯粹的就是“赌场”。
炒到最后也发现了,很多所谓的“技术创新”,所谓的“AI“之流,也只是编故事来听听。
到最后看的还是“token”的价格涨跌,涨的好的项目牛逼,跌的好的项目傻逼。
没人会去思考项目背后的东西,因为没有必要,因为大家的初心是来“赚钱”的,所以也不考虑这些了。
现在就是一个线上几百上千万人的赌场,然后还是一个没有监管的赌场,大家来冲,1个1M的收益,得至少100个人贡献10K才能完成,以此类推。
大家只看见了“暴富”的幸存者偏差,从没看见“退圈”的大多数的退圈原因。
✍️流水线工程化产品,不知道解决了什么
从 @HyperliquidX 火了后一堆fork的,或者说从 @GMX_IO 火了之后一堆fork的,或者说从 @dYdX 火了后一堆fork的。
各个perp dex如“雨后春笋”一样冒出来了,到底能解决什么问题呢?
提供了无数个“赌场”,流动性就这么一些,发完“空投”之后一地鸡毛,还是说会有越来越多的“玩家进场”?
脑海里浮现的是一堆人站在街边揽客,客人就这么多,各凭本事把小蛋糕分拆的七零八落。
大概率是大家都活得很不好。
就好比当年 #Layer2 时期,从突然上线的 $OP ,再到大家都撸出血的 $ARB ,再到反撸的 $ZK ,我们真的需要那么多 #Layer2 吗?
✍️暴力清杠杆,总会降临
无论是18还是20还是21还是22还是23还是25,合约基本上都暴力清理了,合约和杠杆不同是,对手盘的问题。
而在25.10.11之前,很多人还是觉得低倍合约不会一把暴力清洗的。
经历了10.11之后,大家知道,原来山寨1分钟可以-99%,甚至还可以-99.99%。
从此之后,应该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挂着-99%的买单尝试接针,也会有越来越多的人不敢再碰合约了,因为ta们知道,原来1.1x的合约真的会爆仓。
而这些暴力清杠杆,不会有任何解决,就好比 @HyperliquidX 莫名其妙成为爆仓最多的地方。
而看K线可以发现,强的做市商控盘的项目,其实没怎么跌,大多是提供“流动性”的做市商,经历了巨大的“惊魂夜”。
而爆掉的这些钱,还能不能回来真的是一个问题,很多人说“轻装上阵”可以拉盘了,但是问题来了,钱从哪里来呢?
✍️活下来的都是聪明人
一轮又一轮的筛选,不够聪明的人都从圈子内被“删除”了,留下了一堆“聪明人”在互卷。
举例说 @binance 一个下架公告,就能拉飞昨天的 $SLERF 。
再比如昨晚 @binance Alpha的新项目 $RVV ,直接倒了接近10M倒散户的头上。
还有各种各样的例子数不胜数。
明明白白告诉了你,精算师能赚钱,不要脸能赚钱,你又要脸又蠢那只能提供流动性了。
就好比现在还能出来说话的MM,肯定都是这波赚钱了的,这波不出来说话的MM大概率可能正在自救。
所以看你适不适合这个市场了,毕竟越来越“难赚钱”了。
✍️meme仍旧是“绞肉机”
其实大家都知道买meme和买彩票的概率差不多,但是因为足够的“吸引人”都会愿意去参与。
但是确实是“吸毒”的感觉,很享受这种买入就能幻想“万倍收益”的感觉。
而且现在整个meme都在往资金多的地方迁移,solana往bnbchain跑。
同一个IP在sol上的完全比不过bsc的。
而还得盯着车头,车头选的才有人跟,散户多的玩不明白,所以现在链上meme难度其实也大。
都是“幸存者偏差”的游戏,不要自我fomo和感动。
✍️做自己擅长的事情
写到最后吧,其实最后都能发现很多钱都是亏在了自己不擅长的地方。
比如说做交易。
比如说做理财。
其实专精自己擅长的,其他和人打配合就好了,毕竟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
而且一定不要急,财不入急门,越急越容易出事,慢可以是快,而不是真的慢。
远离一切负能量的东西,对市场保持敬畏,任何一个黑天鹅可能不会降临合规市场,但是会降临不合规的市场。
共勉吧各位。
From X
Disclaimer: The above content reflects only the author's opinion and does not represent any stance of CoinNX, nor does it constitute any investment advice related to CoinN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