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bit 真是有钱任性,新一期 Token Splash 活动送出去 300 万美金。
$ZKC Token Splash 总奖励:320 万枚 $ZKC ( 市场价为 $0.87 )
活动奖金分为两个部分,奖池一激励拉新,奖池二激励交易。
$ZKC 昨晚上线了 CB,直接大满贯了,不愧是 ZK 赛道新宠。普及一下,Boundless 是由 RISC Zero 团队推出的通用 ZK 计算协议,旨在为每个区块链赋予零知识证明能力。它允许独立的证明者节点代表所有区块链上的 Layer 1、应用程序、rollup 和基础设施生成零知识证明。
奖池一:
活动期间前 8000 名完成任务的新用户,每人获得 150 $ZKC 。
换算下,只要完成任务,就能赚 900 多人民币。
奖池二:
活动期间,完成至少 500 USDT 等值的 $ZKC 现货交易,即可瓜分 200 万枚 $ZKC 。
交易量越高,瓜分份额越多。
需要注意的是,奖励试算只是预估值,不是最终奖励。
如果说币安 alpha 本质是让用户以交易磨损换取不确定的空投,那么 Bybit 活动胜在:
规则透明,门槛明确
奖励可预期,风险可控
散户友好度更高
活动持续到 30 号,奖池一估计是没了,奖池二还可以参与。我看了之前的数据,参与人数平均在 3 万左右,没那么卷。
从行业角度看,这也反映了交易所竞争格局的新变化:从单纯的手续费战转向用户体验战,谁能让用户“舒服地赚钱”,谁就能在下一轮竞争中胜出。

深扒下将于 9 月 16 日 TGE 的 @_portals_ $PORTALS 。
先说结论:
领投方 Greylock Partners 是华尔街最有影响力的机构之一
项目成立 4 年,团队有充足的操盘经验
中短期内可以对标 $Virtuals
我们展开说👇

深扒下将于 9 月 16 日 TGE 的 @_portals_ $PORTALS 。
先说结论:
领投方 Greylock Partners 是华尔街最有影响力的机构之一
项目成立 4 年,团队有充足的操盘经验
中短期内可以对标 $Virtuals
我们展开说👇
深扒下将于 9 月 16 日 TGE 的 @_portals_ $PORTALS 。
先说结论:
领投方 Greylock Partners 是华尔街最有影响力的机构之一
项目成立 4 年,团队有充足的操盘经验
中短期内可以对标 $Virtuals
我们展开说👇

长话短说 - 老牌公链 IOTA 新推出 RWA 平台 @salusplatform ,瞄准关键矿物贸易市场。
什么是关键矿物?
简单说就是全球范围内对经济和国家安全至关重要、但供应链容易被中断的矿物资源。比如锂、钴、镍、铜等。
数据显示,全球关键矿物贸易规模约 5000 亿美元,但面临巨大的融资缺口。
为什么会存在这样的缺口?
关键矿物是一个被地缘政治绑架的市场。
以铜为例,全球 50% 以上的储量集中在5个国家。这种极端集中度意味着,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整个全球制造业都会受冲击。
更要命的是错配问题:
AI 和绿色能源需求暴涨,但矿物开发周期长
传统银行对矿物项目风险厌恶,中小企业被排斥在融资体系之外
70% 贸易流程仍为手动纸质,缓慢低效
这就是 Salus 试图解决的核心矛盾:需求爆发式增长 vs 融资体系僵化落后。其解决方案亮点颇多。
技术栈整合:用 TWIN 技术管理数字身份,把仓单、提单这些贸易文件 NFT 化锚定在链上
智能合约自动化:付款、所有权转移、抵押品管理都基于现实数据触发,通过稳定币实时处理
性能优势:IOTA Rebase 主网支持 50000+ TPS 和 0.4 秒确认时间,让 Salus 能在 2.2 秒内处理传统需要 7 天的流程
这种“从 7 天到 2.2 秒”的效率提升,如果能落地,确实是质的飞跃。
更重要的是,作为 2015 年诞生的公链,IOTA 一直专注于物联网和实体经济的结合,拥有众多政府级的信任背书。包括但不限于:
与阿联酋贸易科技基金的 1 亿美元合作
TWIN 全球贸易网络
欧盟区块链 PCP
当然,现实总比理论复杂。Salus 要真正解决 2.5 万亿美元的融资缺口,需要的不只是技术创新,更需要监管框架的配合和传统金融机构的接受度。
但起码,方向是对的。

科普下,这个跟币安合作的 Franklin Templeton 是:
78 年历史的老牌资管巨头(成立于 1947 年)
资管规模 1.64 万亿美元,全球资管机构中排 15
另外,他们投资布局的 Web3 项目都很顶。
已 TGE 的有:
Sui
Aptos
Walrus
Layerzero
Ethena
等
尚未 TGE 的有:
Stable
Lombard
Cap
等
作为老牌资管巨头,Franklin Templeton 的资源和眼光肯定是顶中顶,唯一让我费解的是,他们特别偏爱投 BTCFi 赛道的项目。
总的来说,利好 @Lombard_Finance $BARD 。

另外一篇觉得比较有意思的场外信息,是 @iamyourchaos 整理的buidlpad创始人履历:
播会儿。
给大家伙分享几个项目,顺便说下我的看法。
包括:
@SentientAGI - Polygon 新盘
@psdnai - Story 新盘
@shelbyserves - Aptos 新盘
@FalconStable - DWF 的盘
@RialoHQ - Sui 新盘
@JarsyInc - Pre-IPO 平台
@PerleLabs - 数据标注平台
直播链接:

我又来得罪人了:@SentientAGI 就是 Polygon 的影子项目。
要厘清一切,先介绍位关键人物 Sandeep Nailwal 。
Sandeep 是谁?他是:
Polygon 目前实控人(今年 6 月,Sandeep 被任命为 Polygon 基金会首任 CEO)
Polygon 目前仅存的原始创始人(另外两位创始人于 2023 年先后离开了 Polygon)
我又来得罪人了:@SentientAGI 就是 Polygon 的影子项目。
要厘清一切,先介绍位关键人物 Sandeep Nailwal 。
Sandeep 是谁?他是:
Polygon 目前实控人(今年 6 月,Sandeep 被任命为 Polygon 基金会首任 CEO)
Polygon 目前仅存的原始创始人(另外两位创始人于 2023 年先后离开了 Polygon)
Sandeep 在 Sentient 中扮演什么角色?
根据 Rootdata,Sandeep 是 Sentient “核心贡献者”。
但在去年 Sentient 融资的新闻稿中,不少媒体将 Sandeep 描述为 Sentient “共同创立人”。
更有意思的是,前 Polygon 投资副总裁 Sachi Kamiya 也加入了 Sentient 担任 BD 总监。这种人员流动,很难说是巧合。
相比之下,Sentient 的两位创始人存在感稍弱(也是印度人)。
Himanshu Tyagi:印度科学研究所副教授
Pramod Viswanath:普林斯顿大学工程学教授
在 Sentient 之前,两位教授联合创办过另一个项目 Witness Chain ,虽然目前还在运营,但显然 Witness Chain 并没有太大市场知名度。
Witness Chain 官方电报群甚至只有 103 人。
从商业逻辑看,这种安排其实很聪明:
Polygon 需要在 AI 赛道布局
通过“独立”项目的形式,既能保持战略灵活性,又能规避风险
大厂常用的“内部孵化+独立运营”模式的翻版。

说个大家不太知道的项目,$1R0R 从 4 月份的 $0.007 一路冲到了 $0.044 的近期新高。
主要利好:
R0AR Wallet 2.0 上线
R0AR Chain 节点销售
通过允许社区购买和运营验证者节点,R0AR 正在民主化 Layer 2 基础设施,并将所有权交还给社区。
主要买压来自 R0AR Chain 节点的销售。销售规则:
1/ 分为 5 个节点层级
2/ 前一个层级销售完毕才会进入下一个层级,并且价格随之增长
3/ 使用 $1R0R 购买节点会有折扣
目前 Tier 1 和 Tier 2 节点已经销售一空,国外社区比较 fomo 。

投资的真谛不外乎于分歧处入场,于共识中离场
上个月写 $GIZA 的时候,偷偷建了点仓位。我看到的分歧点:市场普遍认知 @gizatechxyz 为“稳定币收益代理”,但实际上 Giza 正在做的事要远远超越这一愿景。
所以 Giza 到底在建设什么?
可以分为三层框架理解:
底层:Giza Protocol —— DeFAi 的基石
作为 DeFAi 底层的 Giza Protocol,分为以下三个核心模块:
语义抽象层
代理授权层
去中心化执行层
中间件:Swarm Finance —— 协议激励层
上层应用:AI 代理生态
基于 Giza Protocol 建设的各类 AI 代理。
应用层策略:带头建设,激励吸引
在应用层,Giza 采取了“带头建设、激励吸引”的策略,官方推出了两款 AI 代理:
ARMA:一款运行已久、交易量突破 150 亿美元 的稳定币收益代理。
Pulse :与 Pendle 合作推出,旨在革新当前固收市场。
Pulse:专为 Pendle 打造的自主代理
简而言之,Pulse 是首个专为 Pendle 生态设计的自主代理,带来 13% 的 ETH 年化收益。
Pulse 代理工作原理
扫描:代理实时监控 Pendle PT 市场,跟踪:
收益率
到期日
市场深度
Gas 成本
分配:代理将资金分配到多个 PT 市场,最大化收益,同时最小化滑点和成本。
复利:代理自动复利收益,提升长期回报。
Pulse 解决了 Pendle 生态的“到期悬崖”问题,为协议带来了更稳定的 TVL,这种互利关系是 Giza 真正护城河的体现。结合 ARMA 的成功案例,我对 Pulse 的未来充满信心。
不过,对于 $GIZA 而言,Pulse 的成功及其带来的回购买压虽可能是持续且长期的,但不会立竿见影。产品成功 → 持续回购 → 市场认知 FOMO 的链路需要时间。投资 $GIZA 需要足够的耐心。

所有人都低估了 @FalconStable 的上限。
让我从两个维度进行拆解。
1/ 政治资源的变现
没人比 DWF Labs 更懂“政商联姻”。
为了与特朗普家族达成联盟,DWF 此前所作的努力包括:
向特朗普家族项目 WLFI 投资 2500 万美元
在纽约开设新办公室
为 USD1 稳定币生态提供流动性支持
努力换来的回报是,2025
$YGG 盘面异动,从 9000 万涨到 1 亿的原因找到了。
小道消息,YGG 要推出自己的发射台了(未官宣)。目前能够明确的点是:
一,定位是游戏垂直发射台
二,会往公平发射路子走,借鉴 Virtuals
转型逻辑其实挺合理的。YGG 过去几年积累的游戏项目资源、社区影响力,以及对链游赛道的深度理解,都为做发射台提供了天然优势。
珠玉在前,Virtuals 通过积分质押以及游戏化销售模式,创造了不少造富神话。YGG 如果能在游戏赛道复制这套玩法,理论上具备差异化竞争优势。
$YGG 盘面
流通市值:1亿美元
解锁进度:84% 已解锁
下一次解锁:9月27日
筹码解构看,前 25 实体控制着 49% 的流通供应,相对集中;走势看, $YGG 从 2022 年起一路横盘震荡,洗盘充分,上方阻力较小。
不过也有几个让我担忧的点。
首先是,目前市场的情绪和资金重心都不在游戏板块上,YGG 发射台能否在游戏赛道低迷期逆势而起。
其次是,是否真能惠及 $YGG 代币本身。上个月 YGG 官方宣布 100万美元的回购,但市场反响并不算热烈。
说到底,YGG 发射台在战略方向上是对的,但长期价值还要看具体落地效果。我会持续跟进。

所有人都低估了 @FalconStable 的上限。
让我从两个维度进行拆解。
1/ 政治资源的变现
没人比 DWF Labs 更懂“政商联姻”。
为了与特朗普家族达成联盟,DWF 此前所作的努力包括:
向特朗普家族项目 WLFI 投资 2500 万美元
在纽约开设新办公室
为 USD1 稳定币生态提供流动性支持
努力换来的回报是,2025
所有人都低估了 @FalconStable 的上限。
让我从两个维度进行拆解。
1/ 政治资源的变现
没人比 DWF Labs 更懂“政商联姻”。
为了与特朗普家族达成联盟,DWF 此前所作的努力包括:
向特朗普家族项目 WLFI 投资 2500 万美元
在纽约开设新办公室
为 USD1 稳定币生态提供流动性支持
努力换来的回报是,2025 年 7 月,Falcon 获得 WLFI 的 1000 万美元战略投资。也是迄今为止 WLFI 唯一一笔对外投资。
紧接着的问题是,DWF 能把这种政治资源进行变现吗,如何变现?
答案只有一个 - RWA 。
根据路线图,未来两年内,Falcon 的目标是打造连接加密货币、RWA 和资本市场的通用抵押品基建。具体举措将包括:
推出 Falcon RWA 代币化引擎
增加对代币化公司债券、股票、国债和私募信贷的支持
推出证券化的 USDf ,满足机构需求
等
这套组合拳的精妙之处在于:政治资源为合规性背书,技术基础设施提供执行能力,而 RWA 则是两者结合的最佳变现场景。
2/ 做市背景的加持
DWF Labs 作为全球顶级加密做市商,核心优势在于:
覆盖 60+ 中心化交易所的高频交易基础设施
为前 100 大加密项目中约 25% 提供流动性支持
集做市、投资、生态建设于一体的全链条服务
Falcon 从诞生那一刻起,就拥有了其他项目需要花费巨额资金和漫长时间才能建立的市场基础设施。
更重要的是,做市商的本质是风险管理和节奏掌控。DWF 将成熟的控制体系直接移植到了 Falcon 的底层架构中。
数据基本面验证了这种优势的威力:
USDf 供应量:15 亿美元(仅用几个月时间就跻身稳定币前十)
总储备:超 16 亿美元
每月活跃用户:58000+
这些数字背后,是 DWF 能力的直接体现。
3/ 结语
$FF 公募即将登陆 Buidlpad 。Buidlpad 目前为止宣布的四个项目中,前两个都上了币安,懂的都懂。
定价策略:Tier 1 的募资 fdv 为 3.5 亿美元,Tier 2 的募资 fdv 为 4.5 亿美元。
建议大家完成任务解锁 Tier 1 资格(在 Boosted yield 质押 ≥3000 美元),这可能是以合理价格参与 Falcon 生态的最后机会
传送门:https://t.co/heCE8D5ps2

闲突发奇想,去扒了下 Buidlpad 创始人、前币安高管 @ErickNomad 。
1/ 先说履历
2018-2022年,Erick 担任币安研究主管兼 Launchpad 负责人,孵化了20+项目,包括 Polygon、Axie Infinity等
2020 年 4 月币安收购 CoinMarketCap 后,Erick 直接被任命为新任 CEO,接替 CMC 创始人 Brandon Chez。
闲突发奇想,去扒了下 Buidlpad 创始人、前币安高管 @ErickNomad 。
1/ 先说履历
2018-2022年,Erick 担任币安研究主管兼 Launchpad 负责人,孵化了20+项目,包括 Polygon、Axie Infinity等
2020 年 4 月币安收购 CoinMarketCap 后,Erick 直接被任命为新任 CEO,接替 CMC 创始人 Brandon Chez。
2022 年 11 月,Erick 创立 Nomad Capital,并于 2023 年获得币安注资支持。
2024年,推出 ICO 平台 Buidlpad。
2/ 耐人寻味的点
Buidlpad 目前官宣的 4 个项目:Solayer、Sahara AI、Lombard、Falcon Finance 。
Solayer、Sahara AI 都上了币安(现货)。
Solayer、Sahara AI、Lombard 都是 Nomad Capital 投资的项目。
知道这些有什么用吗?
第一,去关注 Nomad Capital 投资的未发币项目。
第二,观察 Lombard 上市,看是否会上币安(我感觉是大概率的事情)。
最后,@FalconStable 公募记得参与。

我不会说 @RiverdotInc 是顶尖团队。
但就目前几个月的观察看,River 确实是一个勤奋、市场嗅觉敏锐的团队。从 5 月推出 River4FUN,上线社区嘴撸功能,到如今叙事重塑,转型为首个“链抽象稳定币”系统,无一不在彰显。
传统稳定币面临的重大问题是流动性碎片化。USDT 在 Tron 上有 870 亿美元,但要在其他链上使用,就得经历复杂的跨链操作。用户资产被困在各自的生态孤岛里,无法高效配置。
作为链抽象系统的第一步,River 的全链 CDP 稳定币 satUSD 已经上线,基于 LayerZero OFT 标准,satUSD 可以在 8+ 链上无缝运行,拥有 30+ 合作伙伴——用户可以在受支持的任何链上存入抵押品,并在选定链上原生铸造 satUSD。River 的逻辑不是重新发明稳定币,而是重新定义稳定币的体验。
从数据看:
TVL 超过 6 亿美元
流通中的 satUSD 超过 2.7 亿美元
River 的野心不止于稳定币。他们试图构建一个"全球链上账户",让任何资产都能跨生态参与价值创造。这种愿景下,satUSD 只是第一步。
本来想号召大家参与下 River 的限时存款活动,结果 10M 的额度 12小时就存满了。市场热度太高,发文速度没能跟上。
怪我。

耐心梳理了老项目 $PHB 的价格走势和项目进展,有点懂他们的节奏了。
从 K 线看, $PHB 一直遵守“利好拉盘-横盘震荡-利好拉盘”的节奏。几波主升浪:
2022年11月-2023年3月,从 $0.4 平稳上涨到 $1.2
期间利好包括:
2022 年 11 月:币安新增 PHB/USDT 交易对
2023 年 1 月:正式推出机构级 AI 平台 AlphaNet
2024年1月-2024年3月,从 $0.8 涨到最高 $3.6
期间利好包括:
2023年末,JDI 集团成为战略投资者和硬件合作伙伴
如今, $PHB 又站在了新的十字路口。
2025 年 8 月,PhoenixONE 1.0 版本正式上线。作为新推出的 Web3 深度 AI 智能,加密领域的垂直化 ChatGPT ,PhoenixONE 被寄予厚望。
新产品推出,利好上线(熟悉的节奏)。
从代币层面看:
第一, $PHB 自 2025 年 1 月来一路震荡下跌,从 $1.7 跌到目前的 $0.5
第二,代币接近全流通,fdv 为 3800 万
最大的变数在于市场接受度。AI + Web3 赛道竞争激烈,PhoenixONE 能否在夹击下找到自己的生存空间,是个未知数。
另外, $PHB 的价格走势高度依赖团队的产品节奏。如果 PhoenixONE 表现不及预期,或者后续产品迭代跟不上,很可能重新陷入长期横盘。
但从历史经验看, $PHB 团队的执行力还是可圈可点的。每次拉盘都有实质支撑。
仅作为观察,非投资建议。

我已经离不开 @influxy_ai 了。
刚含泪开了个会员,一个月 59 美刀。我的心在滴血。
传送门:


福利帖:给兄弟们抽 15万枚 $ORT (价值约 600u)
Okratech Token 致力于构建强大的链上 AI 生态,其产品线包括:
Bullshot - AI 驱动的 meme 发射台,是其旗舰应用
OrtJob - Web3 求职平台
APK Ort - Web3 应用商店
产品线看似混乱无明确主线,官方的思路其实是聚焦“实用性+投资性”,服务社区,赋能 $ORT 。
$ORT 近期两大利好。
一是旗舰应用 Bullshot 即将整合到币安钱包
二是官方铺垫已久的,要上线 T1 级别交易所
考虑到 $ORT 已经上线 Bybit、Gate 等,即将上线的交易所起码也是同等级别。如果是上线韩所,鉴于 $ORT 目前只有380 万美元的 fdv,那真是要起飞。
最后说下抽奖规则:
① 关注 @Ortcoin1
② 加入中文 TG 社群:https://t.co/owBVYf9AVj
③ 评论区留言
本周五开奖首批8人
下周一再抽8人

DeFi 固收底层 @TreehouseFi 近期动向:
1/ 上线韩国第一大所 Upbit,币价翻倍
2/ 扩展到 Avalanche,推出 LST tAVAX
关于 Treehouse 扩展到雪崩这件事,很多人只看到了表面。我来解析几个细节。
首先,Treehouse 扩展到雪崩,选择的合作方是 BENQI 。
BENQI 不只是 Avalanche 生态的 TVL 第二大协议(仅次于 Aave ),更重要的是,它是 Avalanche Foundation 投资的生态龙头。
tAVAX 的收益机制完全依托 BENQI,这种设计让 Treehouse 与 Avalanche 生态形成了利益绑定,而不是简单的技术集成。
其次,时机选择绝非偶然。
8 月灰度正式向 SEC 提交 S-1 文件,申请将 Avalanche 信托转化为现货 ETF。VanEck 也在竞争同一赛道。如果获批,Avalanche 将成为继比特币、以太坊后第三个拥有美国现货 ETF 的加密资产。
Treehouse 恰好在这个节点推出 tAVAX,是巧合吗?
最后提一个最重要的问题,散户如何从本次扩展中埋伏?
两个方法。
第一种,针对 $AVAX 持有人。
tAVAX 当前提供约 6% 的 apy 。
收益来源:用户将 AVAX 存入 Treehouse 后,协议会先将其质押至 BENQI,获得 sAVAX。再把 sAVAX 抵押进 AAVE 借出更多 AVAX,并再次质押到 BENQI 以获得更多 sAVAX。 由于 AVAX 的借贷利率低于质押收益率,这样的循环能有效放大收益,让 tAVAX 持有者获得比单纯质押更高的回报。
通过持有 tAVAX,用户能够获得当前最高的收益,同时一旦 Avalanche ETF 通过,可能会带来 $AVAX 的上涨。
第二种,针对 Treehouse 生态用户。
持有 tAVAX 还能每天累积 Nuts(每 20 tAVAX 每天 1 Nut),这些 Nuts 是 GoNuts Season 2 奖励的一部分,有机会获得 $TREE 代币空投。
如何获得 tAVAX?
步骤1: 访问 Treehouse dApp
步骤2: 连接钱包,选择存款 AVAX、WAVAX 或 sAVAX
步骤3: 确认交易,铸造 tAVAX(即时到账)
就这么简单。

Sui 嫡系多大毛。
一再印证,从 $CETUS 、 $DEEP 再到 $WAL 。今天推荐一个 Sui 的嫡系 AI 项目 @DeAgentAI 。
1/ 为何说是 Sui 嫡系?
2025 年 8 月,DeAgentAI 宣布获得 Sui 生态龙头 Dex Momentum 的战略投资。Momentum 目前是 Sui 上 TVL 第一的 DEX,并且联合创始人 ChefWEN 是 Meta Libra
Sui 嫡系多大毛。
一再印证,从 $CETUS 、 $DEEP 再到 $WAL 。今天推荐一个 Sui 的嫡系 AI 项目 @DeAgentAI 。
1/ 为何说是 Sui 嫡系?
2025 年 8 月,DeAgentAI 宣布获得 Sui 生态龙头 Dex Momentum 的战略投资。Momentum 目前是 Sui 上 TVL 第一的 DEX,并且联合创始人 ChefWEN 是 Meta Libra 的早期工程师,团队在 Move 语言上有深厚积累。
更具含金量的是, DeAgentAI 是 Momentum 目前为止唯一一笔对外投资。
2/ 巨大加分项 - 硅谷风投的加持
就在近日, DeAgentAI 又宣布获得硅谷巨头 Valkyrie Fund 的战略投资,总融资额突破了 1000 万美元。
Valkyrie Fund 成立于 2021 年,总部位于加州,是一家专注早期阶段投资的风投机构。主要关注具有颠覆性潜力的早期科技初创企业,涵盖 AI 基础设施、可持续发展和深科技等领域。
通过官网可知,目前 Valkyrie Fund 在加密领域的相关投资仅有:
World Coin
Shima Capital
DeAgentAI 则是第三家。
3/ 构建值得信赖的 AI 智能体生态
回到项目本身,DeAgentAI 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其实就三个:
共识问题:LLM 本质上是概率性的,同样输入可能产生不同输出。不能让 AI 今天说 A 明天说 B 。
身份问题: 类似区块链的双花问题。同一个 AI 代理不能同时给出矛盾的指令,必须在任何时间点都保持单一、一致的身份状态。
连续性问题:AI 代理必须有可靠的记忆,过去的决策和承诺要能影响未来行为。一个失忆的 AI 代理就像忘记竞选承诺的政客,完全失去可信度。
解决方案:DeAgent
DeAgent = Lobe(认知引擎)+ Memory(状态记忆)+ Tools(执行工具)
关键在于它继承底层分布式系统的属性:如果系统保证数据不可变,AI 代理的定义就不可变;如果系统有强共识机制,就能保证 AI 的身份和连续性。
总之,在 Sui 生态的 AI 项目中,这可能是最值得长期关注的标的。

小章鱼 @OpenledgerHQ $OPEN 将于今晚 9 点上线币安现货。
深挖了它的上所策略和项目细节,只能说,这个项目的野心远超表面。
1/ 上所策略
先说上所策略。 $OPEN 采用的是"全球化布局+向上兼容"的双重策略。
“全面开花”的上所策略
全球市场:币安
欧美市场:Kraken、Uphold
亚太市场:Kucoin、Bitget、Coinone
等
“向上兼容”的上所潜力
通过在不同地区建立用户基础和交易量, $OPEN 为后续上线更大交易所铺路。比如在欧美有了用户基础,就有可能上线 Coinbase;在韩国有了交易量,就有机会进入 Upbit 。
这种策略的核心在于:用中小交易所验证产品市场匹配度,积累真实用户,然后用数据说话申请更大交易所。相比那些毫无用户基础就想直接上大所的项目, $OPEN 的路径更务实,成功概率也更高。
2/ Openledger - 重构 AI 价值分配体系
回到项目本身,仔细阅读了 OpenLedger 的白皮书,说实话,这个项目的野心比我预想的要大得多。
技术架构
专门为 AI 设计的区块链,不是改装的通用链
支持数据归属、模型版本控制、精细化奖励
通过 $OPEN 代币驱动经济激励
市场定位
瞄准的是专业化 AI 模型,而非通用大模型。这个方向是对的,现在确实需要更多垂直领域的精调模型。
传统模式:数据 → 大模型 → 通用应用
OpenLedger 模式:专业数据 → 专业模型 → 垂直应用
这个转变背后的逻辑是,通用大模型虽然能力强,但在特定场景下往往不如专业化模型精准有用。而专业化模型的训练需要高质量的垂直数据,这正是 OpenLedger 要解决的供需匹配问题。
让我们看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非金融实物资产的代币化仍是蓝海
RWA 代币化市场今年已达 240 亿美元,三年增长 380%。但这个数字背后隐藏着一个关键问题:绝大部分增长来自同质化严重的金融资产,目前主流 RWA 协议如 Ondo、Centrifuge 都专注信贷和国债,本质上是传统金融产品的链上映射。
所以,@LiveArtX 的出现和定位令我眼前一亮:LiveArt 瞄准的是 10 万亿美元的投资级艺术品和奢侈收藏品市场——这个资产类别历史年化收益率 15-23%,但流动性极差,仅限超高净值投资者。
更重要的是,这个需求是被验证过的。
MasterWorks 在美国已将分拆艺术品规模做到 15 亿美元 AUM,通过分拆高价值艺术品让普通投资者参与,证明了市场对艺术品投资民主化的真实需求。
LiveArt 要证明的是“链上化”为何比传统模式更好。

炸裂:图灵奖获得者、Meta 首席 AI 科学家杨立昆官宣加入 @Everlyn_ai 担任学术顾问
深扒后才发现,原来 Everlyn 的 CEO 和 CTO 都曾在 Meta 担任重职,三人是前同事关系。
Everlyn CEO Sernam Lim:哥本哈根大学计算机科学教授,在 Meta 领导 AI 团队 6 年
Everlyn CTO
炸裂:图灵奖获得者、Meta 首席 AI 科学家杨立昆官宣加入 @Everlyn_ai 担任学术顾问
深扒后才发现,原来 Everlyn 的 CEO 和 CTO 都曾在 Meta 担任重职,三人是前同事关系。
Everlyn CEO Sernam Lim:哥本哈根大学计算机科学教授,在 Meta 领导 AI 团队 6 年
Everlyn CTO @leehomyc:香港科技大学教授, Make-a-Video(Meta AI 2022 年的一个 AI 文本转视频系统,被视为突破性技术)主要作者
鉴于 Everlyn 目前正在 Kaito Capital Launchpad 进行公募,大家最关心的一个问题无非是:它到底值不值 2.5 亿美元的发射估值?
我们从两个角度进行观察:
1/ Everlyn 愿景
Everlyn 的技术野心确实不小。作为“全球首个 AI 视频基础模型与超级智能多模态生态”,Lyn 试图用开源的方式重新定义视频 AI 的游戏规则。
核心技术架构可以分为:
基础模型层 - Everlyn-1
这是整个生态的技术底座。相比现有的闭源模型,Lyn 声称能将成本降低10倍。
应用层 - Everworld平台
这里是用户直接接触的视频创作引擎。核心卖点是“个性化和交互式的视频代理” - 仅通过用户的一张照片或视频,就能生成模仿用户外貌和行为的视频响应。
去中心化协议层
Lyn 最有意思的部分。通过 V-API 网络和 $LYN 代币,构建了一个去中心化的视频生成基础设施。
2/ 估值对标
按照融资信息,Everlyn 在种子轮获得 1500 万美元融资,估值 2.5 亿美元。这个估值在 AI 协议中并不算离谱。
对标项目可以参考:
• Render Network (RNDR):去中心化 GPU 渲染,市值约 30 亿美元
• Theta Network:去中心化视频流网络,市值约 15 亿美元
• Bittensor (TAO):去中心化 AI 训练,峰值市值超过 140 亿美元
需要注意,Lyn 目前还处于早期阶段,产品尚未完全落地。2.5 亿估值更像是对顶级 AI 团队的“收购溢价”——团队成员来自谷歌、Meta、微软等巨头,参与过 Video Poet、Make-a-Video 等重要项目的开发。
在当前 AI 人才争夺战中,这种技术 alpha确实值这个价。
更重要的是资方背景。Mysten Labs(Sui 团队)领投,参投方包括 Baseline、Selini Capital、Aethir Cloud、https://t.co/D9NezZlqu9 等,这些都是在基础设施和 AI 领域有深度布局的机构、团队。他们的投资逻辑往往不是短期套利,而是对技术趋势的长期押注。
项目风险主要来自三个方面:
技术实现难度:去中心化 AI 视频生成在理论上很美好,但实际落地面临巨大挑战。质量控制、延迟优化、成本控制,每一个环节都是硬骨头。
市场竞争激烈:OpenAI 的 Sora、Google 的 Video Poet 等产品在技术成熟度和用户认知度上都领先一步。
但机遇同样明显:
开源趋势:AI 领域正在经历从闭源到开源的转变,Llama、Stable Diffusion 等开源模型的成功证明了这一路径的可行性。
市场需求:视频内容创作需求爆发式增长,传统工具的高门槛和高成本为新玩家留出了巨大空间。
Web3 基础设施成熟:去中心化计算、存储、激励机制等基础设施日趋完善,为 Everlyn 这样的项目提供了更好的土壤。
如果让我来给结论,我会说,不管从愿景、团队还是当前的落地看,Everlyn 都值 2.5 亿美元的估值。虽然这个估值更多反映的是对未来的预期,而非当前的基本面。
最后总结下 Everlyn 公募条款:
2.5 亿美元 fdv(和机构轮同一起跑线)
最高 50% Bonus
TGE 100% 解锁
这种条款设计对散户相对友好,但也意味着开盘可能面临较大抛压。建议大家理性参与,dyor

维持我此前的判断: $MNT 已成为 Bybit 交易所事实上的“准平台币”。
最近 Bybit Megadrop 出了大毛 SHARDS。为期一周的理财,投入 10 万 U,可获得 1600 U 左右收益。
而且,SHARDS 开盘后涨幅最高 5 倍。
除了明面上的财富效应,还有一个有趣细节是,此次 Bybit Megadrop 开了 4 个不同的 $MNT 质押池(质押周期分别为 14 天、30 天、60 天、120 天),扶持力度进一步加强。
结合此前 Bybit 的行动看,这是一盘更大的棋。
人事上,Bybit 联席 CEO Helen Liu 和 Byreal 创始人 Emily Bao 加入 Mantle 担任核心顾问。这不是简单的人事变动,是治理权的直接渗透。
赋能上,为 $MNT 进一步打开赋能权限,包括交易费用折扣、VIP 等级提升、启动板和启动池特权、支付整合等。考虑到 Bybit 的体量——现货交易 30-50 亿美元,衍生品交易 250 亿美元的日交易量——这种赋能的实际价值远超表面。
从博弈论角度看,Bybit 通过 $MNT 实现了巧妙的战略布局:
一方面,避开了平台币的监管风险。 $MNT 名义上是 L2 代币,实际功能却深度绑定交易所生态。
另一方面,通过 RWA 概念,将触角伸向传统金融市场。
接下来可以重点关注的机会有:
Mantle L2 上的 RWA 项目。随着 Emily Bao 的深度参与,预计会有更多 RWA 项目在 Mantle 上启动并与 Byreal 联动。
Bybit 生态内的低风险套利机会。除了 Megadrop,还有各种 Earn 产品和质押奖励。
最后,欢迎注册 Bybit:https://t.co/pPp2zQcSN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