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TR 的 Premium 几乎走到了 BTC ETF 通过以来的新低,或许是个好的击球点。
给币圈男孩算命,这几句话就够了: 1. 你命里全是偏财和劫财,明天就抓住大金狗拿到大结果 2. 你命里有很多妹纸,来来往往的,其实你喜欢的就那两个 3. 你非常重感情,不太在意花钱,对兄弟们非常大方 4. 你表面上成熟稳重有男人味,但你内心其实就是个孤单的小男孩 5. 你还是希望有个人陪在你身边,简简单单的,就够了 6. 你心里有个放不下的姑娘,没事,不用太纠结,好事不怕等,你的正缘还在后头
你以为的 HSBC Premier: 一地卓越,全球卓越, Global Transfer 0 fee 实际上的 HSBC Premier: 一地关户,全球关户, Global Transfer 过来的钱券商户都不能转入
X 博士的 YouTube 频道不错,主要关于历史/未来学/小众文化,最近几期关于 Polymarket 的也很好,值得订阅会员。 中文主播里正常看待加密货币的太少了。主播说的话也很有意思,你那么聪明,怎么这么多年都没有 0.1 个比特币呢🤣
越南场一般唱什么歌?没去过认真问,她们会唱中文歌吗?怎么装作经常去的样子?
一直知道美国有退籍税,今天才知道门槛并不高,$2M 朝上净资产个人(包括加密货币)都要视作出售交 20% 的利得税。 老逼登熟悉的 BCH 耶稣 Roger Ver 就是因为 14 年退美国籍没有老实申报 13 万个大饼,多年以后被 IRS 发现,现在在西班牙坐监等着被美国引渡。 难怪顶级富人都去搞离岸信托了,像 Peter Thiel 这样旗帜鲜明退籍的少之又少。因为退的成本太高昂了,考虑到富逼都有婚前协议肯定不会对半分,说退个籍相当于离了两个婚也不为过。
阿里小号、联通小号突然公告下线,而且没到期的也要清退。难受啊,好多国内的服务都绑的小号。
昨晚最高到了快 80,不到 60 就跑了,舔了几万 U。 再次提醒这玩意你完全当做一个链上同名 ticker 的 MEME 就行了。因为事实就是如此。领导的还没解禁,现在就是增发前那 3% 在玩跑得快互相掏兜。 领导浮盈十倍,FDV 60 多个亿,解禁暴跌是必然事件,在这之前就是老筹和群友打牌。
昨晚最高到了快 80,不到 60 就跑了,舔了几万 U。 再次提醒这玩意你完全当做一个链上同名 ticker 的 MEME 就行了。因为事实就是如此。领导的还没解禁,现在就是增发前那 3% 在玩跑得快互相掏兜。 领导浮盈十倍,FDV 60 多个亿,解禁暴跌是必然事件,在这之前就是群友打牌。
今年投机赚的最离谱的一笔钱,六月份飞米国航班上听王菊节目讲中国创新药大发展的,听完问了几个投医药的朋友,都说现在是早几年的成果,一级还是很难做。 一听好像分歧很大,让 GPT 和 Gemini 给我推了几支港股创新药股票,取了个交集随便配了一点。准备被套两三年,居然一个月 +50% 了……
BNB 财库现在溢价十多倍,领导到 S1 生效以后是没有解锁期的,必须狠狠砸。 换个角度想,等 BNB 拉到 3000,现在如果买了被套的人可能就可以回本了。
BNB 财库现在溢价十倍,领导到 S1 生效以后是没有解锁期的人。 换个角度想,等 BNB 拉到 3000,现在如果买了被套可能就可以回本了。
人类观察看一个三线城市集美分享自己 date 了一个 Banker 金融男,我寻思这城市也妹金融业啊。 你妈的点进去「185 外资银行在职」,什么时候柜员也算金融男了,还你妈的 Banker?笑不活了。
这不好吧,谁给我找找
Booster 活动进行了也有一段时间了,基本上每期的活动都能有 6 万人左右。第一期上的 Codatta 的 Booster 活动第一季已经结束了,回过头看一下。 第一季总共四周,四周的任务大差不差,基本都是关注官推、转发推文以及回答问题和上传图片等。奖池也相同,都是 5千万 代币,按当前价格计算差不多 15 万u左右。 第一周参与人数 7.3 万人,也就是平均一人 2u 左右。 第二周参与人数 5.5 万人,由于人数减少,平均一人收益 3u 左右。 第三周参与人数 5.4 万人左右,平均一人收益也在 3u 左右。 第四周参与人数同样是 5.4 万人左右,平均收益不变。 所以总结下来,一季活动单号收益就是在 12u 左右,由于任务里面还包括了一些幸运抽奖任务,所以如果每次都不中的话,收益就是在 10u 左右。 由于项目质量有好有坏,奖池可能变动较大。但是,比较重要的信息就是,每期活动的参与人数估计会稳定在 6万 左右,这些人是黏性比较强的钱包撸毛用户。 如果部分项目需要资金投入而非“点点点”任务的话,参与人数可能还会减少,只要低于 6 万人,可能就是一个比较好的参与机会。
文生视频开始有点东西了
00:00:25
算下来确实比 OTA 低,而且还没算 4% 返现和翡翠卡积分。不过对于大哥们来说,并不在乎这几十 U 的价差,U 卡直接消费订酒店的便利才是首要考虑的。 像我们这些撸毛天天精算积分的,还是常旅客计划更香。
Deribit 卖给 Coinbase 以后的合规简直不可理喻的烦。 先说说我用了 VPN??我尼玛的手机流量啊。 我尼玛的传个券商结单,你说不行要 Savings。 传个 Checking 结单,你说要三个月的每个月一份??文件上传还只能传一个文件
OKX 新出的 5 折买 ETH 活动。 活动规则很简单: 1️⃣ 每交易满 1 个现货 ETH,就可以获得一个盒子,盒子中可能开出 0.5 ETH 奖励,每人最多能获得 10 个盒子。 2️⃣ 币对仅限 ETH/USDT, ETH/USDC, ETH/BTC,买卖都算交易量。需要先在活动页面报名,否则交易不计入活动。 3️⃣ 每天晚上七点注入奖池 10 个 0.5 ETH 奖励,所以可以提前攒好盒子。 刻意刷的话,目前测下来 10 个盒子刷满差不多要 15u 左右,抽不到 5 折 E 的话也有其他奖励,整体也不会亏。 另外,最近姨太邦邦硬,所以链上 DeFi 的收益又起来了,如果有换币需求的,正好顺便参与一下,比纯刷要好很多。
为什么会有 183 天这个迷思? 因为法规确实是这么写的,国际通行的原则也是这样的。 但是实务上看的是你有没有户口。实事求是说,这个是合理的,因为按过去出入境规则,海外长期居住(即使不入外国籍)确实是要注销户口的,而且过关直接给你注销了。只是现在执行不严格了。 这一点东大不算不通人情的,一些欧洲国家它没有户口制度,那可就真惨了,你要证明你和母国没有任何 tie 了,supposedly 你的房子要卖掉,你的车要卖掉(当然你可以卖给你的小舅子,实务上),否则你无法证明、你不是随时可能回来居住。
东大炒股征税这个事情,基本上和你说 183 天的,可以断定没被睡的实务经验。 东大征税跟的是户口+报送信息,而不是什么 183 天居住,就这么简单。 讲两个案例,好的案例比读什么 Deepseek 生成的谎言高效。 Case 1: 朋友是新加坡 EP,已经不在中国生活了,新加坡完税证明都有,为什么也被打电话了? 因为过去资料的税务身份相关信息没更新。或者银行/券商骗你更新了其实没更新。或者你的手机号、地址等等银行认为你还在中国。 Case 2: 为什么没听说绝大多数在美的、持有 H1B / 绿卡的华人被税?不应该这才是美股的重灾区 因为他们绝大多数是美国念书留下来的,从毕业开始所有的券商/银行登记信息都是美国 SSN、根本与中国税务身份无关,以及美国不参与 CRS。 但如果去香港/新加坡用中国信息开个账户并且常用,那就不好说了。
打开币安 App,直接搜索“锦鲤”,点相关活动就可以直接跳转参与。 老用户直接赠送 3 次抽奖机会,另外再现货交易 88 U 可以再获得三次抽奖机会,其他几个任务可以看情况完成。 目前已知的信息是,一等奖超级锦鲤还没抽出来。也就是说,越晚参与的现在反而更有优势了。 我帮大家排除了 6 个中奖机会,你们更能可能中奖了。
lockin
很多币股新人对 ATM 增发没有应有的恐惧敬畏和尊重,我们这些被 MARA、RIOT 操过的老韭都知道: => MARA 市值是 21 年最高的 2 倍,价格是 -74.4% => RIOT 市值是 21 年最高的 1.9 倍,价格是 -82.2% 这是绝对龙头矿股,和币圈低 MC/FDV 的 VC 畜生币根本没区别。唯一的区别是股票水多、市值涨了。
之前提过很多次的 Mira @mira_network 的演示产品终于要上线了,直接上手操作一下,就能更直观了解技术底层原理了。不过目前为白名单等待制,先提前排队,毕竟目前除了 klok 也没啥好的参与方式了。 举个例子,“比特币白皮书总共9页,发布于2008年10月31日。” 经过 Mira 系统验证的信息就更加可靠,不用担心“AI 幻觉”问题。 一直觉得 Mira 的优势在于很有工程落地感,聚焦的问题很具体,而且给出的解决思路具有很高的实操性(我愿称之为“大模型笑传之谁是笨比”),现在就等下一步的正式上线和 TGE 了。 另外,看一下近期大热同时上三大的项目,AI 相关项目占比很多。至少从市场层面反映了,AI 赛道依然能拿到交易所端的资源和关注。 所以在有赛道优势的加持下,就更得狠狠关注了。
卡面挺好看的,DHL 全球免费寄。 除了没有什么用以外没什么缺点:没有任何返利、权益。不过 USDC 似乎是 1:1(未测试)。 用处:冒充美卡绑定免费试用期的服务。 评:可以直接塞抽屉了。
鄙人觉得市场还没有充分定价这个 BNB 的微策略,因为美股可见的将来也不会有币安的股票。 BNB 的微策略如果能做起来,是整个美股市场唯一的对于宇宙最大的加密货币交易所的 proxy 资产,因为市值小,可以长期保持比 MSTR 更大的溢价。 你觉得呢?
「美国是一个傻子都能赚到钱的地方」 昨天看一个数据,说中国只有几万个 A9 家庭,觉得这个数据明显不靠谱,就去问问 AI,引用的数据是胡润的,觉得胡润那傻老外能靠谱不,就去参照一下其他主要国家的大约 1200 万美金朝上资产的比例,除了美国和新加坡,大致都在万一这个数量级,也就是中国的 A9 家庭应该在 14-28 万这个数量级。 (别的我不知道,苏河湾 36D 和 Eddy 哥会员里应该覆盖了 500%,A12 可以绕地球一圈。) 再细看这个密度,想到了一个在中国进口电车的圭亚那老大哥对我说,美国是一个傻子都能赚到钱的地方,当时我就打个哈哈,心里想他妈的发达国家细分市场也更完善有我们机会么。 现在逻辑找到了觉得挺有道理。顶级富人的密度是其他国家的五倍十倍,赚富人钱比赚穷人钱容易,在消费力密度大的地方赚钱容易,叠加了。 中国的难度还是二十年前的 One Billion Customers 写的,起码一半不算真的消费力,但相应的能从修罗场卷出来的企业更容易获得全球竞争力。
顶级交易员的生活方式大概率是比较极端的,因为和 90% 的人一样,怎么赚 90% 的人的钱。 认识的要么和利弗莫尔一样冷酷无情地赚钱、放荡不羁地生活。要么失去物欲,尘世休心。 我这种一边米其林摘星星精算信用卡哪张刷几百返现最高,一边几十万几百万浮动的,既不够入世,又不够出世。
币安钱包 TGE 新的 Bonding Curve 玩法,上次参加过 uptop 预售的朋友应该会觉得很熟悉,其实就是同一个模式,整体大概是这么个流程: 1️⃣ 内盘阶段:先到先得,价格动态变化,单个钱包有购买上限,此时买到的代币不可转让,但可以通过内盘卖出。 2️⃣ 排队阶段:内盘代币卖完,价格封顶之后,可以继续提交挂单进入排队队列,如果有人卖出,按排队顺序成交订单。 3️⃣ 倒计时结束,2 阶段未成交的订单会被取消,之后活动结束,代币开放转让权限,未成交订单 BNB 退款,alpha 上线,代币开始交易。 之前 uptop 预售那次,链上基本被科学家包场,散户很难抢到份额。币安钱包的优势就是,就算有科学家,也很难和链上那样做到完全包场,散户还是很有机会在内盘阶段打进去的。 另外和超募模式相比,这个模式还有个非常重要的点,就是把原本单纯的“打新-卖出”模式,变成了更多阶段的博弈。 按以往的超募模式,交易所和项目方提前确定好项目市值,让利给参与者。等项目上线,市场基本已经不存在价格博弈了,大家都是在比谁跑的更快。毕竟大多数项目,这个策略都是最佳策略。 而现在这种模式,至少内盘阶段和排队阶段都可以寻找参与的机会。内盘打进去的可以提前卖出锁定利润;打进去晚的则需要权衡提前卖出和上线再卖哪个获利更多;排队阶段的用户,则需要考虑上线后项目的价值是否值得参与…… 如此之多的可能,不过核心一点就是,这个项目在你心中到底值多少钱? 对交易所而言,用户参与机会变多,意味着更能多用户会关注 TGE 活动;项目方则可以把定价交给市场,用户间的博弈也缓解了上线之后的抛压;决策的压力就给到了用户这边。 动动手指就赚钱的版本已经要结束了,提早适应船新版本。
儒家教育告诉你与人为善和平共处向内求。这是毒教育。因为新钱出现就是稀释老钱份额,发财本身就会得罪既得利益。 比如嗯哼太子,没听说定向割了谁(起码我没听说,不是很熟悉),向上社交挣到钱了,就是有很多人嫉妒他。 所以攻击性是稀缺的特质,做题家没有这个特质,永远都是小心翼翼唯唯诺诺畏首畏尾。人在资源短缺的时候就应该是 aggressive 的,因为几乎没有体面的赚钱/争夺资源方式,都是挣到钱开始守成了,才笃悠悠地锻炼心性、慈眉善目,开始段永平麦刚大道平常心。
alon 畜生与否,他也只是 PUMP 这个盘子的一个主演之一。 庄不是只有项目方,套保的 OI 大到一定程度有的是 liquid fund 的野庄坐上来自己动。
币安也是好起来了,Alpha 也集成上 TRON 了。 不过 TRON 上目前能上的也确实只剩 MEME 了,这次 Alpha 这俩也算是 TRON 上 MEME 的龙头了。 $SUNDOG 上一轮在 Bybit 的合约成交量一直挺高的,经常日交易量能到 Bybit MEME 合约里面的前三。 当时就很敬佩发这个的 Dev 的才华,虽然官方介绍是去太阳的意思,但是在中文语境里面的解释就很多了,不知道他到底是想表达日狗,还是其他隐藏含义。
$SUNDOG
+3.08%
最近一个月比较漂亮的一笔交易是 NVDA 前高附近配的一点 SOXL 三倍做多半导体,像个盘子一样天天打开涨一点。 但他妈的看你们这些叼毛炒的都是什么狗几把的国泰君安、胜利、耀才、OSL 都是旱地拔葱几个礼拜不收网的,吃不下饭了。
3.0 一天崩了 50%, 8 月海量库存要交割, 感觉要死亡螺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