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 = 抵御不确定性的能力 + 主动选择的自由 它包括: 1、资产(能保值甚至升值的实物/金融工具) 2、能力(让你在任何地方都能生存和发展的技能) 3、关系(人脉、社区、社交资本) 4、身份(合法迁移、资产出海的能力) 5、认知(洞察趋势、避免被收割的智慧) 概括而言,衰退期的财富有三大风险-- 1、货币贬值:财富表面不变,实际购买力缩水。 2、资产泡沫破裂:房产、股市、币圈短期泡沫终将破灭。 3、政策征收:财富越集中,越可能成为“再分配”的对象。 这个时代的财富思维方式是: 1、收入要“抗周期”,资产要“抗系统性风险” •多一份不依赖特定国家的收入来源(线上、外币、自由职业) •拥有跨区域配置的资产(海外账户、实物黄金、分散投资) 2、 “不被系统吞掉”比“赢过别人”更重要 •保住本金、防范黑天鹅,是长期财富积累的前提 •不要贪高收益,不要重仓单一国家或单一币种资产 3、资产的流动性、隐私性、安全性是关键 •拥有“移动性”资产:黄金、数字资产、美元资产、海外资产 •适当考虑信托结构或资产隔离方式,提高防御能力 当然,最强的财富,还是“你自己” 。 在一个旧秩序崩塌、新秩序未定的时代,真正能带你穿越周期的,不是银行账户数字,而是: •你看世界的方式 •你为自己做决策的能力 •你能在哪都活下去的本事 •你敢在关键时刻说“不”的底气 总结一句话:真正的财富,不是你有多少钱,而是你在未来有多少种可能。 转自《孤独大脑》
链上数据出现异常!严重的分歧已显现 武兄在推文的最后写道:“重磅经济数据要出炉、市场明显也要顾忌经济数据的真实表现如何。很多可能在下周三经济数据公布前大概率市场会有避险......”,而我从链上数据所看到的这以不是“可能”,而是真正发生的“事实”。 (图1)
检查到我去年爆仓的一个 SUI 账户里有 2190 个空投😂😂
终于轮到我的 walrus 了拉成一根直线 #WAL
历史上的去美元化及大类资产走势
Sign Protocol 创始人 Yan Xin 的核心观点和创业思路: 1. 社区优先 vs. VC导向 Yan Xin 反思传统“VC币”模式的局限,强调社区建设比VC认可更重要。他指出,真正成功的项目应通过构建文化、愿景和氛围吸引用户,而非仅靠产品功能或空投热度。 2. To B 产品如何打动 C 端用户 尽管 Sign 是 To B 产品,Yan Xin 强调只要愿景清晰、能引发共鸣,就能吸引 C 端关注。他以 SpaceX 为例说明,即使与散户无直接关系,也能建立强大社区。 3. 产品演进与 PMF(Product-Market Fit)逻辑 从 EthSign 到 Sign Protocol,再到 Token Table 和 UBI,Yan Xin 强调产品演进的“内部连贯性”和“市场需求驱动”。他避免追逐热点,选择冷门但有实际需求的方向。 4. 策略转向:打造 Super App 和国家合作 Sign 计划推出自己的 Super App,整合身份、资产、服务等功能,并与多个国家合作构建主权区块链、发放 UBI、建立 ID 系统等,目标是实现全球范围的数字基础设施。 5. 社区运营与用户参与机制 Sign 社区设计了四种 SBT(Soulbound Token)角色,鼓励用户通过点赞、互动、邀请等方式参与,借鉴支付宝的“社交+服务”模式,提升用户粘性和 engagement。 6. 对 Pi Network 的启发 Yan Xin 认为 Pi 是最接近“真正数字货币”的项目之一,强调其强社区、强心智占领能力。他希望 Sign 能融合 Pi 的流量模型和 Worldcoin 的多功能性,打造可持续的用户增长机制。 7. 对币圈现状与未来的判断 他批评当前币圈“内循环”、“KOL导向”的营销方式不可持续,认为未来应拓展圈外用户,构建真实使用场景。他看好“世界级基础设施”如全球身份系统、支付网络等方向。 8. 创业节奏与周期判断 Yan Xin 坚信四年周期仍然有效,强调牛市讲故事、熊市找现金流的节奏。他认为只要公司能活下去,就能在长期趋势中积累优势。 9. 对未来创业方向的思考 他提出“mini religion”(迷你宗教)概念,认为未来人类将更多依赖情绪价值而非劳动价值,社区将成为提供情绪价值的平台,是一个值得探索的新方向。
@Rocky_Bitcoin Yes 多喝 SUI
感谢邀请~ 4月30日 在迪拜币安华语社区见面会见啦 #Binance
00:00:8
Sui 会不会拉的也太猛了这可是流通市值一百多亿美金的币啊😂 发文的时候 2.8,现在快 3.6 了???
$DEEP
-6.5%
$WAL
-4.56%
$NS
+7%
这次要是没空投我也就要喷了,求求了别让工作室来卷我们的收益😭
工作室性价比最高的刷量方法都来了,这样散户势必是没什么毛了。 积分制是阳谋,能把交易所的用户数量和交易量都拉高,产品更多人用来。但同样的工作室也是高兴坏了,只要有利润工作室就往死里刷,算算 ROI 每次资金能翻好几倍没有比这更好的生意了,把空投都给工作室不可能不挨骂的。 给币安提一个反制措施,像 Sui 一样随机给空投而不是全给
终于被 RootData @RootDataCrypto 收录了 Rootdata 一直是平时看项目最常用的工具 专门用来看项目介绍、团队背景、融资情况和新闻。Rootdata在展示投资机构、投资轮数和金额更清晰直接。 再说一个隐藏搜索的小技巧 1、在 chrome 浏览器-设置-搜索引擎。点击添加 2、参考下图设置参数 3、在地址栏输入 root 空格+项目名,就可以快速查找项目
有生之年还能看到Pokémon+Sui? Pokémon HOME 今天被传与 Sui 旗下的公司有关联,核心原因是其隐私条款中新增了 Parasol Technologies, LLC 作为第三方开发者。Parasol 是一家 Web3 游戏开发者平台,在 2025 年 3 月被 Sui 背后的开发公司 Mysten Labs 收购,因此成为 Mysten Labs 的子公司。说明 Pokémon HOME 和 Mysten Labs 有了间接联系。 给 Sui 带来的影响 1. 技术层面:Web3 与区块链能力的引入 * Mysten Labs 致力于推动 Sui 成为面向大众的高性能区块链,强调低延迟、高扩展性和极低交易费用,尤其适合大规模游戏和数字资产流通。 * Parasol 专注于为游戏开发者提供区块链基础设施,支持如游戏内物品上链、NFT 市场、链上玩法等功能。Pokémon HOME 如果与 Parasol 深度合作,理论上可借助 Sui 区块链实现数字资产的“真所有权”、跨平台流通与即时结算。 2. 生态层面:Pokémon 资产数字化与互操作性 * Pokémon HOME 是宝可梦生态的“数字中枢”,负责宝可梦跨世代、跨平台的存储与交换。区块链的引入有望让每只宝可梦具备独一无二的链上身份,理论上可视为 NFT,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数字资产确权和全球互通。 * Sui 区块链在 NFT、链游和互操作性领域已有较多应用,Pokémon HOME 让我们看到 Web3 技术在主流游戏中的大规模应用。 3. 用户体验与行业影响 * 如果 Pokémon HOME 后续引入 Sui ,玩家在跨平台、跨世代交换宝可梦时,背后可以由区块链提供资产确权和透明记录,提升安全性和可追溯性。 * 这将是 Web3 技术在全球顶级 IP 游戏中的一次重大试水。 虽然目前 Pokémon HOME 与 Sui 的合作还停留在开发者层面的间接关联,官方尚未公布具体的区块链功能落地细节,但 Mysten Labs 及 Sui 团队已多次强调推动 Web3 游戏和数字资产创新的决心,同时也发布了 Suiplay 掌机和投资了游戏的底层系统 playtron 并与多家头部游戏公司展开合作。也能真能看到让“让每只宝可梦都是 NFT”成为现实,作为宝可梦和 Sui 的粉丝,这真的很让人兴奋。
🪁 Sui Overflow 全球黑客松 Build 正当时, #SuiBasecamp 2025 即将到来 … 5月,#Sui 还有何大事值得关注与期待? ⏰ 4月24日(周四)20点,和 Sui 的朋友们一起聊聊天! 🔗 Host: @YitingR66 |Sui CN Dev Community Guest: @wangtxxl |Sui 技术大使 @lianyanshe
MOBOX新征程:从GameFi到DeSci,让科学研究成为人人可玩的游戏 最近游戏类代币像$GUN、$BIGTIME涨势喜人,白宫官推甚至转发了GALA项目,游戏赛道在市场的关注度正在回升。4月24日,老牌Web3 游戏平台 MOBOX 宣布,将业务版图拓展至DeSci(去中心化科学)领域,凭借深厚的游戏经验,将复杂的科学研究升级为人人可参与的互动体验,为普通人打开了参与科学探索的大门。 1.DeSci的起点与MOBOX的新方向 DeSci这一概念最早由CZ提出,核心在于利用区块链实现数据共享、成果确权和协作创新,让科学不再局限于学术圈。MOBOX敏锐捕捉到这一方向,将其在Web3游戏领域的经验转化为DeSci的创新动力。MOBOX最初作为Web3游戏平台在BNB Chain上崭露头角,凭借排名第一的NFT系列和第二的游戏平台地位,积累了150万年度活跃地址和19.5万$MBOX持有者的庞大社区。如今,MOBOX从GameFi向DeSci拓展,将游戏的激励机制和互动体验引入科研,让科学像游戏一样简单,人人都能参与、体验、分享收益。 2.魔盒:家庭中的科学实验室 MOBOX的核心产品是“魔盒”,一款家用生物培育设备,集成了光谱调控、温湿度管理、营养供给等功能,适合种植植物、真菌甚至部分微生物。 魔盒1.0面向初学者,支持基础作物如蔬菜或食用菌的培育;魔盒2.0则引入AI监控和高级功能,适用于药用植物等更复杂实验。用户通过配套App可实时查看实验进展,数据以3D形式呈现,未来还将支持AR交互,提升沉浸式体验。 魔盒不仅让科学实验走进家庭,还通过区块链技术赋予用户数据所有权。实验过程中的环境参数和成果可生成上链的NFT,具备可溯源和可交易属性。用户可选择将数据分享给科研机构或企业,获得收益。这种机制让普通人的实验贡献有了实际价值,也为科研成果的商业化提供了新路径。 3. 游戏化参与机制:从“Play-to-Earn”到“Play-to-Research” MOBOX将游戏设计理念融入科研,创造了一种独特的参与方式。用户注册后获得“科学家”身份,通过完成实验任务或数据贡献积累经验值,逐步解锁更高级的培育项目。这种结构化的成长路径让科学探索充满目标感,同时保持了参与的趣味性。 平台还支持用户组建线上团队,开展跨区域协作,共同解决科研问题。与新加坡Biopolis、硅谷Mountain View等地实验室的合作,确保用户的小规模实验能与前沿研究对接。MOBOX的社区机制鼓励知识分享和集体创新,降低了科学参与的门槛,让更多人能够以自己的方式贡献智慧。 4. 数据与成果的共享价值 传统科研中,数据和成果的归属往往集中在少数机构手中。MOBOX通过区块链技术改变这一现状,将实验数据资产化,生成可确权的NFT。用户可自主决定数据的用途,例如授权给健康产业或AI研究,获得$MBOX代币奖励。实验产出的实物,如药用植物或功能菌类,也可进入市场,带来额外收益。 对于重大发现,MOBOX设计了收益分配机制,确保贡献者、生态基金和代币持有者都能分享成果。这种透明的激励体系不仅激发了用户参与热情,也推动了科研与产业的深度融合。 5. $MBOX 代币经济学:串联科研生态的价值枢纽 作为MOBOX的原生通证,贯穿硬件购买、实验任务、数据交易和社区治理等环节。拓展DeSci后,$MBOX总量固定不再增发,部分游戏奖励池转为科研激励,持币用户可参与项目投票并享受优先权和收益分成,还可享受多重权益,如实验优先权、手续费分红和线下活动入场券。 平台定期回购并销毁 MBOX,持续提升其长期价值。通过深度融合通证经济,MOBOX 实现科研参与、成果共享与价值流转的高效闭环,激发社区共同推动科学创新。 总结 DeSci,是一个比GameFi更长周期的叙事,链游更多依赖情绪波动与短期热度,而科研是一个注重长期价值积累的系统工程。MOBOX的拓展体现了DeSci从理念到实践的跨越,将Web3游戏的社区经验与区块链技术结合,通过魔盒和游戏化设计,为普通人参与科学、分享价值提供了全新可能。这不仅是CZ当初构想的延续,也是科学普及与区块链结合的一次重要探索。 #DeSci #MOBOX
$MBOX
+2.4%
外交部否认中美就关税问题进行磋商谈判😂 4月24日下午,外交部举行例行记者会。记者:近来美方不断有消息称中美之间正在谈判甚至将会达成协议。请问,您能否证实双方有没有开始谈判? 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这些都是假消息。据我了解,中美双方并没有就关税问题进行磋商或谈判,更谈不上达成协议。这场关税战是由美方发起的中方的态度是一贯的、明确的。打,奉陪到底;谈,大门敞开,对话谈判必须是平等、尊重、互惠的
Sui 正在认真解决早期项目最头疼的问题之一:融资难。 从黑客松到线下投资方配对、再到 Basecamp Pitch Day,用实际行动帮项目找到对的投资人。 Web3 不缺资金,缺的是连接。
ETH 的基金会还在卖币潇洒,Sui 背后的公司 Mysten Labs 都收购了 Pokemon Home 背后的第三方开发公司了, SuiPlay 的游戏操作系统 Playtron 也是 Sui 投资的,在有生之年还能看到pokenmon+Sui 也是挺神奇的一件事。 这两天 SuiPlay 已经进入最后阶段现在剩不到 100 台了,应该是最近 Sui 生态和币价起来之后又有人购买了。 现在美股上很多公司开始配置了加密资产(只有比特币),但更应该反过来其实加密公司有了钱之后更应该把钱去投资科技巨头,蓝筹公司的股票,不然屯 BTC 也行呐。比如 USDC USDC 为什么不去收购跨境支付公司?公链收购一些小型的 AI 开发公司,交易所收购一些量化公司之类。 web3 最大的价值是不缺钱,但很少能产生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提供现金流,而收购或者购买股票的行为可以固化资产,产生持续的现金流,除非这些项目从一开始就是来币圈骗钱的,那当我没说过
ETH 的基金会还在卖币潇洒,Sui 背后的公司 Mysten Labs 都收购了 Pokemon Home 背后的开发公司了, SuiPlay 背后的游戏操作系统 Playtron Sui 投资的,在有生之年还能看到pokenmon+Sui 也是挺神奇的一件事。 这两天 SuiPlay 已经进入最后阶段现在剩不到 100 台了,应该是最近 Sui 生态和币价起来之后又有人购买了。 现在美股上很多公司开始配置了加密资产(只有比特币),但更应该反过来其实加密公司有了钱之后更应该把钱去投资科技巨头,蓝筹公司的股票,不然屯 BTC 也行呐。比如 USDC USDC 为什么不去收购跨境支付公司?公链收购一些小型的 AI 开发公司,交易所收购一些量化公司之类。 web3 最大的价值是不缺钱,但很少能产生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提供现金流,而收购或者购买股票的行为可以固化资产,产生持续的现金流,除非这些项目从一开始就是来币圈骗钱的,那当我没说过
以太坊正在换庄 我想起来了,我全都想起来了,我不是sol的p小将,不是bsc的舔狗,不是 Sui 的 Build 。我是忠诚的e卫兵,留 1e誓死捍卫 V 狗的荣耀。
转发支持,维权赛道整出新玩法,大家看个乐子
现在的行情涨的就像被人捅了千年杀一样刺激,4 月7 号在我的交易群里说了,关税战的暴跌是二战后第四次大暴跌,这个位置没理由不赌。比特币站稳山寨币也开始起飞,ETH 生态衰落后我们应把注意力放在 SOL 和 SUI 生态,把撸毛的精力放在币安,钱包IDO、Alpha 空投、就连给钱包提意见都有好多人给了 200U,撸什么鸡把项目,狠狠搞币安钱包和各种活动去吧。 5 月有 SuiBasecamp,Sui 家族的币全部井喷, $DEEP $WAL $NS 正好碰上好行情再加上 SuiBasecamp 的事件驱动 SUI 生态就像被 BTC 捅了千年杀一样一飞冲天
00:00:29
$DEEP
-6.5%
$WAL
-4.56%
$NS
+7%
比特币正式接棒黄金?
比特币从 9 万跌下来的时候以太坊还有 2500 现在比特币回去了以太坊还没 1700,确实是牛逼啊,以太坊赢麻了,恭喜恭喜🎉
把币安的 Alpha 当做项目来刷才是正解,不比你受项目方 PUA 更好。 让康师傅泡面销量骤跌的不是更好的泡面而是外卖,让空投份额减少的不是项目方没格局而是币安下场做空投分配了,这里有最多的用户。 这是一个新的范式转移,空投本身是为了激励和从市场上获得真实用户的买盘,而以前不实名就算防女巫手段再高明也无济于事。钱包的 KYC +交易所的潜在买盘,足够多的用户才是币安最大的价值。 接下来币安 Alpha 的交互方向 1、刷量,100-500U,直接买卖的磨损其实不大 2、交易足够多的币种,3 种以上 3、交易所+钱包资产大于 100U,同时持有点 BNB 4、交互更多的 DApp,2 个以上 5、持有几条链的资产,不止是 BNB,其他链放 10U 以上
财富密码 $DEEP 我发的时候没想过加仓也是醉醉的😂 赚完能不能来拉一下 $WAL 高点没止盈继续放着挖矿了
$DEEP
-6.5%
$WAL
-4.56%
ETH 是下一个 EOS,SOL 要干掉 ETH,SUI 是下一个 SOL 我突然懂了 ETH 原来是做空赛道的龙头,就和之前的 EOS 一样涨了就空准没错?
美股崩成这样,BTC 默默来到了 88000,近期全面跑赢了标普和纳指,这个独立行情还是让人有点意外
有意思的观点
下期币安网剧预定:震惊!重生之我在迪拜收废品,如今已在万亿帝国币安呼风唤雨!
我被马斯克盯上了,光明会正企图把我的账号流量给封杀,正经文章就 4000 曝光,擦边视频随便 10 万+ 你们以后可能就看不到我的账号了,最后恳求🙏给最新文章【CoinGecko发布的2025年第一季度加密行业报告解读】点赞评论祝我破除光明会的封印,让特朗普提早下台
CoinGecko发布的2025年第一季度加密行业报告(链研社解读版) 简洁版内容: 📉宏观走弱加密市值下跌显著与交易量萎缩 🏆币安交易所占比继续提升稳居龙头 🪙比特币市值占比持续提升,山寨币承压 💎以太坊:生态疲软,估值腰斩 🤡Meme币:狂欢后的寒冬 💰DeFi 大幅收缩,SOL 主导链上现货交易 关键数据变化: 🔸加密总市值跌 18.6%,高点 3.8万亿美元 🔸BTC 主导地位增至 59.1% 🔸BTC 跌 11.8%,不及黄金和美债 🔸ETH 跌 45.3%,抹去 2024 年涨幅 🔸Meme 币暴跌,Pumpfun 部署量在 Libra 事件后降 56.3%。 🔸CEX 现货交易量 5.4万亿美元,环比降 16.3% 🔸Solana 主导 Q1 DEX 交易 (39.6%) 🔸多链 DeFi TVL 减少 489 亿美元 (-27.5%) 总结与感悟: 🌍周期的力量无可避免:特朗普就职、美国关税、日本央行加息等宏观事件,说明加密市场已不再是孤立的“数字乌托邦”,其与全球政治经济形势的联动日益紧密。未来分析加密市场,宏观视角将越来越重要。 ❄️2025年Q1的寒冬不仅是周期调整,也是行业去伪存真的过程。未来合规化、技术创新及真实应用场景(如RWA、支付协议等)才能让行业脱离空中叙事产生实际现金流。 🏦中心化交易所安全性和稳定性才是交易所的核心竞争力,赢得用户的长期信任,实现“强者恒强”。交易所的同质化严重,币安在2025年第一季度争夺用户注意力、活跃度和资金上和其他所拉开显著差距。尽管市场骂币安成了政治正确但用户会用脚投票,数据是最真实的信任曲线。 ⛓️以太坊与生态的共荣共损: ETH 的巨大跌幅反映了其与 DeFi、NFT 等应用生态的高度绑定。当这些领域降温或风险偏好下降时,ETH 受到的冲击往往更大,以太坊生态整体健康度已经岌岌可危。 💎叙事驱动与价值回归: Meme 币的狂热与迅速冷却、Solana 因 Meme 币交易而短暂超越以太坊,短期市场情绪和叙事对价格和活动量的巨大影响力。但长期来看,技术、应用和真实的价值创造(如 DeFi 的实际效用、公链的性能与安全)可能才是支撑市场持续发展的基石(例如 Sui)。当潮水退去,泡沫破灭,真正的价值会逐渐显现。 下面是详细报告内容👇
Crypto市场的核心奖励机制就是高波动性和高流动性,应用叙事如果不能融入这个逻辑,很难存活。
中美贸易战的三种可能结果 一、双输的纳什均衡 当两国采取"纳什关税对策"时(即根据对方关税水平制定己方最优关税) 会形成互相征收高关税的贸易战。这种博弈将导致: 1. 贸易利益被关税政策消耗殆尽 2. 实际收入差距扩大 3. 国际贸易效率低于国内贸易。典型案例即"囚徒困境",双方因互不信任导致共同利益受损。 二、通过谈判实现双赢 当贸易战威胁到根本利益时,双方将被迫转向贸易谈判。谈判可能达成:1. 关税互减协议;2. 深化国际分工协作;3. 建立规则导向的贸易体系。这种均衡下,贸易蛋糕得以扩大,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共享增长红利。典型案例是WTO框架下的多边谈判机制。 三、最坏倒退结果 若对抗升级且缺乏有效谈判,可能出现:1. 国际贸易规模持续萎缩;2. 产业分工链条断裂;3. 经济体系退向自给自足状态。杨小凯特别警告,发展中国家若坚持"损人利己"策略(如隐性补贴、产业保护),可能引发全球贸易体系崩溃,重现前现代经济形态。 核心逻辑链条: 分工差异(发达国家完全分工vs发展中国家二元经济)→ 关税博弈动机(争夺贸易利益分配权)→ 纳什均衡下的贸易战→ 倒逼谈判或走向崩溃。 自由贸易无法自然实现,必须通过危机倒逼的机制设计(贸易战压力下的谈判)才能达成,这颠覆了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乐观假设。
00:00:24
这篇 DeepBook 的解读写的太棒了,Web3 的最终流动性引擎,计划成为所有链上资产的通用流动性层,媲美中心化交易所的速度和体验,看完才懂 DeepBook 真正的价值
美债崩溃的真相 核心结论​​ 当前美债危机是流动性冲击而非信用崩溃,短期风险可控,避免被恐慌情绪误导。长期需关注美国政策对美元体系的潜在冲击,但全球金融秩序重构仍需数十年周期,美债仍将是核心资产 1️⃣美债近期动荡的本质 ​​ ​​直接诱因​​:高杠杆"基差交易"(持有国债现货+做空期货)因流动性冲击被强制平仓,导致美债价格短期暴跌。 交易逻辑从"避险资产"转向对美国信用风险的担忧,但尚未达到系统性崩盘程度。 ​​流动性危机特征​​:短期表现为"股债汇三杀",但历史罕见,更多反映局部流动性冲击(如4月10日单日异动)。 美联储可通过放宽银行杠杆限制、购买国债ETF等工具缓解流动性压力。 ​​关键指标​​:2年期美债(外资主要持仓)未显著下跌,长期美债抛售更多来自交易机构,而非主权投资者。 外国官方持仓久期仅5年,抛售压力有限(4月减持36亿美元,占比极低)。 2️⃣美债的短期安全性与长期隐忧​​ ​​短期仍安全​​:美债仍是全球最大、流动性最高的避险资产,短期内无替代选项。 美联储政策工具箱充足,可快速应对流动性危机(如2020年无限QE经验)。 ​​长期风险点​​:美国贸易保护政策(如关税战)削弱国际信任,美元/美债的"无风险资产"地位逐步松动。 若全球持续"去美元化",长期美债可能面临结构性抛压,但目前条件未成熟。 3️⃣避险资产的真相与陷阱​​ ​​避险资产并非绝对安全​​:黄金、日元、美债等均会在极端危机中因流动性冲击剧烈波动(如2020年黄金单周暴跌12%)。 需警惕"避险资产"在危机后期的反噬风险(如杠杆交易强制平仓)。 ​​流动性冲击规律​​:初期:资金涌入美债/黄金,价格飙升。 恶化期:流动性枯竭引发抛售,避险资产与风险资产同步下跌。 政策干预后:流动性恢复,资产价格回归基本面。 4️⃣面对流动性危机的 4 个建议 ​​理性看待美债波动​​:短期暴跌主因交易结构(基差交易去杠杆),非美债信用崩塌,避免恐慌性赎回固收产品。 ​​ 分散配置避险资产​​:避免过度依赖单一资产(如美债),黄金、短债、高评级企业债可对冲极端风险。 ​​关注政策信号​​:美联储对流动性的干预(如放宽银行杠杆率)是美债企稳的关键指标,贸易战的进程。 ​​ 长期视角应对美元体系变化​​:人民币国际化条件尚不成熟(贸易结算货币由买方决定,中国顺差必然积累美元)。 持有美债仍是外汇储备最优解(高流动性、收益对冲美元贬值,黄金无息且容量有限)。
推特天天给我限流我真是日他妈了,非要发黄推才有流量吗。。。
美债崩溃的真相 核心结论​​ 当前美债危机是流动性冲击而非信用崩溃,短期风险可控,避免被恐慌情绪误导。长期需关注美国政策对美元体系的潜在冲击,但全球金融秩序重构仍需数十年周期,美债仍将是核心资产 1️⃣美债近期动荡的本质​​ ​​直接诱因​​:高杠杆"基差交易"(持有国债现货+做空期货)因流动性冲击被强制平仓,导致美债价格短期暴跌。 交易逻辑从"避险资产"转向对美国信用风险的担忧,但尚未达到系统性崩盘程度。 ​​流动性危机特征​​:短期表现为"股债汇三杀",但历史罕见,更多反映局部流动性冲击(如4月10日单日异动)。 美联储可通过放宽银行杠杆限制、购买国债ETF等工具缓解流动性压力。 ​​关键指标​​:2年期美债(外资主要持仓)未显著下跌,长期美债抛售更多来自交易机构,而非主权投资者。 外国官方持仓久期仅5年,抛售压力有限(4月减持36亿美元,占比极低)。 ​​2️⃣美债的短期安全性与长期隐忧​​ ​​短期仍安全​​:美债仍是全球最大、流动性最高的避险资产,短期内无替代选项。 美联储政策工具箱充足,可快速应对流动性危机(如2020年无限QE经验)。 ​​长期风险点​​:美国贸易保护政策(如关税战)削弱国际信任,美元/美债的"无风险资产"地位逐步松动。 若全球持续"去美元化",长期美债可能面临结构性抛压,但目前条件未成熟。 ​​3️⃣避险资产的真相与陷阱​​ ​​避险资产并非绝对安全​​:黄金、日元、美债等均会在极端危机中因流动性冲击剧烈波动(如2020年黄金单周暴跌12%)。 需警惕"避险资产"在危机后期的反噬风险(如杠杆交易强制平仓)。 ​​流动性冲击规律​​:初期:资金涌入美债/黄金,价格飙升。 恶化期:流动性枯竭引发抛售,避险资产与风险资产同步下跌。 政策干预后:流动性恢复,资产价格回归基本面。 ​​4️⃣面对流动性危机的 4 个建议 ​​理性看待美债波动​​:短期暴跌主因交易结构(基差交易去杠杆),非美债信用崩塌,避免恐慌性赎回固收产品。 ​​分散配置避险资产​​:避免过度依赖单一资产(如美债),黄金、短债、高评级企业债可对冲极端风险。 ​​关注政策信号​​:美联储对流动性的干预(如放宽银行杠杆率)是美债企稳的关键指标,贸易战的进程。 ​​长期视角应对美元体系变化​​:人民币国际化条件尚不成熟(贸易结算货币由买方决定,中国顺差必然积累美元)。 持有美债仍是外汇储备最优解(高流动性、收益对冲美元贬值,黄金无息且容量有限)。
这篇 DeepBook 的解读写的太棒了,Web3 的最终流量引擎,看完才懂 DeepBook 真正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