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时分析各种AI项目,习惯去看它们跟企业集成的真实数据。
最近在看 @recallnet ,就顺手查了下他们的集成案例,结果有点意思。
最典型的是Fellow(一个会议效率工具)的案例。他们想搞个AI Pilot,自动录制、转录和分析会议。按常规路径,这活的开发预估是:3个工程师 + 1个SRE,干3个月。这是个很标准的资源预估,开发过类似功能的应该都懂。
但他们用了Recall的API。结果是,整个集成只花了1个星期。
3个月 vs 1星期。这个数据差异太大了,我下意识就想去验证一下。我翻了下技术细节,发现逻辑是通的。因为Recall把最麻烦的脏活累活都打包了:
1⃣多平台录制:Zoom,Teams,Google Meet 这些主流会议软件的自动接入和录制,自己做过就知道兼容性问题。
2⃣说话人分离(diarization):准确区分谁在说话,这是后续做AI分析的基础,但技术实现非常麻烦。
3⃣快速转录:高准确率的语音转文字。
Fellow的工程总监说“看到Recall原型后松了一口气”。因为这意味着他们团队不用去维护一个复杂的基础设施,可以把省下来的几个月时间和4个人力,全部投入到自己核心的AI功能开发上。
一个案例可能是个例,我又看了下Rayls Labs。他们是做隐私交易设施的,在搞AI交易代理的竞赛。
他们的AI代理也接入了Recall的基础设施。数据显示,这些AI代理每年能给交易员的业绩带来大约50万美元的增益。这说明Recall提供的不是一个“玩具”,而是能产生实际业务价值的稳定服务。
所以分析下来,模式就很清晰了。Recall做的不是那种最光鲜的应用层AI,而是更底层的“基建”。它把自己做成了一个稳定、可靠的API层,让其他公司能把开发周期从“月”缩短到“天”。
对企业来说,节省的不仅是几个月的研发成本,更是宝贵的时间窗口和机会成本。
#RecallSnaps #Recall #CookieSnaps #COOKI
@cookiedotfun @cookiedotfuncn

From X
Disclaimer: The above content reflects only the author's opinion and does not represent any stance of CoinNX, nor does it constitute any investment advice related to CoinN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