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D
不止是工具,更是入口@wardenprotocol 决定干一件事@KaitoAI 不要去问任何人!因为每个人所处的环境不一样,层次不一样,认知也不一样,要问自己想不想要改变,想改变就直接行动!‍⁠ ‌ ‍‌ 只有自己能给自己想要的生活 今日继续更新@wardenprotocol Web3 要真正走向大众,关键不在于喊口号或堆砌概念,而在于能不能让用户用得顺手、用得爽快@wardenprotocol的核心价值就是实实在在解决用户痛点,把复杂的链上操作简化成普通人能轻松上手的 新人刚进圈从复杂-劝退! 玩过链上应用应该都能感同身受,Web3的用户体验常常像解一道没公式的数学题。跨链转账得手动切钱包,签名操作繁琐,新人问我怎么入门,我都不知道从哪讲起——私钥管理、Gas费计算、不同链的协议规则,哪一个不是门槛?这些技术细节把新手挡在门外,连我这样的老玩家有时候都得甘拜下风 Warden Protocol的好处是,技术上的弯弯绕绕变成了大白话。用它的App,说句“转100 USDC到eth链”,复杂的步骤它自己就搞定了,查钱包交易记录,不用翻区块浏览器,关键信息都整理好了,连相关地址都标清楚。这种“不用懂技术也能上手”的感觉,正合用户心意——谁管你加密多复杂,能省心把事办了就行。 第二季:筛真实用户,拒“羊毛党” Warden第二季的活动挺不一样的。之前不少项目靠刷量给奖励,结果羊毛党扎堆,正经用产品的用户反倒没位置。这次Warden换了思路,不看刷量,只认真实贡献——鼓励大家测试功能、提建议,还给我们这些早期用户留了稳当的奖励。说白了,就是想把真心用产品、愿意为生态出力的人留下来。 AI落地-补Web3的短板 Warden的AI不玩虚的,专解决实际问题。Levva能自动调DeFi策略,帮我们省了研究的功夫;ApexLiquid用AI理顺跨链流动性,降成本提效率。它还支持多链,操作起来挺顺的。 第二季参与:不只为奖励,更看“入口”成长 参与Warden第二季,我没太在意能攒多少PUMPS积分——虽说这积分以后可能跟$WARD代币有关。吸引我的是,能看着它从一个工具慢慢变成Web3的入口。 第二季的玩法还行,比如小额跨链兑换、存资产能攒分,挺方便的,也让人愿意多留在生态里。但更重要的是,变成大家都能用的工具 期待:更极致的体验,更广的生态 交互再简单点,语音响应快点、理解准点,能听懂模糊指令,加上中文支持就更好了。生态再扩扩,多接些像Aave、Uniswap这样的头部协议,还有Aptos这类新链,吸引力会更强。Levva的AI策略再透明点,说说为啥选这个池子,用户能更踏实。以后 $WARD 上线了,希望老用户能有更多话语权,空投规则也再透明些,大家才更愿意长期跟着玩。 玩在最后 玩Warden快两个月,我的感受是:项目不需要“多颠覆”的口号里,而在“多好用”的体验里。Warden没让我学私钥管理或Gas费计算,而是让我像用手机App一样,轻松搞定跨链、DeFi和查记录。它不完美,但比大多数同行实在。现在参与第二季,我不只是冲奖励,更想看看这个“入口”能长成什么样。毕竟,用户选不选一个产品,从来不看它喊了多少大词,只看它能不能让生活更简单。 #pumpgames
From X

Disclaimer: The above content reflects only the author's opinion and does not represent any stance of CoinNX, nor does it constitute any investment advice related to CoinN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