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ph
+27.98%
为什么 #Morph 我近期最愿意花时间深耕的L2? 冲@MorphLayer @Bantr_fun 榜单时,发现两个很有意思的点: 一是 @Bantr_fun 把中韩创作者奖励名额从200扩到500,其实侧面反映了它对Morph生态的信心 二是深入了解后才发现 #Morph 真正的竞争力从来不是福利多,而是它把用户体验和“技术硬实力链接一起——这在现在只卷TPS的L2赛道里,太稀缺了。 很多人聊 #Morph 先提Hybrid Rollup架构,但我更在意它背后的妥协解法: 传统Optimistic Rollup快但7天挑战期磨人,zk Rollup安全却卡证明速度, #Morph 偏偏用响应有效性证明(RVP)把两者的短板补上了。 这不是简单的技术就可以完成的,是真的站在用户角度想怎么用着不闹心——毕竟没人愿意提币等一周,也没人能忍转账半天出不来。 再看生态,主网去年10月底上线,现在TVS 3300万、TVL 1900万、24h交易量18.4万笔,数据不算爆炸,但NFT(像Morpha.nft)、DeFi、跨链桥都能正常用,MetaMask这些主流钱包也适配好了。 另外值得一提 @Bantr_fun 合作活动、Morph Zoo Season 2,不是单纯拉新,而是让老用户有持续参与的动力,这种比短期冲量靠谱多了。 融资和定位更让我觉得值得等: Bitget领投种子前轮、Dragonfly领投种子轮,Pantera跟着入局,2.5-4亿美金的预计FDV 说明大资本认它的逻辑,而它不盯着TPS跟别人卷,反而要做像Web2一样顺滑的链上体验,这才是抓住了Web3破圈的关键——我们用户不管你是Rollup还是什么只在乎点一下能不能成,等不等得起。 现在冲榜不只是为了奖励,更想早点在#Morph生态占个坑。毕竟能把技术、生态、用户体验都想明白,还能让资本和用户都买账的L2,真没几个。 @MorphLayer @Bantr_fun @KaitoAI $Morph #bantr #Morph
From X

Disclaimer: The above content reflects only the author's opinion and does not represent any stance of CoinNX, nor does it constitute any investment advice related to CoinN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