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介绍一个解决了区块链三难困境的L1公链——@Nerochain_io,它解决了区块链同时实现可扩展性、安全性和去中心化的内在问题,也是第一个多维 Gas 费用区块链,今天在它的测试网参与了下,感觉还比较不错,团队成员来自日本,很少见到日本社区为主的项目了,从体验过程和它的叙事来看,是非常值得去参与的,他们的TGE也将于Q2上线,可以期待一下!
下面从项目对用户和开发者方面开始聊聊:
用户方面:
①首先是它的零门槛进入的体验,当前web3大部分是以私钥钱包为主,而Nero扩展了社交登录与无私钥管理:用户可通过Google、Twitter等社交账号直接登录,无需记忆助记词或私钥,极大降低Web3使用门槛。
②Gas支付革命:支持用户使用任意ERC20代币支付Gas费,甚至实现“后付费”模式(交易完成后扣款),避免因Gas不足导致交易失败的风险。
对于开发者 :
全栈EVM兼容:开发者可使用Solidity、Hardhat等传统工具链,无缝迁移现有项目至NERO,开发效率提升50%以上。
模块化架构:支持灵活集成跨链协议(如Router Protocol)与存储方案(如Polyhedra),满足多样化业务需求。
也就是说Nero无论是对用户的准入门槛和开发者的开发环境,兼容性都很大程度上降低了难度,属于无缝衔接,这对于整个公链的来讲可以增加流量的流入
技术成就:突破区块链三难困境
1. 账户抽象与Paymaster系统
原生支持ERC4337标准,实现智能合约钱包功能,支持多重签名、社交恢复等高级安全特性。
Paymaster动态配置API允许开发者自定义Gas支付策略(如赞助交易、代币预付),降低用户摩擦成本。
2. Blockspace 2.0资源优化
捆绑交易(Bundler):将多个用户操作合并为单笔交易,减少网络拥堵,实测Gas成本降低40%。
分片式资源分配:类似MongoDB分片集群逻辑,优先处理高价值交易,提升整体吞吐量至5.7万TPS(理论峰值)。
3. 跨链与合规布局
日本节点部署与澳大利亚支付牌照申请,构建亚太合规枢纽,规避监管不确定性。
与https://t.co/oShVIrt0iO、XO等企业合作,探索RWA(真实世界资产)上链,拓展DeFi应用场景。
团队背景
1. 创始人Jake Stolarski
技术背景:纽约大学物理学学士+史蒂文斯理工学院电气工程博士,曾主导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激光系统可靠性研究,奠定底层技术思维。
金融实战:芝加哥交易公司董事,创建能源波动率基金(连续三年70%回报率),后主导SEC/CFTC双合规的数字资产基金,深谙机构需求。
2. 核心团队构成
技术极客:前Google、Meta工程师主导区块链协议开发,模块化架构设计参考了AWS分片技术。
合规专家:日本金融厅(FSA)前顾问参与节点部署,确保符合亚太监管框架。
来看看它的测试网数据与生态进展
测试网用户超100万:覆盖120+国家,日活峰值达10万,用户留存率超60%(行业平均约35%)。
20+项目入驻:包括DeFi协议、GameFi平台及RWA发行方,主网上线后预计形成完整生态矩阵。
全球大使计划:20+本地化团队推动东南亚、独联体市场,Telegram社区单日新增918人
战略合作:与akindo联合举办了黑客松,上线两天吸引了数百位builders报名。另外与Owlto、Bima等20+项目联合举办测试网碎片活动,吸引了大量的用户参与测试收集碎片
大家可以参与下它的测试网:https://t.co/MJvyVlmCJU 免费领取测试代币(如NERO、USDT、DAI等),并通过铸造NFT、创建代币等操作快速熟悉生态,也可以使用体验swap等功能
总结:NERO Chain以用户体验革新与开发者友好生态为核心,解决了传统区块链的“高门槛、高成本、低兼容”痛点。它的技术架构与合规策略的结合,提前把生态内遇到的潜在风险消除,属于未雨绸缪,这也是在未来公链竞争中的一大优势,建议大家关注好它,加入社区了解项目的动向


From X
Disclaimer: The above content reflects only the author's opinion and does not represent any stance of CoinNX, nor does it constitute any investment advice related to CoinN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