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思考:Web3、AI与未来】
9月25日我分享了一场公开课,详细解释我的“Web3 市场方法论:预期闭环驱动增长”。
当时看到一位朋友留言,“这不就是 PUA 吗?”
我笑着说本质很像,无论是恋爱、投机,还是消费,背后驱动的都是情绪。
这里的情绪可以是兴奋、刺激,当然也可以是恐惧,更多的时候,会是一种混合。而在这种被情绪围绕的场景里,人就会自动掏钱。
1️⃣ 情绪,是行为的操盘手
人类为什么总会陷入“情绪泡沫”?事后回想,漏洞百出,却还是会投身其中。
我思考了很久,发现这可能是Web3兴起的隐性原因。
情绪,不只是投机的开关,更是现代人对抗虚无的方式。
好几年前,我在《后物欲时代》里看到了如今的缩影,即现代人面临的最大问题,不是匮乏,而是无聊。最有效的解法是上瘾。
而情绪上瘾,是对抗无意义感最经济有效的方式。
2️⃣ AI 正在加速人类的无意义
Stability AI 创始人 Emad Mostaque 在其最近发布的书籍《The Last Economy: A Guide to the Age of Intelligent Economics》中提到“我们正陷入 Abundance Trap。”
人类历史上从未如此富裕,但生活满意度却降至冰点。“绝望之死”(自杀、服药过量、酗酒)已成为流行病。
而当AI进一步剥夺劳动价值,人类将失去通过生产定义自己的可能性。
也就是说我们还没到技术奇点,就会先坠入社会与意义的崩塌点。
当金钱、工作与自我认同体系,正在倒数瓦解之时,需要一种寄托。
而情绪让人感受到“我在场”“我重要”“我被需要”。尤其是从希望到绝望、再回到天堂的循环,会让人沉迷其中——哪怕是痛苦的。
这,是一种证明“我”的方式。
3️⃣ AI也在加速等级组织的瓦解
Emad同时提出未来的组织不是公司,而是“fluid, task-oriented computational organisms”,即像 Linux 社区那样的去中心化任务协作网络。
公司将被淘汰,社区成为执行力和发现机制的结合体。
甚至国家也要变形为 Symbiotic State,成为生态系统的培育者,而不是价值的提取者。
而最近的美国政府停摆更是一种信号。国家的使命不是统治经济,而是构建“能让健康经济自然长出来的土壤”。
Web3 的出现,恰好提供了这种结构的底层机制。
4️⃣ AI 与 Web3 交汇下的“人类剩余价值”
于是神奇的是,在AI覆灭世界时,Web3 中最具稀缺性的资产情绪传染、审美共识、叙事构建、信任链接,这些都无法被 AI 替代。
也许,Web3并不是技术的胜利,而是对人类存在意义的重新组织。
在AI吞噬一切之后,Web3 还能时人类的“我在”证明。
【深度剖析 WLFI 如何布局赋能 USD1?】
所有人都知道,USD1 才是 WLFI 团队的重中之重。
那么问题来了:Trump 团队打算如何操盘来赋能USD1 ?这其中隐藏着财富的关键信息。
1. WLFI = 地基
USD1 作为一种货币,首先需要稳固的基础场景——借贷、交换、结算。
WLFI 在这里的角色,就是打好地基。
Roadmap 一再强调 DeFi 集成,并通过 USD1 储备利息收入回购、销毁 WLFI。
包括从目前的价格策略和走势来看,他们走的是一条“稳扎稳打”的路线。
2.Launchpad = 软装
最近 WLFI 生态里最火热的项目则是 Launchpad,很多人都购买了气平台币。
目前已经确认有三个 Launchpad,分别是:
AOL → 顾问 @cryptogle 发布,Solana 生态
Blocksstreet → 顾问 @MatthewMorgan23 发布,称首个 USD1 原生 Launchpad
BUILDonBsc_AI → 最早启动,BSC 起家,WLFI 官方也唯一关注
可以看出,顾问的目标就是扩展 USD1 交易对,用资源不断推发币。
3.硬装 = 生态补位
ALT5 → 币股联动
@LorenzoProtocol → Earn yield on USD1
@Aster_DEX → 想占链上合约交易所的一席
再加上 WLFI 居然还设有各大公链的“生态负责人”(比如 @CharlesWLFI 负责 Solana),这说明他们确实已经在和各大公链、交易所做深度沟通,确保 USD1 可以获得足够的流量和交易对支持。
3.建筑本体 = Trump 的 Web2 资源
地基、软装、硬装都有了,但整栋大楼真正的支撑是什么?
在我看来,不是 DeFi,也不是 Launchpad,而是 Trump 团队背后的 Web2 资源。
房地产、金融、人脉、家族品牌……这才是 USD1 能立得住的最坚固支撑。
在一些采访里,Trump 家族反复提到他们被传统金融“伤害”的经历。
这是他们要做这件事的缘由。
而他们的底气,则来自一个更大的野心:把 Web2 与 Web3 强行打通。
在采访里,这种自信已经显露无疑。
4.结尾
当我看到 Blocksstreet 的官网时,我忍不住笑了,Trump 团队甚至想重塑华尔街,几乎可以说重塑整个美国的金融体系。
整个世界都随着 Web3 变得好玩起来了lol

随着 9 月 1 日临近,WLFI 团队和其相关的项目逐渐浮出水面。
未来,无论是与 USD1 的绑定程度,还是与 WLFI 的关系远近,都会成为判断项目价值的关键指标。
为了确认团队真实性,我整理了目前 @worldlibertyfi 的 following,从而归纳出目前已证实的团队架构:
Co-founders
· @WatcherChase
· @zakfolkman
· @ZachWitkoff
· @DonaldJTrumpJr
Core Team
· @CoreyCaplan3 — CTO
· @CharlesWLFI — Head of Solana Ecosystem
· @KGLJSTN — Head of BD
· @0xDylan_ — WLFI Wallet
· @MatthewMorgan23 — Advisor
· @cryptogle — Advisor
· @ryanfang95 — 未知
· @valko — 未知
Ambassadors
· @tespmoore
· @ElanMint
· @CryptoPeakX

【 https://t.co/hYWEJ6wI9i |DeAI 的未来会是什么样?】
当 DeAI 仍是一个模糊的概念时,@flock_io 已经开始将它逐步落地:
▪️ 成为联合国 UNDP 的 AI 战略合作伙伴,推动 AI 在全球治理、医疗、社会保障等领域实际应用
▪️ 登陆各大交易所甚至近期上线 Coinbase,将 DeAI 的叙事推向主流舞台
可以说,越来越多的大机构也开始认同一个共识:AI,不该被少数巨头垄断。
世界需要一个真正 开放、协作、去中心化 的 AI 训练与收益体系。
而 FLock,正在用一整套架构回答这个未来。
1️⃣ 构建利益分配的完整闭环
传统 AI 的问题是:“训练者无收益,模型归平台”
FLock 用 AI Arena + Moonbase 搭建出一个闭环生态:
训练 → 部署 → 使用 → 分润;
在 AI Arena 训练模型;
通过 Moonbase 上链部署为 AI Agent;
用户调用模型时,训练者可获得持续分润;
这意味着:训练者不再只是“工具人”,而是真正的长期收益参与者。
2️⃣ 保护隐私的数据参与机制
AI 的命脉在于数据,但高质量数据往往难以共享。
FLock 推出 FL Alliance,通过联邦学习解决这一痛点:
模型走向数据,参与者本地训练、远程提交参数;
避免隐私泄露的同时,实现模型性能优化;
搭配验证机制与奖励机制,鼓励更多真实数据参与;
这是隐私保护与去中心化的结合,也是推动 DeAI 落地的核心基建。
3️⃣ 启动生态 CVC 基金,支持建设者
FLock 不只是平台建设者,也是生态的投资者。
通过设立 CVC 基金,FLock 为使用 Moonbase 分润机制的优质项目提供:
资金 + 流量 + 应用场景支持
降低参与门槛,吸引更多开发者围绕数据、模型与收益构建可持续商业闭环。
4️⃣ 结语:DeAI,不只是叙事
今天的 FLock,不再是“叙事项目”,而是已经构建出:
✅ 可参与的训练平台
✅ 可追踪的收益机制
✅ 可落地的数据协作
✅ 可持续的生态结构
当我们再次问:
“DeAI 的未来会是什么样?”
答案已经在 @flock_io 的行动中逐渐显现。

我8年的行业市场经验就是为了这篇文章...
《Web3市场方法论:用预期闭环系统驱动增长》
今天,终于发布!
----------------
1/ 文章
我提出了行业首个建立预期的市场概念,同时以此概念建立了系统模型—— 「用户预期闭环系统」:
从 预期投放 → 预期管理 → 预期锚定 → 叙事迭代,构建一套完整、可复制的增长路径。
我还在文中拆解了目前Web3市场中最关键的四个问题,并分享了我的实战经验:
✅如何设计预期节奏?
✅DeFi/GameFi/工具类打法差异?
✅Growth和Marketing之间到底怎么配合?
✅成熟项目如何构建“信任型运营体系”?
2/ 特别感谢
@Ice_Frog666666
感谢冰蛙提供了丰富的实战案例,很多灵感都源自你的帖子。
@DrPayFi
感谢你的精神支持,让我得以坚持自己的想法和理念。
@heyibinance
最后感谢一姐,是她作为榜样让我在市场方面能够坚持探索。
3/未来
这只是一个起点。未来我会以市场为支点,探索更多方向,比如TO B产品,同时也会系统打磨自己的产品、策略的协同能力。
希望未来我也能持续用自己的经验,反哺大家,回馈行业。
招聘来了!目前我顾问的项目 @MeetHubble 有多个职位在招人,有兴趣的小伙伴看过来!
目前的岗位:
🔹 产品经理(链上数据):熟悉SQL/Python,了解Solana/EVM生态,擅长API调研与客户需求转化,有链上数据产品经验者优先。
🔹 后端工程师(Web3方向):精通Go/JS,熟悉Solana生态工具链,具备Kafka/ClickHouse等分布式系统实战经验,擅长高并发与容器化部署。
🔹 QA工程师(测试开发):精通API/数据测试,能搭建自动化框架与CI/CD流水线,Python/Java技能扎实,助力数据产品高质量交付。
完整岗位介绍点此查看:https://t.co/JtPW5GEbDj
上升赛道,远程全职,有竞争力的薪资 + 绩效奖金与股权激励。
有兴趣的可以发我简历哦!
我一开始不看好 @KaitoAI,也没花精力去撸 yap。
原因很简单:Web3没有传统意义的投放。
当KOL被利益驱动而不是被项目驱动,合作就会变成一道性价比计算题——钱花得值不值?
很多项目砸钱找KOL,结果零新增,然后觉得钱不值。
问题不在KOL,而在思维。这是Web2逻辑:有流量就有用户。
在Web3,KOL只是桥梁或喇叭,能放大声音,但声音必须有价值。
关键不是找多少喇叭,而是先准备能引发共鸣、带来参与感的鱼饵(预期)。
当鱼饵足够诱人,不需要投放,用户会主动上钩,还会带来更多的鱼。
Web3增长逻辑:主动发现 > 被推送
投放是放大器,预期才是发动机。
在我想写【危机公关】系列之前,我犹豫了很久很久。
我知道,很多事情是不能摆在台面上说的。不论是背后的动机还是处理的方式,都太赤裸裸了,因此大家都保持不说是默契,作为利益既得者应该去维护该有的圈层秩序。
而且很吊诡的一点是,我写的这些内容不一定会对项目方产生效果,因为真正的危机不是大家看到的什么老鼠仓,这些都只是表象,真正要解决的是项目决策人心中的阴暗面。
那我为什么要写?
是因为我自己是从中受益的,因为我了解项目方,我也是从这些危机里评估是否继续投资。甚至因为有合约的存在,我可以选择开空或者开多。
如果前几年项目方还处于一个博弈高位,现在这个行情之下,学会项目方思维,就能预判他们的预判,散户就能收割项目方。
不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吗?
【危机公关|项目方如何应对全网FUD?】
刚刚看到某个项目方听到骂声就急着回应,明显是被情绪推着走,很有可能越描越黑。
全网FUD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项目方自己丧失节奏。
1/ 先判断:FUD是否会影响最高优先级?
最高优先级可以是上大所、关键融资、重要合作、版本上线等。
如果会影响 → 立即围绕优先级处理,必要时暂停一切其他动作。
如果不影响 → 进入转化动能阶段,把FUD当作曝光与话题资源。
2/ 再分类:FUD的成因
表面问题:社交媒体、活动机制、对社区态度等
策略:管理预期,释放利好,制造反转
本质问题:老鼠仓、资金安全、利益分配、项目逻辑漏洞
策略:
(1)冷处理:切断情绪延续,等待注意力转移
(2)放大情绪:主动引爆,利用洗盘/换手机会重塑盘面
3/ 执行策略
控节奏:不要被舆论推着走,任何回应必须围绕你的目标和牌面来。
留底牌:无论是重大利好、合作进展还是资金证明,都要有随时打出的资本
4/总结
每一个项目方都会被FUD,关键不在于避免,而在于把危机变成筹码分配和叙事重塑的机会。
【Sidekick|聊聊Web3的直播应该播什么?】
本篇无利益相关,请放心食用。
写这篇文章,是因为我注意到 Sidekick 的空投只发给了主播,没有覆盖观众,甚至包括那些曾经打赏过的“大哥”用户。
1/ 为什么只空投主播?
这个设计让我产生了几个疑问。为什么只奖励主播,而不是整个直播生态的参与者?
我能想到几种可能:
Web3 直播的商业模式本就不依赖打赏;
为了维护币价,只能选择一方做激励;
项目本身运营压力较大,难以长期投入。
无论哪种原因,在当前节点选择仓促上线交易所,都显得有些不够自信。
2/ Web3 的直播,究竟该播什么?
我曾在这条推文里提到,Web3 内容的核心是“张力”:
https://t.co/qY42qACnLg
这个“张力”,不仅是尺度,更是注意力的极致拉扯。
meme 是注意力的产物,而“直播 + meme”就是注意力的放大器。直播具备实时性、情绪波动和互动性,与 meme 结合后,将天然形成冲突、爽感与参与。
所以我认为,Web3 直播的最优结构是:
大尺度 + 发币 + 注意力飞轮
3/ 为什么 https://t.co/zRzqMO7330 能火?
因为它用“玩梗 + 发币”激发了直播场的参与感与预期感。
当 Web3 的直播不再依赖传统打赏,它就必须构建一个新的闭环:
预期 → 传播 → 激励 → 再传播 → 再激励
如果无法制造足够的预期、放大情绪、促成转化,那最终还是会回到 Web2 的老路:靠内容质量和主播人格硬撑。
4/ Web3 直播带货,卖的是什么?
Web2 直播卖的是产品,Web3 直播卖的是预期。
而预期,需要张力、参与感、想象空间与共谋氛围。
目前来看,@Sidekick_Labs 离这个目标还有一些距离。但它踩对了赛道,一切皆有可能。
【公关危机|如何有效 FUD 竞争对手?】
反面教材:PUMP
正面兵法:如下 👇
1/
Pump 为什么失败了?
他们找错了人,用错了力,手法太明。真正高效的 FUD,都是幕后的艺术。
2/
第一原则:选对人
KOL不是工具,是战友,必须要立场一致、方向一致、利益一致,只接广告不站队的KOL,只会是危险因子。
现在很多平台都自己培养账号,因为你必须让发声者知道:这场战,是他自己的。
3/
第二原则:事出有因
FUD之前要拎清自己的位置,不是为自己发声,而是为用户,为行业发声。
不说“有问题”,只说“好像有问题”,引发群众自发质疑就够了。
4/
第三原则:找对情绪点
FUD的核心不是逻辑,而是情绪。
煽动感 > 指控感,只有点燃用户的情绪,才能达到目的。
5/
第四原则:团结中间派,引发次级传播
真正有效的FUD,不靠第一波,而靠“中间人接力传播”。
只有让中间人接着说、转着说、自己加料说,FUD完成传染性进化才是真成功。
总结/
FUD的目标,不是摧毁对手。
而是让群众逐渐失去对对方的信任感和安全感。
你不需要证明他们有问题,
只要让大家开始“觉得”他们有问题。

趁着今天30岁生日,我想多说一点没用的内容。我发现在币圈时间是一个很没用的东西,但对于我来说,时间给了我很多很多惊喜。
时间给予了成长
如果你在2017年认识我,你会觉得我是一个如此普通的女生,那个时候我刚来这个行业找不到工作,做一个最普通的市场岗位,月薪是4000。
时间给予了质变
我之前一直在处理原生家庭的问题,曾几何时,我一度认为我这辈子都要活在阴影里面,但时间总是能给予一些契机。
时间给予发现
我也经常后悔我是不是应该选择另一条路比如去大公司会更有安全感,但经过试错与验证,我咬着牙选择了我的主线。
时间给予了沉淀
20多岁有着太多的迷茫、焦虑甚至恐惧,尤其对于女生,我也是一样。
我和全世界对抗了很久,玩电音,毕业来币圈,不结婚来读书,没有稳定工作,在家族一直是“失败典型”。
熬过了10年之后,怎么说呢,失败也有失败的精彩。
就像我一个人跑酒店庆生,但整个酒店的员工和我说生日快乐时候,突然就觉得,世界总会拥抱你,但不一定是你想要的样子。
就像我当初进这个行业的时候,也没想过美国总统会来😂
所以相信我,亦或者说相信时间,只要时间够长就会有奇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