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练觉察 = 训练自由
业力的形成,是注意力和心念是否使用得当的结果。
分享一个好的训练心得,我们每天都会产生千万个念头,你想专注做事情时,念头就会跳出来打扰你,这个时刻,不要抗拒,出现时静静的看着他,像看电影一样,不评判、不追逐,只是静静等它自然消散。这样的觉察练习,会让你的注意力一次次回归,逐渐变得稳定而有力。
佛学里常用呼吸冥想去训练,将注意力放在呼吸上,一呼一吸,念头冒出,觉察,观察,无趣,消失,回到呼吸,反复循环,你就会慢慢感知到念头都是“空”,于是就不会被这个念头所束缚。
其实,觉察念头是一场值得深入的游戏。每一个念头的背后,都可能藏着你未觉察的需求。那些看似“阴暗”的念头——比如虚荣、嫉妒或自大——不过是未被看见的伤口在低语:
虚荣,可能源于害怕不被认可;
嫉妒,是内在小孩渴望被他人关注;
自大,常常是尚未接纳自我,用膨胀掩饰自卑。
如果你愿意深入底层,正视这些需求,并学习自己给予自己接纳与关爱,那些纠缠的念头便会自然松脱。你不仅不再被它们控制,更能从内在生长出温柔而坚实的平和。
强行压制从来不是真正的自由。
松弛是内外如一,是心口一致,
是觉察之后的放下与自在。



来了!支付奇点已到。
Coinbase 的 Base 正式推出——X402 协议。
🤖 什么是 X402?
这个开放支付协议可以让 AI 像人一样自己花钱,自主完成交易。 AI 没有银行账户,但它有钱包。 你发出指令,它自主支付——全程你无需插手。
💡 总结:
这是 Base 网络层全新的支付协议,未来所有 AI 消费、身份验证、资金溯源,大概率都将跑在它之上,它的野心,是做 AI 智能体与加密世界之间的“经济基建设施”。
最革命性的突破有两点:
✅ 1. AI 身份问题,被私钥解决了
AI 没有身份证,但它有私钥。付款即验身份,就这么简单。 你的个人 AI 助手可以直接调用你授权的加密钱包,帮你订机票、买数据、支付订阅——完全自动执行。
✅ 2. 支付 0 延迟,终结“卡顿”
传统支付麻烦,费用多,慢,而它只需要链上稳定币支付,几秒确认、不可逆。AI 调用 API 再也不会卡在支付环节。
🔮 这意味什么?
AI 将真正走向线下、走进现实。 它可以自己打车、订餐、购买数据服务……只要连上网,就能完成支付。
🧩 为什么偏偏是 “402 Payment Required”?
看懂 X402,得先明白它的“考古式创新”:
· 历史的伏笔:
HTTP 402 状态码早在 1999 年就被定义为 “Payment Required”,但近 30 年来几乎是个“僵尸代码”。不是前人没想到,而是传统支付(如信用卡、PayPal)根本没法原生嵌入 HTTP 协议。
· Coinbase 的激活:
Base 团队做的不是发明新标准,而是把尘封的互联网原始设计,用区块链重新激活。 这相当于在 TCP/IP 传输层之上,原生嵌入一个数字货币结算层。
🛠️ X402 的本质: 是一台精密的“信任机器”。
它将复杂的金融信任,转化为可编程的密码学验证。
1️⃣ 身份验证的范式转移
· 传统路径:KYC/AML → 银行账户 → 信用卡 → API Key,核心是 “你是谁”
· X402 路径:私钥签名 → 支付证明,核心是 “你拥有什么(私钥)” + “授权了什么(签名)”
💬 Oli 解读: 这才是真正的“授权即支付”。AI Agent 通过对支付负载签名,一次性完成认证+支付。服务器不关心背后是人是代码,只需验证签名有效性。这为“无主AI”、DAO化代理打开经济大门。
2️⃣ 结算方式的根本升级
· 传统金融:“净额交收” + T+1/T+0 清算,存在延迟与信用风险
· X402 + 区块链:“逐笔交收” + 即时终局性,支付即结算,交易上链即不可逆
💬 Oli 解读: 对高频、实时、强依赖的 AI 工作流来说,这是关键基建。想象一个 AI 连续调用 10 个 API 完成任务,若某次支付卡顿,整个流程崩溃。X402 确保支付的“原子性”——成功或失败,没有中间状态。
现在来举个例子,解释下x402 协议的运作过程:
比如,一个用户向 Claude 提出一个请求:使用我的 Coinbase 钱包,帮我在亚马逊上购买一条牛仔裤。
AI 收到请求后,向亚马逊发起购买请求,然后亚马逊方构造了一个初步的交易,包括将使用的钱包地址、将使用的链、币种以及具体金额。
AI 收到之后,将这个交易发送给 x402 协议的验证器,检查对应钱包对应链上是否具有足够的资产、商品是否可交易以及用户是否确认授权。都完成后,将金额以及付款证明发送至商家地址,然后,交易完成。
这里可以明显看到,链上资产用于真正去支付的渠道被进一步简化,不需要大家出金变成法币去消费,而是可以直接把 USDT、USDC 甚至其它链上资产拿来消费。
🌍 未来不在“AI vs Crypto”,而在“AI + Crypto”
AI 需要三样东西:身份、支付、溯源。
Cryptocurrency 原生提供了这三样。
它们不是竞争关系,而是共同塑造一个更开放的互联网——一个智力与资金都能自由流动的互联网。
如果你也认同这是未来底层协议的重要一步,对支付感兴趣,欢迎一起探讨追踪 X402 生态的早期机会。

🔥 Pancake IFO 现场直击!首个 IFO DeFi 项目 @sigmadotmoney 目前已超募 350 倍!
放了 1000U 的 $CAKE 试试水👀
@BNBCHAINZH 里MVB 10的项目,和 @CurveFinance @lista_dao @pendle_fi MEV Capital都有合作,主要产品特点:开BNB的杠杆仓位0资金费率,还有软清算机制不会一刀切的爆仓。
👉小白都可参与,非常简单!
无需 KYC,存 $CAKE 即可:
参与链接(非投资建议 DYOR)
https://t.co/NFkTyW1dvW
💟方法:可以买cake现货或者去Venus借cake,再进入链接,链接wallet,选择存 $cake 参与打新。
1️⃣ $SIGMA 代币基本情况
· 总供应:10亿
· 本次公开销售:1500万(1.5%)
· 预售价格:$0.01
· 目标FDV:$1000万
· 筹资目标:$15万
· ⚠️ 无锁仓,TGE 后直接全流通
2️⃣ 历史 CAKE 打新数据参考
我翻了过去一年多的12个IFO案例,发现:
· 约 58% 的项目上线后涨超 5 倍
· $SIGMA 现在看大kol们说预期在 1–3 倍区间
📈 成功案例:
· $LISTA:预售 $0.02 → 上线 $0.65,涨 3150%
· $EGP:$0.37 → $5.00,涨 2062%
· $WBAI:$0.03 → $0.10,涨 300%
打了1000u试试看吧👀

本文为机器翻译 展示原文
🎙Sigma AMA - X 直播!
欢迎加入我们,讨论 RWA 和 DeFi,以及它们将如何成为金融和区块链的下一个前沿!
🕗 10 月 20 日晚上 8 点(UTC+8)
📍
💰 5 个实时问题,每个 50 美元!
嘉宾:
🔸 Chris - 联合创始人@SigmaDotMoney
🔸
今天,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之一
杨振宁先生在北京逝世,享年103岁。
先生年少时曾在昆一中与西南联大求学
与云南结下深厚的不解之缘
有幸与先生作为校友
我深感自豪
先生取得的成就:
“在物理学浩瀚星空中刻下中国人不朽的坐标——“杨-米尔斯规范场论”筑牢现代物理基石,“宇称不守恒定律”改写了人类对自然的认知。”
抗战时期的昆明物价飞涨
1945年杨振宁还外出兼教
给在昆明的部分美军官兵教中文
每周教3小时以贴补家用
在战火时期勤工俭学还教书育人
今日昆一中的校园里
许多人自发前来献花
缅怀这位母校最杰出的校友
先生与大半个学术圈的泰斗都有交集
奥本海默是他的同事
爱因斯坦是他的同事
“氢弹之父”泰勒是他的导师
“两弹元勋”邓稼先是他的同学和挚友
他不仅凭借宇称不守恒的发现
获得了诺贝尔奖的至高荣誉
其创立的杨-米尔斯规范场理论
更是一项足以比肩牛顿力学
和麦克斯韦电磁理论的奠基性成就
为整个粒子物理标准模型的建立
提供了数学框架
深刻影响了当代物理学的发展进程
杨老身上让我们看到了天才的可能性
他不仅拥有超凡的数学天赋
更难得的是一生保持平静温和的性情
晚年他选择归来
2015年他放弃美国国籍,回归中国
他的归来是一种象征和浪潮
也激励了新一代留学人才回国报效
先生虽逝,风范长存
他那“心怀家国”的赤子情怀
将如星斗,永远照亮后来者的求索长路
科学没有国界
科学家有自己的祖国
祝母校下一个120年愈发犀利
缅怀昆一中最牛校友杨振宁先生
先生千古🙏🙏🙏




空仓,是一种被低估的智慧。
10.9号发文让大家清仓
10.11遇到史诗级黑天鹅
这里有运气的成分
但更多是周期的答案
自己也有一部分底仓还留着
现在放入冷钱包等待
现在就看之前的判断是否准确
观察下这次12,6200是否是牛顶
在结合如果持续跌一个月
就会进入熊的看法
从过去几轮BTC的增长来看
每轮周期高点都出现在Q4
•2013年11月:$1163
•2017年12月:$19891
•2021年11月:$69000
历史回撤数据如下:
•2014年:-87%
•2018年:-84%
•2022年:-77%
历史上比特币熊市
每次回撤的幅度都在逐渐变小
因为市值越大
波动率必然会随之降低
所以空仓后,等待明年低点入
可以又多获得一半多的筹码
可以参考以上回撤的数据
这就是最朴素的周期操作
经历过几轮牛熊
得到的几个心得:
对于远古巨鲸和有大资产的人
确实不缺钱 可以不管价格波动
也可以高喊一直hold不卖的言论
但是对于2021年5-7万买入的人
他们首先大仓位入 忍受暴跌到17000
需要忍受巨大的心态折磨不割肉
还需要场外有不少钱 养活自己和家人
然后再到三年后
2024年才回到成本区
然后再熬一年才能赚钱
虽然这些只是冷冰冰的文字
但是大家感受过10.11暴跌后
应该能感觉到这种心态的巨大折磨
一般人真熬不住
除非已有较大利润或者这笔投资占比较小
周期操作 + 获利转入冷钱包
应该是风险小和最稳妥的路径
别贪图那点利息
多少人因小利而丢失本金
静心等待下一个周期
省下的时间,去体验,去生活,去陪伴家人。

第一家DAT公司已跑路
#QMMM
这就是为什么
我们要警惕加密概念的上市公司
宏伟叙事 ≠ 真实价值
一家公司,上个月刚宣布
投入1亿美元购买BTC、ETH和SOL
在短短几天内10💲冲到303美元💵
股价飙涨560倍 市值冲破百亿
它就是“跑路微策略”QMMM
创始人桂滨,纸上富贵近十亿
直到SEC出手,一切戛然而止
铜锣湾天后海景大厦的办公室
早已人去楼空 散户求救无门
这是一个经典的华尔街骗局
编织梦想,卷走散户现金
概念很快就会破灭
但跑路的痕迹不会
辨别力是最终的技能
潮水正在揭示一切
另一个故事
同样的逻辑
一家公司在不到2个月的时间里
股价暴涨超200% 市值提升4个亿
这个股票就是“太一云”
董事长邓迪亲自下场拉抬股价
北京证监局对其立案调查罚款300万
随后转战加密领域
开启MINAX交易所新篇章
如果历史给我们任何教训
那就是不经过第三方托管的数字资产
都是纸上的财富
所有不透明无法审查的DAT
都值得怀疑
当空洞的叙事取代坚实的基本面
当社交媒体狂热取代理性投资时
资本市场所能产生的巨大泡沫和风险
并非每一次暴涨都是机遇
并非每一个DAT都拥有资产
潮水退去时,你才会看到谁在裸泳
而现在,正是退潮之时…

🚨 重磅 AMA 来袭 🚨
🔥 BNB 生态爆发背后:上市公司进军加密,FFAI 的 RWA 战略
⏰ 时间:2025年10月16日21:00 (UTC+8)
🔗 链接:
✨ 主办方:@MetaEraCN,@FaradayFuture
🎙️ 主持人:@JessicaMetaEra
🎙️
讲一个中欧商学院的小故事
有三个人上电梯
一起从1楼到21楼
一个人在闭目养神
一个人简单的拉伸
一个人在电梯里拼命健身
三个人同时达到了21楼
拼命健身的人说:
我很努力,全力以赴,才能抵达顶峰。
拉伸的人说:
做好准备,机会总是眷顾有准备的人。
闭目养神的人说:
我什么都没做,就到了21楼。
他们都认为
是自己的选择或努力
让他们抵达了目的地
却未曾想过
真正带他们上升的
是那部电梯
电梯,是时代的大势
而控制电梯上下的人
才决定了时代的走势
和你我的运势
现在控制电梯的人
也许就是世界舞台中央的特朗普
他的每一个决策每一次按键
都将牵引资本的电梯上行或下坠
认知和努力固然重要
但看清谁在控制电梯
或许才是这个时代的智慧
Hold 现货 $BTC
永远正确且轻松的财务决定
前两天市场狂欢时我刚发预警
把自己等仓位全部都清了
今天就遇到史诗级清算
爆仓160万人、200亿美金
贸易战重启血洗全球资本市场
昨天,特朗普又要开始对中国打贸易战
美国从 11 月 1 日起对中国征收 100% 的关税
比特币,一个总市值超 2 万亿的全球大宗商品,一夜暴跌 12%。
@ethena_labs 发行的合成稳定币USDe严重脱锚,短时最低跌至 0.6567 美元❗️#usde 价格急剧偏离直接触发了币安上大量USDe循环贷仓位的连锁清算,谁能想到Delta中性的稳定币会发生这种事情,真的是要敬畏市场。
这应该是2022年Terra Luna事件以来最严重的稳定币危机了,这也用真实案例告诉大家合成稳定币在极端波动下的脆弱性。
这一惨痛案例再次为我们敲响警钟
DeFi并非无风险乐园
极端行情一来一切化为乌有
也要警惕价格预言机
可能成为整个系统的“风险预言机”
智能合约纵然能精准执行链上逻辑
却无法主动感知现实世界
预言机,是一个项目获取关键数据的“眼睛”和“耳朵”,肩负着喂价、验证与执行的重任。
一旦预言机失真或失灵,整个DeFi生态便如同建立在流沙之上,顷刻间可能崩塌。
历史上已有惨痛的教训。
2019年,Synthetix因价格错误导致3700万枚sETH的资产被异常铸造;2020年,DeFi协议bZx因预言机操纵遭遇攻击,损失3649枚ETH。这些事件揭示了预言机的不稳定性如何在瞬间击垮一个庞大的金融系统。
2025年3月,预测市场Polymarket再次暴露了预言机的脆弱性。一个关于"乌克兰是否会在4月前与特朗普签署矿产协议"的对赌池(约700万美元押注),被一名持有大量UMA代币的"鲸鱼"通过操纵UMA预言机的投票机制恶意操纵,导致错误判定结果。这起事件凸显了"乐观预言机”在依赖代币投票机制时可能面临的治理攻击风险,特别是对复杂事件进行定性判定的挑战。
这个周期,我们见证了太多巨鲸用上亿资金加杠杆追逐利润,也目睹了不止一位“巨鲸”的黯然离场。
无论坐拥多少筹码
在市场面前都同样渺小。
经历如此灾难
我们能做的唯有:敬畏市场。
即便身处狂暴牛市,也绝非人人都能满载而归。真正的智慧在于永远对市场保持敬畏,将风险控制刻入骨髓。
永远牢记:守住本金,才是你在市场中生存并走向未来的唯一资本。
昨天晚上认真研究了谷歌云,谷歌发了自己的链:GCUL公链
一个专为支付、资产代币化与结算而设计的 Layer-1 区块链网络。
如果 $GCUL 消息属实,谷歌推出的这一代币将带来何种深远影响?
全球支付体系依然是商业运转的核心,但其背后的基础设施,却早已老化且高度碎片化。跨境转账通常既慢又贵,许多银行仍依赖维护成本高、升级困难的传统系统。
与此同时,随着数字资产与稳定币的崛起,市场对更快、更便宜、可编程的支付系统需求急剧增长。稳定币正在成为金融领域最具颠覆性的力量之一。
GCUL野心很大
旨在挑战Circle,Ripple,Stripe的地位。
Google 设想的未来,是一个资金 24/7 自由流动的全球体系,由受监管机构与安全结算资产(如央行存款或货币市场基金)支撑。
与大多数加密项目不同,GCUL 并不意图“取代货币”,而是升级现有系统,让商业银行货币继续作为金融体系核心,在监管明确与资本高效的前提下,实现现代化转型。
就体验来说,开仓流动性不足,滑点比较大(10-20%),但买盘很大,昨天晚上进入的这一波上涨把前面meme亏的又补回来了。
告别meme,认真投研。



最近亲自参与打土狗,玩mem,
彻底体会币安整个链路和氛围
才能彻底了解这里为什么能实现内循环
今天最牛的是出现了【meme Rush】
通过@four_meme_ 协议打通内盘
并将准入门槛提升至1m
在不改变游戏规则的前提下
大幅提高做庄的难度
结合无私钥钱包的“一人一地址”机制
BN得以精准识别并绑定链上活跃用户
可以实现数据层面的闭环
😇传统金融中有“预期管理”与“流程分润”
@binancezh 将这种逻辑引入加密世界
✅新框架下,代币的上币路径可能演变为:
Meme Rush 内盘 → 外盘 → Aster Perp → Aster Spot → BN Alpha → BN Perp → BN Spot
以前上合约就砸盘 现在不一定了
每一个环节都在延长价值的释放周期
也在不断强化用户的参与预期
从Perp-Spot的简单变现,到如今多层级、分阶段的上币路径,交易所不再只是流量的终点,而成为生态的控制中枢。
币安通过这次meme反向输出华语到世界
现在又不断革新内部的上币流程
真的是太会玩了!具备创新又深入群众
在 @BNBCHAIN 建设 $BNB 太有价值了

原本不太想说的行业秘密 但是我发现也不算行业秘密了
我觉得徐总把我的这篇推文可以放在例会上讨论一下 @star_okx
bn这一波其实是革新了交易所的上币listing渠道,以往都是 perp - spot 内部的可腾挪渠道是极少的,因为预期是跟着市梦率走的
今天,币安@cz_binance
和软银的孙正义,两位大佬联手了!
CZ蛮可爱的,说照片Not AI🤣
没错,他们手里拿的就是合作协议
软银旗下的国民支付App——PayPay
正式买下了币安日本40%的股份。
这事儿为什么这么重要?
几个细节帮你理清:
1. 用户体验直接起飞:
PayPay在日本有超过7000万用户,几乎覆盖了一半的日本人。以后,这7000万人想买比特币或以太坊,可能不需要重新注册复杂的交易所,直接在熟悉的PayPay App里就能一键购买。卖币提现的钱,也能秒到PayPay钱包,用于日常扫码支付。这简直是“入金-交易-出金”的全流程无缝连接。
2. 给币安一张“超级通行证”:
软银在日本的影响力是现象级的,它不仅是电信巨头,更是庞大的投资帝国。有了软银的站台和PayPay这个本土化入口,币安在日本市场相当于拿到了一张含金量极高的信任状和流量护照,能迅速触达海量传统用户。
3. 合规的里程碑:
币安日本本身就是持牌交易所,现在又拉来了最注重合规的本土巨头。这等于向市场和监管宣告:加密货币正在被传统金融核心力量接纳,并将以高度合规的方式融入主流经济。这对整个行业信心的提振是巨大的。
简单说,这不仅是笔股权交易,更像是一次“新老世界”的握手。孙正义用PayPay把赵长鹏的加密世界,直接接入了日本普通人的日常生活。
可以预见,日本市场很快会迎来一波加密货币与支付结合的应用浪潮,全球其他巨头,估计也在盯着看这场实验会如何演变。#PayFi #BNB @binancezh

历史惊人的相似‼️达里欧提出:
当货币秩序恶化,就像1970年代初,黄金股市同创新高,钱还能去那里?
达里奥指出当前股市与黄金同创历史新高的现象,就像1970年代初货币秩序危机。他认为美国巨额债务使美元难以有效储存财富,所以投资者正自然转向更硬的替代货币如黄金。历史数据显示类似情况曾发生于1944年和1971年,当货币体系崩溃时,资金会寻找真正的价值锚点,当前市场表现实则是货币贬值逻辑下的必然选择。
每当货币信用削弱(如1971年美元与黄金脱钩),资金会同时涌向股市和黄金——前者追逐真实增长点,后者规避风险。
达里奥的洞察在于,这本质是人们对"财富容器"的集体迁移。如今不同的是,AI带来的生产力变革或许延长了这个周期,但逻辑从未改变:
当钱难以存住价值,人类总会找到更硬的容器。
刚刚,@four_meme_ 收益在过去24小时超过了@pumpdotfun 成为新的链上巨头‼️
这类launchpad让普通人可以以更低成本更少筹码去捕获从0启动的链上资产,加上CZ亲自下场,引发了这场全民FOMO。
昨天一姐 @heyibinance 加入@EnHeng456 群
一线和群友聊天💬🍉
这个群的含金量在越来越高
没有 #客服小何 就没有币安人生!


BNB的共识真的很强 明显的推背感
BTC ETC下跌📉 BNB还在涨
昨天刚和 @taowang1 聊完long BNB
一天时间又继续涨,这波势能下用0资金费率的 @sigmadotmoney 开做多BNB真的太划算了,meme看不懂,但 $BNB 一定要参与!#币安人生 就是你买入,让两位神仙老板 @cz_binance @heyibinance 来帮忙打工建设。👀
这盛世,如你所愿。@cz_binance
BNB市值突破1800亿美元,稳居加密货币总市值第三,仅次于BTC与ETH。
@binancezh 真正做到了让参与的普通人富起来——这是加密世界最真实的平权。无论经历多少质疑与诋毁,币安始终用可靠的服务与产品,回馈每一位信任它的人,市场波动起伏,从被嘲笑到被尊重,币安用实力得人心。
也许,这就是“币安人生”。
这一波FOMO情绪,甚至吸引众多外国人涌向BSC寻找财富密码,中文meme的崛起,是用户量、话语权和想象力的兑现。
回顾这段时间,我曾因对Meme的偏见,踏空了BNB Chain上的多个机会。比如“币安人生”在0.04时我没看懂、没研究,后来在 @brc20niubi 和多位大V的持续宣传下才关注到。现在它已突破9000万美元市值,成为首个冲上新高、真正出圈的中文Meme。
链上皇 @0xSunNFT 也在持续大额买入。说实话,这一波如果没有信仰,早期真的很难拿住,稍有不慎就会卖飞。
摒弃成见,保持敏锐,感受市场情绪,
小市值可以搏一搏。
从生态逻辑看,BSC与Solana等链之所以成为Meme热土,得益于低交易成本与高速度,大幅降低了创建和交易门槛,能让项目能快速启动、吸引海量用户,这也是大表哥和一姐多年不断努力的结果。
而且币安社区形成了送币的玩法,今天看到@GCsheng 送给 @EnHeng456 100万个币安人生,只因为大家热衷分享,点亮了彼此,一起在BSC共同战斗过,这种社区文化就很有趣传播力也很广。
正是因为CZ和 @heyibinance 这么努力的为@BNBCHAIN 奋斗在一线💪知行合一,深入基层,与群众打成一片,这样的创业者精神才能凝聚心流和共识。
归根结底,这一波真要感谢BNB——它让我们结识了天南海北的朋友,每天感受财富的流动,不论身处哪个行业,BNB真的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
回看8月的帖子,很开心选择了币安和BNB
https://t.co/OQKbTBe9Tk
今年,是属于币安的一年。
时间,终会证明一切。💛🐝



本文为机器翻译 展示原文
长$ bnb,并获得0筹资费用。 👀
#币安人生
其实就是 Crypto 人生的缩影,
是我们这一代加密人的共同叙事。
交易、冲土狗、撸毛、套利……
无论你在币圈扮演什么角色,
几乎都绕不开币安这个符号。
它不只是一个 meme,
更像是一面镜子,
照出我们共同的经历——
深夜盯盘的煎熬,
暴涨时的 FOMO,
暴跌后的 EMO,
踏空的懊恼,
抄底的狂喜。
那些苦闷与希望交织的日子,
那些失望又重燃信心的夜晚,
每一次点击“确认交易”的瞬间,
都是我们真实活过的痕迹。
币安人生,
不是谁的广告,
而是区块链为我们写下的时代注脚。
不管你爱它还是吐槽它,
我们都在以不同方式,
经历着这段无法复刻的加密旅程。
@binancezh @BNBCHAIN #BNB
这次没去 #TOKEN2049 反而悟了:
真正的Alpha,往往藏在“不动”的哲学里。
今年最爽的体验是什么?选对标的,旅行途中看账户自动增值。对我而言,今年最正确的决策只有三个字母—— $BNB 。
很多人把Crypto投资活生生干成体力劳动,每天追涨杀跌,身体累垮了,为追热点无比焦虑,但看看世界级高手查理·芒格,他用一生验证的真理:顶级的投资,往往以“不动”为载体。
他的核心逻辑其实可拆解为三个维度:
🔹 识别复利机器
🔹 极度的耐心
🔹 修炼无为心态
那么问题来了——如何在币圈找到这样的“复利机器”?以 $BNB 为例,我们来做一次拆解:
1️⃣ 资产属性|类股权价值引擎
这代表着某一平台、协议或生态系统的价值映射。他的价值通常受生态体量、用户增长、交易活跃度等宏观因素驱动,逻辑上类似于公司股权。
BNB 本质是币安生态的价值承载体,其经济模型中季度销毁机制构建了独特的通缩逻辑:
BNB通过季度销毁机制持续减少流通供应量,在供给端形成长期通缩趋势,为币价提供稳定支撑。然而,与传统股权不同,BNB的销毁机制并未与平台盈利挂钩,而是锚定其在生态中的供需关系,通过持续减少流通量,在供需层面形成价值支撑,因此BNB并非严格意义上的股权资产,只是具备一种“类股权”的属性—通过销毁减少BNB的实际流通量来构建BNB与币安生态之间的价值映射关系,持有者间接分享生态扩张红利。
2️⃣ 功能属性|生态内硬通货
在具体使用场景中发挥实际职能,例如用于支付手续费、Gas、质押、参与治理、兑换服务或享受平台优惠等。
支付Gas、质押、Launchpool、治理投票——BNB在币安生态内扮演着“血液”角色。每次空投、手续费折扣、新资产挖矿,都在强化其使用场景。BNB在平台中承担支付、Gas、质押、打新、参与治理等功能,本质上发挥着类似经济体内流通货币的作用,BNB价值取决于生态经济规模变化,以及代币在生态内的供需关系,每次币安送钱的空投也是给BNB HOLDers,真实的给足了散户得钱的场景。
功能属性越强,生态内需求越稳固,形成正向循环。
更关键的是,我在与多家机构和DAT公司的交流中,我们看到一个稀缺特质:币安从创始之初就将所有参与者利益通过BNB深度绑定(股东,管理层,用户,和其他生态相关者),这在币圈是很少见的,基本上是零和博弈。
@cz_binance 最近也在发力,和传统金融巨头Franklin Templeton合作,早就财富自由了,还到处飞见各国总统... 真的切实感受到技术男all in生态的决心,web3正处于高速演进的阶段,还有很多发展空间,想象空间很大,跟对车就是搭上了顺风车。
【高阶工具指南】
如果你看好BNB,想加杠杆,那这有个妙招。
长期持仓杠杆最头痛什么?
资金费率侵蚀利润。
分享一个 @BNBCHAINZH 上的实战工具: @sigmadotmoney ,这个项目是币安MVB10的一个结构化产品,类似传统金融里的分级基金,因为结构化原因可以做到0️⃣ funding fees,目前币安是4小时收一次资金费,这个产品的优势:
✅ 零资金费率
✅ 软清算机制(睡得着觉,避免瞬间爆仓)
✅ 支持BNB杠杆7x仓位
操作路径:
打开币安Wallet → 发现 → DApp输入 https://t.co/ZsQMDSMsw2 → Trade就可以开仓。
前段时间1000附近开了个小杠杆的仓位,反正没啥成本,短短几天就赚了,币安真的猛,打破了以往逢会必跌的套路,BNB总是刷新新高!
也许很多人觉得现在价格高,不好下手,但第一性原理是:好的标的没有上限,十年前你敢信比特币能被华尔街接纳吗?所以,认真学习,提高认知,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顶级资产从不存在“价格太高”,只存在“认知不足”。
真正的差距,在于能否看懂核心资产的价值逻辑,并敢于在波动中牢牢握住,不因为短期利益卖飞。
我的持仓策略依旧清晰:大仓位,定投配置 $BTC $ETH $BNB ——简单,但需要定力。
(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DYOR)
@binance @sisibinanc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