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G
+3.45%
喜欢玩 meme 的朋友都知道,大部分的meme项目都是一波流,靠着市场FOMO情绪“第一波用户冲进去赚钱”,想找到更长期、可持续的 meme 玩法少之又少! 我最近关注的 @degendotgg ,可能给出了一个不一样的答案。 它不是传统 meme 项目,也不是 https://t.co/0srF3XUAwZ 的克隆品,而是把游戏化交易 + 热度资产化 + 策展经济 + 曲线机制融合在一起,尝试用机制创新重塑 meme 的交易方式和生命周期。 这次他们推出的 $GG「封印空投」机制,更像是把 meme 的短期暴冲变成长线蓄力博弈的范例: 下面说重点,这个平台到底不一样在哪? 一、Tag ≠ Token:交易的,是「热度」 在 https://t.co/R1xs1whjpO,每一个 Token 都叫 Tag,代表一个话题或者梗。 不是每个人发币,而是定义话题。你可以抢先创建自己想做的 Meme 词条,比如「pepe2024」「睡王拜登」「AI崩了」等等,每个话题在站内是唯一的。 这意味着你交易的不是哪个项目的价值,而是话题的传播力和“叙事热度”。 二、Playlist 策展:谁会整活,谁就能赚钱 你可以把多个 Tag 打包成一个 Playlist,理解成链上的“歌单”或“热梗合集”。 * 你定义组合、封面图、说明和链接 * 别人围绕你的 Playlist 进行交易,你能获得平台手续费分润(如果你是 Degen Gold 用户,分润比例最高 55%) 这不是为了发币赚钱,而是把策展、整活、传播热度这件事变成一种收入来源。 三、角色机制:交易不是买卖,是对战 平台有三个角色可选,每次买入时都可以切换: Paperhand(x1 积分倍率) Base Diamond(x2) Apex Diamond(x3 + 封印技能) 角色不仅影响你的“积分获取速度”,还能触发一些交易机制,比如 Apex Diamond 的“封印”技能:在别人买入后强制锁仓一定时间。 等于是交易行为本身,变成了一场有 Buff、有博弈的对战游戏。 四、$GG 的封印空投机制:真正的机制创新 他们最近上线了平台通证 $GG,并设计了一套极具张力的分发逻辑,叫「封印空投」,核心有三步: 1⃣ 总量 20 亿,其中 50% 直接封印进 bonding curve,无法买卖 用户无法交易这部分,只有平台可以从曲线中回购并销毁。 2⃣ 平台手续费的 30%,专门拿来买回并销毁 $GG 每一次交易都推动曲线价格上行,供应量持续减少。 3⃣ 一个月后,封印解除,剩余 50% 代币按用户积分占比空投 积分 = 交易量 × 角色加成 这意味着你参与越多、角色倍率越高,空投拿得越多。 重点是:整个封印期,$GG 无法被市场买入,只有平台“单向回购销毁”。这不是控盘,是直接消盘。 五、关于波动性:这不是传统市场,这是极限场 degen 的 bonding curve 是官方调过的,涨得比任何平台都快,也更危险。 举例来说: | 投入 | 在 https://t.co/0srF3XUAwZ 涨幅 | 在 https://t.co/R1xs1whjpO 涨幅 | | 100 SOL | 20x | 10,000x | | 1000 SOL | 2,000x | 1,000,000x | 不是模拟现实,而是专为 degen 设计的一台“情绪放大机”。 六、这个平台适合什么样的用户? 喜欢 meme,但不想只做短期跟风的人 喜欢 GameFi,但不想被复杂 UI 和成本劝退的人 喜欢整活传播,有内容运营能力的人 喜欢博弈、做局、拆局的人 说白了,https://t.co/R1xs1whjpO 是 meme 场里的“王者荣耀”,你不是买币,而是在做热度策划、策略交易和社区玩法设计。 最后简单总结: 大多数 meme 项目靠“讲故事、FOMO”生存,https://t.co/R1xs1whjpO 却在搭建一整套“互动叙事经济系统”。 而 $GG 的封印空投机制,则是对当前 meme 流动性和投机结构的一次逆向操作: 主动延迟供给 + 通缩抬价 + 参与式积分分配,激励机制清晰,预期管理明确。 我目前也在参与 $GG 的空投阶段,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可以一起玩,欢迎交流策略,例如 Playlist 组合怎么选、角色怎么玩得最赚、怎么用最少预算冲最多积分,留言一起拆局吧。 #degengg
From X

Disclaimer: The above content reflects only the author's opinion and does not represent any stance of CoinNX, nor does it constitute any investment advice related to CoinN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