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近自己觉得胜率还行啊,莫名被评论说割人还删帖了, 刚看了一下这小哥提的币完全一头雾水,估计是记错了。
不过前天 $Bank 刚出现异动的时候的确写了个推,但估计 10 分钟不到就删除了。原因不是为了割人,而是我发推后跟 @LorenzoProtocol 团队核实,发现当时的启动是野庄通过合约撬动的,可能会有非常大的波动。
当时我还发了个图,合约持仓都已经超过流通市值了。
我自己一贯是除了很有把握的都低倍合约上车且配上严格的止损,但不排除粉丝里有喜欢高倍跟车的。所以即便我觉得 $BANK 启动是大几率,也还是把帖子删了,等确定有了趋势行情再提。
过去两天 K 线证明我是对的,上下波动极大,我建的仓位没有关但部分打损,0.086 追进去的到刚才0.095 才止盈,算是暂时结束。
我不是广场上那种只赢不输的神奇带单老师。 我发的标的每一个都是我自己会上,且会尽可能把判断逻辑讲清楚。
如果你觉得有道理跟着买了,赚了我也不要你钱,亏了说明我亏的比你更多,不想搞收费群的原因就是希望简单点,别搞那么大压力。
所以爱看不看,爱信不信,KOL 的意见只能作为你自己决策的参考,如果你想要找的是包赢的带单老师,出门左拐,好走不送。

《OK 钱包的用户都在哪里玩?》
这个有点意思,根据刀哥的提示我去翻了一下具体数据,因为OKX 钱包从启动返佣到现在的收入应该是真实的用户活跃体现了:
EVM 阵营
Bnbchain: 367w 54%
Xlayer:150w 22%
Linea:65w 9%
Base:48w 7%
Arb:4.9w 1%
Solana:311w
基本与体感一致,Linea 发币热度过去后估计份额会减少到忽略不计,所以真正亚洲用户链上的玩家就是在玩 Solana/Bnbchain,Xlayer 增速也挺快,Base 链的主要玩家还是欧美,Arb/Polygon/OP 等链已经没什么人玩了。
回头扒到币安钱包的返佣地址就可以有更全面的信息出来了。
可以作为大家买公链币的基本面参考。
传送门:
https://t.co/5dO0BFhK9d
https://t.co/uYxuMyTfL4


《Alpha 屎里淘金之 $AA 》
币安 Alpha 虽然我用了个比较粗俗的比喻,因为上的币真的又多又密,很多我听都没听过。但瑕不掩瑜,其实目前小币的流动性是远远超过二线所的现货真实流动性的,尤其是有潜力的小币。
昨天看到 CryptoRank 上关于币安 Alpha 的一个情况,其实过去一段时间按照 ROI 涨幅排序前十个项目里7 个是在 Bnbchain 的,历史回报率 20-2000 倍,说明里面的金子还是有的。
所以我这个系列还准备继续写下去,专门寻找发掘 Alpha 里有潜力的小币。
今天我上了一个新的 @ARAI_Systems $AA ,也是这两天币价表现比较亮眼的,逻辑写一下:
这个项目的亮点:
✅ 红杉投资,目前币圈里红杉投的项目其实不算多,其中很多表现亮眼,比如 sahara 等
✅ 也是只上了 Alpha,连 Perp 和 Bybit 等都没上,理论上筹码应该没有给出去多少,控筹率高
✅项目方融了 5M,这钱虽然不算多,但足够努力一下爬天梯冲 BN Perp 了。如果在 Alpah 就下班,流动性连团队自己都赚不到钱,别提给 VC 们交代了。
现在咱们把绝大部分 VC 项目可以作meme 看,与其分析基本面不如分析人性。换位思考你如果是团队老板,会愿意几年的努力没回报还背一身口碑债么?
所以在这个币昨天今天明显启动后我追了一些,就当做刮彩票了,万一真的能拱上个币安 Perp,那就算赚到了。
如果买的话,大家一定记得去币安钱包里买,因为币安 CEX 上 Alpha 入口的流动性比较小,钱包里没啥问题。
PS:
提醒一下,这几天越来越靠近议息落地,市场波动性会增大,大家拿不会肉疼的钱玩玩以小博大就行,心态控制好不要 fomo 上头。
CryptoRank 的传送门:
https://t.co/oq6kt8M8vY


其实这个趋势最利好的当前另外一个项目 @Backpack ,之前还好多人争论 BP 会不会发币,还是会 IPO。
现在有啥好纠结的,成年人两个都要😂😂 ,每天想起来就去 @Backpack_CN 操作一下积的分就行。
《就 Polymarket 推测热门公司币股双发的趋势》
今天早上看到一堆人在报 @Polymarket 要发币的事,花了点时间仔细翻了翻 Source。
媒体报道Polymarket 9 月给 SEC 提交的报告里包括了要发币的意愿,我去 SEC 官网找了一下这个文件(Form D),因为都是公开的。
https://t.co/vEit8CFolV ,然后Polymarket 的运营实体是 Blockratize Inc. ,搜一下的确是能看到,不过最新的一份是 8 月1 日提交的,而非最近。
打开仔细看了一下内容,发现媒体猜测 Polymarket 要发币的主要推测来自于 -- Warrants 或其他权利(Other warrants / Other “rights to acquire another security”)这一项,因为在加密行业里通常就是暗示将来可能发行代币或代币相关权利。
然后再看一下其他有意思的内容:
总融资额度 US$257,535,911
已售出金额 US$135,373,939
投资人数量 23
说明市场对 Polymarket 的潜力或其增长预期做了正面下注。
~~~~~~~~~~~~~~~~~~~
其实 Polymarket 发币我是在意料之中的,而且未来可能会有更多公司采取股票和代币的双重融资方式。
这个事情过去一段时间我与传统资本和币圈小伙伴讨论过好几次,目前我是持积极态度的,几个原因:
监管逐步清晰:
美国已经推动数字资产立法,明确代币与证券的边界,未来几年只要 Trump 不下台,大概率会继续。如果法律允许 “代币 = 用户权益 / 社区治理” 而不必等同于股票,公司会更有动力双发。
市场接受度提高:
投资人(特别是机构)逐渐认可代币作为一类“可编程金融资产”,而不是单纯的投机品 -- 我传统金融的朋友跟我说他们体感非常明显,尤其今年。
技术成熟:
随着链上合规 KYC、稳定币结算、RWA(现实世界资产)发展,股票和代币的发行和清算流程会逐渐趋同。
那么对于公司来说同时搞股票和代币会有哪些可能的好处?咱们换位思考一下,假如你是一个市场热捧的公司。
双重融资渠道:
股票发行面向传统资本市场(VC、PE、机构投资人),代币发行面向加密用户和全球散户。两者叠加可以同时获取 机构资金 + 用户社区资金,给你合法合规的获取更多资金,你要不要?
社区激励与治理:
代币不仅是融资工具,还能用作用户激励、协议治理权、产品使用折扣等,能把投资人和用户绑定在一起,这是传统股权难以实现的。
讲直白一点:有代币可以更好的建社区,比股票灵活太多了。
流动性和市场深度:
股票市场流动性强、受监管;代币市场 24/7、全球化。公司如果两者兼具,既能获取合规投资人的稳定资本,又能利用代币市场的高流动性做市和宣传。
~~~~~~~~~~~~~~
这篇文章已经有点长了,长文大家不爱看,我晚点再写一篇分析一下币股双发的潜在模式。
Polymarket D Form 传送门:
https://t.co/TmEYmHRLZp
如果觉得有启发还请点赞评论支持 🥰🥰🥰


昨天阐述了一个事实本想着提醒一下粉丝接盘新币要留心,结果不小心踩到了某些人的尾巴评论里一直跟我犟,那我就遂你的意空一下看。
这么多项目挨个 10 几亿的 FDV 出来,注意力稀释了,资金要冲新项目,你卡住的筹码要派发,怎么可能一直顶着个虚胖的肚子维持在那呢?
如果真有 @HyperliquidX @pumpdotfun 这样的现金流就算了,自己的项目是不是“美好的愿景”,心里没点 13 数?大家都玩的是一个心照不宣的短期博弈游戏罢了,还非要来跟我逼逼。
真有钱有本事就跟 $IP 的 SY 一样把市值一直顶在那里,只怕没几个韩国财阀来币圈玩吧?
不过就开盘后的短期博弈效果来说, $SOMI 算是玩的不错的,毕竟开盘洗了一波然后再拉起来,没那么傻呵呵的直接天胡开局一路下班。
BN+棒子所开盘爆拉的赚钱效应估计也就这段时间,按今天 $ZKC 开盘市值拉的比 $ZK 还高的德行,过不了多久韩国韭菜也会被割的回过味了。
且行且珍惜,现在好歹项目方还愿意想办法开盘后拉盘。


今晚吃的瓜
炒着币突然看到 Bnbchain 群里久违的 999+,进去一看原来是推特上的口水战延伸到了群里。 本来旁观吃个瓜就好,结果看到 @HaowiWang 因为在群里说不过 @Web3Feng ,被诸位 Web3 法官判负表示很气愤,最后采取了向群主(无辜的99 @cain_bnb )告状的方式,实在憋不住笑了。
今天我还在教育幼儿园大班的儿子遇到事儿尽量自己解决,别总想着告老师,不然其他小孩会看不起你。
结果今天开眼了,看到个巨婴🤣🤣🤣
嘴上说着要法办风无相,结果观众说帮忙安排一个双方新加坡警局见面,面对面把恩怨了了,结果这位压根不敢接茬。过会儿直接拿着毫无威力的语言开始威胁起群主来了???什么脑回路?
真的谁怂观众们看的清清楚楚, @CurveFinance 找个这样的怂瓜也真是有福了。

不得不说棒子还是有钱,今晚 $ZKC 又一次成了接盘侠。
在币安 $ZKC 开盘保持在现货 1.5,合约 1.3 左右的时候,链上 $ZKC 的价格一直在 1.95-2 左右。我很纳闷这咋回事呢?跑去 Upbit 一看,好家伙棒子们已经把 ZKC 的韩元价格一路冲到了 3800,也就是 2.74 刀一个。
这种超高溢价估计链上都是搬砖去 Upbit 砸盘的,导致币安与链上与 Upbit 形成了巨大的价差(也让我的空单一直没赚钱)。
刚刚看 Upbit 终於扛不住暴跌了,链上价格也应声跌回 1.26,可敬的韩国人民又一次为我们的仓位做出了杰出贡献,respect!🫡
我是真的不知道 30 亿 FDV他们怎么买的下手的。
BTW, @KaitoAI 终於开始发空投了,看来还要跌📉。虽然为 Kaito 的第一个 Launchpad 交出优秀成绩单而高兴,但现在这个 14 亿的 FDV 还是太虚胖了,今晚的空单香喷喷。



刚看 @wallet 公布了第二期 Boost 的标,如果理解没错的话, $BARD 应该是 18 号就领取奖励(领币)了,有币就能交易,所以 18 号要 TGE 了?
别的不说至少 OK 是肯定现货了,其他所能不能大满贯还留个悬念,不过按现在 Upbit 加快上所速度的节奏, @Lombard_Finance 品质肯定够的。
行情好了上币也加速了,本来计划要等到月底的,Congrats 参与了打新和和 boost 的朋友们~

《Alpha 屎里淘金之 $U 》
@union_build 这个项目我在他们 TGE 前写过几个推,按他们项目的融资和实力应该不止就上个 Alpha 和几个小所,连个像样的 Perp 都没有 listing 上。
本来以为走眼了要 Rug,但昨天开始明显能看到有资金在进入,且在昨天大盘回调后依然坚挺,感觉庄家应该是把外边的筹码洗的差不多了要搞事。
从庄家的角度考虑,拿了 VC 1600 万的投资,很长一段时间流通市值只有 2000 万,而且几乎没有流动性,没法给投资人交代,自己的筹码也出不去。
怎么说应该掏钱上个大所或者好一点的 Perp 吧?
我下注了,你们自己考虑一下要不要玩一点。


《关于投资项目的一点感触》
我一直觉得想要在币圈赚钱有个非常重要的原则就是要“摒弃偏见”,这是在一次次错过的教训后学到的经验。
曾经 Stepn 的白皮书在刚开始测试的时候有人发给我,第一时间对国内“趣步”cx 盘的定位让我错过了最早进入的机会,但币安上线 $GMT launchpad后研究经济模型发现这玩意儿厉害,最终第一时间建立起大学里的跑步黑奴团队吃上了一波。
铭文 Ordi 打的时候因为不太熟 BTC 客户端,折腾半天没装好一怒之下觉得对散户不友好,错过了第一波。但发现铭文叙事随着基础设施快速发展有倒逼公链和交易所的倾向,马上转头去干了 Sats,也吃到了肉。
过去几天围绕 Pump 的争论很多,其中折射出几个关于投资的反思,我顺手记录一下:
1、认知是动态而非一成不变的,投资不是搞党争,没必要死撑,应该随着调研的情况及时变化。
Pump 搞的直播平台在使用体验上真的比 Sidekick 要好,是真的完全从币的角度来设计了直播,而非把传统的 web2 直播上套个币搬过来。
之前我跟韦陀想搞直播连线,非常麻烦,Pump 上一启动就可以实现,而且还能直接买币,很人性化,这说明他们打磨这个产品还是很花了功夫的,而且这个模式很有可能导致大量新 Dev 入场发币,刺激已经审美疲劳的 Dev 专业发币流水线 meme模式。
这是我昨天一大早体验后立马上车 $Pump 并发推的原因 -- PUMP 的基本面发生了重大变化,还有多大必要去继续质疑回购是不是刷量呢?
动态的根据情况发展决定自己的方向和仓位才是合格的投资人,咱们来币圈又不是搞政治斗争的。
2、长期看好与短期交易不矛盾,卖在人声鼎沸时,买在无人问津处。
昨天有博主发出 $PUMP 讨论这么激烈所以卖出的推,结果被怼。
其实这也很容易理解,一个叙事初步形成信仰后持有者们是很难容忍任何敢于大声说卖出的信号的,毕竟你丫的敢 Fud 我的 bag,那就是我的敌人。
但从历史经验看,任何一个真的牛逼项目,无论是 $BTC $ETH $Aave 包括最近的 $HYPE ,都经历过回撤,出现过黄金坑。
一个强有力的叙事会从少数人发掘->价值发现->充分曝光并拥挤交易->高潮冷却->质疑下跌 -> 再次更大的崛起 ,每次循环都会凝聚更大的共识,并最终成为无法动摇的信仰基石。
昨天如果客观的从情绪上说,市场对于 $PUMP 是有点过热了,我也在晚上执行了止盈减仓,留了一部分做长持,一部分找合适的机会再做T。
是否真的 buyin 某个叙事并非光体现在币价高涨时你是多激烈的表达自己捍卫的决心,而是当币价回落,甚至大多数人动摇时你是否还敢继续持有,甚至买入 -- 想想 Hyperliquid 在 jelly 事件的时候。
~~~~~~~~~~~~
出于一直以来的 #SOLMAXI 态度我对 Pump 的确是又爱又恨。
早期带飞 Meme Szn 我认为他们有功,但赚了 SOL 一个不留持续砸盘换现金让我觉得他们非常自私,并不是真的Appreciate Solana eco,只不过作为提款机而已。发币后处理空投等细节加深了我对他们的负面印象,所以会对他们是否在 meme 退潮阶段为了搭建 Ponzi 刷量产生质疑。
但是,如果从赚钱投资的角度看:
人品好,会搞事,精明能干 -- 这是最佳标的,比如 $HYPE
会搞事,精明但狡猾,人品一般 -- 这也是不错的标的,好歹真的会搞事 ,你如果跟他们坐同一趟车,总是有赚钱机会的,比如 $PUMP
不会搞事,只会闷头做产品,人品不错 -- 这是次一等的标,大部分情况下赚不到钱,比如 XXXX(很多)
不会搞事,也不会做产品,画个 ppt 就出来募资骗钱,人品还差 -- 这种是最差的,很多 Rug 的就是这样的项目,就不写比如了,大家自己想。
#Web3投资 #心得感悟


华与华其实还是有水平的,之前搞市场的时候买过他们的书读过,超级符号的概念放在十多年后的今天哪怕在币圈也是对的,比如 @monad 的紫色,并在这上面形成的紫色family,紫色军团等概念,很容易记住和传播。
大家耳熟能详全球洗脑的蜜雪冰城神曲你爱我我爱你和大红logo也是他们干出来的,不能说不牛逼吧?
但是时代变了,他们可能对于自媒体时代手握流量大权且坐在正义高点的大V杀伤力没什么体会,也没好好应对过这种形式的危机公关,还去怂恿金主爸爸硬钢,那挨骂也是活该。
尤其是得罪的是谁?是以嘴损和能说出名的罗大嘴啊,这下从业务水平到个人形象到公司品牌360度被老罗抨击,哈哈😃,估计要悔的肠子青了😉😂😂😂
今天链上侦探 @zachxbt 锤了最近新币里表现亮眼的妖币 $Somi 。
虽然最近新项目高控筹是常态,但一个拥有 1.13 亿 交互记录的链,TVL 只有 24.6 万,一周 DEX 的交易量只有64 万,也属实离谱了,连一点遮羞布都懒得弄😂😂😂
这样的项目 FDV 能有 13.55 亿,啧啧啧
曾经有段时间 VC 币高市值低流通导致很多散户被挂在天上,币安还被批过,后来才会有币安要求项目方扩大初始流通的事儿。
现在其实一些项目方通过克扣黑奴空投也在做同样的事儿,经济模型里看似初始流通不小但实际上空投基本给了自己,外边没几个子儿,所以开盘后可以虚胖的很厉害。
这些现象其实我觉得不是我等斗升小民能改变的了的,能做的就是看明白后跟着吃上两口。
提醒两件事:
1、提前做好功课先好标,跟着庄家吃个短。别轻易开盘空,因为筹码都在别人手上,就等着你去当燃料。
2、不能长拿,再高的控筹最终都是要送给韭菜的。而这种币随着后续流通的释放增加,开盘高点套住的基本就这辈子别想解套了。
扫了一下 @worldlibertyfi 前天发起的投票,提案是未来将 100% 的 WLFI 财政流动性费用用于市场买入$WLFI并永久销毁(多链),目前99.72%是For,基本上不用等到19号就板上钉钉了。
在抓砸盘元凶的Drama后这几天 Wlfi 显得异常低调,人们的注意力都转移去追逐山寨的轮涨和新的叙事,但我觉得或许这是 Wlfi 团队蓄力挥拳的前奏。
要知道Wlfi钱包还没上,孙哥的回购也还没落实(或许落实了一部分?前两天有看到一笔280w的 $Wlfi 从币安转入HTX ),提案还没官宣结果。
或许在聚光灯没打到的时候才是最佳的入场时机,过去7天网格是非常香的。今天看起来有点启动的意思,近期大热点里也就他没动了,现货我也加上了,看看下周能否有如同 $Linea 的表现。


看到有不少 KOL 朋友评论了这条合作的推文,我也打了 $Bard ,那是因为 @buidlpad 的口碑,是从短期赚钱角度来判断的,类似于“术”的层次。
不过这次看 Lombard 与 @megaeth_labs 的合作让我还真有点高兴,因为或许从“道”的层次能让曾经熄火的 BTCfi 有点新的意思。
~~~~~~~~~~
BTC 目前在结构化金融里的障碍,本质上是 “链上可编程性不足 + 跨链/托管风险 + 流动性碎片化 + 用户体验差”。
最大规模的wBTC 由 BitGo 托管孙哥介入后闹了挺大的动静,因为那本质上仍是中心化信任体系。这与 BTC 无需信任的理念冲突,也让机构和 DeFi 用户在“去中心化抵押品”的叙事上有顾虑。
Lombard 提供无许可的 BTC primitive,号称“permissionless primitive”(无许可、透明)来替代 BitGo 式的托管。
而 MegaETH是实时区块链,极低延迟(ms 级),为 BTC 使用提供了“接近 CEX 的速度体验”,能大幅改善“速度慢”和“体验差”的问题。
👉 换句话说:
Lombard + MegaETH 在 技术体验 + 流动性聚合 + 合规 上确实提供了突破口,加上 Lombard 本身拿了币安、OKX、富兰克林等的投资,在吸收欧美 BTC 大户上有一定优势。
现在 ETH Stake 生息已经成为机构持有人的主流选择,BTC Stake 也依然有这个需求,CB 的 BTC 托管已经获得了 10 亿美金认购,Lombard 只要能从日益增加的 BTC 机构储备里分上一杯羹就会过的不错。
短期先看 Lombard 能否延续 Buidlpad 打新必上 BN 的势头产生赚钱效应,中长期再看能否把 BTCfi 这个奄奄一息的赛道救回来吧。

又是养老怪心情愉悦的一天, $BNB 再涨 5刀到 933.6 贝尔就要赢得价值 50000 刀的赌局了。
这是 BNB 信仰者与 BTC 信仰者之间的对决,贝尔收获了荣誉和格局,我等也可以躺着捡红包🧧,一个群里发 35 万人民币的红包,上个牛市以后已经好几年没见过了,期待期待😍😍😍
币安真的造富了太多人,$BNB 也是真的争气,谢谢大表哥 @cz_binance @binancezh


四天前Solana链上的Defi TVL已经ATH,这波 $SOL 的涨幅其实已经与链上Meme的热度关系不明显了,而这正是基金会希望看到的。
昨天我说Solana 基金会对 Meme 暗地里给钱支持拉盘的活动已经结束,因为外界对 Solana 赌场链的批评之声越来越大,已经可能会影响到 ETF 和币股等未来大叙事的推进。
其实想想看这是一个必然的选择,曾经meme最狂热的时候,带来的推动力天花板是 $SOL 的290刀。但meme的资金留存实在有限,散户们太容易被快速的情绪左右,而且当下美国主旋律已经是主流资金与币圈的融合了,赌场链有点上不了台面,空间也小。
这不随着越来越多的公司采购和ETF推进预期, $SOL 的币价稳步抬升。不如上一波meme szn时候暴力刺激,但真的让人比较安心。
Meme会凋零🥀吗?我觉得不会,正如昨天我说Xlayer链,Meme对散户的刺激是无法取代的,是逆天改命的希望,是保持链日活和人气的最佳手段。
但Meme最狂热的日子可能也过了,没有了链方的背后出钱出力刻意推情绪,没有了CEX的接力接盘,大金狗已经很难频出,最后可能形成每个链生态的一部分,但不太可能再次成为一个链的主旋律。
最后我目前的选择是:
持有 $SOL ,开始关注埋伏Solana上的其他Defi热点,除非大热潜力的meme谨慎出手。

咱们再讲直白一点,meme 开盘子的无论 Sol 上的,BSC 上,其实 Dev 就那么一帮人,所以呢?散户们需要的不就是 Dev 根据情况开出来的一个个博弈场子么?他们抽个水,然后大家PVP。
Solana 上真的能撑起来的 meme哪个背后不是有大佬大资金因为各种原因顶上去的。
我为什么在 bnbchain 的时候就不太爱玩情绪 meme?因为流动性/外部性 都不如 Solana,都是亚洲人,投机心态重,上币安是唯一的钩子,如果没有有实力的主心骨,很快就一捧散沙没了。
现在 Xlayer 玩的基本都是国人,流动性进一步缩小,PvP 更加激烈,还不见得能上 OK,连个钩子都没有。Star 出来聚焦打气是非常有必要的,不然一个稍微大点的标都拱不起来。
所以就别精神洁癖了,跟着热点玩一玩看看有没有赚钱效应,有没有更多新人进来。后面大概率 Xlayer 还是会大力搞 Defi 基建和别的方向的,不然留不住资金和人。
仿佛是一个轮回,曾经 CZ 在 Bnbchain 冷寂的阶段通过亲自下场带货翻牌子让散户们热情澎湃,现在轮到 @star_okx 亲自下场了。
不管老板们多么的高瞻远瞩,希望自己的家的链能 decent,充满智慧的气质,但最能吸引散户参与,调动市场情绪的还是meme,无它 -- 最可能以小博大,名字也好,玩法也好,最简单粗暴。
所以新链哪怕是为了聚人气,下场带带氛围,表达一下态度都是有必要的。
之前我跟 Xlayer 的小伙伴聊天的时候就提到过,完全无序任由社区发展的路线是过于理想主义的,因为场子太新了,大概率会让散户无所适从并在黑暗森林里被快速收割。
前期 Xlayer 上的一些 meme 我稍微参与了一下,有人疯狂发盘子收割,推上大家戾气也很重,体感欠佳就离开了。
Star 今天的发言就很好,而且看似吸取了cz 的经验教训,不给一些人设套骗翻牌子的机会了。这样至少不会出现大量的新垃圾 meme套利机会,更容易让一个链启动早期有限的资金集中到有限的标的上。
不过到底 Xlayer 上的社区 meme 天花板有多高,目前大家是没有概念的,而且 Star 并没有说会打通 Xlayer 与 OKX 主站之间的上币通道(当然以现在 OK 主站的现货流通其实抬价也有限),所以我还挺期待看看哪个真的能走出来成为龙一。
根据我在 bnbchain 的经验,纯靠散户的共识在中文区是很难形成真正大市值的 meme 的,大部分能长期 build 的都是有庄进去了的,比如 $Cheems 。
所以 $XDog 是否因为 Star 的这个转发就能稳坐龙一?Star 后面是否还会为 XDog 带货,或者会为其他 meme 也发声么? 一切还有变数,挺好的,至少我对 Xlayer 的兴趣增加了。
《Ethena 生态重点关注之 Terminal》
前几天USDe 放两大利好的时候,我有提过大家还可以关注一下 Ethena 生态里的项目,因为与其他刚打算搞链的项目比,其实 Ethena 早就在扶持自己的生态布局了(虽然之前他们 Perpdex动作比较慢被诟病的不行 🤣)。
7 月份我写过一个项目 @Terminal_fi ,可能时间有点久了,我一句话帮大家回忆一下他们干嘛的:
它是一个由 Ethena Labs 支持的去中心化现货交易所(DEX),专注于交易机构级资产和收益型稳定币(如 sUSDe),并与 Ethena 的 USDe 协议深度整合,同样也是 @Ethena_Eco 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旨在为协议和机构提供流动性支持,并通过 @Convergechain (Ethena 与 Securitize 合作的 L2 网络)发行产品。 此外,Ethena S4 空投就有指向 Terminal,用户可以通过存款 USDe 等资产赚取 Terminal 积分和 Ethena 积分,这也是我当时建议大家去 Pendle 存的原因。
刚发现前两天他们在 Pendle 上开了一个新tUSDe 的池子,仅仅两天的时间已经被塞进去了11M。虽然目前看起来 APY并不算太刺激,但胜在时间长,放进去可以舒服的躺到 @Terminal_fi 曝光增大的时候,有点类似 Falcon 在宣布打新前的状态。
为什么他们值得挖?
我觉得他们 9 月 9 号的一个推文有提到: Converge 正在通过 Securitize 带来顶级资产发行人,比如 贝莱德、VanEck、Apollo 和 Hamilton Lane,个个如雷贯耳 。
Converge 不是一般针对散户的公链,它从诞生开始就是机构资本流入的通道,BlackRock BUIDL:$2.86B AUM就是通过 Securitize 进入Converge链。
而重点是:
Converge 自己很可能不发币,那么推测价值捕获有可能会落到 Terminal 的 $TML 上,这就很有意思了。
Terminal代币( $TML )预期
首个原生代币:Converge链首发
价值捕获:交易费分成 + 治理权限
未来的预期还可以更长远点,比如不仅仅只在 Converge 链,而是也拓展到 Plasma 等别的链上。
其实这应该是最后一个阶段盲挖 $TML 的时机了,因为从 10 号的推文看,已经明确的说了 DEX 的部署将在新池子成熟期之前结束,也就是说最多 3 个月可能就要 TGE?
Anyway,我先冲了一些在挖了。
Pendle传送门:
https://t.co/UZihTFOS3X
补充一点风险提示:
截至2025年9月,我在网上尚未查到Terminal 的公开任何股权或代币融资轮次,可能处于前融资阶段或依靠战略资本运营。
团队保持匿名,但获得Ethena、Curve、Fantom等知名DeFi协议核心人员的顾问支持。
这个部分大家如果顾虑匿名团队存钱的,自己可以再做一下调研。



之前很多人攻击 @KaitoAI 的Launchpad 不行,其中一条就是选的项目不TGE,另一条是给了Kaito钱💰就没有预算给币安等顶级CEX。
今天币安上了 @boundless_xyz 现货,直接了当做了有力回击,估计 @Punk9277 可以长出一口气了。
恭喜🎉参加了Boundless公募的小伙伴们,多大的肉不好说,但赚钱是稳稳的。
$Kaito 这次能跟着硬一下么?
Alpha接了一些这个可爱的笑脸
作为深耕 Bnbchain 的老农民,不能放过支持原生链上 AI Infra 的机会。
$U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