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Okx Pay看老徐的战略布局意图》 我对支付这块的东西是非常感兴趣的,市面上的加密卡能申请的基本我都会去申请体验一下。这次看到OKx搞了个Pay也第一时间跑去开通体验。 上手把玩了一下,用户界面美观操作丝滑,产品开发能力和审美还是持续在线的,给 @Haiteng_okx 点个赞。 然后看了一下据传是 @star_okx 亲自写的介绍文章,目前看虽然还没有完全打通与Mastercard,Applepay等的最后一公里,但野心已经很明显了,就是做“加密支付宝”+社交 。 体验下来有几个点让我印象比较深: 1、这是非托管的钱包,资产所有权在用户个人,无需中间人。这很大能缓解之前友商出被盗事件后不少人心里放资金进U卡的安全担忧。 2、可以内部建群,并在群里给群友快速转账,测试下来上限100人。这个功能看似有点小鸡肋但其实想象空间挺大,如果用好了对于带新拉新是挺方便的,聊着天就能把钱给随时转了。 微信现在对于加密的确越来越不友好,我微信群都不太敢发链接了,随时被举报,TG的国人使用体验一直也有问题。 okx这个社交尝试挺好的,后续如果群人数上限能提升,功能更健全,适应币圈需求,未尝不能考虑把社区迁移过来。 3、可以同步手机通讯录,或者通过手机号/邮箱等作为转账目标(当然对方也需要做了钱包关联)。能给个人和公司转账付款,而且转账免费,后续如果支持收usdt的企业多了,这还挺香。 4、直接嵌入了资管被动理财。 这是当下很多U卡和冷钱包在抢的市场,通过为存入的资金提供资管服务分润来获取利润。Okx当前直接给存入的10000刀Usdt/usdc 提供5%的年化收益,跟支付宝的余额宝一样一样的。 从资管的角度, @okx 的体量带来的安全感的确是其它绝大部分对手很难比拟的。 ~~~~~~~~~~~~~~~~~~~~~~~~~~ 仔细琢磨了一下,貌似于OKX Pay和当下市场的加密卡看似都解决了花钱的问题,但其实逻辑通路是不一样的。 直白的说: OKX Pay想做的是「Crypto上的支付宝 + 被动资管理财 + 加密社交」 → 让链上资金围绕一个日常转账消费这个刚需场景动起来,并尝试通过社交提高App日活,未来扩展到线下。 U卡解决的是Usdt到日常消费的最后一公里问题,本质上走的是传统Visa/MasterCard体系。 老徐想干的是打造一个自己的体系,尝试让更多的人和公司进入用U为法币0成本交互的世界。虽然前期也得借助Visa/Apple pay等解决线下问题,但随着愿意接受U的人和商家增多,这个网络效应会越来越强。 要知道Visa和MasterCard每笔交易一般要收商家 1% – 3%不等的手续费,跨境刷卡成本更高。ApplePay 会跟发卡行要交易额的0.15%,其实只帮忙解决了一个交易端口便利性的问题。 当使用X Layer的人越多,商家越有动力通过X Layer接受支付,毕竟这是1%-3%的利润。而且OKx在很多国家拿了牌照,是可以直接在当地银行出入金的那种,这逻辑就能闭环了。 ~~~~~~~~~~~~~~~~~~~~~~~~~~ 总结一下: 原本只是以为 @star_okx 心血来潮看着U卡热闹想下场吃一口,但仔细琢磨下来貌似包括了推进 mass adoption的战略意图。 过去一直感慨star为啥为了合规要自废武功,搞的okx很长一段时间cex极为尴尬,上架没效应,打新打不了,现在看可能是在谋个大局? 最后 @cz_binance ,请问一下币安卡什么时候能返场?从我上一张被ban后已经等了三年了,还念念不忘😂😂
From X

Disclaimer: The above content reflects only the author's opinion and does not represent any stance of CoinNX, nor does it constitute any investment advice related to CoinN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