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3 的衡量指标一直都很“有趣”。
在缺乏真正有效指标的情况下,估值却始终是行业的核心话题。
为什么?因为估值决定了 VC 的收益出口。
再看 TVL——
大家都知道它可以做假,但它依然重要。
为什么?因为 TVL 是很多交易所上币的考核指标。
这些所谓的“核心指标”,本质上并不具备参考价值。它们不过是为了配合某些阶段性目标,被反复包装出来的 SOP 。
数据不一定是事实,它只是通向目的的路径。
~~~
举个我亲身经历的例子
我曾经帮一个项目方做“市场顾问”。他们明确告诉我:
我们不是为了增长,而是为了“达到某个交易所的上币标准”。
半年内,我们要做出:
X 数量的真实/半真实用户
X 级别的交易量
X 数额的 TVL
听起来像在创业?
说实话,更像在刷题。
不同的交易所,对应不同的“评分标准”,团队所有人的目标,就是拿到这个分数,就算“项目成功”了。
~~~
题外话:
这个项目方确实拿了60分上了交易所
现在都已经在做第三个60分项目了😂
From X
Disclaimer: The above content reflects only the author's opinion and does not represent any stance of CoinNX, nor does it constitute any investment advice related to CoinN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