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越跌越补仓反而亏更多?揭秘散户被“沉没成本陷阱”操控的3个瞬间
最近有位兄弟很犯愁,他持仓里那只2600买入的价值币,如今跌到了1800元,期间多次补仓,仓位越补越重,亏损也像滚雪球般越来越大。
他并非个例,多项投资者行为研究显示,超过60%的散户在币价下跌时选择加仓,其中近半数最终亏损幅度显著扩大。
这种“越跌越买”的执念,看似是在摊薄成本,实则是大脑的认知偏差与生存本能共同编织的陷阱。
01、沉没成本
大脑拒绝承认“错误”的生存策略
让我们来剖析一下这位整个补仓的心路历程:当他第一次在2600元买入时,币价跌到2200元,他想“已经亏了15%,补仓能降低成本”;跌到1800元时,他又想“已经投入10万U了,现在放弃太可惜了”。
这种心理在行为经济学中被称为“沉没成本谬误”——人们会因为已经付出的时间、金钱或精力,而持续投入资源,哪怕理性上知道前景堪忧。
从进化角度看,这种本能源于原始部落的“猎物追逐效应”:原始人追赶猎物时,哪怕明知体力不支,也会因“已经追了这么久”而不愿放弃,这种坚持曾帮助人类在物资匮乏的环境中生存下来。
进化至今,大脑的边缘系统依然保留着这种“不愿前功尽弃”的机制,表现为对沉没成本的过度重视。
神经影像研究显示,当人们面对沉没成本时,负责疼痛感知的岛叶皮层会被激活,仿佛承认亏损就会带来真实的生理痛苦,促使我们用“继续补仓”来缓解这种不适。
02、损失厌恶
越跌越恐惧,越恐惧越补仓
补仓行为的背后,还藏着人类对损失的天然恐惧。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丹尼尔・卡尼曼在前景理论中指出,人们对损失的敏感度是收益的2-3倍。
当这位看到账户亏损时,大脑的杏仁核(恐惧中枢)会立即启动 “战斗—逃跑反应”,但与止损离场相比,“继续补仓”看似是一种主动应对,能暂时缓解恐惧——就像溺水者抓住稻草,哪怕知道可能无效,也会本能地抓住一切机会。
这种行为在神经机制上表现为“负面强化”:每次补仓后币价短暂反弹,会让多巴胺轻微分泌,形成“补仓有效”的错觉;而持续下跌带来的痛苦,又会被“已经投入太多”的沉没成本进一步放大,形成“补仓—反弹—再补仓—深套”的恶性循环。
金融机构调研表明,频繁补仓的投资者,平均持仓成本较首次买入价普遍上升20%—40%,且最终实际亏损幅度显著高于首次止损的场景。
03、均值回归幻觉
大脑对“正常”的执着追求
补仓者常抱有“币价总会涨回来”的信念,这源于大脑对“均值回归”的本能依赖。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从认知心理学角度,人类视觉系统存在“完形倾向”(格式塔心理学理论),会自动将不完整或扭曲的视觉信息组织为更“规则”的形态(例如将轻微弯曲的线条感知为直线)。
这种感知习惯迁移到投资中,表现为大脑会默认短期异常波动是“偏离常态”,认为币价“应该”回到历史平均水平,即“赌徒谬误”——认为连续的坏运气之后,必然会迎来好运气。
但市场的真相是:下跌趋势中的补仓,本质上是在用“过去的成本”对抗“未来的概率”。当个币因为基本面恶化或行业周期下行而下跌时,越跌越补仓相当于不断给错误的决策追加投资。
行为金融学研究显示,在持续下跌行情中,投资者的决策准确率会因情绪干扰下降30%以上,理性分析中枢(前额叶皮层)会被持续的亏损压力抑制,陷入情绪化决策的泥沼。
04、如何破解补仓陷阱
从本能驱动到系统决策
要跳出越跌越补仓的怪圈,关键是建立反本能的决策框架:
1、区分“好成本”与“坏成本”
补仓的核心前提,是标的处于“价值错杀”而非“趋势恶化”,不妨采用这个三维验证法:
第一维:基本面扫描
核心竞争力是否稳固?解锁抛压情况如何?等等
第二维:技术面扫描
趋势支撑是否有效?指标是否出现背离?等等
第三维:情绪隔离
假如当做一只新纳入自选的币种,当前状态是否符合我的买入模型?
2、设定“反本能补仓规则”
要知道,我们的大脑擅长执行预设的系统,而不是临场决策。因此应当提前制定纪律,例如:
在策略中心挖掘并创建交易策略,仅对符合买入策略的个币进行补仓;
每次补仓间隔不少于N个交易日,避免情绪化连续加仓;
补仓资金不超过首次仓位的50%,严格控制总风险敞口。
3、用“零基思维”切断沉没成本
每天看盘前,问自己:“如果我现在空仓,还会买入这只票吗?” 这种“零基思维”能帮助大脑跳出“已经投入多少”的执念,专注于“当下的价值判断”。
神经实验表明,采用此方法的投资者,决策时的情绪脑活跃度会降低25%,理性分析参与度显著提升。
05、投资是反本能的修行
这位兄弟的经历背后我们看到了一个真相:越跌越补仓的本质,是大脑用原始的生存策略应对现代金融市场——害怕失去已有的投入,误把坚持当作正确,用补仓缓解短期恐惧,却忽视了长期风险。
真正的破局点,在于建立“系统高于本能”的认知:
接纳沉没成本的存在,但不让它主导决策;
理解损失厌恶的规律,用预设规则对冲情绪;
看破均值回归的幻觉,只在价值锚点稳固时出手。
下次面对下跌时,不妨暂停30秒,做一次认知重启:放下持仓成本的数字,忘记已经投入的时间,用全新视角审视这只票——如果答案不再是“必须补仓”,而是“需要止损”或“等待确认”,那么恭喜你,理性脑已经夺回了决策权。
投资的进阶,从来不是战胜市场,而是学会与自己的大脑和解,让科学的系统,代替本能的冲动。
共勉!

From X
Disclaimer: The above content reflects only the author's opinion and does not represent any stance of CoinNX, nor does it constitute any investment advice related to CoinN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