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 为什么一定要去西藏 哪怕高反,身体难受的一逼也推荐去! 有些地方,你可以去,或者不去, 西藏是,必须去! 去看世界、去见自己、去验证信仰、去学会放下 西藏的天蓝色, 西藏的湖蓝色, 西藏的云触手可及, 西藏的山让人仰望,西藏的风吹过来让人感受到一种不属于尘世的清冷,没错,你知道我想说什么,在西藏,靠近了,就感觉能拥有,如同在Web3的财富,机会很近,叙事很近,但一转眼,一伸手,却什么也没抓住,什么也留不住。 原以为的MoveMent的测试网空投能抓住,一转眼,延期的让人绝望, Babylon高喊的BTCFI最大叙事,一伸手一质押,就能赶上浪潮,质押的BTC睡在链上,自己却睡在现实里,像个Baby一样哇哇大哭! 西藏的辽阔,是真的,抓不住,也是真的。 靠近过,期待过,伸手过。 最后才明白: 在这个世界上, 最遥远的距离, 不是触手可及, 而是看得见,碰不到,留不住,爱不起! 在那样辽阔的天地之间,你会突然发现: 自己以为很重要的身份、财富、焦虑、得失、标签……都小得像尘埃。在海拔4000米的地方,连走几步路都喘得快虚脱,面对脆弱,面对渺小,面对无能为力,它是让你卸下盔甲,重新认识那个原本的自己 世界远比你想象得大,烦恼远比你想象得轻。 当你大喊一声:卧槽,我艹,估计也没有几个人能听见, 一路上,不是所有地方都有信号,不是所有路都有尽头, 你必须接受等待、接受变化、接受无法掌控的一切。 真正的自由,从学会放下开始。 健康 在西藏全程吸氧,跟十几年前的身体一比,简直不忍直视,原来最遥远的地方,不是西藏,是回不去的身体。 来西藏前,老薛@laoxue_eth推荐了一家体检,回来去解读 报告,不抽烟不喝酒当然也不运动,发现尿酸高的离谱,医生说,这世界上除了癌症,另外一种痛就是通风。 痛风会让你生而不得,死难后已。33Dao的老师分享了一个名词,呈味核苷酸二钠,任何跟这个相关的东西都少碰。 狗命要紧,接下来的日子,多吃蔬菜多喝酒。 钱亏完了,狗命要留着! $Layer 突破了3美金,上线了OKX,我还记得当初突击Layer交互,很可惜么有拿到大结果,涨了不少,减持了一小部分仓,因为我记得当初 Sonic 上线时,市值一度突破 25 亿美金,直接打开了 SVM 的叙事。按这个逻辑,我估 Layer(Solayer)这波 FDV 肯定有机会摸到 30 亿。 最近上线了卡card,这个卡要75美金,具体细则还不清楚有什么权益,Morph、Infini,还有我曾经用过onekey的卡,这几天Okx @okx也推出OKX Pay,加上 Stripe、Backpack 等巨头动作频频,各路土豪都齐聚天王山,说明web3支付大有可为。这场关于“Web3支付+用户闭环”的大战一定会非常精彩 以后币圈赚钱web2的感觉可能会比较爽!再也不会有人说,你赚的钱是真钱吗? Solayer Emerald: https://t.co/C4zTSk9df4 https://t.co/De1BkU8rFG 赠书 这几个月陆陆续续收到不少朋友赠的书, 有佛学,有健康,有怎么吃,怎么学的 翻开的不只是纸张, 更是他们的思考、经历,以及他们真真正觉得值得传递的东西 也许,某种“想让你懂”的温柔,特别让人回味与感恩! 特别感谢这些送书的朋友们: bitwu老师 @BTW0205、重庆七爷、上海老杨、深大郁教授、深圳老薛、上海 cyber 老徐…… 感谢你们愿意把“沉淀下来的东西”送给我, 在这个越来越短平快的时代, 书,显得尤其重。 借用郁老师的书,“帮人就是福” 佛说,真正的给予,从来都不图回报, 只是因缘到,心想传。🙏 空投还撸不撸? binance的a p模式已经改变了现有空投分发的方式,短期内确实无法逆转,静观其变。个人观点写在这 https://t.co/MssC1F6Gco 近期,小撸怡情,大撸伤身, 未来,还是得干,留住本金随时炸碉堡 降低预期 撸空投,不是为了发财, 是为了在世界变冷之前, 还敢相信努力有用的一种执着。 咒语 我想分享给大家心咒,在西藏他们说很有用,且在西藏可以许愿,并不需要还愿,应验了就多做善事,种福报。 1、黄财神心咒 嗡 藏巴啦 扎唸 达哑 梭哈! 非常重要的藏传佛教咒语,属于财神咒,不是单纯求钱, 而是希望自己“福报、财富、事业资粮”一同增长。 2、扎基拉姆心咒 觉 玛姆娜姆 通通扎扎 梭哈 以无量慈悲与无边能力,加持一切事业顺利、财富增长、福德具足,愿力圆满成就。 来,念一遍,抄写100遍! 嗡 藏巴啦 扎唸 达哑 梭哈! 觉 玛姆娜姆 通通扎扎 梭哈! 我擦,乱码了,不改了,将就将就吧。
$Layer
+17.54%
Aptos 终于低头承认了失败,但那颗高傲的头颅,依然不肯落地 -丰密 刚走出西藏,看到这篇文章,忍不住又来说几句。 原文:https://t.co/QcU80SlMZk 在 Foresight News @Foresight_News的采访中,Aptos @Aptos 官方首次正面承认了: 1、营销不足 2、散户采用率低 3、生态开发者水平跟不上 4、社区共识弱 这些过去一年社区吐槽烂了的话,他们终于愿意自己说出口了:APTOS 没有财富效应! 但你以为这是真认错?不,这更像是拿工程师出身当挡箭牌,把问题轻轻描绘成了「我们太优秀所以没讲清楚」 🙃 本质上,他们还是觉得自己是最懂技术、最前沿,只是“群众不懂欣赏”。 看完之后我的总结:套话连篇,战术后仰 采访里充满了大量(漂亮的空话) 打造“Global Trading Engine” 支持交易规模扩展 引入跨链账户 帮助生态开发者 2亿美金生态激励计划 …一堆看似响亮的新词 听起来很宏伟,但每一条落到地上,依然没有解释: 👉 Aptos自己的真正独特价值在哪里? 👉 用户为什么现在要来,而不是继续用EVM/Solana? 👉 开发者来了之后,能拿到的,不只是钱,而是真实需求吗? 👉 散户为什么要支持你们,曾经支持你们的都成为炮灰对吗? 嘴上承认了问题,但行动还是保持着工程师高傲症患者的通病:喜欢讲未来蓝图,讨厌面对当下用户。 丰密想说的话: 首先肯定APTOS 作为MOVE系的明星,底子确实好,也做了蛮多工作,比如原生USDT USDC 已经部署,交易所重提币费用也最低等诸多亮点。 我个人参与了生态很多Defi协议,挖补贴啥的各种骚操作,曾经也第一个喊过的emoji 🐶1天180倍,但官方运营实在是不敢苟同。 真正的问题在我看来是: aptos它始终高高在上,团队不懂WEB3, 不懂社区,不懂用户,不成体系,运营方面毫无章法!大量利好都无法承接在币价及生态上! 用户要的是「可以玩」的链,而不是TPS多少,要的是有财富效应!我等散户要的是「有钱赚」的机会,而不是一堆叠词包装出来的新叙事。 开发者要的是「有真实用户」的链,过往APTOS给了大量激励给项目方,比如截图下的Amnis被丰密冠名,Amnis是apots生态的垃圾战斗机项目,具体用机,还是鸡🐔这个字都可以吧。你说呢? aptos官方给了大量代币给这个项目方做营销,成为LFM的4个项目之一,在官方指导其TGE的时候,最终抛弃大部分用户,1方面说明越南仔不行,另外一方面说明aptos根本没能力扶持其生态原生协议走出来,为什么呢,因为团队不行!团队不懂!不对,我说错了,其实是懂得,官方懂得害怕大家拿了代币卖掉,形成抛压。 你看这个工程师的发言就知道了,项目代币上线之后表现优异,跻身知名交易所(付钱就行),社区态度有所转变(你哪只眼睛看到转变了,99%的用户被杀掉,币价涨跌跟散户一毛钱关系没有) ⚠️Aptos至今还活在自己设定的“技术优越感”里,不愿真正走进社区、用户、开发者的语言体系。 就像一个拿着拿过矛盾文学奖的的大师,在街边卖大便,却非要用语言文字来解释味道的好坏。 承认问题,是成长的开始,承认错误,接地气一点不好吗?在这样下去,1 Sui大于 1 APT得日子马上就来! 利益相关,持仓APT,自己FUD自己持仓,应该是最傻逼的行为,说些不好听的话,让项目方block我,让官方的工作人员也难受,成年人为自己的选择买单,但, 说点真话,其实挺难的! 说真话不是因为恨,而是因为还在乎。 哎呀,卧槽,不喝点酒,又说多了。 我擦
OKX Pay要点总结: 一定要看,屌炸天。这是一个非常聪明的进攻,不仅仅是Web3极客产品,而是面向未来大众的Web2体验版Web3支付,目标是抢占未来加密支付的主流入口。 1.OKX Pay = 实用型自托管+超简单支付体验+自动生息。 2.自托管私钥拆分管理 (私钥一分为二,一半自己存一半在okx),零知识邮件恢复,降低用户使用门槛。 3.初期支持稳定币支付,零费用、即时到账,适配日常小额支付,无金额限制(合规前提) 4.存款自动生息,用户无需手动参与。 5.强合规,保证资产安全。 6.底层基建用自家X Layer(ZK L2链),实现零Gas体验。 7.未来将打通Mastercard、Stripe等传统支付场景,支持线下pos线下消费。
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的工具:https://t.co/FS3wVxwL72 通过 AI,你可以轻松把一个荒谬至极的观点,包装成一篇看似逻辑缜密、论据丰富、头头是道的长文,不管你要证明“地球是方的”还是“水能点火”,只要输入命题,它就能自动帮你胡诌出一篇听起来很“有道理”的文章。 而且还能配合举例、引用、总结,写得一本正经。 比如,在工具里,输入:为什么人的脑袋比屁股大,得出一个长篇文章。👇 这背后反映了一个很重要的现实: AI 不判断对错,只判断说得像不像真的。 在未来的信息世界, 我们不会缺逻辑,不会缺数据,也不会缺雄辩, 真正稀缺的, 只有:真实。 👇这条推文@karansirdesai是 Mira 的联合创始人兼CEO,Mira这个项目它想做的事情很明确:为 AI 构建一层“信任层”, 但为什么 AI 需要“被信任”? Mira 又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 为什么 Mira 的机制值得关注? 可以看看@lanhubiji 蓝狐老师写的这篇文章,相关问题可以得到很好的解答https://t.co/k8jqRL9luU 看完得出的重点观点 1、AI 学的是人类的语言模式,而不是事实本身。 2、AI 本身存在“幻觉”或“偏见”问题, 3、Mira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思路:用多模型协同验证,构建去中心化的 AI 输出验证网络。 4、Mira 试图在多 AI 模型基础上,用去中心化共识验证,为 AI 输出的可靠性打底,真正搭建起一层“AI 的信任层”。
Sui 生态头部流动性质押协议Haedal 发币,并上线BA Alpha,空投细则好像还没有吧,https://t.co/Ew9pRs7Mgq 先不说质押用户收益如何,我想说的是隔壁Aptos的号称第一的质押协议@AmnisFinance 营销了40万地址,只给了1万用户空投,其他用户全部陪跑。居然连一个像样的所都没上。丰密给他冠名:垃圾战斗机 不为过吧。 好家伙,刚去看了下,这个AMI居然屏蔽了华语区曾经最大的支持者之一。因为我说他不行,这个傻逼团队在我写第一条推文的时候还来公关。 Aptos扶持的就这样的项目,你们觉得还戏吗?
$HAEDAL
-49.73%
Arkham 交易所 🎯第三季积分开启,已对国人全面开放,支持中国身份证 KYC,3分钟搞定,0撸,套利对冲。 最近重点在关注:稳定币赛道、链上交易生态,以及一些具潜力的 AI 公链协议。 在交易赛道,目前重点跟踪的项目包括:Aster、Lighter、BackPack、Arkham、standx、Axiom等 其中,Arkham @arkham是已经发币、产品与激励机制都较为成熟的代表性项目,其代币 $ARKM 已上线 Binance 和 Upbit,正在用“链上数据 + 交易产品”的组合,重新定义下一代交易所应有的样子。 还记得 2023 年的时候,随手注册一些账号,拿到 $ARKM 空投的亏友不在少数,空投的盛况印象深刻。而现在,Arkham 不只是情报工具,更已经推出了交易平台。 Arkham 推出第三季交易积分计划 我最近又深度体验了 Arkham 的交易所,整体感受如下: 1️⃣ 当前正值第三季交易积分活动阶段,前两季虽未参与,但听说不少人单号撸了几千 U。 2️⃣ 平台已对国人全面开放,支持中国身份证 KYC,3分钟搞定。 3️⃣ 每一笔交易都能获得积分,深度与交易感受非常好,新用户注册+完成任务就能拿到积分和价值110U的奖金券,第三季的活动逻辑很简单也很直接,积分未来兑换ARKM代币。 4️⃣ Arkham 的核心优势在于,它不仅仅“返积分”,更将链上情报能力深度融合进交易流程,让整个体验更具智能性与洞察力。这种设计也许会让人联想到其他平台的积分激励模式,但 Arkham 并不止步于返利本身,它通过对手方地址分析、资金来源追踪等情报功能,真正将交易行为提升到了一个更高维度的 Alpha 策略层面。 初体验:本以为是套路,实际真香 刚看到这个活动时,我也以为只是另一个招揽用户的噱头。但作为一名喜欢深度交互的撸毛人,实测之后感受到它的三大亮点: ✅ 0.1% 超低费率 + 挂单返佣,对高频交易者非常友好; ✅ 积分实时累积 + 可兑代币,交易本身就是在“挖矿”; ✅ 集成链上储备证明系统,每笔资产流向都能追溯到钱包——透明、安全、有信任感。 这不再是“为了撸而撸”,而是一次用数据武装交易行为的探索。 Arkham 奖励中心:为真实交易者设计的激励体系 这一点我在 @arkm_zh 的内容中看到了非常清晰的阐述:与其追求短期的流量和刷榜,Arkham 更在意如何通过积分机制,构建一个长期活跃、高质量的用户生态。他们的激励逻辑很明确: 🔹 奖励真实且频繁的链上交易行为 🔹 鼓励老用户邀请新用户参与 🔹 为未来的 $ARKM 分发、生态特权提供积分衡量参考 🔹 构建识别并留存优质交易者的用户画像系统 如果你也想实时掌握新交易对上线、积分活动节奏,或者更深入地理解 Arkham 的链上数据体系,我强烈建议关注官方中文账号 @arkm_zh 。 Arkham 旗下有两大核心产品: 在加密世界,数据往往才是决定胜负的底层力量。 无论是亏 Gas 博空投,还是 PVP 冲金狗,第一手链上数据始终是最犀利的武器。而在链上数据分析领域,Arkham Intelligence 是一个绕不开的名字。 这家由 YZi Labs 领投、完成 1200 万美元 A 轮融资的分析巨头,凭借自研 AI 引擎和强大的地址解析能力,在“追踪巨鲸资金流向”与“黑客链上路径溯源”等场景中建立了强大的专业口碑:深度 + 精准,是它最核心的标签。 目前,Arkham 旗下有两大核心产品: 1️⃣ Arkham 链上情报平台:搭载 Ultra AI 引擎,已解析超 2 亿地址行为,为用户提供结构化的钱包画像和链上路径。 网址:https://t.co/5MmKmrbfJz 2️⃣ Arkham 交易所:将这些链上情报能力原生集成进交易界面,让用户不只是看价格波动,而是能直接“读懂对手的钱包”。 网址:链接:https://t.co/iscNIRveCB 个人思考:Arkham 交易所的独特魅力 在深度使用Arkham交易所的过程中,我发现它与传统交易所的差异愈发显著。传统平台多局限于基础订单执行功能,而Arkham通过集成其链上情报分析系统,在交易前阶段即实现:对手方穿透识别、行为模式预判以及资金来源验证。 这种“链上信用审查”的透明机制,不仅提升了安全性,也让我对交易对象的理解有了实质性提升。。如果所有交易所都能提供这样的功能,加密市场的信任危机会不会有所缓解? 作为一个对区块链技术充满好奇的爱好者,我不禁思考:这种将数据与交易深度结合的模式,会不会成为未来加密货币交易所的新趋势?甚至成为未来交易所的标配? 此外,Arkham 的积分机制设计也非常聪明:手续费返积分,积分兑代币,让每笔交易都能“挖矿”,又不影响真实用户的使用体验。 看似和 Backpack 有些相似,但 Arkham 显然走得更远——它不是简单的模仿,而是在数据情报加持下构建出差异化的价值闭环。 邀请体验:新用户福利,0撸 对于新用户,Arkham 交易所此次准备了丰厚的奖励。 通过邀请链接注册,完成 KYC(中国身份证和护照皆可) 和100美元的存入任务,就能立刻领取10美元保证金券和100美元手续费券,奖励有效期7天。 这种“零撸”福利对于刚入场的小白来说非常友好,不仅降低了尝试成本,还能让人快速上手。 注册链接:https://t.co/iscNIRveCB 完成✅之后领取奖励页面:https://t.co/vXShna6pyI 刷分体验与策略 在刷分的过程中,我感受到 Arkham 交易所的界面设计非常直观,链上情报功能的集成更是锦上添花。但美中不足的是目前 UI 仅支持深色模式,对于部分用户可能存在视觉疲劳,希望未来支持浅色切换。 以下是我尝试的一些刷分思路(多平台组合): 1、时间点:可能越早越值钱,早期积分往往权重大、竞争小,官方通常不会提前宣布积分总量或权重机制,所以越早参与越保险。 2、高频但小额,拉高分数密度,在不用机器人的情况下,多考虑手动挂单,另外单笔金额大 ≠ 分数越高,很多平台采用“交易行为 + 活跃度”组合评分。 3、交易对选择:避开热门、挖掘冷门,热门代币对有时可能出现限分或降权, 选择有波动、深度尚可但竞争不大的冷门交易对,积分效率更高。另外现货与衍生品的模式也不一样。 4、利用手续费券 / 保证金券,把抵扣券用在挂单/主动刷单中,尽可能最大化可抵交易次数。 5、挂单套利 vs 主动成交,按照过往的经验,一般平台通常对 Maker(挂单)行为会有额外权重系数。 6、把刷单和收益结合,而不是纯消耗。组合2个平台,不同的策略不同的组合,多关注磨损情况。 7、Arkham 最大的优势在于情报功能,盯大户、跟热钱,另外看不同平台是否有套利机会。 这些心得不仅是我个人的经验总结,也是在实际操作中不断调整后的部分结果,这里真没有千篇一律的公式。 众所周知,撸空投易,卖空投难,很多用户(尤其是我)在交互协议的时候被反撸,部分原因是变现环节没有操作好 ,没有在合适的时机出售到手的筹码,导致辛苦一场,功亏一篑。 Arkham 的是链上情报功能,让我在交易时多了一份“上帝视角”,这在传统交易所中是很难想象的,用户可以很容易的在警报页面创建自己的专属提醒事项,更快更准的监测相关链上数据。 最后,总结一句话:Arkham 是目前少数把链上数据优势和交易产品打通的项目。 我对 Arkham 这套「数据驱动交易」的逻辑非常认可,它不仅带来了更透明、可控的交易体验,更重要的是,让我们重新看到了数据在交易行为中的价值杠杆。 Arkham 交易所不仅让我看到了交易的乐趣,也让我对数据的力量有了新的认识。未来,它会如何发展?让我们拭目以待。
$ARKM
+2.75%
Dolomite TGE 一场关于结构、共识与未来的重构 引言:共建不是一席空谈,共享也不是一句口号,老牌 DeFi 协议 Dolomite 选择将50%的代币分配给社区,是一场价值归属的深刻变革,这种大比例空投将生态发展的主动权交还给真正参与协议建设的用户。通过绑定治理权和收益权,社区成员既是用户又是股东时,项目发展与个人利益形成强共振,这才是 Web3时代“共建共享”的真正实践。 2025 年 4 月 24 日,Dolomite 将迎来关键时刻:其原生代币 $DOLO 将在 Berachain 正式启动 TGE,并同步上线 Binance Alpha,同时也 $DOLO 将在ETH主网部署,并登陆 Uniswap(DOLO/USDC)。 这是一次技术、市场与社区的同频,意味着 Dolomite 从一个稳扎稳打的协议,迈入多链扩展、社区治理和结构性收益的全新时代。 01|空投并上线Binance Alpha+Kraken等 Dolomite TGE 的亮点不止于上线,更在于一次对权力结构与价值归属的重新定义。这包括: 首发流通量:3.61 亿 DOLO(含锁仓 veDOLO)、Binance Alpha 提前上线(开盘10分钟内为符合条件的用户空投260 DOLO)以及 Kraken 后续接力,覆盖欧美用户。 这不是“人人有份”的象征主义空投,而是“真用户优先”的价值转移。 02|空投机制:精准激励,绑定真实社区 用户空投采用 50% DOLO + 50% veDOLO(锁仓2年) 的形式,压制抛压的同时增强长期参与动能。 空投页面现已开放:https://t.co/pPxcXiuDVQ 03|三代币系统:结构化治理与收益的闭环飞轮 Dolomite 引入了一个高度结构化的三代币模型,这个系统实现了:用户参与 → 获得 oDOLO;oDOLO 折价兑换 veDOLO;veDOLO 获取治理权 + 收益分配;平台收入回流,推动代币升值。 飞轮效应效应形成的同时,使得治理不再是“形式权力”,而是真正绑定钱包与投票的经济权力。 04|用户如何盈利?三种路径,一环扣一环 提供流动性,赚 oDOLO:通过存入资产参与借贷获得激励代币 oDOLO 锁仓 DOLO,换 veDOLO,参与分红:获得平台收入(20%-30%)分配权,按 veDOLO 持仓比例分红。 市场套利: 低价获得 veDOLO → 升值 → 套利或质押收益 例:平台年收入 $500 万,DAO 决议分配 25% 给 veDOLO 持有 1% veDOLO ≈ 年分红 $1.25 万 用户的所有行为将共同推动平台 TVL、收入和交易活跃度,进一步拉高 DOLO 价值,形成生态内循环。 05|技术护城河:重写规则 Dolomite 并非对现有 DeFi 协议的简单复刻,而是重构 DeFi 体验的“模块化底层”: 动态抵押机制:借贷资产保留质押收益与治理权 Zap 聚合器:合并 DEX 操作 + 借贷路径,一键完成复杂策略 策略中心:普通用户也能一键部署高级策略。 这种高度模块化的架构,使 Dolomite 成为真正意义上的 DeFi Money Legos。 06|估值洼地:FDV 6000 万 vs TVL 8 亿 即使在未发币状态,Dolomite 的 TVL 也曾突破 10 亿美元,目前稳定在 8 亿以上。 而其 FDV,仅为 6000 万美元,相比:Aave 的20 亿美元与 Compound的3.6 亿美元,Dolomite 显然严重被低估,而背后的 Coinbase Ventures、NGC 等顶级机构背书、创始人 Corey 参与特朗普系 DeFi 顾问项目、零 rug 以及实用优先的产品策略,无不昭示着机会窗口已经打开,但此刻市场还没有完全反应过来,窗口期都是转瞬即逝的,就看用户如何抉择。 07|TGE只是起点,Dolomite要做的远不止发币 未来产品路线: Smart Debt:借贷+DEX 的新融合产品 移动端上线:覆盖更广泛用户 PoL深度集成:资产质押 → 借贷 → 收益复投的飞轮闭环 Dolomite @Dolomite_io的愿景,是将每个 DeFi 用户都变成策略构建者,这是对 DeFi 模块化精神的最好致敬。 这不是一场发币,而是一场结构重建的尝试 入圈多年,我深度调研并交互了数百个协议,每个月都会定期拆解市面上的热点协议,归纳总结各种 DeFi 的模式。 回顾 DeFi 的发展历程,我发现很多项目的愿景非常大,起手很高,治理架构也很完善,但是太多项目倒在了“协议收入归团队,治理权力归巨鲸”的旧范式里。 Dolomite 的三代币模型给出了一种新可能:当用户通过 oDOLO 捕获贡献价值,通过 veDOLO 分享协议利润时,生态繁荣不再只是白皮书里的愿景,而是每个参与者的切身利益。这种设计展现出加密经济真正的正和属性——开发者为用户搭建舞台,用户用行为为协议创造价值,项目与社区深度绑定,互惠共生,而非所谓的零和游戏,这样二者最终能共同享受增长红利。 这让我想起早期比特币社区的协作精神:没有预挖,没有机构特权,代码即法律,算力即投票。Dolomite 或许正在 DeFi 领域复现这种原始但纯粹的关系。当其他项目还在用空投制造虚假繁荣时,它选择用结构性机制培育长期主义,这种模式或许走得慢,但每一步都扎得更深。 毕竟,真正可持续的生态,从来不是靠资本催熟,而是靠千万个理性自私的个体,在规则引导下自发形成的生命体。 更值得注意的是,Dolomite 选择在 BeraChain 上启动TGE,恰逢 Bera 生态面临市场压力与流动性挑战的关键时期。 作为 Bera 生态近期少有的明星级项目,Dolomite 的表现将直接影响该公链的生态活力——若其代币模型能稳定运行并吸引资金沉淀,不仅能为Bera带来真实的TVL增长,更能向市场证明该链具备承载复杂金融协议的技术实力。 这种“生态反哺”效应或将形成正循环:Dolomite 借助 Bera 的低 Gas 费与高扩展性优化用户体验,Bera 则通过 Dolomite 的金融创新吸引更多开发者入场。这也正是 Bear 的流动性证明(Proof of Liquidity)的精髓:其创新性地将用户流动性贡献与生态价值回馈相绑定,参与者通过质押代币提供交易深度,不仅获得手续费分成,更以治理权形式参与生态决策。 这种设计形成了正向循环:流动性增强推动协议收入增长,而收益又通过质押奖励和治理赋权反哺社区,最终激励更多用户成为生态共建者,实现协议与用户的共生共荣。 空投页面现已开放:https://t.co/pPxcXiuDVQ
$DOLO
-16.49%
南迦巴瓦峰 海拔7782米,身处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 昨天没有刻意寻找,南迦巴瓦却悄然现身。 偶遇真容是少有的缘分,一种被允许的幸运。传说她一年只露面几十天,不是你努力就能见,是她允许你看。 (亏)圈有时也像这样。不是你努力交互努力盯盘就有机会,而是天时、地利、人和的化学反应,全都对了,才有可能给你一眼真容拿到大结果。 真正的大机会,从来不是喧嚣中来的,而是沉默里隐现。我们只需要做对一件事:在场在桌,持续、低调、坚定地在场在桌。 刚学的$ 财神心咒: 嗡 藏巴啦 扎唸 达哑 梭哈
记得去年闭门会议聊过的核心观点 1、找好资产,发资产 2、搞财富效应。 3、长期搞财富效应。 所以接下来方向是明确的,方式可能会一直变,门槛也一直变,找到有价值的资产,通过机制设计制造财富预期,并尽可能延长这条曲线的生命力。 在撸BA这条线上,除了Alpha的资产交易,中心化的资产交易留存。 未来不仅是资产的交易行为,也会围绕「交易 + 忠诚 + 身份 + 工具 + 数据」这整条链路,进行多维度的资产化数据画像。
西藏 离开巴厘岛,穿着拖鞋抵达拉萨。 远远望见布达拉宫,忽然想起 12年前,我曾自驾318来过,那时年轻,莽撞,满怀理想,说干就干,说走就走。 这一次,它依旧无言, 却像看透了我这些年的起伏与执念,未竟的信仰与内心的空缺。 三轮牛熊,十二年浮沉。 此刻,心里无币价,只有风,不是朝圣,是迟来的自我洗涤。这一次,我想再去看看羊卓雍措的蓝、巴松措的静, 走一走雅鲁藏布江的岸,也想,再次站在布达拉宫前, 看看自己,还剩下多少当年的炽热与执念。 巴厘岛 这次受邀参加 @Bybit_ZH 的活动,顺便多待了几天。 跟我十年前来时相比,确实变了不少, 但海风依旧迷人,落日还是那样温柔。 有些地方会变热闹,也有些风景,有些人,会一直留在记忆里。 参加 Bybit 活动,整体印象是:热情与用心并存。 从接待到流程,每个细节都体现出团队的专业与重视。 动线设计合理,展示区布置得体,社交环节自然穿插,帮助大家建立连接。 我个人印象最深的是关于 Bybit 「上币逻辑」的分享,干货满满,对项目方与合作方都具备实操参考价值。也展现了 Bybit 在策略上的思考与演进。 如果说有什么可以优化的,就是加入更多深度议题的讨论,同时各部门负责人面对面交流收集更多反馈与建议,为后续合作创造更多可能性。同时引入“生态未来图谱” ,分享帮助与会者清晰理解:我该如何成为生态一份子、如何在其中成长,划分群体或者分片沟通。 此处感谢@Bybit_ZH @0xMartin824 @benbybit @kwokk__ 如果有亏友有任何问题,希望能找到你们反馈并协助解决。 读书📖 《纳瓦尔宝典》 关键词: -杠杠 -重新定义自己,重新定义自己的事业 无论是创业、健身、恋爱还是交友,我始终相信: 事情本身,就是目标本身。当你专注于过程、享受当下,结果往往自然而至,赚钱都是如此。 欲望越小,顾虑越少;执念越轻,状态越松。 你会更顺从本心,用最擅长的方式长期投入, 而高质量的工作,也正由此而生。 别盲目追逐“热门”,去追随你的好奇心、热爱与求知欲。 当它刚好又满足了社会的需求,回报,自然会来。 你越不可被培训替代,越不可被轻易复制,越接近独门绝技。而那,正是职业上的护城河。 ⚠️当我看到这段文字的时候,我想说的是撸空投,玩DeFi,参与Web3皆是如此,我们要专注🧘事情本身,专注于过程、享受当下,放低预期,找到自己最轻松最舒服的状态。 原文是👇 无论做什么事情,我都以事情本身为目标。这也是艺术创能的一个鲜明特征。无论是创业、健身还是恋爱、交友,我始终都认为生命的意义在于专注于事情本身,体验过程,享受当下。神奇的是当专注于事情本身时,你反而能做得更好。即使是赚钱,你也就为赚得最多的那个。 对一件事情的欲望越小,顾虑就越少,执念就越少,反而越会顺其自然,遵循内心。你会以自己擅长的方式,始终不渝地做下去,工作质量也会因此提高。" 不要追逐所谓的“热门”,而要追求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事情。如果在追随好奇心和求知欲的过程中又满足了社会需求,你就能得到优厚的经济回报。 与君共勉
空投 深知没有任何一个空投方案能够做到完全完美,既要有效防止作弊与滥用,又要兼顾所有社区成员的利益,天然就存在一定难度与取舍。真正理想的空投机制,应当是不断优化与迭代的过程,在透明、公正的前提下,尽最大可能平衡各方利益,应当是既防止作弊,又照顾大多数忠实参与者的平衡艺术。
在沙滩边的夕阳下,喝着小啤酒,看最美日落,顺带写了这篇 Resolv。 落日沉进海平线,沙滩上的摇滚乐队刚好开唱。异国他乡的旋律像是唤醒了年少时期的躁动,而我坐在沙上,反倒非常平静。 落日余晖里,一个卖油画的老头路过,我随手买了三只煞笔煞笔的狗🐶 我想直接内给评论区(评论关于稳定币项目观点)的某个屌丝, 送他/她一只狗, 希望她打狗亏成狗🐶
GAIB 这个重点关注下 1、 Hack vc @hack_vc这轮很猛,他们领投的@initia Initia上线币安。hack vc也领投了新赛道AiFi方向的 GAIB这个项目。 2、GAIB 昨天看到有拿到 Arbitrum官方的生态激励Grants。 3、GAIB=GPU+Ai+Blockchain GAIB 是第一个专为 AI 算力打造的经济层,把 GPU 变成能生收益的资产。它推出了合成资产AID,投资者持有 AID 就能分享 AI 算力带来的真实收益。 还可以质押成 sAID,在保留流动性的同时拿奖励,进一步参与 AI 驱动的金融市场。 简单理解就是GAIB 是一个把 AI 算力变成“能生钱资产”的项目。蹲一个主网上线。
早上已经冲了 INIT 挖矿,BNB + USDC 配对 这是 @hack_vc 投的又一力作,Yzilabs 也有参与。刚刚创始人提到,YZI 目前是 INIT 最大投资人。 这个项目从测试网就有热度,24年重点说过,之前参与姿势 •养狗 •GTC20 分有资格 •测试网参与门槛高,手动撸挺累,多号 这波矿挖时间持续长一点,潜力值得盯一波。
$INIT
+28.12%
致敬🫡 撸毛人!这群最可爱的人,最应该被尊重,最应该被重视的群体! 这篇文章要放是在高考作文里,无论啥角度均是满分💯。 放到唐伯虎那个年代,伯虎老师也得尊称一句:bruce先生,请赐教! 过去4年,我跟bruce老师心心相惜,我个人对他的才气佩服的五体投地,中文英文均是博士后级别。 不显山,不露水,非无山水,而是心中自有丘壑万千。 这是一种姿态,更是一种境界
@0x_Todd @BTW0205 太真实了,链上焦虑久了,一出国才发现原来生活可以这么便宜又舒服,啥也不用卷。
100U 的 Gas,消耗在一片农田别墅和1场音乐疗愈,感觉挺值得。 不由想起,前几天跟@BTW0205 吴老师在泳池边炒币,聊到我们在圈里每天亏那么多,到底为了啥? 今年下半年准备开启数字游民生活,唯一让我犹豫的,是英文只会说yes and no,还有不知道目的地有没有辣椒🌶️可吃。
Aspecta:试看链上民主如何破解VC黑箱困局 1、资产定价权的归属之争:从VC黑箱垄断到用户开放博弈 旧秩序之困:机构对VC份额、私募股权等非标资产的定价权往往讳莫如深, 盘前根本无法实现真正定价的公允性,估值逻辑几近玄学,VC币面临退出难,接盘难。代币解锁时用户被当头浇给,流动性遭遇塌方。 Aspecta如何破局:Aspecta这套模式,不是https://t.co/CmNkQyyvxT那种“赌一把就跑”的玩法,也不是怂恿用户单靠情绪驱动的盲目一掷千金,更不是PE市场那种“关门算账”的套路,而是搭了个公开透明的台子,让价值资产自己说话,让用户自己用脚投票。除了公允,其套利模式多样化:早期玩家可以靠BuildKey的价格波动套利,长期主义者也能持有BuildKey在未来兑换回价值资产,长短皆宜。 关键因素如下: -BuildKey 所有在Aspecta平台登陆的价值资产,都转化为凭证化资产BuildKey,持有BuildKey可按升级比例兑换回价值资产、同时被赋予社区治理等权力。 -公平发射: 无门槛自由参与,抽签式的资产认购方法实现最大程度的公平。 -全周期流动性引擎 从Day One到Post-TGE,资产将在7×24小时内自由流转。 -Bonding Curve护城河  资产价格由市场供需实时调整,所有资产的价值在市场上公开竞逐,大额交易触发智能缓冲机制,抵御恶意狙击。 因此,传统金融的估值体系下,“内部价值锚定”、“暗室议定”的现象,将从市场只能被动接受,变为用户均等参与、民主化决策,最终实现项目的良性运转; Aspecta的BuildKey机制,则让价格发现回归共建共享的本质; 而一级市场与二级市场的严重割裂,导致资产价格在解锁、上市等关键节点剧烈波动,也能在Aspecta的技术要素的加持下,让市场发挥左右,实现最大限度的透明与自主调节。 综上,Aspecta能保证价值资产发行、流动、价格机制形成的稳健性和公允性,用户的获利模式也很清晰:通过早期购买BuildKey捕获价值洼地 → 用户推动交易量,实现兑换比例跃升 → 持有BuildKey实现跨时空套利。 Aspecta 让资产可以公开交易和自由定价,把之前只能私下交易的资产(如VC份额和锁定的代币)的流动性彻底释放出来。这一变化让市场更加公平,所有用户都能平等参与Alpha筹码的竞买,把那些被低估的价值资产推到市场的聚光灯下。 顺着这股趋势,Aspecta也与@solayer_labs 达成深度合作,即将迎来$LAYER的上线,提供的资产价格远低于市场价,凸显了高潜力价值投资的机会。这次整合与Solayer的Emerald Card推广同步,让更多用户能触达这些投资机会。 2、用户视角:价值捕获的「三远法」 Step 1:发现价值洼地 在Aspecta平台浏览资产库,筛选具备高声誉背书的项目(如BNB Chain合作标的)。 分析Bonding Curve参数与历史交易数据,评估套利空间或长期持有价值。 Step 2:参与价格发现 自由交易:在Bonding Curve上买卖BuildKey,通过市场博弈推动价格向基本面收敛。 套利策略:利用Vesting周期与解锁规则的时间差,在Pre-TGE阶段低买高卖。 Step 3:兑换与治理 将BuildKey按预设规则兑换为实际资产(如代币、股权),或保留作为治理凭证。 参与链上投票,影响项目关键决策(如资金用途、产品迭代),实现「持有即共建」。 Step 4:生态权益延伸 通过BuildKey解锁链下权益(如项目空投、线下活动权限),形成「金融-场景」的价值闭环。 累积参与贡献值,提升声誉等级,获得高价值资产的优先认购权。 3、实战演习: @solayer_labs BuildKey 将于4月17日上线! 333,333枚未解锁$LAYER代币将在Aspecta平台上发行: https://t.co/fmdTiYjZc7 抢购价仅$0.5起,通过Bonding Curve交易推动价格发现,交易越活跃,兑换比例越高。 🚀 兑换比例升级规则 BuildKey交易量越大,单Key兑换$LAYER数量阶梯式提升 S1:1 Key = 4 $LAYER S1:1 Key = 4 $LAYER S2:1 Key = 4.8 $LAYER S2:1 Key = 4.8 $LAYER S3:1 Key = 5.6 $LAYER S3:1 Key = 5.6 $LAYER S4:1 Key = 6.4 LAYER S4:1 Key = 6.4 LAYER 随着兑换比例升级,每个BuildKey的实际LAYER成本可能低至LAYER成本可能低至0.5以下。 ⏰ 关键时间(北京时间) ---BuildKey开放交易/兑换:4月17日 19:00 ---兑换截止:5月15日 ---Solayer BuildKey兑换$LAYER方式:2026年2月11日起,分24个月线性解锁 💡 如何最大化收益? 1️⃣ 早期低价囤Key:起始价$0.5,交易推高价格前抢先入场 2️⃣ 推动交易升级比例:社区合力达成高阶兑换比例,躺赚额外代币 3️⃣ 链上凭证二次交易:兑换后获得可转让凭证,可持有等待解锁或即时转卖套现 具体操作步骤请参考:https://t.co/p1m2AmF7la
$LAYER
+17.54%
币安招聘以后能不能特别强调下: 没有学历要求 广告词: 只在乎你是否敢闯、能做、愿扛 如果你愿意拼,愿意学,愿意不断进化, Binance 就是属于你的舞台。
沧海一声笑 熟悉的旋律悠悠响起,纵然身在异国他乡,仍难掩唤起笑傲江湖的旧梦。 吴老师@BTW0205 花了400U Gas带我来这里炒币,他说买以太坊!一定要做多ETH
七年磨一剑的@WalletConnect $WCT登陆币安第67期的Launchpool 1、参与方式 Launchpool活动公告称得上BNB Holder的永恒福音,这次也一样带来了重磅利好。此次活动从2025年04月11日08:00(UTC+8)开始,活动时长共计4天,持有$BNB、$FDUSD以及$USDC 的用户可以在币安APP 首页的Launchpool 存入开始挖矿获得 $WCT ,币安用户获得的配额为4000万$WCT的启动池和1000万$WCT的学赚部分。 基于币安 Launchpool 当前的奖励分配机制和代币经济模型,参与用户预计可获得约 20%~30% 的年化回报率,具体收益则会受到市场波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WCT在币安的登陆,是WalletConnect 作为基础设施项目的重要战略升级,将进一步拓宽其在全球加密生态中的影响力。 2、发展历程及代币经济 从2018年项目启动以来,WalletConnect 在发展过程中获得了超过 5000 万美元的融资,得到了多家顶级加密投资机构的战略支持,从而巩固了其作为跨链钱包连接基础设施市场领先者的地位。WalletConnect 一直致力于为应用程序和钱包之间提供的标准化的接口,通过多个分布在多个节点运营商之间的网络系统、SDK和标准制定,实现了钱包和应用程序的无缝连接。 -约 2.75 亿个连接 -约4500 万用户 -约1 亿 WCT 质押 -约61,500 个应用 -约600 个钱包 WCT供应总量为10亿,其中: 27%给生态建设(激励开发者) 18.5%空投给早期用户 17.5%用来发质押奖励 当前流通量为总量的10.32%,持有$WCT用户可以通过质押(2024年第四季度启动)、治理参与(2025年第一季度启动)、基于绩效的节点和钱包奖励(2025年第一季度启动)等方式获取收益。 3、空投相关 WalletConnect本身作为Web3 的重要基石与关键枢纽之一,经历了七年的磨砺与建设,绝大多数的Web3用户在使用WalletConnect时,单纯的因为其功能的不可或缺性(如在Safe平台进行各种DApp交互,必须用到WalletConnect的扫码连接功能),但是无心的“插柳式交互”也可能带来葳蕤的绿荫,长期关注我的用户一定都能拿到Safe和WalletConnect的双重空投,这是大多数Web3用户所忽略的另一个“长而久”的细分领域——基础设施的长期交互。 这种交互能带来双向的促进:基建项目能够很好的吸引用户参与行业基础设施的建设,让自然生发的用户行为带来丰厚的空投回报,而非刻意的追求“短平快”撸毛模式。 WalletConnect最早的登记交互可以追溯到 24年9月,项目开启为期1个月的扫码登记领取空投的活动,此阶段共计空投了5000万$WCT,其中3000万用于登记空投,项目官网上现在依然留存“Stay tuned for more airdrops coming in 2025.”的字样,结合上面给出的空投预期数据,大家可以着重期待一下项目方今年的表现。 4、个人建议 从普通用户的角度来看,日常刚需使用WalletConnect,享受基建服务的同时并获得WCT空投无疑是件乐事,但是我感觉空投模式和用户资格的评估依然有改进的空间, 比如第一阶段空投时需要连接官网进行“资格测试”空投,这与用户获取空投的习惯略有出入,直接空投到eligible的地址会纯粹一些; 用户资格评定方面没有给出详细的框架,只是简单提到连接、签名和链上活动这么一个笼统的大概念,但是空投这么一个“批量撒钱”的行为,其精细化作业、精准化操作以及公开透明性都是必不可少,希望WalletConnect在后续的空投季中能够改进。 关于基础设施类的另外一个基建项目也备受瞩目,没错,Sign @sign
$WCT
-4.61%
非常认同巫师,有价值的东西是可以沉淀的。 我记得当年我没有几个粉丝,也是顺手一直写一直分享,不管别人是否能看懂,在输出的同时是能迭代自己,同时在路上找到同频的人,顺便亏点gas,亏点钱。
🚨 $PROMPT 空投更新提醒 前天因故未能成功领取的用户,现在可以再次进行 Claim! $PROMPT 价格已上涨数倍,同时相关方也已对之前的操作进行了利益补偿,将原本的一波“骚操作”顺利化解,反而激活了市场更多关注与情绪。 很多项目方真的得好好学习 领取:https://t.co/xLP7MSjZfm 补贴:https://t.co/xv4nGAmTDN 能领5644枚,大概1.6ETH,补贴235美金
$PROMPT
+3.64%
出国不要在机场大额换汇,少则损耗10%,多则30%。这个生意堪比印钞机
晚上见到几个老朋友,聊到 $LAYER 昨晚的大阳线一口气干到接近2刀,直接把情绪带起来了。如果山寨都能轮番出这种走势,怎么滴心情能好到多喝几杯。 最近其中文推出Solayer & InfiniSVM 赏金任务,3000刀sUSD奖励。 1、Shogun @gundotfun 活动:https://t.co/Oqrjh6DHaz 2、领取 PROMPT空投:https://t.co/xLP7MSjZfm
$LAYER
+17.54%
玩法及门槛提升:意味着单号收益有保障 认购时间:4月10日 7:00 PM - 8:00 PM (UTC+8) 最新规则:参与者的币安账户(包括交易平台及无私钥钱包地址)在TGE活动前连续7天的每日快照中,两个账户相关资产之和不低于100美元。 看到FHE,总让我想起同态加密方向的项目
$FHE
+0.41%
空投赛道是不是已经结束了? 从丰密的视角来看,近期的几件事让我陷入了深深的无力感。 丰密想说:“如果连最忠诚的用户都需要靠‘维权’才能被看见,那这个行业真正出了问题。” 1、 Nillion 的社区反馈取得了阶段性成功,项目方最终尊重了我们的反馈, 我作为最早期、最忠诚的用户,不仅参与节点建设、真金白银质押资金做验证者,还用行动陪伴项目走过最难的冷启动期。但令人遗憾的是,最终我们不得不依靠社区维权和反馈机制,去“提醒”项目方他们犯了错(他们差点无情地抛弃了最值得被照顾和尊重的人) 所幸,在多方共同努力下,项目方最终回到了正确的方向,尊重了社区、尊重了我们。但整个过程所暴露出的问题,也让人难以忽视。 2、Aptos 生态全面崩塌 Aptos 生态的全面崩溃,让我切身体会到脱离社区的生态,注定无法产生真实的财富效应。 去年,我个人真金白银买入了 400 万美金的现货,坚定支持该生态中 DeFi 协议的发展,也为Aptos生态官方提供了大量建议与反馈,站在生态协议产品和金融结构的底层逻辑上给予梳理。 但最终我意识到:一个脱离真实用户、脱离 Builder 群体、脱离社区共识的生态,是无法长出可持续价值的。 所谓的“高举高打”,只是在空转资源,最终只会透支信任。当我喊出「Aptos不值得参与与信任」这句话的时候,是深深的无力感,与无奈! 其中,还看到有些傻B说我是为了空投去的,脑残们,不想赚钱傻逼玩生态啊,一点常识都没有! 3、Babylon 的空投策略也以失败收场。 前几天我也表达了我在BTCfi的尝试与探索,也非常看好Babylon的发展,我始终认为其协议的所有的质押用户,都是真金白银来支持项目,他们值得被尊敬,值得被重点呵护!项目应该积极奖励「质押」这个行为,这个动作是在真正能引领BTC的Holder来开启🔛BTCFi的范式结构! 但是Babylon搞砸了。团队没有真正意识到他们的代币经济学出了大问题,空投逻辑犯了严重的逻辑错误,本质上是他们连自己都不认清自己,如何能引领赛道,当这个定位一但失败,就不可能再有出头之日! 在过去的5年,交互了太多太多协议,踩了无数坑,看过,见过彩虹,回望过去,但回头看,每一年真正能带来正向财富效应的项目,依然是屈指可数,用两只手就能数得过来。 当参与的越来越多项目,我开始发现并质疑:很多项目方的团队,是否真的理解自己所构建的协议? 很多项目的运营,甚至核心成员,可能从来没有真正使用过自己的产品。他们对协议的理解,远远落后于用户;而在运营层面,往往流于表层的社媒叙事、形式化的活动、甚至无尽的PUA。说得直白一点,他们根本没有认真思考过: 我们到底要为用户、为行业,带来什么改变?能不能带来财富效应。 当你比项目方还清楚他们的 narrative; 当你试图理解他们的协议结构、激励模型与愿景设计,却收获反复试错、方向迷失、系统性脱节…… 那种 “看见问题、却无法推动改变” 的感受,最近,让我真的让我常常陷入一种深深的挫败,而这种挫败感,并不仅仅是因为亏钱。更多时候,它像是对我智商的一种拷问, 我用尽逻辑去思考,用尽真诚去沟通,用行动去证明立场,但眼前的现实,却常常荒唐得近乎嘲讽。 我投入了真诚、时间和思考,试图推动走得更远,但换来的却是“他们连自己要干什么都没想清楚”。 现实的情况是: 行情低迷,大部分项目都想通过压缩社区空投份额,来减少抛盘。也就是抛弃社区!宁愿付出高昂的费用去做注意力,也不愿意给长期支持的一路跟随的用户,这是一种意识形态的失败,更是一种害怕用户赚钱的变态心理扭曲! 说实话,我都很难用准确的文字去描述这种感觉。 只能说:真的,贼 JB 难受。 空投赛道是不是已经结束了? 说实话,我也很难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 但如果你问我现在的感受,我只能告诉你,最近,真的有太多项目方,不做人 即便如此,我依然会留在这个赛道,继续探索、继续深根。 不管是亏钱,亏gas,还是亏点别的什么—— 我认了。 因为我始终相信,真正的 Builder,不是靠风口赚快钱的人, 而是那些愿意穿过寒潮、撑到底层逻辑、还愿意为一点点价值继续试的人。 当下,去山里,去旅游,去看世界,去他妈的Web3/
这几天广东下雨,像是看穿了我的心绪。 从 Babylon 公布代币模型和空投规则的第一时间起,我就一直在反馈。不是为了争论,而是希望自己的声音能被听见,希望推动一些改变。 我知道,情绪化的发泄不会带来任何实质结果,所以我选择以真实用户视角,去分析问题、向项目方反馈并寻求平衡。 1、整理 面对社区对Babylon的集中质疑,整整 12 小时,广泛收集意见、整理文档,只为了让反馈更有价值: 1) 代币经济学设计存在结构性问题 2)空投逻辑割裂,激励机制错位 3)市场宣发失衡,预期被拉高后落空 4)运营节奏紊乱,引发信任波动 2、反馈 4 月 5 日晚,我与@baby_fisherman 通话接近100 分钟,详尽反馈了社区的真实声音。所有的质押用户,都是真金白银来支持项目,他们值得被尊敬,值得被重点呵护!项目应该积极奖励「质押」这个行为,这个意义非凡! Fisher 表示会立即与核心团队沟通,重新评估代币模型,并尽快向社区回应。 通完电话后,看了下时间,凌晨12点10分,我开车在山里穿梭,前方没有路灯,只有车灯孤独地划开夜幕。 3、结果 就在刚刚,Babylon 基金会宣布将投入300 万美元预算,为第一阶段 BTC 质押者发放每人约 20 美元的 BTC LST 补贴。 这是一次信任修复的尝试,是建设者们努力之后的一点回应。我一直相信,BTCFi 的建设者不是“撸毛用户”,他们是真正在深水区里下注、承担、验证的人。 这群人代表着 BTCFi 的希望,是种子用户,这份价值,不该被忽视。 我尽了最大努力,去争取一个更有希望的平衡点。 这不是结束,而是一次必要的开始。
我的TG被盗了。不要相信任何私信。本人从来不会主动私信。
是啊,沮丧并不是因为没撸到质押奖励。 我一直认为,Babylon的成功与否,关乎整个BTCFi板块的突破,是那个有机会捅破天花板的核心叙事。 我跟非常非常多的BTCFi协议沟通过,我真心希望这个赛道能跑出来,在这个方向,从质押开始、到早期建议,包括空投分发人提了不少反馈。 但今天,Babylon的表现让我三观震碎。它不仅让质押用户失望,如果他失败,那么可以说是整个行业的一次失败。如果连这样的平台都无法善待共建者,BTCFi接下来要靠什么? 很多人根本没参与BTC质押,只是站在“常规撸毛逻辑”看项目,自然无法理解被伤到的是哪一批人、伤得有多深。 很多人,包括不少KOL,其实根本没参与BTC质押。他们不知道Babylon的gas消耗有多高,更不知道,拿BTC质押背后代表的是BTCFi的最大叙事!是BTCFi的“基础设施 + 安全层”双重角色,是未来BTCfi的关键支点。 质押用户,不是“用户”那么简单,而是这场试验的参与者、验证者、承压者。这次空投败局带来的失望,不是“没发钱”,而是价值观错位。 如果连最早跟你走进深水区的人都无法照顾好,那你告诉我,BTCFi凭什么走出来?
#接龙 针对Babylon的空投,我下午已经在反馈,目前并未在推特上fud开战,本着解决问题反馈真实的社区意见为首要原则,希望大家提供真实的意见与反馈,我集中式向Babylon提出解决建议。 Babylon是我个人重点支持的生态与项目,通过反馈希望项目方更希望它能听见社区真实的声音,而不是被一小部分行为掩盖整体生态的积极贡献。 请大家理性表达、如实反馈,我会整理高质量的建议,帮助项目方更好地优化规则、修正偏差。
一天没吃饭,期望与失望交织,像乱麻一样缠绕心头。 叫天天不应,喊地地不灵,无力感在空中回荡。 Babylon 的空投,落了,却没落到心里。 元芳,难受的有些无力,你怎么看
stakestone @Stake_Stone的空投领取,怎么要收费! 我就很好奇,然后去找原因, 找到@lizmoneyprinter 也发现了同样的问题 找到了问题根源,这个屌毛协议@Clique2046收了费用, stakestone用了他们的服务,你领取的空投越多,要付出去的费用就越多 元芳,你怎么看?
$BNB
+0.44%
$STO
-3.97%
$BR
+1.11%
🚨 #币安钱包 独家 TGE 第8期上线! 本期项目:StakeStone( $STO ) 认购时间:2025年4月3日 16:00 - 16:30 (UTC+8) 📍 仅 30 分钟 社区空投奖励: 查询空投: Checker : 类别细则: 本次空投分配:7.4% 本波总分配量: 74,000,000 STO
$STO
-3.97%
4月6日,在一个无人问津的角落, 一个蓬头垢面略带沧桑的男人,正奋笔疾书。 他正在写的,不是情书,也不是诗, 而是《我与 OKX Web3 的故事之—撸毛笔记》。 在这个链上有泪、链下有爱的世界里, 他用键盘敲出一段段女巫在空投世界的爱恨纠葛, 记录一次次错过、一次次反复狙击的传奇, 这不是一篇普通的小作文,这是一份Web3电子乞丐的亲身血泪实录。是Gas的流动,更是命运的搏击。
00:00:20
真猛啊,Ethereal,7.5亿 TVL 5亿涨到7.5亿,就用了几天时间
半夜开新,又来送钱。 PumpBTC 即将上线BN WALLET 第7期IDO 北京时间为:4 月 2 日 00:00 - 00:45。 这次窗口期不到1小时,#Pump 这个名称有足够的注意力,代币有meme属性,项目也有基本面。建议冲,打新送的钱,动动手,如果人脸识别,把七大姑八姨喊起来。
$PUMP
+0.25%
破案了,Tegegram 应该是被盗了。 昨晚会议中,临时有个朋友(未确认)在TG上发了个这个信息,大概意思账号被限制, 我开会过程在手机上点了。好家伙把我盗了。 不确定我联络人里谁被盗了账号,然后把我也干趴了。
我的Tegegram突然闪退,无法登陆。不要相信任何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