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Layer正式公布代币经济学,协议代币 $SLAY 来了💥
SatLayer 终于要发币了,我个人是有参与的,特别是在 BTCFi 正热的时候,我用的是「多协议串联、跨生态叠加收益」的打法。
串联的协议我个人的要求其实挺高的,当时看到Satlayer是Hack Vc @hack_vc及Castle @CastleIslandVC投的所以有重点关注,在早期且未发币。
我当时参与的姿势之一:
→把 BTC 存入 Lombard @Lombard_Finance,获得 LBTC,再把 LBTC 存入 SatLayer,这种操作主要是开启多重收益,同时兼顾 Babylon + Lombard + SatLayer 三个未发币协议空投权重与资格。
另外就是参与berachain @berachain。年初的的时候,如果重点参与Berachain的Boyco 预存款金库活动,应该很多人对SatLayer 也很熟悉,SatLayer 作为 BTC restaking 协议支持资产就包括原生 BTC以及各类 LST
例如:SolvBTC(Solv)、UniBTC(Bedrock)、LBTC(Lombard)、PumpBTC 等等,这些 BTC 经由 SatLayer 参与 Berachain 生态,为主网上线做流动性准备,同时锁定多个生态项目积分与创世奖励。我印象里当时整个活动Satlayer贡献TVL大约3亿美金,表现是很强劲的。
🚨现在, $SLAY 要发币了,针对社区的空投部分是10%
官方文章在这里:https://t.co/zJ94dpxHAT
SatLayer 代币经济学:
总供应量: 21亿
初始流通:21%
社区空投:10%,TGE 完全释放
生态激励:占比 45%,分阶段解锁,支持长期生态发展
🪂关于空投🪂
这部分比例是10%,将通过SlayDrop 分发,专门奖励最早支持 SatLayer 的核心用户群体。
按照我的理解,重点应该就是曾实际质押 BTC 或 BTC LST 至 SatLayer 金库、参与生态集成的真实用户,这部分空投肯定根据实际交互、存款金额、持仓时长等多个维度加权分配。
另外一部分就是已经公告的Y#ap推广用户,之前的公告是0.75%(0.5+0.25),这部分我没参与。
$SLAY 代币核心用途,其实就3个关键词:质押、治理、分红
其中重点是「双重质押机制」,BTC + SLAY 联动,参与 BVS 验证服务需同时质押 BTC 和 SLAY,因为运营一个 BVS(比特币验证服务)节点,得承担一定安全责任,BTC 是核心资产,SLAY 是“信用保证”,两者绑定就像本金 + 担保。
这也就是说,想参与 BVS,就得用上 SLAY,其中价值捕获机制,BVS 收费一部分将分配给 SLAY 持有者,协议可治理决定是否用收入回购销毁 SLAY,验证网络持续有真实需求,SLAY也就可以获得可以真实收益。
很多人就会问了,这个怎么跟ETH生态的Eigenlayer差不多,跟它的AVS模式也差不多。
确实在理念上很像, 2个都属于“再质押安全”模型,都服务外部应用协议 ,都强调“可编程惩罚 + 自主验证 + 共享安全”,但EigenLayer 更像以太坊生态的“计算安全层”,聚焦的是为以太坊生态延展验证能力。而SatLayer 则是让比特币具备更高效的资本利用率和抵押安全输出能力,更像比特币生态的“经济安全层”。
AVS 更像是在以太坊上给节点找活干,BVS 则是在比特币上给BTC找产能。大概是这么个个人理解,也不知道恰当不恰当。
熟悉的亏友应该已经很清楚知道SatLayer 是比特币生态的 restaking 协议,不熟悉的依然还是会不熟悉😂,毕竟这年头做投研的越来越少了。
SatLayer 是BTC restaking赛道的重要核心参与者,通过原生自托管质押机制,将 BTC 转变为可参与 DeFi、RWA、稳定币、AI 、TradFi 等核心方向的经济燃料,又或者说是生产性抵押资产。它在 BTCFi 赛道中,承担起「安全层 + 收益层」的双重定位。
当前SatLayer 最新数据📊:
•TVL:$419M
•已质押 BTC:3649 枚
•融资:完成 $8M Pre-Seed(由 Hack VC & Castle Island 领投)
•生态合作:Berachain、Babylon、Sui、BOB、Solv、Lombard 等,作为Babylon协议的指定restaking合作伙伴,SatLayer通过可编程削减机制实现BTC的生产性应用。
另外已与Plume、Nexus Mutual, Cap, Hyperlane、RedStone 等30+协议合作,重点布局保险及流动性托管/主经纪商等刚需场景,推出了核心产品:收益型 BTC 保险基金,打造了链上保险的“再质押版巴菲特路径”。
另外,说回SatLayer 和 Berachain 的合作,其实就是一场跨链级别的 BTC 应用试炼,SatLayer 通过自家金库机制,把 BTC 流动性“打包”送进 Berachain 的预存款金库,不仅为主网启动注入真金白银,还成功让 BTC 在 EVM 链上第一次以 restaking 模式参与激励与积分体系。用的是BTC 安全性,在 Berachain 上干起了跨生态结算层的活,这种方式不仅为协议引流资产与用户,还能提升资本效率与收益叠加,成为跨链生态合作的一个典型范例。
值得注意的是,SatLayer 也正在与一批管理着数亿美元资产的 Digital Asset Treasury(DAT)公司进行深入接洽沟通。这类金库通常管理数亿美元的加密资产,对资产的收益性、安全性与可编程性要求极高。SatLayer 能进入这些对话,意味着它的安全模型和收益逻辑已被视为具备机构级可用性。
这背后,其实正是 SatLayer 的长期愿景,让 Bitcoin 不止是“储值工具”,而是成为可被调度、可被利用的生产性抵押资产,通过restaking机制让闲置的Bitcoin为整个加密生态系统提供安全保障,同时为Bitcoin持有者创造收益。
它希望:
🌱释放Bitcoin潜力:让Bitcoin突破"数字黄金"的储值局限,成为可编程的安全资产
🌱构建共享安全层:为Bitcoin Validated Services (BVS)提供统一的安全基础设施
🌱降低参与门槛:通过用户友好的界面让任何Bitcoin持有者都能参与restaking
从最初金库到现在的 BVS 网络成型,SatLayer 的野心一直很清楚:
👉把 BTC 从静态数字黄金变成动态的全球抵押引擎
在 Babylon 主推验证层、而 SatLayer 则承担经济层的背景下,SLAY 的长期是有价值的,未来BTCFi 一旦在起势,它有一个位置的。
当然,机会之外,也有挑战。
一方面,BTCFi 的热度高点已经过去,未来是否再次起势仍是未知数,
另一方面,对普通用户来说,restaking/BVS/双质押等机制理解成本高,动线较长,操作路径也较为复杂,更适合重度 DeFi 玩家;
同时,该方向要是没有财富效应自然不会吸引更多人。另外就是BTC 持有者本就偏向极简主义和硬派自托管,他们难接受让 BTC 干更多事这套逻辑,哪怕它再有收益。
📌所以接下来,重点就看3件事:
1、Phase 2 的 BVS 网络能否跑出强需求曲线。
2、TGE 的流动性释放与价格表现。
3、空投查询入口及财富效应。


From X
Disclaimer: The above content reflects only the author's opinion and does not represent any stance of CoinNX, nor does it constitute any investment advice related to CoinN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