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 @cookiedotfun 上参与 Snap 活动的人越来越多,七月简直卷疯了。不只是项目在猛冲,社区也开始大爆发,AI、游戏、BTC L2 项目轮番上,感觉就是个内容战场。我挑了几个我觉得比较有意思的项目,分享下自己的看法。 @Almanak__ 推出的 AI DeFi 代理我挺感兴趣的。它主打“设目标,自动跑策略”,比如你告诉它“别太激进,稳一点”,它就会自动找合适的链上机会帮你优化收益。全程不用看面板,也不用写代码。对很多不想花时间做功课的人来说,这种“AI托管型DeFi”可能会是以后主流玩法。 @OpenledgerHQ 最近节奏拉满了,开发文档翻新,新API上线,还搞了个内容归属验证功能。意思是你发的内容能上链认证是你原创。再加上现在有150K美金奖励,参与的人从实习生到创始人都有点“卷”。它不是那种传统搞基础设施的路线,更像是带着社群一起跑。 @JoinSapien 有点像在做“链上内容工厂”,但实际核心是训练AI。它和 @RecallNet@On_Veera 合作搞了一个机制——用户发的每条内容都能被打标签、评分,最后给AI模型做训练数据。它不是在做平台,而是在做下一代AI的“喂养机制”,逻辑还挺前沿。 @tenprotocol 是比较技术向的,它是基于TEE搞加密计算的L2。这种东西听上去门槛高,但核心是提供隐私保护。像是DeFi里的“隐形战斗”,现在已经有5000多用户参与Snap了,算是慢热但稳的路线。 @build_on_bob 最近热度确实爆了一下,24小时社群讨论直接10倍涨幅。它试图让BTC和EVM兼容,让比特币的安全性和以太坊的开发灵活性都兼顾。还没发币,而且产品已经能用,这种“有东西+早期”的项目现在不多了。 @vooi_io 最近更新了止盈止损功能,重点是“所有DEX都能用”。之前大家吐槽DEX体验差,现在它直接让你在链上交易也能像CEX一样舒服。加上它还有Telegram内交易功能,操作上挺轻巧的,感觉更适合社区用户。 @elympics_ai 是游戏方向,它在奖励那些早期活跃玩家。你平时打游戏的数据,会被记成Respect Points,最后都能变成链上的声誉。有点像在说:你不是白玩,是在“挖影响力”。这种逻辑比传统GameFi合理多了。 @recallnet 则把AI炒币做成了公开竞赛。几千个AI Agent 在线跑策略,结果都有链上记录,还有排行榜。这种模式看着像在娱乐,实则是把炒币算法从“黑箱”变成了“透明比赛”。搞不好以后主流策略也从这里出来。 总结一下:Cookie 上现在是个内容竞技场,谁能搞内容、谁会玩Snap,谁就先拿资源。这波机会挺像以前的early airdrop,只不过这次拼的是内容和参与感,不是钱砸出来的流量。你想等可以,但别人已经冲榜了。 早参与、低门槛,找个你能上手的方向就行,别光当观众。
From X

Disclaimer: The above content reflects only the author's opinion and does not represent any stance of CoinNX, nor does it constitute any investment advice related to CoinN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