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了10个工作室后,我意识到了撸毛的局限性
在创业十年的过程中,我在选择一个赛道搭建业务模型的时候,主要看中三点:
1.天花板够高
2.模式有持续性
3.能容纳足够的人才和资金
简单说来就是:有钱赚,能持续赚,还能用人力杠杆和资金杠杆。
在前几年,我觉得撸毛赛道至少是可以按年的维度去布局。核心逻辑主要是VC币的估值、分发再到上所已经成型,对假数据需求长期存在。
所以我从21年,nft时代那会儿,一口气就搞了10个工作室。但过去一年多,我意识到这种模式可能正在失效,持续性和杠杆效应明显变差。
另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你积累的能力,无法迁移,无法沉淀。
主要是在于这个赛道并不是一个独立的生态,它依附在整个VC币之下,但现在,连VC也玩不动的时候,自然就无法持续。
饭碗不由你自己决定,那就注定做不大。在这种境况下,我的业务模型就沉淀不了更多的人才和资金,商业上无法放大,也越来越不够性感。
由于无法在其之上不断加盖楼层,最终,撸毛只能变成一种小而美的战略配置,需要把时间花在真正可沉淀的方向上。
From X
Disclaimer: The above content reflects only the author's opinion and does not represent any stance of CoinNX, nor does it constitute any investment advice related to CoinN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