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大多数人并不是缺乏力量,而是缺乏对于力量运用机制的理解力,缺乏突破自身觉知局限性的主动性。
可以把自己想象成电影 interstellar 里的男主角,在片尾他进入到一个所谓超立方体 (tesseract), 可以观察到过去的自己和家人的生活,他拼命的捶打着超立方体的墙壁,试图和过去的自己沟通,改变当时所做的一个错误的决策。
觉醒的挣扎,就好比想象未来的自己不断在超立方体里面捶打高呼,试图和现在的自己沟通,改变某个 ‘’唾手可得,但失之毫厘,差之千里‘’的错误决策。
每周应当做几次这种模拟的想象。想象现在该如何唤醒十年前的自己,具体是哪几个点卡住了,因此当时没有醒得更早。然后再想象十年后的自己唤醒现在的自己,具体有哪些事,现在可以做,让自己更早的觉醒,实现突破。
一次大战开始的时候,各个国家都觉得自己能赢,几个月就可以结束战争,获得荣耀。
各国的 capex 消费不断加码,美国和日本大部分时间隔岸观火,四年里大发战争财。
战争结束后,capex 大幅回落,美日两国的经济就遭遇了一年多的衰退冲击。
战争最终导致欧洲四个帝国的崩溃。沙俄首先在 1917年崩溃。德国和奥斯曼帝国 1918年占领了俄国在东欧和南高加索的部分领土,但几个月后在协约国的军事压力下自己也崩溃了,原先占的领土也被迫吐出来,还失去了更多。
AI 行业,正涌现出若干个巨额亏损,但估值节节上升的公司,都对外号称或者真诚的相信自己能赢。投资者们都在 fomo, 有的想要 all in. 他们应当研究复盘一下一战的历史。
投资者因为短期利益的幻觉而去 fomo, 类似一些国家因为短期利益的诱惑,觉得可以迅速取胜,而贸然发动或参与战争。后面欲罢不能,损失指数级上升。
等到多家公司破产,市场大跌时再入场廉价抄底,类似于等到别的国家全都打累了,资源全部耗尽了,自己再入场以较小代价获取较大利益。
这方面成功的例子有三十年战争(1618-1648) 期间的瑞典,这个只有一百五十万人口的小国,隔岸观火了十几年 (期间和波兰有些小的冲突),等到 1630年才下场参战,等到 1635年法国参战后他的压力就更小了。后来瑞典获得德国北部,波罗的海沿岸的区域 (Pomerania),把波罗的海变相变成自己的内湖,这个状态一直保持到 1815年。
robotaxi 在旧金山湾区测试的范围要比 waymo 大多了。旧金山很多停车场五个小时以上的停车费就要 35美元。如果真的可以扩展到 marin , 东湾和 San Jose,那就不用自己开车了,也不要耗神考虑找停车位,担心被砸车了,可以天天在外面到处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