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梁文道之前播客中说,看见人们去佛教寺庙为自己求这求那,感觉非常的荒谬,因为佛教本质是要求无私无我和慈悲,比如看到几千里外一个陌生人没水喝,也会感到痛苦。 慈悲心(悲悯众生的痛苦)与无我(不执着自我)是佛教修行的根本,执着于世俗利益即为“贪”,是烦恼的根源,不可能带来真正的解脱。虽然不同宗教都从理想化转向功利化世俗化,但佛教这种彻底第一性的反转还是特别荒诞。 为什么?研究了下,可能也是因为佛教比较特别,佛教从一开始就是反功利、反自我、反欲望的体系。佛教的第一性原理比多数宗教更“反人性”。佛教不是要你“服从神”,而是要所谓的“看穿自我”——这比服从还难。佛教的理想几乎要求人类超越人性。其他宗教都有“神”的存在——人可以向神祈求。功利化后,只是“依附关系”强化了。佛教没有“造物主”这一对象——它要消解的是“我执”。一旦“我”还存在,整个修行逻辑就崩塌。
From X

Disclaimer: The above content reflects only the author's opinion and does not represent any stance of CoinNX, nor does it constitute any investment advice related to CoinN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