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中,有不少曾拿到大结果的朋友和行业老人,突然需要找工作,一问,好像都是没忍住,合约赌光了,为什么合约这么吸引“某些人”?研究了下整理如下: 社会上大约 70% 的人偏风险厌恶或中性,只有约 20% 真正热衷冒险,5% 上瘾式冒险。高风险偏好者的多巴胺受体密度更低,意味着他们需要更强的刺激才能获得相同的快感。这类人天然对波动、未知、风险更“耐受”,甚至“渴求”。 那些人的大脑,就像多巴胺刹车坏了的跑车——别人踩油门是为了赶路,他们踩油门是为了听引擎的轰鸣。 币圈的本质是一个高波动、高杠杆的生态系统,本身就吸引了那 15~20% 的高风险人群。这有点像:如果你走进拳击馆,会觉得“世界上人人都喜欢挨打”;但那只是因为那些怕疼的人,从来没进过门。 合约的波动频率极高、反馈极快:一笔单子几分钟盈亏几十万。这种“即时反馈”的机制会极强地刺激大脑奖赏中枢,就像赌场老虎机的闪灯和声音一样,让人形成条件反射。时间久了,大脑并不是在“期待赚钱”,而是在期待下注瞬间的兴奋感。所以他们不是在赌行情,而是在追逐那种多巴胺飙升的瞬间。哪怕亏钱,也能获得短暂的兴奋与控制感。这就是典型的 “行为成瘾”。 合约成瘾是比赌博更隐蔽、更自洽、更毁灭性强的行为。在神经学层面,它甚至比“老虎机成瘾”还更严重。 传统赌博至少让人清楚自己在赌,而合约交易让人以为自己在“掌控”。事实上,越是想掌控,就越容易陷入“控制幻觉”。亏了就想加倍追回,赚了就想再冲一次,这种心理循环和赌场赌徒别无二致。不同的是,赌场有闭馆时间,币圈没有——这场游戏连凌晨三点都亮着灯,像一台永不关机的老虎机。 合约比赌博更危险的地方在于,它穿着一件“理性投资”的外衣。它让人以为自己是在通过判断行情、分析数据来赚钱,而不是在赌。这个“理性幻觉”让人放下戒心,以为只要技术够好、信息够多、心态稳,就能赢。可现实是,绝大多数人并没有能力对抗市场的随机性,却被这种自信反复套牢。真正让人上瘾的不是钱,而是那种“我还在游戏中”的错觉。
From X

Disclaimer: The above content reflects only the author's opinion and does not represent any stance of CoinNX, nor does it constitute any investment advice related to CoinN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