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波单子复盘下。
今天在 $Q 上的仓位,做多 10x,入场均价大概在 0.0223 附近,一直拉到 0.026 附近,浮盈一度超过 100%。从盘面能看到几个比较关键的细节:
第一,行情在 0.018–0.020 区间横了很久,量能逐步放大,这是比较典型的换手蓄力。我的进场点就是在这波突破后第一次回踩支撑,算是吃到了一个相对舒服的上车机会。
第二,突破之后行情连续拉升,最高去到 0.031,一路放量加速。但要注意的是,量价背离很快出现,资金在高位有明显兑现,这里其实是短线最容易被套的地方。没有在高位追,反而在震荡回踩的时候把仓位留住。
第三,回踩 0.022 附近企稳后,短线均线开始重新拐头向上,这也是我愿意拿住的原因。换句话说,趋势还在,风险回报比依旧划算。
整体下来,这单子更多是对节奏的把握:在突破初期敢进,在急拉阶段不追,回落的时候耐心拿,最后才有这笔 100%+ 的收益。说到底,逻辑还是那句老话——赚钱不在于预测,而在于耐心和执行。
后面会重点盯 0.022–0.023 的支撑,如果跌破,我会考虑止盈部分筹码锁定利润;反之只要量能跟上,二次冲击 0.03 甚至新高也不是没可能。


快速复盘下 $ME 这波做多的逻辑。
这次选择在 0.70 附近开多,背后是几方面原因。
首先,消息面上 9 月 12 日 Magic Eden 宣布推出代币发射平台 SparkPad,加上此前“特朗普晚宴”中 Ronin、Magic Eden 联创出席的社交曝光,本身就强化了 ME 的叙事热度。市场很容易把这理解成官方加码生态、谋求新增长点。
其次,从链上数据看,Magic Eden 在 Ordinals 市场依旧保持高占比(Dune 数据显示交易量和用户活跃度长期位列前二),说明其 NFT/铭文市场份额还在,新的 Launchpad 叙事有承接土壤。
再从盘面角度看,币价自高点 7.46 一路回落至 0.6–0.7 区间,基本完成长时间的下杀+横盘,抛压出清明显。配合解锁进度,当前流通比例不足两成,实际抛压有限,利好做多博弈。
最终执行上,选择了 50x 杠杆短打,吃的就是事件驱动下的短线资金回流。浮盈 +112.8%,算是踩准了一波情绪与逻辑的共振。
叙事(SparkPad)+ 数据(市场份额)+ 盘面(低位横盘+抛压有限),构成了这次 $ME 做多的底气。
最后这个价位,可以考虑建仓 $ME 长持!


这波 $YGG 做多很舒服,分享下自己的逻辑。
首先是基本面。
过去两个月,YGG 接连抛出两个强信号。
1)连续完成代币回购——8 月初用 LOL Land 的收入回购了 135 枚 ETH(≈51.8 万美金),8 月底又直接在币安完成 100 万美金回购。
2)LOL Land 游戏每月能稳定贡献百万美金流水,足以给 YGG 的「游戏 Launchpad」定位提供造血能力。
其次是叙事切换。
过去大家对 YGG 的印象停留在“链游工会龙头”,这两个月则开始转向“游戏 Launchpad”。
一旦 launchpad 逻辑成立,它就能承接 GameFi 的新项目发行,相当于把 $AXS 那套早期叙事再翻炒一次。
最后代币 FDV 现在 1.6 亿美金,但高峰期有过 17 亿估值,对比来看估值修复的空间足够大。加上回购均价在 0.17 美金附近,本质上等于官方在给市场兜底。
这样的话操作逻辑就很简单:
在回购价附近(0.17 美金)布局,和项目方成本区间接近;
短期赌 9-10 月的叙事兑现:launchpad 上线、KBW、Token2049 的曝光,预期市场还会有一波资金追入。
结果从 0.1737 到 0.2271,收益翻了三倍多,算是把逻辑吃透带来的红利。
后面继续跟踪下,主要是看launchpad的具体表现。

和朋友一起在看大饼生态的 Spark 协议,
第一个 NFT 项目 Akita Mia(秋田太) 有点意思。
Free Mint 启动,当时打新成本大概 5U,现在地板价已经拉到 239U,短短时间里走出了接近 48 倍 的涨幅。
一些关键数据
-当前地板价:0.0021 BTC(≈ 239 U)
-总量上限:3,400 枚
-启动成本:Free Mint +约 5U Gas
-总交易量:1.89 BTC,活跃持有者超 1.7K+
简单调研了下,它最早起源于 2024 年 GitHub 上的 LRC-20 设想,2025 年在 Spark 协议重启,相当于是把 LRC-20 的遗产和技术结合落地。
而 Spark 本身的背景更硬:母公司 Lightspark 创始人是前 PayPal 总裁 & Libra 联合创始人 David Marcus,融资阵容包括 a16z、Paradigm 等一线机构。
技术上 Spark 解决了 BTC 转账的速度和费用问题,还支持 离线支付、单边退出,补足了比特币的支付体验,叙事上又需要能代表生态的原点资产。
Akita Mia 的出现,具备先发优势,可以理解为 Spark 协议的 No.1 Meme,具备 OG 定价权。

这两天在忙别的,
刚看到 $POLYFACTS 拉了,算是没跟上。
但这个项目前几天翻过,
确实是最近看到叙事逻辑比较完整的一个。
定位很有意思,不是去跟 Polymarket、Kalshi 竞争做预测交易,而是反过来做这两个平台上的内容聚合+下注机制+社交问责,组合成一个“真相市场(Truth Markets)”的入口。
就是你在 X 上看到一些“真假难辨”的发言, $POLYFACTS 提供一个机制——让大家下注这个事到底是不是真的。
下注多了、价格涨了,代表市场更相信这个说法。反过来,没人投,可能就是在“市场投票否定”。
所以它更像是:一套给社交内容定价的机制。
不是靠审查,也不靠平台判断,而是用博弈方式给言论加上“成本”和“结果”。
这和传统的 prediction market 最大的区别是:
它不是预测“未来事件”,而是在定价“当前信息”。尤其是在社交媒体这个失真的信息场里,补上了“问责机制”的空白。
这个方向我挺认同的。
因为现在整个社交媒体最大的问题就是:谁都能说,没人负责,真假混杂,成本为零。
而 $POLYFACTS 想做的,
是把 Polymarket / Kalshi 那套预测市场的机制,用在“内容问责”这件事上。
再加上这俩平台的 CEO 都关注了项目,还有 Polygon 主席、OP 增长官、https://t.co/U7zRYJDdKq 创始人这些人站台。
FfixAeHevSKBZWoXPTbLk4U4X9piqvzGKvQaFo3cpump

想要不花钱有iPhone 17 Pro Max ?去 #Bitget 抽就对了
群友今天抽中 500U,这手气真是无敌
bg这波活动也是真大气,iPhone 17 Pro Max、USDT、各种补贴全往外送,关键都 0 门槛,人人都能参加。
去试试手气:https://t.co/kb2Pl40vzi
另外,帅总这边再加码——抽5个人,每人10u
参与方式:
1⃣ 转发 + 点赞 + 评论
2⃣ 艾特 @Bitgetyaya 和 @Bitget_zh 官推

上了 $JOBLESS ,看看能不能从“小帅”重新升格成“帅总”。
OK链这边火力全开: $OKB 拉高、Alpha 产品预热、boots 上线,Xlayer 的势能大家都看在眼里。
与此同时,BSC 上 $BDOG 叠加 CZ 入会以及这两天的Binance SZN,短期内小帅觉得会提振链上情绪,长期来看 BSC 也不可能坐视 #OKX 独占风头。
而且私下里和朋友聊天,很多 BSC 团队已经开始往 X 链迁移,两个生态的博弈正进入新阶段。
说回这个标的,概念源于cz的推文失业者,1是大表哥发推,2是失业无论是对标社会大环境还是圈内兄弟们,都很符合啊,兄弟们亏完了不就失业了,天然带梗。
目前有分流标的,我自己还是喜欢第一个原创,binacne alpha再持续几天的话,资金估计很快要溢到链上的。
0xa524b11473b7ce7eb1dc883a585e64471a734444
买失业,不失业!


#千倍狙神天团 各路神仙速速集结!
9 月 9 日起,逐个揭晓成员身份
✅ 引用推文+BG钱包盈利图+你的报名宣言
就有机会和 Bitget 钱包华语发言人 @kajiweb3 出道!
💰 报名即有机会获得大奖
✈️ 随机抽取 2 位幸运用户,送新加坡 Token2049 机票 + VIP 聚会
👕
今天孙哥和 $WLFI 在圈内闹得沸沸扬扬,也看孙哥之前一些有意思的事。
币圈看久了,你会发现:大户永远不缺故事,缺的是谁来接最后一棒。
这两天的 $WLFI ,孙哥又教科书级别的操作:
先喊“我不出货”,把市场稳住;
再搞存款利率,吸纳散户资金;
最后资金搬运工上线,暗地里一边出,一边兑付。
表面没砸,链上数据难追,但币价像被抽水机一样止不住的往下砸。
这种玩法,才是真正的“无影刀”。
大家现在都在吵:
孙哥到底有没有挪用交易所资金?
$WLFI 团队凭啥冻结?
是谁割了谁?
我觉得这些争论对散户意义不大。因为不管最后调查结果是什么——钱已经进了他的口袋,币留给了大家。
我被市场教育了这么久,最大的体会就是:别跟大户玩情怀,别指望项目方讲道义。
市场只认一个逻辑:谁掌握筹码,谁就有话语权。
只想提醒兄弟们:
如果你看不懂剧本,那你就是剧本里的人物。
以前花钱 = 钱包缩水。
现在花钱 = 链上资产,消费即投资。
@SPOWER_OFFCIAL 直接把电商逻辑改写了:
- 买东西送 PowerPennies,能质押还能交易
- DePIN 重构物流,节点就是资产
- 消费越多,融资条件越好
项目团队即将在新加坡 Token2049 作为参会方亮相,大会上会有 big news 级别的合作官宣,直接把消费 + Web3 的叙事打到全球面前
把消费资产化,很可能是区块链最大的叙事!
平台的代币 $PSP 可能就是最早期的阿里股权。
值得去押注一波:
https://t.co/smEnCfsNNY

最近 Merlin 又有新动作了,上次推荐之后,第二天就见证了大涨,确实挺有意思的。希望这次也能再现同样的节奏。
具体来说,CIMG Inc.(纳斯达克上市公司)与 Merlin 联手启动了 5500 万美元规模的 BTC Treasury。
这次合作首批 500 枚 $BTC 就直接通过 Merlin 上链参与 HODL+,这标志着 BTCfi 框架的首次实战落地。
我自己觉得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 PR,更是 $BTC 资产管理模式的一个实际转变。
而且,这次的合作让 $BTC 不再是静态的储备资产,
而是变成了跨链流动、可生息的高效资产。
Merlin 正在做的是将 BTC 转变为一个可以在 DeFi、跨链桥、清算等多个领域流动的资产池,为市场提供了全新的资产管理方案。
对于 $MERL 来说,这肯定是一个有力的支撑,现金流模式的落地会让其基本面更加扎实。
如果这个趋势能持续,那起飞肯定是轻轻松松。
刚看到Poseidon v1.0 上线了,利好 $IP ,下面讲讲原因。
实操了下,小帅觉得这是 $IP 从白纸叙事走向生态实践的一个关键点。
用户可以直接在平台上录制语音,上传后训练 AI 模型,拿到积分回报。
这些录音里不仅有标准口音,
还有呼吸声、环境噪音,这些细微的“瑕疵”,恰恰是训练价值所在。
部分任务还叠加了合作伙伴的额外奖励,生态正在通过实际激励去吸引早期参与者。
背后的推动者自然是 Story。
从 1500 万美金种子轮,到持续的工程化落地, $IP 的定位,也逐渐从一个单纯的“代币符号”,变成了承载流量、数据与开发者的生态底层。
短期看,目前价格远远高于小帅之前推荐的5U,同时,长期逻辑也正在逐步强化:有资金支持,有应用落地,有生态闭环。
这意味着 $IP 的估值锚点,开始从“概念”转向“使用”。
所以我的态度没有改变——依然看多 $IP 。
生态已经在逐渐发力,真正的价值释放,还只是刚刚开始。

视线都在 $WLFI 这边,结果小帅刚发现 $PUMP 居然走高了??
去看了下, 截至目前https://t.co/Pv2wjSTKno 官方已累计收入37347.6 SOL(大概 6750 万美元),收入全部用来回购 $PUMP
流通量回购比例已达 5.064%,其中 近一个月回购就占了 4%
也就是说,每周有超 1% 的流通盘被买回销毁
真实收入 + 真回购 + 真销毁?
照 Alon 这样买下去, $pump 去高点是肯定的,就是不知道嘴炮哥能不能一直硬起来。

ZachXBT 曝光的这份 KOL 报价单今天传得很广。
说真的,小帅也是第一次直观看到了英文区 KOL 的“接广天花板”——从 @Atitty 的 60000U/条,到底层 250U 的 @spond,一目了然,价差几十倍,不同段位的流量,直接明码标价。
从曝光量来说,这些英文号确实覆盖面广、语言无障碍、传播效率高;但也不能忽视其中存在大量 bot、抽奖号、人设极不真实的情况。
很多人追问“为什么还能报价这么高?”
我只能说,这就是广告市场的真实样貌:报价本质不是按“内容质量”定的。
至于这些号是否为中间商白手套,这也很正常。
说到底,Crypto 仍是高度信息不对称的买方市场,KOL 推广的灰色地带,只是放大了这个问题。
小帅从不反对 KOL 变现。KOL 本就应当从“注意力”中获得回报,这是社交网络的基本逻辑。
但用户也要有基本的认知能力,知道什么时候你正在看的是广告、什么时候你的 FOMO 是被人故意点燃的。
有几个典型信号,可以当作“筛选指标”:
⚫时间线短时间内大量出现相同项目;
⚫垃圾博主的集体转推;
⚫文案中存在“X 是链上首个/唯一/最快/空投最多”这种情绪激化句式;
⚫推荐理由逻辑不通、历史数据支撑缺失。
我们本身就处在一个高波动、叙事先行的市场,没有广告是不可能的。
想赚到钱,就一定分清什么是广告,什么是干货分享。
最后,学好英语吧,争取兄弟们有天能去卷英文区。

25号跟大家提过 $IP ,当时价格还在 5 附近,这几天一路冲高,今天盘中最高到 9.29,接近翻倍。
很多群友问小帅是不是纯炒作,其实不是。
最近项目方和外围都有比较硬的进展,梳理下:
Story 联创公开说了,
PIPE 融的 8200 万美金,会 100% 用来买 IP,回购计划直接拉到 11 月。
这跟一般嘴上喊信仰完全不一样,是实打实把融资砸进市场,典型的“Saylor 模式”。
合作方 Heritage Distilling 完成了 2.2 亿美金融资,其中 1.28 亿是直接买 $IP 。
从媒体公布的信息来看,他们已经拿了 5320 万枚 IP,市值超过 3.2 亿美金。
更关键的是,他们还帮 Story 把之前 1.93 亿美金的债给还了,每年少付 200 万利息。
这波算是把 Story 的财务负担清干净了,IP 成了核心资产。
Story 生态的 Poseidon 上线 V1 应用。
用户可以上传语音数据换积分,数据会经过审核上链,用来训练 AI 模型。
这个算是生态第一次真正有应用落地,叙事开始走向实用化。
综合看,这波上涨背后确实有基本面支撑,不是空炒。
当然短期涨幅大了,节奏要自己把握,
但从长期来看,团队的动作和资金体量,确实给了足够的安全感。
接下来就看市场愿意给多少估值了。
也欢迎大家进群多交流。

说真的,这几天看X上的KOL发言,越看越迷惑。
感觉很多kol已经和散户脱节了?
还是说只是为了恰okx的返佣???
OKX钱包这次收费,尤其是 meme 0.85%
吃相这么难看,结果居然还有一堆人吹得跟价值升级一样。
okx钱包为链上生态和入口做的贡献不可否认。
小帅自己也是OKX网页端用户,该夸我也夸,但聚合器这波收费真心太狠了。
1000U的meme币交易,实打实收8.5U。
更离谱的是,
部分KOL为了恰返佣,直接上价值吹,
“收费是为了用户更好地体验”“这是链上演进的必经阶段”。
你都快成OKX公关部了兄弟,
你让大家走你链接返佣吃的飞起,大家的钱不是钱?
你体验一下每天被扣8.5U是什么感受再说话吧。
同样都是巨头,BN这边上了网页端,而且目前还在免费期内,
按照一姐的性格和现在的局势,估计到时候还会延长免单,
BG钱包这边,常规meme免单加上u卡返现,最长免费3个月,而且还能薅5U。
还有个问题,
目前链上没多少深度专业用户,更多的都是看kol买啥他们买啥的散户,
这个群体不在乎哪个钱包高级深度,
平时都日常上班或者生活,那就是手机一复制然后粘贴在钱包上面一买
而且,bg钱包还有u卡,还有各种购物板块,
直接用u就能消费,费率和交易所的出金差不多,且更方便,
没事了,也能搞搞fomo4或者赚币中心的撸毛。
所以问题来了:
对现在的链上散户来说,凭什么要去用OKX?
你产品体验再好,也扛不住手续费一刀一刀扣下来。
钱包是链上最前线的用户入口,
开发需要资金,现在收费可以,也理解,但也不能直接拉到最高档吧?
不管你多牛,链上的每一步,最后都是靠一群普通人点确认的。

麻了,愣生生错过 $EAGLE 😓
早早就看到了这个机会,结果一忙就错过了!
简单复盘下。
Tom 发推说花了几个月的时间整合 BonkFun 2.0,然后配上了一张老鹰的图片。
接着, @bonk_fun 又发了推文:“狗狗和老鹰的故事即将开始 ”,从细节来看基本上预示着 Bonk 和 WLFI 正式宣布合作。
可以简单理解为:大热点 $WLFI 的分支叠加名人喊单。
ca:4JPyh4ATbE8hfcH7LqhxF3YThsECZm6htmLvMUyrbonk

$CRO 虽然第一时间没上, 但逻辑还是值得展开说下。
1、机制层面
Trump Media & https://t.co/6hqCn5ANNw 成立 $CRO 储备公司,
10 亿美金 CRO(≈总市值 19%)+ 50 亿信用额度。
2、数据对比
CRO 在川普 ETF 配比里占到 5%,而 $XRP 也只是 2%。
以市值/权重来算,CRO 的“超额配置”明显。
这意味着在同级别叙事下,CRO 的估值还有溢价空间。
3、叙事与驱动
TRUTH Social 接入 $CRO 做奖励,把政治流量直接变用户场景。
政治+金融+平台三重驱动。
稳定玩法持有 $CRO ,想玩链上就从 CEX提现 $CRO
-疑似龙头 $CDOG
0xc9bc831cd26073762fb5d6eb3382d9847a83daa1
-发射台 $puush
0x288898a6057d2d4989c533e96cb3bc30843c91d7

最近在研究 $CASK 的 TIP Strategy,感觉这波对 $IP 来讲太重要了。
先看基本面:
纳斯达克上市公司 $CASK 成立了一个 3.6 亿美元的 $IP 数字资产战略储备基金。
融资构成是 1 亿美金现金 + 1.2 亿美金 $IP 代币,其余来自 PIPE 配套,背后还有 a16z crypto、Amber Group、Hashed、Polychain Capital 等头部机构跟投。
重点在于:
$CASK 拨出 8200 万美元,直接交给 Story 基金会,要求在 90 天内通过公开市场回购 $IP。
这里有几个关键点:
二级市场直接买盘
这不是锁仓、也不是场外协议,而是实打实的二级市场持续买入。
等于是上市公司把 PIPE 融资的钱,直接用来减少 $IP 的流通量,逻辑类似美股的 股票回购。从供需角度看,这 8200 万美元就是未来 3 个月内的新增需求。
资金路径特别清晰,
-上市公司融资 → 拨款 Story 基金会;
-基金会分批买入 $IP → 再把代币锁进公司国库。
这一来一回,等于是把资金转换成 $IP 持仓,从流通里抽出来,市场供给端被持续压缩。
叙事与市场双驱动
上市公司+头部机构背书,让 $IP 的故事不仅是“社区共识”,而是真正落到财报层面的战略资产。
这对二级市场的信号很直接:不仅有 稳定的资金托底,还多了一个“正规军”在场。
换句话说,$IP 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从单纯的叙事,变成了 可对标美股回购机制的玩法。
对于散户来说,这意味着短期三个月都会有持续资金流入托盘;长期则可能树立一个 Web2 公司拥抱 Web3 IP 协议的范式。
当然,如果觉得 $IP 大盘体量已经上来,想找更灵活的标的,也可以关注生态里的衍生方向。
AI - https://t.co/F7Npr20BMT
meme发射器 - https://t.co/JVPL1Hd3kZ
IPRWA - https://t.co/VgLJSEyo0j
质押协议 - https://t.co/ZnMmWReMal
Bitget 这波又走在前面了。
全球首个 RWA 指数永续合约 已经上线,首批标的包括 TSLA / NVDA / CRCL。
之前大家讨论 RWA,更多还是停留在链上债券、稳定币这类;这次直接把美股的核心资产搬到合约里,散户用 USDT 就能 10× 杠杆做多做空,0 门槛参与美股叙事。
从交易逻辑上看,定价参考 xStocks,机制上做了风控设计:
• 5×24 小时可交易,周末和休市期间价格冻结避免清算
• 初期只开放 10 倍杠杆,逐仓模式更灵活
活动时间 8/22 - 8/29,5 万 U 奖池,有交易量就能拿空投奖励。
感觉这是 RWA narrative 向散户市场的一个落地版本,友商大概率会跟进,值得关注。
链接 👉 https://t.co/ZGPxJS8RS8

徐乐徐乐徐乐,这两天手上的群全是徐乐。
为什么 徐乐的盘子能持续有人玩?
因为平台敢拉,能造梦。
徐乐的打法很直接,上来就是明牌喊单,明牌奶,敢对标头部,敢给大家造梦。情绪被点燃之后,资金自然涌进来。
很多人总觉得散户傻,只会追高,其实不是。
散户的本质就是:要看到希望,要看到有人带路。
你只要把行情拉出来,哪怕是短暂的线性暴力,都会有人一窝蜂冲进来。
因为在币圈,没人愿意做孤独的抄底侠,大家要的是一场正在上演的“财富神话”。
相反,太多叼毛项目方一上来就只想着掏池子,根本不管后续走势。
拉不动,情绪起不来,韭菜看不到梦,自然就没有人接。
背景、资历、白皮书都不是第一要素,唯一的标准是——你能不能把行情Fomo出来。
散户不是傻,他们只是需要被造梦。
哪怕心里明白这是一场击鼓传花的游戏,但只要有人敢拉,敢撑住,敢把盘子炒热,就会有人愿意接力。
因为他们赌的是当下的情绪,是短期的确定性,而不是长远的故事。
所以,盘子为什么有人玩?答案很简单:
-你能拉,资金就会追随;
-你能造梦,散户就会捧场;
-你能撑场面,市场就会给你热度。
现在小帅越来越期待 $OKAY $XLAB $ODOG 这三个币的后期高度了。

有时候小帅也会在那些睡不着的夜晚时常意淫
如果当初在 $BOME 市值只有 2000 万的时候,
只是像过往买入那些小盘币一样,上了 9 个 SOL。
那么吃到百倍是合理的,900 SOL 出场。
接着趁着市场热度正浓,树懒正是接力标的,
虽然只有 3 倍,但够了,出来 2700 SOL。
关掉交易软件,去波尔多待了一阵,
住在朋友酒庄后山的一间石屋里。每天骑马下山,喂几只松鸡,晚上看书,听巴赫。
一直到那个下午,收到一条消息:建仓 $HIPPO 。
盘了盘手上的币,没犹豫,直接 All in。
涨到 3 亿市值时我分批走掉,钱包里多了 20250 个 SOL。
后来的事有点像命运推着走。
AI 概念横扫链上, $STOCKING 上线那天,我刚好在东京中城吃午饭。
朋友拿手机给我看了下盘口,结账后回酒店,
把 20250 SOL 全部买进去,三倍后离场,60750 SOL。
随后便是川普拿下总统之位,推特上满是 Trump 。
没有参与吵闹,甚至没点赞,打开钱包,
在 0.82U 的位置,扫光了 60750 个 SOL 的 $TRUMP 。
41U,我全出了,刚好 3,037,500 SOL。
那时候 SOL 已经 250U,
我做了这轮最后一个动作:在清晨六点挂掉最后一笔限价单,市场没人注意,落袋约 7.59 亿美元。
现在应该坐在一家没人点评过的小酒店露台,
藤椅有些旧,阳伞是红白条的,带流苏——也许是去年夏天没收进来,褪了点色。
海面没有浪,一艘船慢慢划过去。
服务员刚端来一杯浓缩咖啡,放在桌边石盘上。
后来也只是买了间靠湖的老房子,每年请朋友来住一段时间。
墙上挂着 $Pepe 油画,酒柜里是三轮牛市换来的红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