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 $SOL 的史诗级利好,现货ETF
10月27日香港上市了华夏 Solana ETF,
10月28日、29日在美国分别上市了Bitwise (BSOL)和灰度 (Grayscale - GSOL)。
其中Bitwise (BSOL)上市首日成交约 5,540 万美元,资产规模 (AUM) 约 2.17 亿美元,
目标是将其持有的 100% $SOL 都用于质押 (Staking),而灰度会将约 77% 的净质押收益计入基金净值 (NAV)。
ETF的利好已经说烂了,普通投资者和机构现在可以通过传统的券商账户(如炒美股/港股的账户)直接配置SOL,
另外7%的利息也会让机构更积极推动SOL ETF的购入,BSOL直接选择0%费率启动不惜成本地快速做大规模,建立流动性护城河。
另外由于ETF 需要购买大量 SOL 现货并将其锁定用于质押,这会阶段性地减少市场上可流通的 SOL 供应。
一些细节需要注意,非常重要:
首先是税务穿透,这点对美国投资者极其重要。
ETF的税务处理方式更接近你直接持有SOL,而不是持有股票。现物申赎 (In-kind) 和现金申赎 (Cash) 会产生完全不同的税务事件(前者可能递延税款,后者则不会)。
其次持有ETF的投资者大概率会错失潜在的空投和其他网络红利,管理人会将其变现计入NAV,但这与在自己钱包里持有SOL并直接接收完全不同。
还有关键的一点,ETF 的(一级市场)申购必须先买现货再发份额,二级市场的资金流入会直接转化为对 SOL 现货的净买盘。
ETF玄学不知道还会不会作用在SOL身上,上市几天内下跌然后一路高歌猛进,
至少现在布局 $SOL 还为时不晚。
@0xSunNFT 大周期嵌套小周期,行业周期包含板块周期,玩周期重要的是有节奏感,在被过度fomo时,自我降温,面对极端悲观环境时,适度抽离。
宏观端的话,11月的流动性主要关注两个事件,
第一是11月3日到5日的美国财政部QRA,
第二个是11月13日公布的CPI。
虽然美联储刚刚降息25bp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资金成本,
而由于老鲍没有承诺会继续宽松,所以11月的宏观环境是震荡偏多但共识不强,等QRA和CPI落地后方向才会明朗。
美国财政部QRA决定了美国财政部要发多少债,尤其是发多少长期债(10年/30年期),长期债太多,长端利率就会被迫上行比如超过4.4%,导致美元走强,资金逃离山寨,躲回 $BTC 。以短债为主加密可以松口气但并不意味着利好。
CPI就不多说了,核心通胀数据,13号公布的这一天大概就能给整个11月份的趋势定调了。
宏观端的话,11月的流动性主要关注两个事件,第一是11月3日到5日的美国财政部QRA,第二个是11月13日公布的CPI。
虽然美联储刚刚降息25bp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资金成本,而由于老鲍没有承诺会继续宽松,所以11月的宏观环境是震荡偏多但共识不强,等QRA和CPI落地后方向才会明朗。
美国财政部QRA决定了美国财政部要发多少债,尤其是发多少长期债(10年/30年期),长期债太多,长端利率就会被迫上行比如超过4.4%,导致美元走强,资金逃离山寨,躲回 $BTC 。以短债为主加密可以松口气但并不意味着利好。
CPI就不多说了,核心通胀数据,13号公布的这一天大概就能给整个11月份的趋势定调了。
对于 $ETH 来说最重要的催化剂就是11/17–22的Devconnect大会,议题的主要板块就是L2、再质押和账户抽象、7702 生态,当然因为议题过于专业,大概率上涨的还是 $ETH 本身,还有在大会上比较出圈的L2,其他的项目大概率不会有什么财富效应。
@xiaomucrypto AI的上限被英伟达打开了,制造业,互联网,都还有很多现金流成长股在被价值发现,大路越来越宽,反观加密,遍地pvp。
二级市场催化剂,议息周哪些代币有明确利好?
$CLANKER :Farcaster 已收购 Base 生态的头部 Launchpad CLANKER,并将把该项目更深度地整合进 Farcaster。
$BERA , $MORPHO :Berachain 发布 BEND,作为 Morpho 的授权分叉构建;Morpho 是 DeFi 中审计最充分、可组合性很强的借贷框架之一。
$YB :YieldBasis 公布协议下一阶段计划,将启用 veYB 收费开关。
$AERO :Aerodrome 推出 Aero Ignition,一种面向 Base 的社区驱动型发行新机制。
$MET :Meteora 为其 Launchpad 带来三项升级:Presale Vaults、Meteora Invent、Dynamic Fee Sharing。
$PLUME :RWA 链 Plume Network 发布稳定币 pUSD,由 M0 平台提供底层支持。
$PUMP :PumpFun 收购交易终端 Padre,提供无缝高速交易体验与进阶分析能力。
加密市场最容易让人翻车的十二条反人性纪律
建议背诵方便复盘
1.不追错过:
错过了就是错过了。不要因为FOMO(害怕错过)情绪而打破自己原定的交易脚本或纪律。
2.不摊低亏损:
绝不轻易在亏损的仓位上加仓摊薄成本,除非有全新的、强有力的证据支持,否则亏损的仓位只能减仓或止损。
3.优先处理亏损:
打开账户时,第一时间先去处理那些正在亏损的头寸,其次才是考虑如何处理盈利的头寸。
4.事件后降杠杆(利好出尽):
在关键事件(如主网上线、宣布合作等)兑现的当天,就应该自动减仓,不要过度幻想还会有第二次高潮。
5.记录而非辩解:
写交易复盘时,只客观记录事实(做了什么、看到了什么),不要写我感觉我以为这类主观感受或为自己的错误找借口。
6.不和市场争辩:
当市场关键变量(如数据、资金流)没有按照你的预期发展时,立刻承认自己的错误(可能是你错了),并做出应对。
7.不锚定单一赛道:
当市场题材开始轮动时,要学会灵活切换,主动去换生态,不要死守着已经过气的赛道。
8.别把社交热度当证据:
社交媒体上的热度只能当作观察市场情绪的风向标,绝不能当作验证你投资逻辑的核心证据。
9.避免账户过度分散:
用于博取Alpha的仓位最好不要超过5到8只。持仓过于分散,会导致你精力不足,无法对它们进行深入跟踪。
10.固定调仓周期:
最好设立一个固定的调仓日(例如每周一次),在固定时间统一评估和调整仓位,其余时间尽量减少随意操作。
11.夜间不做临场决策:
如果你的交易纪律在深夜容易崩溃,那么就不要在夜盘做临时决定。提前设置好止盈止损的预设挂单,减少情绪波动带来的影响。
12. 健康也是边际收益:
保证良好的健康和作息也是一种边际收益,睡眠不足会直接导致判断力和执行力下降。
到底什么样的人可以在加密市场长期胜出?
我总结了四类能长期盈利的人,
任选其一进行深耕都能获得不小的结果。
A. 事件驱动交易员
这类人一般是信息敏感、执行力强、愿意做前置验证的人。
他们不依赖对大盘的长期预测,主要专注于即将发生什么,这类人的核心是追踪并验证那些能直接影响价格的催化剂,比如:项目主网上线、代币上大交易所、与巨头合作、监管政策落地等。
当市场出现利好传闻时,他们会立刻去一手信源(如代码仓库、链上地址、官方公告)寻找证据。
一旦验证,他们会在预告阶段入场,然后在利好兑现当天,也就是消息最热、流动性最好的时候,果断离场。
这类人最大的风险就是恋战,即在利好兑现后还抱着幻想,一个成熟的事件交易员会严格执行获利了结,把利润落袋为安。
2.趋势/宏观选手
这类人是宏观格局的追随者,他们不关心短期的项目进展或小道消息,只关心市场整体的流动性,稳定币增发、ETF资金流、利率路径、现货主导度。
他们极其耐心,可能每周才调仓一次,无视日常的波动。他们赚的是周期的大钱。他们最大的风险是在市场狂热、档位挂满时,被剧烈波动洗下车,或者在信号转冷时(如ETF开始持续净流出)反应迟钝,导致大幅回撤。
3. 原生Alpha研究员
这类人就是真正意义上的投研选手,乐趣寻找那些尚未被市场发现的早期价值,这类人会选择1-2个自己能彻底看懂的赛道(比如某个L2生态或DeFi的细分领域),然后进行极度深入的挖掘。
他们擅长读代码、分析协议的经济模型、追踪治理提案、看懂真实的链上收入数据,然后找到一些市场还不知道的关键优势,当他们看重一个项目后,往往会集中地重仓,并准备好拿很长时间,目标是3-5倍以上的回报。
4. 区块链农民
这类人只玩空投、积分和挖矿。
他们从进入币圈那一刻就把赚钱当成批量化运作,建立任务矩阵,用脚本和多钱包批量执行交互,严格计算回本周期和资金占用成本,不相信单笔交易的暴利。
当然风险点要比其它选手更大,同时跑太多策略导致管理混乱,或者在安全上(如私钥、合约授权)翻车一次,容易被黑客和市场一波带走导致全盘皆输。
介绍一个很有潜力的RWA项目
ShareX (@ShareX_Network ) 是一个专注于将现实世界共享经济与Web3区块链技术深度融合的平台。
该项目致力于解决传统共享经济模式中长期存在的数据不透明性及信任机制缺失的核心痛点。
先列举一下核心优势和成就:
-ShareX团队自2017年起深耕共享经济领域,
其业务版图已拓展至全球12个国家,累计设备出货量达百万级别。
-项目于2025年成功入选BNB Chain主办的第十期MVB(Most Valuable Builder)孵化加速计划。
-已联合全球逾20家共享经济头部品牌,构建了一个覆盖22个国家、54万台在网设备、服务超837万用户的庞大生态网络。
-主办的第一季“TreasureX”用户增长活动,吸引了近87.6万用户参与,实现了线下消费群体向Web3用户的规模化迁移。
为了实现现实世界设备与区块链的连接(即设备上链),ShareX设计了一套标准化的技术架构,被称作Deshare 2.0,我简单做了一个整理:
协议层 (Deshare Protocol) - 可信协议引擎
作为系统的核心技术基础,Deshare Protocol负责定义并锚定现实世界的最小可信事实。
通过去中心化状态机记录、验证和结算真实世界事件(例如设备租赁行为),确保设备身份归属的唯一性、数据真实性及结算自动化,并实施链上存证、链下留明的隐私保护机制。
工具层 (Deshare Toolkit) - 标准化接入模块
提供一套标准化的接入工具包,旨在帮助存量的传统共享设备快速实现Web3功能的集成与升级,而无需进行硬件替换。
集成设备可信身份与数据上链通道、多支付网络(法币与加密货币)的整合与对账、用户账户抽象与无感钱包接入,以及动态激励引擎。
方案层 (Deshare Suite) - 一体化解决方案
面向初创品牌或寻求从零开始布局共享经济的企业,提供一套集成了硬件、软件及上链能力的一体化解决方案。
赋能品牌方快速完成从设备部署、数据可信上链、收益自动结算至用户激励的商业闭环,实现现实资产数字化和数字资产可信化。
联盟层 (Deshare Alliance) - 行业生态网络
由ShareX发起的行业联盟层,旨在汇聚全球共享经济平台,共同构建一个Web3实体设备入口网络。
联盟第一期已吸引逾20家品牌加入,目前,第二期全球招募计划已正式启动
可以看到ShareX的方案基本是从源头解决信任问题。
长期以来传统共享经济模式饱受数据不透明、收益分配机制不公以及平台中心化垄断等问题困扰,运营数据造假和信任危机极为常见。
ShareX通过在设备硬件端完成数据签名,并将该签名锚定至区块链,确保每一次设备交互行为均同步上链且可被公开验证,从根本上保证运营数据的透明和可信。
最后就是散户可以直接参与ShareX的途径
ShareX计划推出其首个面向大众消费者的RWA(真实世界资产)产品——PowerPass,旨在降低RWA的参与门槛
PowerPass是一种创新的消费级RWA。
它将高频、小额的线下盈利设备(如共享充电宝、自动售货机)的收益权转化为链上资产(表现为NFT形式)。
参与模式:
用户购入代表特定设备的PowerPass NFT。
消费权益:持有者在有效期内(例如一年)可不限次免费使用该设备。
投资收益:当设备未被持有者使用时,将自动接入共享网络服务公众,NFT持有者可按比例分享该设备产生的真实业务收入。
首发计划:首期PowerPass将与日本共享充电品牌PowerNow合作,以其在日本运营的超过10,000台共享充电宝所产生的真实现金流作为底层资产进行发行。
官方资料链接
官方网站: https://t.co/znbF02mt39
Twitter: https://t.co/SX072c6Sjg
Telegram: https://t.co/TcQxL9jiqq
Medium: https://t.co/EKvXYB5XOm
@ShareX_Network

介绍一个很有潜力的RWA项目
ShareX (@ShareX_Network ) 是一个专注于将现实世界共享经济与Web3区块链技术深度融合的平台。
该项目致力于解决传统共享经济模式中长期存在的数据不透明性及信任机制缺失的核心痛点。
先列举一下核心优势和成就:
-ShareX团队自2017年起深耕共享经济领域,
其业务版图已拓展至全球12个国家,累计设备出货量达百万级别。
-项目于2025年成功入选BNB Chain主办的第十期MVB(Most Valuable Builder)孵化加速计划。
-已联合全球逾20家共享经济头部品牌,构建了一个覆盖22个国家、54万台在网设备、服务超837万用户的庞大生态网络。
-主办的第一季“TreasureX”用户增长活动,吸引了近87.6万用户参与,实现了线下消费群体向Web3用户的规模化迁移。
为了实现现实世界设备与区块链的连接(即设备上链),ShareX设计了一套标准化的技术架构,被称作Deshare 2.0,我简单做了一个整理:
协议层 (Deshare Protocol) - 可信协议引擎
作为系统的核心技术基础,Deshare Protocol负责定义并锚定现实世界的最小可信事实。
通过去中心化状态机记录、验证和结算真实世界事件(例如设备租赁行为),确保设备身份归属的唯一性、数据真实性及结算自动化,并实施链上存证、链下留明的隐私保护机制。
工具层 (Deshare Toolkit) - 标准化接入模块
提供一套标准化的接入工具包,旨在帮助存量的传统共享设备快速实现Web3功能的集成与升级,而无需进行硬件替换。
集成设备可信身份与数据上链通道、多支付网络(法币与加密货币)的整合与对账、用户账户抽象与无感钱包接入,以及动态激励引擎。
方案层 (Deshare Suite) - 一体化解决方案
面向初创品牌或寻求从零开始布局共享经济的企业,提供一套集成了硬件、软件及上链能力的一体化解决方案。
赋能品牌方快速完成从设备部署、数据可信上链、收益自动结算至用户激励的商业闭环,实现现实资产数字化和数字资产可信化。
联盟层 (Deshare Alliance) - 行业生态网络
由ShareX发起的行业联盟层,旨在汇聚全球共享经济平台,共同构建一个Web3实体设备入口网络。
联盟第一期已吸引逾20家品牌加入,目前,第二期全球招募计划已正式启动
可以看到ShareX的方案基本是从源头解决信任问题
长期以来传统共享经济模式饱受数据不透明、收益分配机制不公以及平台中心化垄断等问题困扰,运营数据造假和信任危机极为常见。
ShareX通过在设备硬件端完成数据签名,并将该签名锚定至区块链,确保每一次设备交互行为均同步上链且可被公开验证,从根本上保证运营数据的透明和可信
最后就是散户可以直接参与ShareX的途径
ShareX计划推出其首个面向大众消费者的RWA(真实世界资产)产品——PowerPass,旨在降低RWA的参与门槛
PowerPass是一种创新的消费级RWA。它将高频、小额的线下盈利设备(如共享充电宝、自动售货机)的收益权转化为链上资产(表现为NFT形式)
参与模式:
用户购入代表特定设备的PowerPass NFT。
消费权益:持有者在有效期内(例如一年)可不限次免费使用该设备。
投资收益:当设备未被持有者使用时,将自动接入共享网络服务公众,NFT持有者可按比例分享该设备产生的真实业务收入。
首发计划:首期PowerPass将与日本共享充电品牌PowerNow合作,以其在日本运营的超过10,000台共享充电宝所产生的真实现金流作为底层资产进行发行。
官方资料链接
官方网站: https://t.co/znbF02mt39
Twitter: https://t.co/SX072c6Sjg
Telegram: https://t.co/TcQxL9jiqq
Medium: https://t.co/EKvXYB5XOm
@ShareX_Network

下周的重点宏观事件又是美联储的利率决议,稍微详细的解读一下
关键时间点还是周四两点的利率决议和两点半的鲍威尔主席记者会,不多说了。
首先9月的基调是降息 + 准停止缩表,美债的被动缩表已经压低至仅 50 亿美元,MBS的规模也在持续缩减。
这也就导致市场主流的预期是再降 25bp,利率区间下降到 3.75% – 4.00%。
另外这次会议不会有点阵图,也就意味着市场所有的焦点都必须集中在鲍威尔的措辞和记者会上。
所以重点是要研究美联储声明稿和老鲍讲话提到什么,大概有5条:
1.声明稿中是否延续9月的表述,风险平衡已更多倾向就业一侧,事关要不要继续降息
2.刚刚已经提到9月已将美债缩表压至 50 亿美元的准尾声期,市场高度关注10月是否会给出彻底停止缩表的时间窗口或具体条件,重要性和降息相当甚至更加重要
3.鲍威尔如何回应银行准备金已再次跌破 3 万亿美元的报道,这是之前提到的流动性紧张问题
4.降息25bp的同时 IORB / ONRRP / SRF 这些操作性利率会不会等幅度下调
5. 最后就是听力测试,鲍威尔会不会提到就业放缓,数据缺口,缩表终点这些关键词
市场目前认为最可能发生的事情是降息25bp,然后继续给停止缩表预期画大饼,
这种预期兑现行情大概率还是影响 $BTC 和 $ETH ,当然一切答案都要看周四凌晨美联储给出什么样的结果了。
本周末的二级市场催化剂,流动性差的时候越容易拉盘
$MPL / $AAVE ,Maple Finance 与 Aave 达成合作,把机构资产引入 DeFi;Aave 将接受 Maple 资产作为抵押品。
$BNB / $HYPE ,Robinhood 已上线 $BNB 与 $HYPE 。
$JUP ,Jupiter 已上线其首个 F1 赛事预测市场,由 Kalshi 提供底层支持。
$AAVE ,Aave DAO 正在讨论一项由协议收入出资、每年5000 万美元的长期$AAVE 回购计划。
$LDO ,Lido 的 NEST 提案为未来 LDO 回购搭建技术框架(9 月底开启投票,目标 12 月试运行),与 Aave 拟年化回购属同类现金流→回购催化剂。
$ETHFI ,ether. fi 回购计划近期披露累计回购约 $7.1–7.5M 的 $ETHFI 。
从2020年到现在,除了meme和铭文之外,绝大部分赛道都没有出现过第二春
实际上就连meme赛道都是处于不断淘汰和换新的状态。
这里是5年来主导过行情的各个板块的窗口期:
DeFi Summer 2020-06 → 2020-09 ~4 个月
NFT 交易热 2021-08 → 2021-09 ~2 个月
GameFi / P2E 2021-07 → 2021-11 ~5 个月
元宇宙 (Metaverse) 2021-10 → 2021-12 ~3 个月
Move-to-Earn (STEPN) 2022-03 → 2022-05 ~3 个月
LSD/LST (流动性质押) 2023-01 → 2023-05 ~4–5 个月
Memecoin I (PEPE) 2023-04 → 2023-05 ~6 周
SocialFi (friend. tech) 2023-08 → 2023-09 ~4–6 周
Ordinals/BRC-20 (Wave 1) 2023-05 → 2023-06 ~4–6 周
Ordinals/BRC-20 (Wave 2) 2023-12 → 2024-01 ~6 周
现货 BTC ETF 2024-01 → 2024-02 ~4–6 周
AI & DePIN 2024-02 → 2024-06 ~4 个月
Solana 生态 & Memes 2023-12 → 2024-04 ~4 个月
Restaking (再质押) 2024-03 → 2024-06 ~3 个月
TON 生态 & MiniApp 2024-05 → 2024-08 ~3 个月
Meme 2024-12 → 2025-03 ~3–4 个月
复盘这五年,除了2022年和今年过于冷淡之外,长的叙事可以引发一定的牛市周期(如2021年的GameFi、2024年的AI/Solana)能持续3-5个月,短的事件驱动型叙事(如meme)仅持续2-3周。
实际上由于嘴撸、空投和积分机制,一个项目走完拉新—炒作—分发—衰退的完整周期时间非常短暂,大量的早期筹码也导致项目很难有太强的二级市场的财富效应。
留给加密的二级市场炒作叙事实际上越来越少了。
现在的加密市场结构导致了即使没有利空也会突然闪崩
市场的交易深度(买卖盘的订单厚度)极不稳定,
流动性高度集中在美股开盘时段和少数头部资产(如 $BTC/ $ETH )上,
在其他低谷时段,市场的订单簿非常薄,只要出现一笔稍大的卖单都能轻易砸穿盘口,
让价格在没有任何实质利空的情况下跳水
接着就是下跌的始作俑者,市场上有太多的高杠杆仓位,清算链条变得极短,价格小幅回撤触发第一环的强制平仓,平仓(被动卖盘)进一步打压价格,立即触发第二环、第三环的清算。
再加上现在流入资金全是快钱,无论是ETF还是机构资金,市场很久没有出现像微策略那样又慢、又厚、又稳的稳定资金承接层,导致任何反弹都是技术性回补,根本不会向上继续冲高。
然后上面三条加起来就成了压死山寨市场的稻草。
在一个流动性极度匮乏、连ETF都是快钱的市场下,资金会变得极其势利,投资者没有多余的钱去为那些所谓的Web3革命或者高性能L1故事买单,市场只关心这个币现在能不能涨。
流动性极薄再加上杠杆过高,任何一个山寨币如果试图独立拉盘走出Alpha行情,都会面临巨大的风险,迅速耗尽自己的流动性,然后被高杠杆的衍生品市场当作出头鸟来狙击。
虽然很希望有山寨季,但是那一天可能真要等到2026年了。
不知道多少人看了Gate @Gate_zh 2025年第三季度运营报告
列举几个重要且夸张的增长数据:
1. 由于平台对撮合引擎性能和做市机制的升级,
第三季度,Gate的合约与现货交易量均创下新高,推动其行业综合排名进入前三。
合约交易:8月单月合约交易量环比增长98.9%。
现货交易:9月交易量环比增长20.1%,现货市场占有率攀升至5.47%,创下历史新高
2. 据mpost. io数据,Gate的衍生品市场占有率已提升至11.3%,位居全球第二大衍生品交易所。
3. 本季度,Gate平台累计注册用户规模突破4100万。
4. Gate在Q3正式上线了自研的二层网络Gate Layer,络基于OP Stack架构,可处理超过5700 TPS,GT为唯一Gas代币。依托Gate Layer推出的去中心化永续合约平台 (Gate Perp DEX),其累计交易量已突破10亿美元。
5. Gate公布的储备金证明(PoR)显示,其储备金率达到123.98%,实现了资产超额储备,同时Gate Europe(Gate欧洲)成功获得了欧盟的加密资产市场(MiCA)监管框架牌照。
6. 平台持续销毁GT,目前已累计销毁超1.82亿枚,约占总供应量的60%
仅拆解这些重要数据可以看出gate有一个非常清晰的战略意图:
首先交易所的根基是信任,一旦信任崩溃,流动性、效率、价值都将归零,储备金率100%是及格线,123.98%是超额冗余,gate通过公开、可验证的数学证明,来消除用户对银行挤兑的根本恐惧,加上欧盟 MiCA 牌照,让Gate不再依赖品牌或口碑这种模糊的信任。
作为流动性层,gate撮合引擎性能和做市机制升级制造了流动性产生的有利条件,也导致交易量月+98.9%。
最后就是 $GT 本身和代币持有者的价值捕获:
GT代币的设计了一个双循环价值捕获模型,它同时从两个平行的市场中抽水:
循环一:CEX 利润 →通缩(供给侧)
Gate的CEX业务产生巨额利润
Gate用利润回购并销毁GT(已销毁60%)
循环二:L2 生态→燃料(需求侧)
Gate Layer (L2) 上的所有经济活动(如Perp DEX交易)必须消耗GT作为Gas费
L2生态越繁荣(Perp DEX交易量越大),对GT的刚性消耗需求就越大
你可以想象一下 $GT 和gate的潜力。
#GateQuarterlyReport

不出意外市场又跌了
10月10日至11日那次历史级的踩踏事件(24小时内清算了超过190亿至200亿美元的杠杆),
已经彻底打空了市场的交易深度,并吓跑了做市商。
从那日起,市场就变得极其脆弱,今天的下跌机制与上次如出一辙:
在一个流动性极薄的市场里,任何小幅回撤都会轻易触发连锁强平,然后就是继续下跌,触发清算,深度更差,继续清算直到跌到现货出现回补。
ETF也没有稳定的单向信号,上周单日净流出约 $536M,刚刚又录得 $477M 净流入,大部分传统投资者也在来回试探并放弃了年初那种持续的规模性买盘。
另外CEX对下跌也起到了部分促进作用,在现在这个时间点公布现货和合约的下线计划导致交易机器人在窗口期前后自动关停并清仓,肯定会造成一定规模的抛售效应。
最后一点就是宏观背景,美元指数(DXY)昨晚逼近 99 的高位,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仍在 3.95%–4.00% 的高位徘徊,整个加密市场高度逆风。
不出意外市场又跌了
10月10日至11日那次历史级的踩踏事件(24小时内清算了超过190亿至200亿美元的杠杆),
已经彻底打空了市场的交易深度,并吓跑了做市商。
从那日起,市场就变得极其脆弱,今天的下跌机制与上次如出一辙:
在一个流动性极薄的市场里,任何小幅回撤都会轻易触发连锁强平,然后就是继续下跌,触发清算,深度更差,继续清算直到跌到现货出现回补。
ETF也没有稳定的单向信号,上周单日净流出约 $536M,刚刚又录得 $477M 净流入,大部分传统投资者也在来回试探并放弃了年初那种持续的规模性买盘
另外CEX对下跌也起到了部分促进作用,在现在这个时间点公布现货和合约的下线计划导致交易机器人在窗口期前后自动关停并清仓,肯定会造成一定规模的抛售效应。
最后一点就是宏观背景,美元指数(DXY)昨晚逼近 99 的高位,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仍在 3.95%–4.00% 的高位徘徊,整个加密市场高度逆风。
不出意外市场又跌了
10月10日至11日那次历史级的踩踏事件(24小时内清算了超过190亿至200亿美元的杠杆),
已经彻底打空了市场的交易深度,并吓跑了做市商。
从那日起,市场就变得极其脆弱,今天的下跌机制与上次如出一辙:
在一个流动性极薄的市场里,任何小幅回撤都会轻易触发连锁强平,然后就是继续下跌,触发清算,深度更差,继续清算直到跌到现货出现回补。
ETF也没有稳定的单向信号,上周单日净流出约 $536M,刚刚又录得 $477M 净流入,大部分传统投资者也在来回试探并放弃了年初那种持续的规模性买盘
另外OKX交易所对下跌也起到了部分促进作用,在现在这个时间点公布现货和合约的下线计划导致交易机器人在窗口期前后自动关停并清仓,肯定会造成一定规模的抛售效应。
最后一点就是宏观背景,美元指数(DXY)昨晚逼近 99 的高位,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仍在 3.95%–4.00% 的高位徘徊,整个加密市场高度逆风。
还记得DWF行情吗?
在币安退市计划之前,选一个小币种赌DWF等做市场操盘暴涨几乎是现货赌徒们的常用策略,
由于DWF做市项目大多在交易所上市,
相比纯粹的MEME而言少了很大的归0风险。
DWF喜欢同时扮演投资者、做市商和市场传播者,
先投资一个项目,然后提供流动性并利用其行业影响力进行宣传,在23-24年大概给了至少2次让投机者财富自由的机会:
-在2024年两次宣布对 $FLOKI 的千万美元级别采购
-宣布对 $LADYS (Milady)的投资
目前 $TON 和 $WLFI 是DWF的主要持仓,大概率不会出现数倍的暴涨和暴跌,但是DWF选的烂币大多都有以下的特征:
1.筹码高度集中:少数几个非交易所地址(例如前10名)持有了过高比例(例如≥60%)的代币,项目方或巨鲸高度控盘
2.流动性极度失衡:交易所里的真实流动性,与其FDV相比严重不足
3.虚假的流通:流通量很大,但实际上大部分代币都被锁定在做市、质押或团队钱包中
4.项目的核心成交量和深度过度集中在某一家交易所或某一个做市集群手中
5.在即将有大额代币解锁的时间点前后,项目方密集地发布利好
实际上这也是目前许多霸榜代币的特征,之所以做这个总结只是在我看来与其祈祷山寨季,不如期待DWF2.0甚至是3.0的做市商出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