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时候充值一下信仰了,比特币今年有突破15万美金的潜力
自ETF通过后到目前,比特币在加密货币总市值中的占比大幅提升至63%,创下自2021年以来的新高。
【机构采纳是比特币新高的关键驱动因素之一】
由于上市公司Strategy率先将比特币作为主要库藏储备资产纳入其资产负债表
全球已有约44家上市公司公开报告持有比特币,且这一数字仍在增加。
同时,许多机构也通过ETF及其他投资载体间接持有比特币敞口。
随着大量机构资金涌入比特币ETF,比特币现已占据全球加密货币基金总资产规模的90%,并且增长势头不减。
【比特币的稀缺性达到了新的高度】
与房地产等其他投资资产不同,比特币的供应量存在2100万枚的硬顶。这种内在的稀缺性是其价值的重要支撑,并对价格形成推动。事实上,其总市值近期已超越白银,跻身全球第七大资产。
【过去五年间,比特币的投资回报率显著优于债券和房地产等传统资产类别】
比特币的长期持有者是最近5年赚钱最容易的投资群体。
【史上最大的长期利好,美国政府于2025年3月建立了“战略比特币储备”】
意味着比特币在政策制定者、机构投资者和全球资本眼中的认知,从“风险资产”提升到了“战略储备”的层面。
与此同时,美联储(Federal Reserve)正式发布新指南,允许美国银行及银行控股公司在其资产负债表上直接持有比特币(及其他数字资产)
尽管目前依旧未能明显突破95000,但当前比特币的基本面或许从未如此强劲。
你还相信 $ETH 吗? $ETH 还有未来吗?
-与上一轮牛市的历史高点相比,ETH 价格仍下跌约 64%。
-过去一年,ETH 相对 Solana 贬值 80%,相对 BTC 贬值 60%。
如果你在上一个大回调期买入 ETH,截止今日仅获利约 15%;同期持有 BTC 的收益却高达 500%。
以太坊目前有三个调整方案,简单解释一下:
1. Vitalik 的 “Radical VM” 提案
以太坊的核心是 EVM。Vitalik 建议用 RISC-V取代 EVM,什么意思呢?
以太坊的 EVM可以看成老款汽油发动机。跑得动,但结构复杂、油耗高。RISC-V 有点像精简的发动机,省油结构简单好维修。
对散户有什么用?
如果升级成功,你在链上做任何操作(转账、撸 DeFi、铸 NFT)都更便宜、更快,以太坊的升级速度也更快。
2. 把主网(L1)扩宽提速
早先的扩容路线图强调“把用户交给二层(L2)”,结果 L2 们大搞自己代币,而 ETH 并未直接捕获价值,EF 已意识到强大的 主网(L1) 仍是根基,因此提出:
先把 Gas 上限在未来 1-2 年提高 3-10 倍;
再用零知识技术让吞吐量长远提升千倍;
把确认时间从十几秒压到 0.1 秒左右。
3. 增强L2互操作
现在每条 L2 都像独立小国:桥接麻烦、费用不同、合约不互通。基金会成立专门团队,要让用户和开发者感觉只在同一条链上。
EF 三个月前组建专门工作组,推动两条并行路径:
1.用户层互通:让用户感觉“整个以太坊仍是同一条链”。
2.开发者层可组合性:开发者可在任意 rollup 调用主网及其他 rollup 合约,如同单链体验。
但这些对于ETH来说并不能解决一个核心共识:以太坊市值过高,对于大部分有投机需求的圈内圈外人来说,较低的上涨潜力迫使他们转向机会更大,更加便宜的L1中。
币安终于公布了他们的下架标准,一共三部分,根据这三条我会列举下架风险系数较高的代币:
1. 团队与治理
项目缺乏持续开发或看似被放弃。
开发更新不足或质量低下。
团队与社区和币安的沟通和透明度较差。
项目未能响应币安的定期尽职调查要求。
团队或所有权结构发生重大颠覆性变化。
2. 市场表现与交易活跃度
交易活跃度持续低迷或市场深度不足。
出现大幅崩盘或哄抬价格行为。
存在价格操纵或欺诈性交易行为的证据或嫌疑。
持续负面反馈或社区信任度丧失。
3. 产品和/或网络安全
项目可能存在的漏洞、安全漏洞或攻击。
代币供应量不合理或大幅增加,或代币经济学发生重大变化,损害持有者的利益。
项目未能满足新的法律或监管要求。
存在欺诈、疏忽或其他不道德行为,损害项目诚信的证据。
暂时可以根据非内部信息判断出的高风险代币如下:
1.最高风险的是被币安刚刚移除部分交易对的代币,符合流动性/交易量低这个标准:
$RAY (Raydium)
$TNSR (Tensor)
$VANA (Vana)
$VANRY (Vanar Chain)
$WOO (WOO Network)
2. $ZEC (Zcash)
产品/网络安全 - 监管合规性风险(标准3)
3. $ARK (ARK)
项目相对老旧,交易量和市场关注度较低(标准1,标准2)
3. $GHST(Aavegotchi)
交易活跃度/市场情绪极差(标准2)
4. $CELR (Celer Network)
经历过DNS劫持导致的用户资产损失事件,交易活跃度差(标准2,标准3)
5. $WAVES (Waves)
生态内稳定币(USDN)曾出现严重脱锚,引发社区信任危机(标准2)
这四年的二级赚钱逻辑之一是 —— 特朗普波段
两个核心币种
$TRUMP
特朗普宣布了$TRUMP持有者的福利排名前 220 位的 $TRUMP 代币持有者将收到邀请,参加在华盛顿特区与特朗普共进的盛大晚宴。
排名前 25 位将获得与总统会面的 VIP 接待资格以及白宫参观的机会。
持有者排名将基于您在 4 月 23 日至 5 月 12 日期间按时间加权的 $TRUMP 持有量:进入前 25 名 ≈ 需要持有价值约 40 万美元的 $TRUMP 进入前 220 名 ≈ 需要持有价值约 15 万美元的 $TRUMP 由于这项“福利”,
$TRUMP 的价格在 2 小时内飙升了 77%。
$BTC
4月2日左右,特朗普宣布其“关税计划”。
到4月7日,$BTC 价格从约8.7万美元跌至约7.5万美元(跌幅13.7%),加密货币总市值从约2.8万亿美元降至约2.5万亿美元。
4月9日,特朗普宣布暂停对除中国以外的所有国家征收关税90天,并将关税降至10%的基准线。
4月9日当天,标普500指数上涨约10%,$BTC 上涨8%,达到8.3万美元。市场将此解读为积极信号。
特朗普政府曾威胁解雇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市场在4月9日反弹后再次陷入区间震荡 4月23日,特朗普宣布计划与华进行关税问题谈判,BTC上涨至9.5万美元上方。
逻辑是什么?
特朗普波段的逻辑恰好在于其不确定性与妥协性。
一旦市场处于危险的边缘(例如因其激进言论或政策威胁而大幅下跌),特朗普往往会展现出某种程度的妥协、软化立场或释放缓和信号,以稳定市场或争取支持,这常常带来市场的反弹机会。
而一旦市场走势良好,风险偏好回升,他又可能重新采取强硬姿态、抛出新的争议性话题或政策(如加征关税、批评美联储、地缘政治动作等),再次为市场注入不确定性,从而可能引发新一轮的下跌或震荡。
这种循环往复构成了所谓的“特朗普波段”:
不确定性驱动下跌/震荡: 特朗普的意外言论、激进政策预告(如关税威胁、移民政策收紧、对国际组织的批评等)或人事变动(如威胁解雇鲍威尔)会增加市场对未来经济和政策走向的担忧,导致避险情绪升温,风险资产(包括加密货币)承压。
妥协性驱动反弹: 当市场反应过于剧烈,或出于政治考量需要缓和局势时,特朗普可能会调整策略,例如宣布谈判、推迟实施、降低要求,甚至进行“口头干预”安抚市场。这些信号会被市场解读为利好,带来短暂的风险偏好修复和资产价格反弹。
对于交易者而言,这种波段操作意味着:
高度关注特朗普的言行和政策动向: 他的每一次公开讲话、社交媒体发文、政策声明都可能成为市场波动的催化剂。
识别“恐慌点”和“缓和点”: 试图在市场因特朗普制造的不确定性而过度恐慌时寻找买入机会(预期后续会有妥协),在市场因其妥协信号而反弹时寻找卖出机会(预期好景不长,新的不确定性可能再现)。
区分不同资产的敏感度: $TRUMP 等 Meme 币: 对特朗普本人的新闻、人气、以及他直接相关的活动(如上述晚宴福利)最为敏感,波动巨大且直接,更偏向粉丝经济和事件驱动。
$BTC 等主流加密货币: 主要受特朗普宏观政策(贸易战、财政刺激、对美元和美联储的态度、对加密货币监管的风向)影响,这些政策会改变全球宏观经济预期、市场流动性、风险偏好,进而间接影响 $BTC 。
其波动相对 $TRUMP 可能略缓和,但逻辑链条更长。
特朗普针对加密人士的赦免是预测市场上人们最喜欢的话题之一
BitMEX 联合创始人 Arthur Hayes、Benjamin Delo 和 Samuel Reed 承认违反《银行保密法》。
根据认罪协议,BitMEX 的三位创始人被判缓刑,并被责令支付总计 3000 万美元的民事罚款。在认罪之后,特朗普的全面赦免抹去了这些定罪。
这里面的焦点在于山寨季之王SBF
在特朗普上台后,SBF开始言论倾向共和党,指责在司法部“被用作政治目的的武器”,并声称对他的起诉是拜登政府更大范围的“检察滥用职权”的一部分。
在另一次采访中,SBF 再次强调,FTX 的倒闭是“外部干扰”而非内部管理不善造成的。他辩称,如果不是拜登政府的行动,FTX 本可以生存下来,据称拜登政府迫使 FTX 宣布破产。
只不过赦免 SBF 却存在重大的政治风险,这也是为什么CZ的CHANCE概率要远大于SBF的原因。

Base有意推动一个新的MEME币“垃圾币”叙事,他们叫他内容代币。
当然,这背后可能隐藏着 Base 对于未来链上文化和内容创作变现模式的某种愿景。
理论上,将一条推文、一张图片、一篇文章等内容直接代币化
使其成为独一无二、可拥有、可交易的数字资产
听起来似乎能为创作者提供更直接的收益途径,并赋予内容新的价值维度。
Base 核心人物 Jesse Pollak 将其定义为“对媒体的一次性、代币化表达”
没有路线图,不暗示持续价值,试图将其与传统的、往往伴随未来承诺的meme币区分开来。
他希望将其视为一种链上原生的“内容”,而非金融产品。
上面都是Base做的遮掩,下面才是现实:
Base 试图将其定义为“非金融产品”,但这在实践中根本站不住脚。只要一个代币可以被轻易铸造、发送,并在支持流动性的平台( Zora)上交易,它在市场上就会被视为一种金融(MEME)资产,其价格波动和交易行为将完全遵循金融投机逻辑。
在缺乏明确使用场景和价值支撑的情况下,这种代币极易沦为纯粹的炒作标的。
但问题在于,Base已经开了这个头
Solana有pumpfun,Base就要做一个类似但又不完全照抄的模式(Zora)出来。
一些谨慎的MEME淘金者将Zora的失败归因于环境问题,一旦行情回归,更加新颖的Zora会出现2024年pump的热潮。
所以最讽刺地事情出现了,在一片反对声中,Zora却开始复苏,又吸引了新一波投机者,希望抓住下一波波动。
链上赌徒永远不会消失。
关税造成的影响被迅速稀释,那么BTC很快就会回到2月13日的位置,95000美金左右
这是仅仅一个晚上所释放的利好:
-中美将在5月进行谈判
-特朗普总统表示,对中国的关税将大幅下降,他不会采取强硬措施
-Michael Saylor表示,新任“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主席保罗·阿特金斯将对比特币有利”
-黄金价值流入比特币
-美国表示即将与日本达成新的贸易协定
-俄罗斯比特币支付
-特斯拉依旧持有其价值 1,050,300,000 美元的比特币
-CANTOR正与软银、Tether 和 Bitfinex 合作,打造一个价值数十亿美元的比特币收购工具
两种情况
1.如果熊市出现大幅反弹,那么这将是市场迅速复苏的开始
我们可以迎接下半场牛市
2.如果只是修复特朗普政策的超跌
我们可以迎接下半年的牛市
加密市场有一个难以发现的投资陷阱
总有人在一个板块里赚得盆满钵满然后带着同样的大仓位跳到另一个完全不同的板块
甚至把仓位/杠杆加得很大——结果亏得一干二净,这种事情一般发生在牛市里。
举个例子:很多人可能是在一线摸爬滚打(比如链油、撸毛、Defi)快速赚到了第一桶金
然后就拿着同样规模的资金冲进了MEME市场,完全忽略了那是一个规则、风险、所需技能都完全不同的游戏。
与此同时,人们严重低估了牛市里运气的作用。
如果你能在短时间内赚一大笔钱,那并不总是因为你技术有多牛。这里面往往有极大的运气成分和偶然性。
把时间拉长看,这些幸运儿真的能稳定盈利吗?时间周期越短,随机性和干扰因素就越多。
无数人能从零干到百万身家,然后又一夜回到解放前。最直观的例子就是,如果你关注过交易所的带单排行榜,你会发现超过90%的交易员坚持不到下一个周期。
加密是一个叙事迭代很快的市场,这意味着你可能随时面临着应对新赛道或者新玩法的出现,无论你在之前赚了多少,都要保持谦逊,尽量以保守的态度参与新的赛道和玩法。
比如,只拿出1-5%的资金投入到AI Agent淘金热中,然后花时间慢慢的学习和梳理投资逻辑,如果你一上来就拿出70%以上的资金,那么你会在行情结束的几天后享受到99.9%的跌幅。
分享几个资深空投精英在实践中总结的常用且有效的技巧
对于散户而言,赌空投的风险要远低于MEME:
1.优先使用能产生真实协议收入的功能、参与有实际影响力的治理投票、或者成为新推出模块的早期深度用户。
2.提前布局尚未大热但潜力巨大的新公链、L2 或生态系统
3.构建一个具有不同“人设”的钱包矩阵,有的钱包模拟“DeFi 矿工”,有的模拟“NFT 收藏家”,注重“养号”,保持钱包的长期、适度活跃,而非短期集中刷量。
4.通过一些链上工具获取更优质、更早期、甚至半私密的信息。
5.提升效率,比如:监控 Gas 波动,选择低谷时段交互;优先使用 Gas 效率高的 L2 或应用;有时会寻找能“一石多鸟”的交互路径,一次操作满足多个潜在空投条件。
本周二级市场催化剂汇总:
$AAVE Aave 正在讨论在 Aptos 上的部署。如果获得批准,这将是 Aave 的首次非 EVM 部署。
$GMX GMX 已选择 LayerZero 作为 GMX Multichain 的首选消息传递基础设施提供商。
$ENA 来自 Ethena 的区块链 Converge 发布了其链的技术规范。他们正在与 Arbitrum 和 Celestia 合作开发技术。
$UNI Uniswap 已在 Unichain 上启动了 Uniswap v4 激励措施。数百万 $UNI 已分配给 Gauntlet 池。
$OP Euler Finance 正在扩展到 Optimism。他们获得了 50 万美元的 $OP 代币资助以激励此次扩展。
$PENDLE Pendle 正在更新其费用结构,以支持更强大和可持续的生态系统。这是为 Boros 版本发布做准备。
跨链清算和结算层 Everclear 推出了其主网。他们增加了对 Solana 的支持和无限再平衡功能。
$JUP Jupiter推出了 Jupiter Pro。用户现在可以访问实时分析、Smart Likes 情绪工具、净购买指标和 MEV 保护交易。
$MKR 来自 MakerDAO 的子协议 Spark Protocol 已向 SyrupUSDC 部署了 5000 万美元。初始上限设置为 1 亿美元。
$EUL Euler 已在 BNB 链上线。它已支持循环策略,拥有四位策展人,并提供 10 万美元的激励。
$OP Optimism 推出了 SuperStacks。在 6 月 30 日之前,用户可以通过在 Superchain 上的 DeFi 池中使用可互操作资产来赚取 XP。
事实证明熊市里“名人带单”的效应非常差,对口碑也是一种打击:
CZ(赵长鹏)某种程度上鼓励人们购买他的狗狗MEME(名叫 Broccoli),结果接近99%的钱包都是严重亏损状态
这几天Base也犯了相同的错误:
Base在官推发布了一条带有“Base 属于所有人”,然后在推文下方分享了一个 Zora 链接,用户可以通过该链接购买该帖子的代币。
人们通过这个帖子开始购买代币,一小时内,该代币市值飙升至 1700 万美元,但仅仅 30 分钟后呢?代币暴跌超过 95%,又是接近99%的钱包亏损率。
在意识到这种营销是一种错误后,Base和Jesse试图将这个事件向“内容代币”叙事引导,并解释为:“Base 没有发行代币。Base 只是在 Zora 上发帖(发帖会自动创建了代币)。”
社区必须对名人效应脱敏,特别是行情低迷的市场。
(微)策略第一季度的操作堪称悲剧:
第一季度购买的比特币数量:80,715枚
总花费:76.6亿美元
平均价格:每枚比特币94,922美元
文件提交日比特币价格:约76,400美元
持仓的比特币在第一季度的未实现亏损超过了59亿美金
还好策略在4月7日-13日之间增持了以82631美元均价增持了3459枚BTC,但这仅仅只是风险的一小部分。
真正给市场带来风险的是策略新发行的STRF——10%年现金股息的新型永续优先股
要知道微策略有一个核心的问题:
用不产生现金流的资产(比特币)来偿还固定的、需要现金支付的债务(债券利息、优先股股息)。其核心软件业务的现金流不足以覆盖这些日益增长的义务,尤其是在发行了高息(10%)的STRF优先股之后。
这种错配使得公司在比特币价格下跌或横盘时,以及在流动性紧张时,变得异常脆弱。
这被一些传统机构认为是危险信号,原因很简单,在当前的宏观经济环境下,对于一家非金融或高增长初创企业而言,提供10%的固定现金股息通常意味着融资困难或风险溢价极高。
这暗示市场可能认为投资该公司风险巨大,需要极高的回报来补偿,会这进一步加剧了其现金流压力。
微策略正在执行一场豪赌,如果比特币价格在未来几年内大幅上涨,并且(微)策略公司能成功管理其债务,那么迈克尔·塞勒将被誉为“战略天才”。
但如果比特币市场进入长期熊市,或者出现严重的流动性危机,那么这种策略可能导致灾难性后果,破坏力远超过去一切黑天鹅事件。
警惕那些带质押模型的VC币,无论是节点质押还是流动性质押
项目团队竟然允许投资人、团队把理应锁仓的代币被拿去质押,而产生的质押奖励却是可以自由出售和流通的,俗称假锁仓。
重要的是,这比单纯解锁的抛售压力更大,举个例子:
假设团队或者机构有 100 个代币,设定了 1 年的锁仓和 3 年的线性释放,质押年化收入12.5%
团队或者机构把这 100 个锁定的代币拿去质押,并且获得了 12.5% 的年化奖励,那么在第一年就能得到 12.5 个可以自由流动的代币,相当于锁定期每年获得线性释放50%的代币。锁定期越长,团队或机构的代币数量就越多,抛压也就越大。
这对社区是一种背叛,他们一般不会公开锁仓可质押的权限,一边鼓吹项目前景和团队锁仓,一边将代币抛售给社区,代币曲线也高度相似,下跌90%。
有两个被忽略的“MEME季”发动机级别的事件
1.Virtuals Protocol 为 AI 代理引入了 "Genesis Launch" 机制
2. https://t.co/x26icBUAdC 重新向所有人开放了其直播功能
-Virtuals 的 "Genesis Launch" 属于是资产分发模型,增加初始持有者的广泛化,再加上Virtuals本身作为AI 叙事MEME发射器,基本上能让散户更早的打新到高倍AI meme从而创造财富效应飞轮。
-Pump.fun直播功能恢复意味着https://t.co/x26icBUAdC靠注意力吸收流动性的路径重新被打通了
写了几个在牛市的加密的交易心得,如果行情回来,你可能用得上
1.风险管理是生存之本
牛市依然充满不确定性,价格可能在短时间内剧烈波动。
地缘政治、宏观经济以及行业监管等因素都可能随时引发市场震荡。
永远不要投入你无法承受损失的资金。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合理分配投入加密市场的资金比例。对于单个币种,也要控制仓位,避免过度集中。
2.深入研究,拒绝情绪化交易 (DYOR)
市场热点轮动快,新概念、新项目层出不穷,再加上社交媒体上的信息繁杂,容易引发 FOMO或 FUD情绪。
在投资前,务必深入了解项目:它的技术解决什么问题?团队背景如何?代币经济模型是否合理?社区活跃度怎样?是否有实际应用场景或清晰的路线图?
学会辨别市场上的真实信息和噪音。不要仅仅因为某个“大 V”喊单或者社区讨论热烈就盲目跟风。
3.关注宏观与行业动态,适应变化
宏观:关注美联储利率决议、重要经济数据(如 CPI)、全球主要经济体的监管政策动向等宏观因素。
行业:在某些阶段,价值存储型资产可能更受青睐;而在另一些阶段,高增长的应用型代币可能表现更好。
4. 对于看好的项目,无论行情是否结束,都要保持长期视角和耐心
如果你基于深入研究选择了一些有长期价值的项目,那么持有耐心,忽略短期噪音,可能会获得更好的回报。
可以考虑采用定投策略,分批买入以平滑成本。
比特币VS山寨币, 以及比特币的主导地位持续上升(大饼吸血)一直是近几年加密世界的核心矛盾。
实际上,对于二级交易者而言
理解 $BTC 和山寨币的矛盾与资金流动模式能让你避免陷入到宏观和加密噪音旋涡。
首先, $BTC 被看做是数字黄金,价值存储的代表
山寨币往往被看做是伴随叙事而生的投机对象。
二者的矛盾点:
BTC 的“价值存储” vs Alt 的“颠覆性应用/高增长潜力”。
有限的市场总资金在 BTC 和众多 Altcoins 之间分配。
牛市中,资金追求高回报流入 Alts;熊市或震荡市,资金寻求稳定回流 BTC 或稳定币。
整个加密周期都处于两种资金流动模式下:
资金流动模式 1 : BTC → Alts 通常发生在牛市启动或中期,市场情绪乐观。投资者将部分 BTC 利润或新增资金配置到 山寨coins,寻求更高 beta 的收益。
资金流动模式 2 : Alts → BTC/Stablecoins 当市场转熊、风险事件发生或山寨币泡沫过高时,资金会从 山寨市场 撤出。一部分回流至相对稳健的 BTC,另一部分兑换成稳定币 (如 USDT, USDC) 避险观望。
结合起来就是一轮完整的牛市资金循环:法币 → BTC/ETH/稳定币 (入金通道) → 热点 Alts (追逐热点) → 获利/避险 → BTC/稳定币 → 法币 (出金) 或等待下一轮机会。
因此,判断山寨币市场趋势要比判断比特币走势容易得多,BTC 的突破往往能带动整个山寨市场的信心,你完全可以在比特币的趋势确定后来制定山寨投机的策略,并在合理的盈利后将山寨币兑换成U或者比特币。
蓝V互关是打破行业流量垄断的最后一颗救命稻草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推特的推流机制,推特的流量分发是自上而下分发的
这也是大部分优质内容博主的粉丝都是几千到一万不等
内容优质只是成为顶流的必要条件,哪怕一天发十条二十条也是没有用
没有流量圈子的扶持以及顶流的点赞评论引用,基本不会有任何流量
近期大批新人进场做kol,我的建议就是先搞5000个蓝V真实关注量
你不需要关注你的内容,也不需要去舔求得流量垄断圈子的施舍,你要做的就是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把自己的账号数据做到X平台里面的起码腰部以上
当你的蓝V关注量超越了流量垄断集团们
不需要任何人帮你,马斯克都能带你起飞,这是唯一能够自己把握的事情
如果你能坚持下来,到牛市你会来感谢我
因为这是唯一作为一个独狼可以绕开流量垄断集团们还能成为顶流的机会。
目前这个市场情绪,最需要提供给投资者&散户的信息是什么?
1. 什么时候是进场的合理时机
2. 有哪些优秀的蓝筹代币
关于前者,美元走弱已经成为事实,
不论关税如何,全球储备货币的地位也在削弱,相反比特币和稳定币的需求持续增加。
当比特币反复抗住各种利空拷打后还能维持在7-8w附近的话,那这就是底部,随时可以进场。
关于蓝筹代币,除了市场需求之外,最好的角度就是和传统叙事对齐:
传统的加密蓝筹:$HYPE、 $UNI 、 $AAVE 、$SOL 、 $S 、 $TAO 、 $ONDO 、 $SUI 、 $ZRO
投机性强的蓝筹: $AI16Z 、 $PENGU 、 $AKT 、 $AXL 、 $VIRTUALS 、 $ZK 、 $KAI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