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grok, can you predict the bitcoin price at end of Year 2025? and when Bitcoin reach 1 million usd ?

热热闹闹了一阵子以后,终于想起来在哪儿发的问题了:
“
8 月 2 日,据《财新》报道,一位内部人士在接受稳定币相关采访时表示,国家级主干公链应由央国企主导建设,行业级公链建设可开放市场竞争。
公链是稳定币发行的基础设施,对于我们构建数字金融时代的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金融基础设施体系,意义重大、不可或缺。
稳定币必须在公链上发行,而现在的问题是,无论香港还是内地,我国没有在全球有影响力的公链。如果用美国的公链,未来可能面临中美对抗等政治风险,有可能被『卡脖子』。
下一步,我们要加强对公共区块链(即公链)的投资,自主可控,并分层次建设,比如,国家级主干公链应由央国企主导建设,行业级公链建设可开放市场竞争,场景级公链建设则完全市场竞争。
”
各位怎么看?

香港政府立法规管,对于我们这些原生的Crypto玩家来说,似乎是一种淡淡的忧伤。币安时不时会跳出来提示你的IP身处香港,产品并不适用;街头找换店的OTC换U,一半选择了暂时停业官网,一半则冒险继续营业;合规交易所的手续费高且效率低下手续繁杂;这或许就是成长的代价吧?为了保护新韭菜,受伤的却是我们这些老韭菜。
热热闹闹的《香港稳定币条例》生效了,见诸报端的都是如何看好香港稳定币的。然而用香港稳定币的监管框架和几乎已经毫无音讯接近“流产”的港版CBDC-e-HKD对比,似乎e港元还更胜一筹。
尽管理解监管机构拟采用的是先严后松的方式,这种严苛是 deliberate(有意为之)的初期策略,以防范风险、建立信任,并为长期可持续增长铺路。
但是条例在AML、资本门槛、合规成本和禁止某些类型稳定币(算稳)方面,这可能在短期内限制市场多样性和创新速度。当然首批牌照发放和市场反馈仍需时间观察,但若未来不适时适度放松,按照对香港政府做事效率的一贯了解,稳定币条例最终仍然可能错过最佳发展的时间窗口,失去最佳的战略时机。

杯具了,新人入坑的学费太昂贵了。
硬件钱包供应链的攻击比黑掉硬件要轻松简单很多。
上次从 @ohxiyu 那里拿了几个Onekey冷钱包,收到顺丰包裹后按照以下步骤仔细检查了下:
1,仔细检查包裹外包装,看是否有被开盒的痕迹;
2,认真检查冷钱包的外包装,塑料薄膜是否有再次包装的痕迹;
3,认真检查钱包内包装一次性激光贴是否完好;
4,打开冷钱包后,自行生成私钥后倒入。
除非冷钱包被魔改还有通信功能将私钥通过后门上传,认真检查并使用全新私钥可以降低很多低级错误。
顺带夸夸Onekey,两三道防伪标识密封封条,还挺让人安心踏实的。
比去火星,我等凡夫俗子可能实现的就是攒钱坐一次SpaceX的地-地超高速运输火箭来的更现实一些。将科幻变成工程的,的确需要很多“白日梦”。
SpaceX @SpaceX 一小时实现地球任意角落的传输,将地球变成真正物理意义上的地球村。
【孙哥5亿美金维权进展】
早上偶尔看到一个法律公众号讨论稳定币诉讼案例,仔细一看是孙哥的5亿美金维权案进展。
孙哥在香港推动了TechteryX对FDT(资金托管)以及Finaport(投资经理)的起诉。
被告方Finaport在新加坡提起了“禁诉令”并获得了“合约性禁诉令”,香港诉讼针对Finaport的部分可能部分暂停。原告需要进行“友好协商”“调解不成”方可起诉。
这漫长的诉讼标的是稳定币,还是比特币可能打赢官司还能翻几倍。
-----------/--------/----------//------------
新加坡上诉法院在2025年7月21日的Finaport Pte Ltd v Techteryx Ltd案([2025] SGHC(A) 10)中,部分支持Finaport的上诉,颁发“合约性禁诉令”(contractual anti-suit injunction),禁止Techteryx继续在香港法院(HCA 161/2023)针对Finaport的投资管理不当诉讼。原因是Techteryx作为信托受益人,通过Vandepitte程序行使权利时,仍需遵守Finaport与托管人FDT的投资协议中的多层级争议解决条款——必须先友好协商、调解不成才能起诉。
现在,香港案子针对Finaport的部分暂停,直到Techteryx走完这些前置步骤;但法院拒绝了“非合约性禁诉令”,认为香港诉讼不算恶意骚扰。这事本质是加密稳定币TUSD储备资金纠纷,新加坡法院想强制执行合同约定,避免直接跳到打官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