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博主都曾在2016-2020年看过我写的套利文章,我对套利还是有新得的,所以从套利角度可以聊下bitget事件。 套利就是找bug,最常见:两边交易所价格不一致,例如不知道原因的溢价:2017初ltc在国内外差价30% 知道原因是溢价;2017年94后不能充值,国内和国外也有30%差价,当时特意提醒大家不要着急提现,原因就是2013年五部委关闭提现国内外就有这种差价。 这种差价是最简单的,只要给提现就是稳赚的。 交易所差价也有很多,18-19年吧比特币7000多美金的时候,有人在币安挂了大单,印象不是几千个就是一万多个,差价200美元,只要你买了搬到火币卖就稳吃。 bsv有段时间也有这种差价,历史上例子太多了。 如果你用过币看的聚合交易,那你肯定不陌生,这种差价出现的时候,在聚合交易里就是上下天地针。 而这次事件的本质也是差价,即有一个或多个机器人他们策略组成了一个不停的低卖高买的时间。 历史上门头沟也是因为两个机器人搞破产的,量化程序机器人操作出现bug是常态,如果是一个大户弄错了,平台绝对会保护更多散户的利益或者折中,让散户退回去点,大户少亏点。 能让交易所回滚,一定是代价太大了。 所以大概率可以猜测为这个程序是平台或者平台重要合作者或者股东的。 也就是大家在说的对赌,平台和用户对赌,就会有一个稳赚不赔的策略,即平台观察用户过去一直亏钱,打了标签。 于是自己跟用户对赌,这样用户大概率亏自己可以赚的比手续费更多。 当然如果大部分用户赚钱了,那么平台浮亏,这时候大概率靠长时间下用户一定亏的概率去博弈,如果这时候遇到黑客啥的平台用户挤兑,没那么多钱,平台就会跑路。 即:用户赚钱,我跑路,用户亏钱我吃客损。 这种模式对用户是不公平的,交易所不只吃手续费,还参与交易是可怕的事情,ftx、mtg都是先例,黑天鹅太多了跟黑天鹅湖这个行业。 所以bitget的公关核心在于披露散户对手盘是哪些账号,有没有搞对赌,以及如何证明。 只要两周不正面回应,就可以当做对赌平台考虑了。 从小平台角度即使不为了吃客损,也确实需要对赌,要不然没深度更没人玩,火币网不做了之后杜均就说,当时大户想买币,平台深度不够,他们先卖给大户,再从别的地方买回来….. 我记得以前搬砖积木云,赚了20倍吧那次,差价很大,结果刚充值过去,发现深度没有了,因为莱特币这个微博号流量在当时也算数一数二,估计他们怕我维权,就说开机器人去弄一下,这些实质就是对赌…… 所以,还是且行且珍惜,远离存在对赌的平台。
From X

Disclaimer: The above content reflects only the author's opinion and does not represent any stance of CoinNX, nor does it constitute any investment advice related to CoinN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