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inbase三季度财报之外的亮点与战略图景。Coin三季度财报驱动力来自交易量的回升:Coinbase第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55%至19亿美元,高于分析师预估的18亿美元。净利润从去年同期的7550万美元飙升近五倍,达到4.33亿美元,合每股1.50美元。 交易收入飙升至10.5亿美元,几乎是去年同期的两倍,更较第二季增37%。其中散户交易收入为8.44亿美元,环比增30%,而机构交易收入达1.35亿美元,比上一季度增122%,可见不论是零售投资者还是专业机构都增加在加密市场的活跃度。除了交易业务,订阅与服务收入成为稳定的收入来源,第三季收入达7.47亿美元。 除了业绩之外,我觉得几个亮点在在于: 1)Base链开始盈利了,base链的盈利能力亦是一大里程碑。Coinbase确认其Layer 2网络Base已在第三季度实现盈利,得益于交易量增加和以太坊价格上涨。Base凭借其速度和低成本优势,已成为以太坊最大的L2生态,甚至是最活跃的没有之一。 2)收购衍生品交易所Deribit也开始贡献收入,该交易在8月完成后,当季即带来5200万美元收入,进一步丰富了Coinbase的产品线。 3)最重要的是coin未来的战略蓝图正在付出水面,CEO Brian Armstrong强调:「万物交易所是我们正在建设的下一个篇章的核心」。公司已将平台上的可交易资产从300种大幅扩展至4万种,展现出超越传统加密货币交易的雄心。 这意味着Coinbase作为美国最大的合规加密货币交易所,正从单纯的交易平台,逐步转型为综合性加密金融生态系统(覆盖稳定币、衍生品、链上基础设施)。电话会上Brian Armstrong重申了coinbase希望成为一个提供消费者所需全部金融功能的“万物应用”(everything app)的愿景。 coin计划在12月17日的产品展示会上,分享其在股票代币化和预测市场方面的更多细节。
看到一篇AI雄文,非常值得一看:科技巨头在疯狂“买铲子”(指购买 GPU 等基础设施,就像淘金热里卖铲子的人)。而其他所有人,则在购买用这些铲子挖出来的“黄金”(指AI带来的生产力)。半导体公司稳坐中间,向整个产业链收取“租金”。 台积电(TSMC)(全球最大的芯片代工厂)、英伟达(NVIDIA)(GPU 的主要设计者)和阿斯麦(ASML)(制造顶级芯片光刻机的唯一厂商)正在疯狂“印钱”,而产业链的两端(科技公司和传统公司)都在大量裁员。 这个发生的时间点至关重要。目前,企业对AI 的采用率大约是10%,并且正朝着50%迈进。历史经验告诉我们,这个阶段(从早期采用到主流普及)的发展速度最快,创造的财富也最多。 但问题是,这些财富正集中在“算力”上,而不是“劳动力”上。企业的“市值”(即公司总价值)增长与普通人的“工资”增长之间的鸿沟,从未像现在这样巨大。 这不是一场经济衰退。这是一场“再平衡”(即经济结构的根本性重塑), 本质还是之前聊到的新时代的科技经济学
美国政府下周或将结束停摆?市场流动性缓解迎来曙光。看国会山报昨晚https://t.co/j2r3pW2zMI报道说参议院的共和党人和民主党人正试图敲定一项提案,争取最早在下周结束这场已经持续30天的政府关门。一些中间派民主党人在幕后表示,民主党已经成功凸显了医疗保健成本上涨的问题,现在是时候结束僵局了。 由于《平价医疗法案》(ACA)下的医保市场将在下个月开放登记,更高的医疗成本已成定局。民主党参议员们认为,美国公众已经清楚共和党拒绝延长医保补贴的事实,同时担心关门造成的后果即将急剧恶化,他们正在寻求一个体面的方式,在下周之前走出僵局。 补充营养援助计划(SNAP)的福利将在本周六到期和美国政府雇员工会(AFGE)的压力,也让两党特别是民主党中间派议员开始担忧持续停摆造成的不利影响。 如早上聊到的,如果政府结束停摆恢复正常,财政部TGA账户开始花钱,之前已经堰塞湖的TGA账户开始泄洪,这应该能使当下紧张的流动性状况得到明显改善。 本文由 meme 交易工具 https://t.co/xPiYWGDb1u 赞助 |交易快,功能多,监控链上钱包就用 @useXXYYio
又是全面超预期,亚马逊也是大象在跳舞。看亚马逊三季度财报,得益于AWS增速加快至20%,这是自22年以来最快增速,未来业绩指引也都超预期。股价盘后涨超13%,创三年来最大单日涨幅。盘后涨出两个BNB的市值来。 电话会上亚马逊表示正全力加码AI基础设施建设,预计2025年的资本支出约为1250亿美元,高于分析师预测的1187.6亿美元,2026年的资本支出还会进一步增加。官方还表示,已通过110亿美元的“雷尼尔计划”强化与Anthropic的合作,自研AI芯片供不应求。 看亚马逊每股收益EPS同比增长39%,但是滚动市盈率才只有33倍,PEG远小于1,还是妥妥成长股的架势。
为什么币市还有小盘股最近都是利好涨不动,利空哐哐跌?核心是流动性并没有恢复,周三晚在聊到可以期待联储缩表终结https://t.co/I2lLRR3zUg提到除了联储已经初步完成了缩表目标外,当下的流动性紧张的信号已经开始显现:1)银行间隔夜担保利率sofr十月中以来已经明显突破了利率走廊,意味着银行流动性还是出现了紧张情况; 2)美国商业银行准备金规模/商业银行总资产的比率往下已经快进入10-12%这个会让底层利率出现明显波动的区间。上一次这一比例跌破12%就是在19年2季度跌破后快速下行在三季度引发钱荒。 今天看商业银行准备金规模已经下探到2.848万亿的规模,仅比充足水平线高一点点,流动性继续紧张 上面这三点就是美联储昨天凌晨宣布12月1号停止缩表的原因,在流动性紧张的时候及时掉头,而不是要等到出现冲击时再掉头。 而当下流动性紧张另一个原因就是美国政府停摆财政部TGA账户钱花不出去,之前这里https://t.co/teJ45j5fYQ有聊过流动性传导链条: 1)9月超额发债回补TGA消耗完了隔夜逆回购的用量; 2)进入十月政府停摆财政部TGA账户资金花不掉导致还在持续发债商业银行准备金规模持续走低跌破3万亿美金这一充裕到紧张的关口,还在持续下跌。 当下财政部TGA账户不仅没有支出,规模还在持续上升。9月底政府停摆前财政部TGA账户规模是接近8000亿美金前两天这个数字已经攀升到9840多亿美金了,不到一个月上升了接近2000亿美金,这2000亿美金再加上银行准备金减少的部分其实都是市场的流动性。 虽然昨天美联储宣布要停止缩表,但毕竟是12月1号才生效。美国政府还没恢复正常,财政部有钱也花不出去。那么就导致最近流动性继续紧张。 美元流动性=银行准备金规模+流通中的现金=美联储资产负债表-onrrp隔夜逆回购-财政部TGA账户。 流动性何时能回归? 1)如果政府停摆结束恢复正常,财政部TGA账户开始花钱,也会缓解流动性,个人预期在11月的某个时间政府会结束停摆。 2)12月1号美联储正式停止缩表, 从这个角度,可以期待11月某个时间(政府结束停摆)之后,会迎来两次流动性回归的助力:财政部花钱+停止缩表。 如昨天“美联储下一步”推文最后聊到的,最近所谓宽松交易就是仅靠宽松预期推动的资产价格势能会被影响,因为鲍威尔的讲话还是打压了市场的宽松预期,同时宽松交易受益资产对流动性高度敏感的,流动性紧张的情况下就是呈现出利好涨不动,利空丝滑跌的状况。 本文由 meme 交易工具 https://t.co/xPiYWGDb1u 赞助 |交易快,功能多,监控链上钱包就用 @useXXYYio
x402已解决代理付款问题,但谁来解决代理人信任问题?这是个大问题,AIAgent其实很难去判决所调用的API传递数据的真伪,如果为无法核实的数据付费,很容易就造成巨大的损失。 机器经济必须建立在可验证、可核实的证据之上。 DeAgentAI推出zkTLS AI 预言机:面向链上经济的加密公证器。 $AIA 这个痛点还是抓的非常到位的
$AIA
+24.9%
你说市场是不是过度恐慌了?川普开始在空军一号上说话了。 特朗普:与习近平的会晤非常棒,我们做了很多决定。将会就一些非常重要的事情给出结论。同意习近平将竭尽全力阻止芬太尼泛滥。 (中国)立即开始购买大豆,所有稀土问题都已解决。我们确实讨论过芯片问题,中国将与英伟达和其他公司洽谈芯片采购事宜。 特朗普:这是一份为期一年的协议,到期可能会延长。对华关税将从57%下调47%。明年4月将会访问中国,之后习近平再访问美国。我将与习近平在乌克兰问题上合作,争取有所作为。 特朗普:如果以1到10分来衡量,与习近平的会晤是12分。我与习近平的谈话中从未提及台湾问题。 (回应美国重启核试验)既然其他国家都在进行核武器试验,我们也应该进行试验。
如果觉得中美元首会晤不及预期,那有可能是你预期太高了。中美聊完了,实际上聊了100分钟川普之前预计3-4小时,很多人认为低于预期,刚才市场小幅跳水也是源于此。其实如果理解中美谈判的差异https://t.co/obfYkYUg3c后,就能理解这次元首会晤不会有超出中美马来西亚会谈范围的新内容出来,中方领导人不会也不愿意跟川普沟通新的议题(跟川普咋聊?习含蓄喜欢谋定而后动川直接喜欢直奔主题,所以两人不可能谈细节和新议题)。倾向于认为是中方主动结束,希望减少不可控情况和话题的出现,也不想跟川普吃个工作餐。 大部分技术性细节应该是几天前在马来已经谈的七七八八,这时候见面就是握手和表态,从这个角度出发能见面已经就是进步了。 如前两天说到的,“中美马来西亚的会谈也只是一个阶段性的成果,并不是最终的协议。好的信号是:达成一个框架性协议,让中美元首得以在APEC峰会上能单独会晤,理性方向和顺序,这样为之后继续会谈奠定了更好的基调。 当然有可能一直都不会有最终的协议、如之前这里https://t.co/71F2CeiONc…聊到的中美博弈的过程会是一个超长周期,底层的矛盾和当下的相互依赖决定了双方打而不破的战略相持期。核心能维持地缘关系的稳定和确保双边议程的成功延续就可以了。” 从事前Trump的推文和事后表情来看,应该没有太伤和气的突然议题,基本上把何立峰和贝森特在马来西亚会谈聊的话题拿出来说道说道,双方再说下大面子上过得去喊口号的话语,其实就已经可以了。
00:00:39
科技巨头财报看AI主线,昨晚上微软、Meta、谷歌三家财报公布,对比下来看就是:1、Meta受累于税费规则调整利润大降;微软azure和企业云服务营收增速低于买方乐观预期,但是整体指引非常乐观;谷歌则是全面超预期,营收首次单季度突破千亿美金。 三家公司资本开支Capex均呈加速趋势(2025年总投超2000亿),对未来的指引都高于市场的预期。 2、电话会亮点: 1)微软在电话会中透露,商业剩余履约义务(RPO)猛增超50%,达到近4000亿美元,且加权平均履约时间仅为两年,表明大量合同将在短期内转化为收入;Azure服务的需求“远远超出了现有容量”,并且预计在当前财季支出还会增加;公司计划在未来两年内将数据中心总占地面积增加约一倍。 2)谷歌电话会表示, AI现在正在为整个公司带来实实在在的业务成果。"Google采用全栈AI方法,从基础设施、模型研究到产品应用形成完整布局,每月处理的token量从7月的980万亿激增至超过1300万亿,一年内增长超过20倍。Gemini应用程序月活跃用户突破6.5亿,查询量比第二季度激增3倍。 公司大幅上调2025年资本开支至910-930亿美元,加码AI基础设施投资,2026年将显著增加。 这里借用@TJ_Research01https://t.co/e0hP9lvPib话就是 “听完META财报,你可能对AI有些顾及,听完微软财报,妈的,哪来的泡沫”,如果再看谷歌的财报那就只能大象在起飞来形容了
10月议息会议后看联储的下一步?这个可能是这次议息会议最大的看点也是分歧所在,很多人被鲍威尔这一句话“9月和10月的降息是出于风险管理考虑,但12月的降息可不确定,远远没有定下来”给吓到了,认为12月降息预期完全落空了。说说我的理解: 1、此次议息会议降息25个基点,12月1号起开始停止缩表。昨天这篇“为什么可以期待缩表走向终结?”的推文里聊到,美联储其实已经初步达成了缩表目标,而且当下已经出现了流动性紧张的信号,19年的经验唯一能告诉联储理事们的就是不要等到冲击发生时再掉头,很明显鲍威尔是吸取了19年的教训在紧张信号显现时而不是冲击发生时就停止了缩表。 当然也不要忘了,如果政府停摆结束恢复正常,财政部TGA账户开始花钱,也会缓解流动性,个人预期在11月的某个时间政府会结束停摆。 从这个角度,可以期待11月某个时间(政府结束停摆)之后,会迎来两次流动性缓解的助力:财政部花钱+停止缩表。 2、当然除了停止缩表,市场更关心未来的利率路径怎么走?12月还降不降了。其实在个人的框架下,今年的降息节奏并不是联储决定的而是通胀走势决定的,10月初这里https://t.co/N6CoAQaKQF有聊过,四季度影响市场最重要的宏观因素变量就是通胀。也是9月初https://t.co/K1hg2Oax0J有聊到,如果把中金对于未来半年美国通胀测算作为基准,确实会遇到降息两次之后会再度暂停的可能性。但个人想说的是,这些并不都是确定的,最终还要看通胀走势,9月份通胀最大的意义在于进几个月来第一次通胀四个分项数据均低于预期,这个很重要。 鲍威尔昨晚的态度其实可以理解,当下玫瑰政府还在停摆阶段,很多官方数据缺席仅凭私人数据很难窥得全貌,就像是大雾天开车天然愿意把速度节奏降下来再说。等到政府恢复正常,等待关键数据供给恢复,才能去对未来做研判。从这个角度,鲍威尔昨晚的表态其实也正常、并不是特别鹰派。 3、那么鲍威尔是怎么看待就业和通胀的 1)关于就业市场,鲍威尔表示就业市场仍然在降温,但也并未发现就业市场的疲软问题加剧。其实关于就业疲软更重要的角度是导致就业疲软的原因是什么?是驱逐移民带来的供给不足导致的,还是企业主动减少了招聘需求导致的。按照鲍威尔自己的说法,两派看法都有,但他自己觉得需求侧概率更大,需求侧概率大就是他认为是经济并没有那么好嘛,这本身就是一个鸽派角度。 2)关于通胀,鲍威尔把美国通胀分成了三个部分:第一,商品通胀,这主要是关税推动的。 第二,住房服务通胀,正在下降而且预期会继续下降。一两年前,大家都以为它会下降,但迟迟没有发生,而现在它已经下降一阵子了,鲍威尔儿预计还会持续。 第三除住房外的服务通胀(即超级核心通过那张)在过去几个月基本横向波动。该部分中有相当比例属于“非市场服务”,其价格变化并不能很好反映经济有多紧。 鲍威尔现在依然认为关税造成的商品通胀在基准情形下应是一次性的,尽管它可能在短期内继续推升通胀。这意思短期会抬升,但过一段时间还会降息下来(基数效应)。如果剔除关税影响,目前通胀其实离我们的2%目标并不远。 所以这就是个人之前一直强调的,四季度影响宏观权重最大的是通胀走势而不是其他: 如果之后10月和11月通胀还能低于预期,鲍威尔没道理不在12月继续降息; 如果之后通胀高于预期,甚者抬头向上、那么确实很难期待联储在12月降息。 只能耐心等待通胀过峰回落之后联储才能再度继续降息。 4、短期内复苏交易的势头会比宽松交易势头更猛,所谓复苏交易就是利率确实进一步降低了,这会刺激私人和企业的信贷扩张,那么很多直接受益于利率走低的企业业绩会进一步提振,如制造业、科技领域(资本开支成本更低了)。 所谓宽松交易就是仅靠宽松预期推动的资产价格势能会被影响,得等到下一次能够影响或者提振市场情绪的事件出现:例如这两天的中美元会晤、例如周五的pce(可能会缺席)、再例如之后政府结束停摆、当然更重要的就是10月通胀走势。 本文由 meme 交易工具 https://t.co/xPiYWGDb1u 赞助 |交易快,功能多,监控链上钱包就用 @useXXYYio
PLTR十倍股达成
人类历史上第一家超过五万亿美金市值的上市公司,值得纪念下。
为什么可以期待美联储缩表走向终结?其实讨论美联储停止缩表,核心就是美联储其实看是否已经初步完成了之前的既定缩表目标:1、要把美联储资产负债表规模缩减到6~6.5万亿美金 ,24年上半年纽约联储工作论文有提到这点。当下联储资产负债表规模正好是(从最高8.9万亿缩减到6.5万亿)在这个区间上沿; 2、银行准备金规模略高于充足时停止(之前沃勒认为充足水平2.7万亿,当下2.9万亿可以视作略高于充足水平的状态了); 从上面看从22年以来的美联储缩表其实已经达到了初步目标,而更重要的是当下已经流动性紧张的信号开始显现: 1、银行间隔夜担保利率sofr十月中以来已经明显突破了利率走廊,意味着银行流动性还是出现了紧张情况; 2、美国商业银行准备金规模/商业银行总资产的比率往下已经快进入10-12%这个会让底层利率出现明显波动的区间。上一次这一比例跌破12%就是在19年2季度跌破后快速下行在三季度引发钱荒。 昨天nick的这篇推文写的特别好,其实美联储的理事和票委们在何时应该停止缩表上并没有太多可以参考借鉴的银行,唯一可以参考就是19年。 而19年的钱荒冲击唯一能告诉联储理事和FOMC票委们的就是不要等到冲击真的发生了再去掉头。 本文由 meme 交易工具 https://t.co/xPiYWGDb1u 赞助 |交易快,功能多,监控链上钱包就用 @useXXYYio
PEPE Boost应该中文区域最早的TG bot,三年稳健运营,去年底又推出了网页交易平台 @useXXYYio 交易快、功能多、链上监控功能也很强大,说是打狗界的彭博也不为过,很多链上车头们都在用
中美王见王,太不容易了。天知道为了这一刻我们都经历了什么
日本输血与美国AI基建,昨天川普在日本跟高市早苗首次一对一会晤,川普回应高市美日是最强固的同盟国。之后两人签署了多项文件,包括日美关税协议、稀土合作协议,以及AI等7个先端科技领域的备忘录。细看这后面签的几份协议,很关键。产业方面,美日共同开发稀土产业链,以及造船领域的共同发力。更重要的之前美日贸易协议5500亿美金投资项目清单, 1、日本5500亿美金对美投资 日本首次公布了此前达成的美日贸易协议的核心内容之一,5500亿美元对美投资机制下的潜在项目清单则是更为重要的: 1)西屋电气和三菱重工的1000亿美元,负责大型核电和SMR小型模块化反应堆; 2)GEV和日立的1000亿美元,负责SMR小型模块化反应堆; 3)ENTRA1 Energy的250亿美元,负责SMR小型模块化反应堆; 4)GEV的250亿美元,负责燃气轮机等设备的扩产(终于……); 5)软银的250亿美元,负责电力基建的设计、采购、维护等服务; 6)东芝的250亿美元,负责电力模块、变压器和其他发变电站设备; 7)开利的200亿美元,负责液冷系统; 8)三菱电机、TDK、藤仓的合750亿美元,负责数据中心供电站设备等基础设施; 9)村田制作所的150亿美元,负责MLCC、电感、滤波器等元器件; 10)松下的150亿美元,负责储能系统及相关组件; 11)还有几十亿美元的零零散散项目。 这些项目主要围绕的是AI数据中心和核电站。 2、钱的来源 能看出来这些项目资金绝大部分来自日本企业,背后是日本大银行支持,例如日本国际协力银行(JBIC)等提供融资和保证。典型由日本企业出钱、美日合作建设的模式。当时给的额度是5500亿美元,现在已经敲定了4900亿美元。 也就是说,无论最后项目烂尾与否,作为承建方的美国企业,应该都能规避风险。风险全由日本公司承担,而利益由美国公司、日本公司、可能有美国公民共同享受。 3、为什么重要? 1)给美韩、美欧以及未来其他国家贸易协议里对美投资部分打了个样; 2)更重要的点是这相当于是美国政府出面、出钱,从外部找钱,帮助整个电力产业、甚至整个长周期的AI基建上杠杆、加速资本开支,给企业吃下定心丸。 即解决了钱从哪里来的问题:也解决了风险谁承担的问题; 也能看得出来,利用行政手段、叠加国际贸易为威胁,从各国拿来资金,还是要重构美国的工业基础,支撑未来AI军备竞赛。 本文由 meme 交易工具 https://t.co/xPiYWGCDbW 赞助 |交易快,功能多,监控链上钱包就用 @useXXYYio
炸裂的指引英伟达跨过5万亿市值大关,昨晚市场被老黄在GTC大会上这张图给震惊了。老黄披露了英伟达芯片出货的惊人数据:1)他预计将出货2000万块Blackwell芯片,相比之下上一代产品Hopper架构芯片在整个生命周期内仅出货了400万块。 2)而过去四个季度已出货600万块Blackwell GPU,需求依然强劲。英伟达预计,Blackwell和明年推出的Rubin芯片将合计带来五个季度5000亿美元的GPU销售额。 机构的计算器都要被按冒烟了:看到了2000万的出货量,之前这个数字市场预期大概在1500万左右,就有30%的预期上修; 8月份二季度财报后,认为老黄是有意对市场进行预期管理,压低了未来的指引。当时还粗算了下G200三季度的销量,现在看还是太保守了。
Bitwise的Sol现货ETF上市路径,BSOL能够在联邦政府持续“关门”、SEC大部分职能暂停的情况下成功上市,其关键在于利用了SEC此前批准的一项程序性规则变更,以及特定的注册文件提交策略。 1、通用上市标准的“铺路”: 在政府关门前,SEC已批准了包括NYSE Arca在内的三家交易所提出的通用上市标准。该标准允许交易所基于一套预设的、适用于“商品类信托份额”的规则,自行批准符合条件的ETF上市,而无需SEC对每一个具体的ETF产品进行单独、冗长的审批。 2、S-1文件的“20天生效”机制: 根据SEC在政府关门后发布的指引,希望上市的公司(包括ETF发行商)可以提交不含“延迟修正案”(delaying amendment)的最终版S-1注册声明。 这意味着,只要该文件符合要求且交易所依据预设标准批准,该ETF将在提交20天后自动生效,无需在关门期间等待SEC工作人员的审查反馈。一位熟悉流程的人士早些时候表示,寻求在没有SEC明确批准的情况下推出加密ETF的公司需要满足上市标准。 3、Bitwise的策略: Bitwise正是利用了这一窗口期。其提交的最终S-1文件和Form 8-A文件,在满足交易所上市标准的前提下,得以在20天等待期结束后自动生效,从而实现了在SEC“休眠”状态下的合规上市 这种“程序性突围”并非监管漏洞,而是对现有规则的合法运用。 本文由 meme 交易工具 https://t.co/xPiYWGDb1u 赞助 |交易快,功能多,监控链上钱包就用 @useXXYYio
关于标普给予Strategy B-评级 低情商的说法:Strategy获得非常低的信用评级; 高情商的说法:Strategy 成为了首家获主流信用评级机构定级的数字资产财库公司
欧洲再武装与Palantir,昨天波兰国防部宣布与Pltr签订合同,旨在升级国防体系;再往前一个月9月,Pltr拿到了英国国防部约9.5亿美元五年合同,业务范围涵盖军队、卫生和警务系统。一年前有聊过“pltr未来能吃到北约其他国家的国防预算份额”现在正在成为现实,其实也能看到Pltr在西方防务科技产业中的关键生态位。 欧洲再武装的逻辑:俄乌战争加剧欧洲国家的不完全感,川普上任后极力推动北约里欧洲国家提升加强防务建设。这就推动欧洲国家大幅增加军费预算,德国提出“时代转折”,欧洲启动大规模军备扩张,北约军事投入大增,即使俄乌停战,也不会减缓欧洲防务建设速度。 从这个角度看,提升国防开支,那么加强国防和武器系统加速往AI转型也是势在必行。从这个角度Palantir也会受益于欧洲军队的数字化、AI、数据情报需求增长。 @MSX_CN 看到麦通上也有 $pltr 的股票代币https://t.co/QKuFgnONd5 用稳定币交易美股更便捷。
$pltr
宏观顺风期?如果看上周的推文应该对这两天市场走势并不意外,上周初有聊过:9月cpi略低于预期的概率更大,中美马来西亚会谈的结果大概率是延期和降级,从周五cpi公布和昨天中美会谈结果来看初步验证了判断。还是之前一直说道宏观是驱动市场关键因素。看到不少人说本周是宏观大周,其实决定本周宏观走势的最重要的两个关键因素在上周都见分晓了。 1、cpi低于预期让本周美联储将继续降息变成为确定性事件,而且也提升了12月继续降息的预期。如果10月通胀继续能低于预期,那么12月降息也能明确。 本周的联储议息会议的看点则是在今年美国政府还在继续停摆市场流动性略紧张的状态下https://t.co/teJ45j5fYQ,联储会不会就在本周的议息会议上宣布停止缩表。 2、早上聊到中美马来西亚会谈的成果https://t.co/bdPDgvihqE达成一个框架性协议,让中美元首得以在APEC峰会上能单独会晤,理清方向和顺序,这样为之后继续会谈磋商奠定了更好的基调。也维持了地缘关系的稳定和确保双边议程的成功,至少能维持一段时间的缓和期。 而市场也关心的日本央行本周议息会议,个人则认为本周日本央行加息概率并不大。逻辑上周也有聊过https://t.co/8npaF1lLTQ 3、对于美股更重要的还是本周谷歌、meta、亚马逊、苹果、微软的财报,之前也有聊过财报的重要性是让市场确认之前几个月是涨多了还是没涨够了,确认AI作为市场主线在业绩兑现上是不是更近一步。从二季度以及市场预期来看可以更乐观些。 4、而周四的gdp和pce数据,当然最好是GDP继续强势,pce符合预期或者不及预期。不过因为美国政府停摆还没结束,很有可能这两项数据本周可能缺席。 5、其实后续最重要的还是美国政府核实结束停摆,他的意义在于1)政府恢复正常,财政部TGA账户开始支出,能否改善流动性。之前https://t.co/kpD3i8o7Xw这里有聊过; 2)7月通过的大美丽法案应该是在10月开始美国政府新财年开始落地,但是被政府停摆耽搁推迟。政府恢复正常,大美丽法案里的很多减税去监管的措施才会落地实施,这个对经济和产业都是利好的。 3)对于币市更重要的一点,SEC和CFC的很多监管政策的议程当下也陷入停滞,如果恢复正常年底才能看到创新豁免等一系列产业政策的出台。 4)之前有聊过https://t.co/7HiUQfXSfO川普是借政府停摆的名义来行裁员之实,对于结束停摆不是能不能而是想不想的问题。 综上,中美阶段性框架协议出台让最大的地缘局势的得以缓和,市场情绪从担忧得以扭转; 上周低于预期的cpi让12月降息预期大增,后面重点当然还是通胀不要超预期(无论是cpi和pce),则市场宽松预期会更强;大科技财报季如果继续超预期,则市场科技主线依然强势; 更重要的期待政府何时恢复正常,让财政注入流动性、大美丽法案开始落地。
中美谈成了什么?昨天中美双方在会谈完分别举行了记者会、中方还发不了会谈的正式新闻通稿,综合双方表态:1、一个框架性协议,贝森特在昨天的记者会上说“中美官员在谈判中制定了“非常成功的框架”,我认为这个框架具有建设性,而且影响深远,使我们能够继续推进,为两国领导人根据非常成功的框架举行会晤奠定基础。” 这也是今年中美之前四次会谈没有过的用词、个人理解类似于之前美欧、美日发生的框架性协议。框架协议的意义在于理清解决问题的“方向和顺序”。此前双方推进双边关系,最基本的障碍是解决问题和筹码交换的先后顺序不清晰。 2、在这个框架内 1)继续延长贸易休战期,对等关税延期的问题,应该是最好谈的问题,下个12号马上到期了,当然这也是确定能达成的一致。 2)稀土管制应该会松动(之前也是管制而不是禁售),来对应美方额外关税的取消和软件出口管制、还有实体清单上股权穿透力度的减缓取消最好; 3)应该会买美国大豆、基于此芬太尼关税上可能有进展(程度不确定); 4)续推进tiktok交易,以及双方船舶费用对等调整或暂缓执行或取消等。 3、当然也要注意,这一次中美会谈取得仍然是阶段性成果,而不是最终的协议。这一次原本预期三天的中美谈判只持续了一天半就结束了。尽管目前谈判总体是非常成功的,但从谈判的时间长度来看,中美谈判的成果可能更多的体现在战略稳定方面。毕竟就像李成钢说到的“美方表达立场是强硬的,中方维护利益是坚定的”。 在这么少的时间里,中美除了就放宽部分技术限制和大豆进口或其他相对简单的议题达成交易外,暂缓延后执行或者降低强度,而很难说完全把所有的技术性问题都谈清楚,其他可能更多呈现出框架性共识而非具体的成果。 但好的信号是:达成一个框架性协议,让中美元首得以在APEC峰会上能单独会晤,理性方向和顺序,这样为之后继续会谈奠定了更好的基调。 当然有可能一直都不会有最终的协议、如之前这里https://t.co/QGf9W7OVUU聊到的中美博弈的过程会是一个超长周期,底层的矛盾和当下的相互依赖决定了双方打而不破的战略相持期。 整体上这次会谈还是积极的,也维持地缘关系的稳定和确保双边议程的成功,至少能维持一段时间的缓和期。这对市场自然是好事! 本文由 meme 交易工具 https://t.co/xPiYWGDb1u 赞助 |交易快,功能多,监控链上钱包就用 @useXXYYio
多谢@starzqeth@rubywxt1 邀请,很荣幸能出现在我经常收听的播客节录里一起聊宏观以及中美博弈,聊币市和美股。上周聊完没多久,市场就迎来了拐点时刻。这次聊的要点: • 中美博弈从"战略防守"到"战略相持"的转变 • 美股和加密的估值逻辑分别是什么,为什么美股调整幅度远小于4月份?AI 基本面如何支撑估值? • 加密市场进入"新常态":极致分化时代已来 • 通胀、美联储政策、财报季等关键节点如何影响市场 • 具体的抄底策略:美股和 BTC 什么时候该"逢低买入"? • 如何善用 AI 工具提升投资研究效率 • 为什么 5-10 年内会出现 10 万亿美金市值的公司 @day1globalpod 也是中文世界一档非常值得关注收听的播客节目
中美马来西亚会谈初步共识已经达成,看中国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兼副部长李李成钢今天关于中美马来西亚会谈今天的表态,核心就是三点:1、中美经贸团队就双方关注的经贸议题进行了深入、坦诚的讨论和交流。意思是,我们把对对方的看法,意见和不满都表达出来,也把诉求都摆到了台面上 2、双方的讨论包括众多的议题: 1)比如双方各有关注的出口管制议题; 2)对等关税进一步延长暂停期问题; 3)芬太尼关税和芬太尼禁毒合作问题; 4)进一步扩大贸易问题; 5)美方301船舶收费相关措施问题等等,中美双方就此进行了建设性的探讨,美方表达立场是强硬的,中方维护利益是坚定的。 意思是,讨论的议题很广泛,中美在经贸层面的博弈话题全部都聊到了,而且你来我往唇枪舌剑很激烈。 3、“经过一天多的非常紧张的讨论,中美双方就上述这些议题建设性地探讨了一些妥善处理双方关注的方案,形成了初步共识。下一步各自将会履行内部报批程序。” 意思是虽然前面聊的很激烈,但也很深入,把各自的诉求、关切都谈到了,但我们最后还是达成了一些妥善处理双方关注的方案,形成了初步共识,我们分别给双方老大回报内部再走走流程。流程走完过几天公布会谈成功过。 这样看下来,中美这次马来西亚会谈应该是谈成了一些比较好的结果的,应该是个好信号。期待后面官宣会谈成果了。 本文由 meme 交易工具 https://t.co/xPiYWGDb1u 赞助 |交易快,功能多,监控链上钱包就用 @useXXYYio
新时代的科技经济学,9月在Uweb分享时提到一个新时代科技经济学的概念开始被最近大热的x402慢慢变成现实,一个月前在机器经济的这篇推文里聊到https://t.co/Ivqj0h2sX2:x402 作为 AP2 的首批扩展之一,让 Agent 可以: 为自己的服务收费 向其他 Agent 付款 代表用户自动处理微支付 那些原本需要人工审核的任务,比如数据抓取付费、微任务结算,现在 Agent 可以自动完成了。。当 Agent 有了钱包,它就不再只是一段代码,而将成为经济网络中的一个真正独立实体,一个全新金融系统正在形成。 带来了全新的可能性: 按使用付费的低摩擦支付,创建 Agent 运营的服务,探索完全由 Agent 驱动的微观经济。这标志着 AI 与金融系统的深度融合,可以说是AI金融化的里程牌事件,可能重塑全球支付格局。应该说机器经济时代正式来临了! 早在23年9月,应该是中文推上最早畅想过AI跟crypto的结合:“AI用crypto去激励其他bot、agent甚至激励人类,那么Agent、Bot未来通过智能合约来交互应该也不是幻想”都在慢慢变成现实。 那何为新时代的科技经济学?个人理解是: 那就是人工智能AI真正成为生产力; 区块链时生产关系加密是新资本范式; 数据成为生产资料; 云计算称为生产工具; 5G、物联网就是自然环境; 最后算法来定义驱动生产方式,Agent/Bot就是数字经济里虚拟和现实的两大触角。这就是未来新时代科技经济学学。 在未来的科技经济学里: 很可能演变为三分之二长在链下,三分之一长在链上,链上与链下高度融合,相互激发和促进。 人与人的交互只会创造一部分的经济价值,越来越大比例的经济价值将通过人与机(AI和具身智能)的交互以及机与机的交互来创造。
中美马来西亚会晤最新进展,彭博商业记者Daniel Flatley在推特发布消息:贸易谈判进展顺利——据刚离开会场、前往与特朗普会合的美国贸易代表格里尔表示: “双方正朝着能够由两国领导人审阅并共同决定是否达成的协议类型,推进至最后的细节阶段。” 格里尔补充说:“我们认为,谈判正接近一个阶段,届时我们可以向两国领导人提交成果,供他们审议。”
昨天摩根大通接受机构客户使用比特币和以太坊作为抵押品,前几天AAVE开始支持涵盖股票、ETF和房地产等作为新的抵押资产类别,传统金融和链上金融在这一刻开始交融。意义同样重大: 1、作为全球最大的银行之一,摩根大通的这一举措标志着传统金融巨头正加速将加密货币纳入核心业务体系。这不仅为机构投资者提供了更灵活的融资渠道(如无需出售资产即可借贷),还推动了加密资产从边缘化投机工具向主流抵押品的转变,进一步模糊了传统金融与数字资产之间的界限。 2. 提升了加密货币资产的合法性和流动性,接受BTC和ETH作为抵押品,将增强这些资产的实用价值和市场信心。机构客户可以直接用持有的加密资产换取美元或其他传统资产的贷款,这有助于释放更多流动性,同时降低加密市场的波动性对传统贷款的影响。该决定反映出监管环境(如美国SEC的潜在宽松政策)的改善,以及加密资产在全球金融中的成熟度。 3、加密资产核心加密资产作为抵押品不再是只有卖出才能释放流动性,更重要的是驱动比特币、以太坊这种加密核心资产在传统资金的视野里开始从投资型向配置型转型,这也为其他银行(如高盛、摩根士丹利)树立了榜样,加速整个华尔街的数字化转型。这一政策可能刺激更多机构资金流入加密核心资产。
再聊聊昨晚的cpi数据:1、数据接轨让市场松一口气,此次四项细分数据均低于预期特别是cpi及核心cpi环比都还低于8月前值,不仅让市场对于12月份降息的预期提升,也部分打消了市场担心8月关税普遍升级导致通胀又再度失控的担忧。而且是之前两个月符合预期之后,又开始低于预期,是一个好的信号。 2、再看进一步细分数据,家庭用品、音频设备、服饰、体育用品等商品价格同比还是在走强,但是住房通胀的这个通胀三成多权重则环比走低,部分抵消了商品通胀的走强。 3、号称“美联储通讯社”的nick认为昨晚cpi的意义在于: “9月CPI数据对美联储的意义是:它可能会削弱美联储鹰派对10月或12月降息的抵制。 周五发布的CPI报告可能使美联储下周继续降息,并在之后的会议上维持再次降息的温和倾向。今年夏末,美联储判断近期劳动力市场疲软抵消了通胀略微回落的影响,于是转向降息,9月CPI数据几乎不会改变这一判断。 最新数据显示,通胀虽然仍然高企,但并不像美联储官员在今年春季特朗普政府宣布大幅提高关税时担心的那样令人担忧。 ” 4、就是很早之前聊的,在劳动力市场放缓成定局的情况下、通胀走势决定了联储后面的降息节奏。而对于币市、在之前降息预期已经很强的情况下需要更强的宽松预期驱动买方资金进入,这里看之前聊到的https://t.co/J2SQOPv8s3。而币市跟美股的差异点在于:加密市场靠“情绪和流动性”驱动,美股靠“盈利和业绩”支撑。在没有大的宏观利空,只要美股业绩基本面还是强劲,美股自然走的比币市大盘更强。 本文由 meme 交易工具 https://t.co/xPiYWGDb1u 赞助 |交易快,功能多,监控链上钱包就用 @useXXYYio
9月cpi姗姗来迟,四个分项指标都低于预期。周一聊到这次略低于概率更大,对市场来说是个好消息。也如之前聊到的“只有低于预期市场才可能认为通胀还处于可控,再加上看克利夫兰联储对于10月预测反倒是低于9月,那么市场才可能会对之后的通胀预期更乐观些。”
在一个金融市场呆久了,有些人总愿意相信一个项目上了大所就一定是谁在背后运作所谓的内幕,而忽略了老老实实的做:通过官方填表、通过跟官方渠道的沟通、达到了大所的条件门槛,这些正常的途径来listing的。跟AA团队接触的多了,才会了解他们为了项目发展付出了多大的努力,每一步都不容易。 只能说不信谣,不传谣
来自洪灏:中国刚刚订购了126万吨美国大豆——这是自2020年以来单日最大规模的闪购——此前数周采购量几乎为零。本月,双方谈判代表重启了军事危机热线测试。若更广泛的协议正在酝酿中,这些举措可视为建立互信的初步步骤。 还记得之前有聊过这是一场由大豆引发的惨剧😢
机器经济的更进一步:Coinbase昨天公布了一项旨在将人工智能(AI)代理直接接入链上金融体系的技术部署,还是值得看看。这套名为“Payments MCP”的新系统,该系统设计目标是使大型语言模型(LLMs)——包括Anthropic的Claude和Google的Gemini等行业领先模型——能够访问加密钱包并在区块链上执行交易。 Payments MCP解析:AI如何通过“对话”控制资金? 1)Payments MCP的核心,是一种被称为“模型上下文协议”(Model Context Protocol, MCP)的技术框架。 2)MCP的技术原理: MCP可以被理解为AI模型(特别是LLMs)的一个“外部工具箱”或“插件系统”。 3)它提供了一套标准化的接口,允许AI模型在处理用户请求或执行自主任务时,能够安全、可控地调用外部世界的服务和数据。 4)在此场景下,“外部世界”即用户的加密钱包。据Coinbase称,通过MCP,像Claude或Gemini这样的LLM将能够理解并执行以自然语言下达的指令,例如“查询ETH钱包余额”、“向地址0xabc...支付50 USDC”等。 选择区块链(特别是稳定币)作为AI代理交易底层的原因: “它们以代码的速度移动”、“与API无缝集成”、“使自主代理能够无人类摩擦地行动” 这里带来的就是: 1)微支付效率,以极低成本支付极低价值,高频小额低价值服务调用会越来越多,这是传统支付所不具备的。 2)可编程性: 智能合约允许为AI代理的金融行为预设复杂的规则、触发条件和自动化执行逻辑。 3)全球性与即时性: 区块链网络7x24小时运行,无需依赖传统银行的清算窗口,能够支持全球范围内的AI代理进行即时、不间断的价值交换。 这里的意义在于过去人与人的互动,而未来大部分高频交互来自人与机器、或者机器与机器(Agent、Bot等),进一步拓展了机器交互的范围。 这里有必要稍微聊聊coinbase推出的x402协议,x402 是由 Coinbase Developer Platform 提出的一个开放支付协议,专为网络原生、AI 代理、API 调用等场景设计。它利用了 HTTP 协议中一个长期处于「保留状态」的状态码 —— HTTP 402 “Payment Required”(需要付费)来作为入口,令服务器在请求中提示「请付费后再继续」。 该协议允许:API、应用程序和AI代理在无需注册、电子邮件、OAuth或复杂签名的前提下,直接通过HTTP进行按使用付费,支持链无关的区块链支付,适用于AI代理、上下文检索等场景。
昨天市场因为中美马来西亚会晤的消息出现出现了反弹,不过如之前聊到最重要的还是今晚的9月份的cpi,在劳动力市场放缓已成定局的情况下,通胀走势决定了后面鲍威尔任期结束前美联储的降息节奏。市场预期美国9月CPI同比涨幅将从2.90%升至3.10%——从“2字头”,升至“3字头”,这并不是一个对市场友好的数据预期。 这就对今晚的数据要求会更高: 个人认为只有通胀低于预期才是利好; 符合预对市场来说都是比较一般的数据(对币会更差、对美股好些因为美股有基本面的支撑); cpi数据高于预期那只会更差因为对后面预期会更悲观。 为什么说符合预期都比较差,因为市场预期通胀都到3.1%,如果符合预期只能那么时之后的走势会更悲观。只有低于预期市场才可能认为还处于可控,再加上看克利夫兰联储对于10月预测反倒是低于9月,那么市场才可能会对之后的通胀预期更乐观些。 这里需要特别强调下币和美股在当下宏观形势影响下的差异:币市的低迷需要足够大的利好刺激才能把预期提振、情绪扭转,才会形成趋势性行情;而美股核心是基本面业绩,只要业绩还在强势,宏观不出特别大的利空影响就不大。 摩根大通概述了标准普尔 500 指数可能如何反应: 核心CPI环比 •0.25–0.3%:+0.75–1.25% 涨幅(25% 的可能性) • 0.3–0.35%:持平至+0.5% (35 %可能性) • 0.35–0.4%:-0.5–1.25% (30 %) • >0.4%:-1.5–2.25% (5 %) • <0 .25%: +1–1.5% (5 %) 可以作为参考 本文由 meme 交易工具 https://t.co/xPiYWGDb1u 赞助 |交易快,功能多,监控链上钱包就用 @useXXYYio
川普说下周跟中国领导人会晤第一个问题就要聊芬太尼,还估计还要聊稀土、大豆的话题,史称中美“土豆泥”会晤
四中全会公告概览版
官宣了:何立峰将于10月24日至27日率团赴马来西亚与美方举行经贸磋商,比我猜的早两天开始。这次磋商时间4天,比今年前四次会谈(2-3天)时间都要长。
Coinbase收购Echo:意在收购资产源头,重构资产生态。周二华尔街日报报道Coinbase已同意收购链上私募投资平台Echo,更将其创始人、在加密社区以“Cobie”闻名的的Jordan Fish及其团队纳入麾下。 Echo及其“链上私募”模式。 Echo是一个“链上私募投资平台”(onchain private investment platform)。Cobie在其确认交易的帖子中特别提到,计划将Echo旗下的公共代币销售产品Sonar整合进Coinbase。将其整合进Coinbase,意味着Coinbase未来可能直接在其主平台上,为其庞大的用户群提供经过筛选的、合规的新项目代币发售渠道,这本质上是在Web3世界复刻传统投资银行的“首次公开募股”(IPO)承销业务。 这次收购也意味着coinbase从其核心交易业务开始向资产发行等一级市场拓展,意义在于: 1)coin能通过echo和sonar在资产源头上(一级公募和私募)上有了抓手,预计未来有更多的优质项目通过coinbase自有渠道完成融资和发行,然后到coinbase上币,完成资产发行的闭环。 2)扶持其base生态,未来通过sonar进行公募的项目会被引导优先部署在base链上,或者base链上原生的优质项目会更快上线sonar进行公募,之后再listing到coinbase交易所上。 3)echo和sonar上的一级公募和私募未来应该也会面向coinbase用户开放,coinbase的用户未来不只是可以参与二级交易也能一级公募和私募的投资。从这个角度看、相当于是币安IEO+launchpad的plus版和合规版本,对于用户来说相对于一二级打通。当然echo和sonar原来的机构用户应该未来都纳入到coinbase的整个客户服务体系。 明显感觉到coin近期开始发力,动作频频
最近大热的AI自动化交易大赛,在 Arena Alpha 上,美国几个AI大模型GPT、Gemini、Grok、Cluade全部在水下,短短一周亏损幅度从最少-15%到最高-68%;两个国内的大模型Deepseek和Qwen收益还在水上,也是扬眉吐气了。
最近大热的AI自动化交易大赛,在 Arena Alpha 上,美国几个AI大模型GPT、Gemini、Grok、Cluade全部在水下,短短一周亏损幅度从最少-15%到最高-68%;两个国内的大模型Deepsee和Qwen收益还在水上,也是扬眉吐气了。
中美马来西亚经贸磋商会晤可能26号或27号举行?上周五中美经贸高层贝森特、格里尔与何立峰进行了视频通话,贝森特说本周在马来西亚与中方会晤,中国则表态同意尽快进行新一轮磋商,之后就再没有中美马来西亚会谈的进一步消息了。昨晚到今天凌晨的几个信息则传递了一些信号: 1)昨晚白宫官员透露,川普有意去巴西总统卢拉举行会晤,双方商讨借东盟峰会之际在马来西亚安排会面;而昨天马来西亚通信部长则确认川普将于26号抵达马来西亚出席第47届东盟峰会; 2)今天凌晨美国国务卿鲁比奥的确切行程显示他26号会前往吉隆坡,应该也是参加东盟峰会; 3)昨天环球网报道中国总理李强确定出自26-28号举行的东盟峰会。如果李强出席,而且中国与东盟关系密切、那么外交部长王毅应该也会出席。 4)之前川普提到中美会晤要聊稀土、大豆和芬太尼(简称“土豆泥”议题),之前还提了一嘴台湾问题。而台湾并不属于经贸事务 ,是外交和地缘事务、这个话题王毅跟卢比奥聊是最合适的。 所以上面的信息能看出来,26号美国元首、中国政府首脑、双方外事一把手齐聚马来西亚吉隆坡,那么何立峰和贝森特顺势东盟峰会期间举行中美经贸磋商就水到渠成了。现在就差披露何立峰与贝森特的行程了。 中美之前会晤一般都是两天时间,这次东盟峰会是26-28号举行,从这个角度看新一轮中美经贸高层会谈26号或者27号在马来西亚举行可能性非常大。上一轮中美马德里会晤是9月14-15号举行,正式官宣是提前2天是9月12号对外宣布。那么估计明天或者后天中美应该对外宣布马来西亚经贸磋商的信息了。 本文由 meme 交易工具 https://t.co/xPiYWGDb1u 赞助 |交易快,功能多,监控链上钱包就用 @useXXYY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