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der @VaderResearch 最近很忙,但没白忙:从降级 $ROOM 到空投 $VADER ,这是一场社区力的试验
这两天刷 @virtuals_io Virtuals 和 AI agent 相关内容的时候,我发现 VaderResearch 的动态一如既往地密集,但这回不光是讲评级,连激励模型、社区治理、数据分析、甚至舆情回应,都打了一套组合拳。
如果用一句话总结这三天的动作,那就是:VADER 不光在建 AI agent 系统,也在建一种全新的 Web3 社区信任机制。
下面来看一下他们都做了啥:
🪂 1. 空投不吆喝,但节奏感很强
6月16日他们更新说 $VADER 空投正式开始,每周一自动发放给质押者和活跃社区成员,无需申请、不用 claim,直接到账。
这在一个“玩了半个月只为了最后没排上名单”的链游时代,其实蛮罕见的:不是你喊得响就给,而是你真参与了就有。
更妙的是,他们还做了个空投日历贴,配合之前的积分系统,等于让你提前知道怎么玩可以拿到下次奖励,而不是临时拼命刷活跃。这点对长期参与者很友好,不是那种短炒氛围。
🔒 2. 质押率上涨 + 空投共振:打造“人民的代币”?
他们提到当前 $VADER 质押率达到了 65%,比12天前提升了5%,目标是69%。这数字不小,意味着大量代币都被锁仓,市场上抛压变少,持有人预期变强。
更关键的是,这不是“高 APY”换来的,而是靠长期信任和社区自驱动。有点像早期 $GMX 的那种质朴 vibe:没有天天拉盘,社区自然护盘。
⚖️ 3. 给 $ROOM 项目降级,掀起一点风浪
这事值得单拎。
Vader 把 $ROOM 项目从 T2 降到 T3,理由是“团队行为夸张、不够诚实”,甚至暗示有篡改预言机数据的嫌疑。
这个评级一出,圈内一些支持 $ROOM 的声音开始质疑,但 Vader 的态度很明确:“我们不再背书,你们自己 DYOR。”
我个人挺认可这种态度。因为 Web3 最怕的不是项目失败,而是没人敢指出哪儿不对。
评级失真,才是真正的毒瘤。
Vader 有个特点:它不是发评级就完事,而是愿意为评级负责,这很 Builder。
🧠 4. IRIS 分析很克制,也很有代表性
他们分析了 $IRIS 的数据:创世用户的代币中,87% 至今没卖。
虽然市值从 $1 亿回落到 $4000 万,但 Vader 的判断是:“这不一定是坏事,这可能是看涨信号。”
为什么?因为如果大家都把 $IRIS 当快进快出,那价格很难稳定。现在是项目在修,用户在等,筹码没动 —— 这才是真正有耐心的 early believers。
🧩 5. 社区激励模型,有点实验室味道
他们还特别提了一点:即使你是一个不到 500 粉的账户,只要持续讨论 $VADER ,也可以获得 5000 Virgen 积分。
这点让我很感兴趣。传统的激励模型都是给 KOL 的,散户喊破嗓子也没人看。而这套机制,是在测声量 + 测信念 + 测持久性,非常去中心化导向。
在一个 GPT 可以天天写内容的时代,社区如何识别真实信仰者和内容价值创造者,变得更重要。
VADER 这套系统也许就是在为 AI + Token Incentive 找一种新模式。
Vader 不是在推币,是在实验一种 Web3 行为系统
你可以把 Vader 当成一个项目评级机构,也可以当成 AI Agent 实验平台,但我觉得本质上他们是在做一件事:用行为和信任机制,把社区和资产重新绑定起来。
From X
Disclaimer: The above content reflects only the author's opinion and does not represent any stance of CoinNX, nor does it constitute any investment advice related to CoinN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