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rtual 生态创始人分享了三张图,
让我们一起来看下图里说了些啥:
这篇帖子是个给电话会议预热的“预读”,感觉像在给 Web3 玩家展示个“AI生意场”的蓝图。@virtuals_io
Virtuals Protocol是干嘛的?
简单说,它干两件事:
一是 Launchpad,连接链上“degen”(激进玩家)和发 token 的团队;
二是 Agent Commerce Protocol (ACP),有点像链上的 Stripe,专门为 AI 代理服务。整个模型靠 $VIRTUAL 代币驱动,像个“数字经济试验田”。
帖子说了啥?Launchpad 靠两招给 $VIRTUAL 增值:
(1a) 每笔 agent token 交易抽 1% 手续费,30bps 归平台,70bps 给团队,过去 30 天已赚 $5mm($3.5mm 给团队,$1.5mm 进 treasury);
(1b) 所有 agent token 跟 $VIRTUAL 配对,像 DeFi token 配 ETH 或 meme token 配 SOL。
ACP 则靠:
(2a) 交易总额 10% 回流 $VIRTUAL;
(2b) $VIRTUAL 作为 agent 间交易“货币”。另外,Launchpad 推了新玩法 Genesis,定 $200k FDV 让 degen 投资 agent token,过去两月有 30k 活跃用户,WAU 10k、DAU 2k,热捧项目参与超 20k 人,平时也有 2k+人。
这些措施它好在哪?我觉得是抓住了流量和价值的循环。
Genesis 像个“平价入场券”,吸引 degen 投资,平台靠分润和配对锁住 $VIRTUAL 价值,ACP 再放大交易生态,像个“自循环市场”。用户量增长和 10x 回报也说明需求旺,平台聚合效应像个“流量放大器”。
但也得留神。帖子承认 ACP 细节待完善,X 上没见太多反馈,但 Genesis 的 $200k 估值可能太低,容易被炒作冲垮。ACP 的“链上便宜”逻辑听起来硬核,实际成本和用户接受度还得看。用户从看客变 spender 的 5% 转化率也低,生态得靠质量团队撑着。
总的来说,Virtuals 像个 Web3 的“AI生意孵化器”,机制有创意,用户基数不错,电话会可能揭更多料。在这个行情冷的时候,能看到点新玩法,挺提神。
From X
Disclaimer: The above content reflects only the author's opinion and does not represent any stance of CoinNX, nor does it constitute any investment advice related to CoinN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