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te AI 刚刚完成了 1800 万美元的 A 轮融资,总融资额已达 3300 万美元。
KiteAI我在做VC的时候跟团队有聊过,当时印象是团队的背景非常好,但确实没想到团队的融资和执行能力如此之强!
本轮由 PayPal Ventures 与 General Catalyst 领投,背后阵容堪称豪华。PayPal 作为全球线上支付的奠基者,此次亲自押注 Kite AI,不仅是其在加密领域唯一的“AI 支付”投资项目,更让外界将 Kite 视为“PayPal 嫡系”在 Web3 赛道的延伸。另一位领投方 General Catalyst 则是全球顶级 VC,管理规模超过 330 亿美元,投资过 Airbnb、Stripe、Canva 等明星企业,并连续两轮支持 Kite 的成长。再加上来自 8VC、Alumni Ventures、三星、SBI、Hashed 等跨区域资本,以及来自 Circle、OpenAI、Uber、AWS 的高管天使,融资背景几乎覆盖了 AI 与支付产业链的核心力量。
联合创始人兼 CEO Chi Zhang 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AI 与统计学博士,既有可解释机器学习的研究积累,也在 Databricks 等平台公司磨砺过产品落地能力;CTO Scott Shi 曾在 Salesforce、Uber 主导 AI 基础设施建设并获专利,长期深耕大规模数据流处理。团队其他核心成员则来自 MIT、哈佛、牛津、阿里巴巴、麦肯锡等机构,构成了 AI 圈“拿得出手”的一线配置。在 AI 人才价格水涨船高的当下,能将这样一支阵容吸引到 Web3 创业,本身就是顶级项目的信号。
更值得注意的是 Kite AI 的赛道选择,它精准切入了 AI 应用落地中最关键却最被忽视的一环——支付。设想一个场景:一个电商商户在 Shopify 上部署了 AI 购物助手,这个助手能够主动帮用户比价、下单、支付。但问题是,它如何安全地调用 API、如何跨境完成几美元甚至几美分的交易?在现有的以太坊或 Solana 上,一笔 0.01 美元的请求如果要支付 0.05 美元的手续费,整个商业模型就无法成立。Kite 正是为此设计了一条全新的主权链:通过状态通道处理高频小额支付,链上只负责结算与争议解决,既保证效率又维持去中心化安全。
换句话说,Kite 为“智能体互联网”(Agentic Internet)搭建了身份、支付与治理三大轨道。商户只需在 Kite Agent App Store 接入,即可被 AI 智能体发现并完成全链路支付;企业可以给 AI 智能体设定预算和权限,保证支出合规透明;开发者则能通过可编程支付模式实现即时分账,减少拖欠。无论是 AI 代理调用模型、自动结算服务费,还是跨境商户接收几美元的微支付,Kite 都提供了一个低成本、可追溯、可监管的解决方案。
从资本背景到团队水准,再到清晰的应用场景,Kite AI 展现出一个顶级创业项目的完整叙事。在“AI 智能体经济”逐渐走向现实的当下,Kite 正在为未来的智能体互联网奠定基础。
From X
Disclaimer: The above content reflects only the author's opinion and does not represent any stance of CoinNX, nor does it constitute any investment advice related to CoinN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