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文
Arbitrum @arbitrum @arbitrum_cn 以绝对优势领跑L2赛道:资金净流入超20亿美元,位居全链第一!!
TVL重回35亿美元以上,交易量与费用收入持续高位,全部来自真实用户活动,宛如牛市第二季度盛景。
然而, $ARB 代币却徘徊在0.32美元,较历史高点下跌75%,定价逻辑仍停留在2023年熊市恐慌中。
链上繁荣与代币低估形成鲜明反差高TVL/市值比、低P/S比率,均显示严重价值低估。
解锁压力虽存,但基本面已远超市场预期。Stylus上线、Orbit生态扩容等催化剂蓄势待发,我坚信价格尚未跟上链上现实, $ARB 的反弹只是时间问题。持续跟进项目生态!
#arb

Arbitrum Everywhere !Garb!
十月即将收官,@arbitrum 的势头确实如火如荼!作为以太坊顶级Layer 2网络, $ARB 在采用率和生态广度上稳居前列。以下是基于最新数据的一些亮点,聚焦最近交易量和生态发展的关键进展数据来源于链上分析和社区动态,展现出Arbitrum 如何从“规模领先”转向“深度融合”。
最近交易量:稳定高位,月破20亿大关
每日交易量:整个十月,Arbitrum One @arbitrum 的日交易量保持在210万笔(低谷期)至430万笔(高峰期)之间波动,平均约340万笔/天。这不仅反映了网络的健康活跃度,还远超许多竞对L2。 过去一周,总交易量更是飙升至超过20亿笔,创下新纪录,TPS(交易每秒)稳定在33.59左右。
月度净流入:十月累计跨链流入超23亿美元,稳定币持有量创历史新高(ATH),推动TVL(总锁仓价值)升至38.5亿美元,环比增长19.6%。 这股“资金潮”主要来自DeFi循环和RWA(真实世界资产)注入,证明Arbitrum 已成流动性枢纽。
独特地址增长:自上线以来,已超7500万独特地址,十月新增钱包超100万/周,每日活跃用户达52万+。 这些数字不是空谈,而是链上可溯源的“真实使用”从零售交易到机构资金轮动。
简而言之,交易量不是昙花一现,而是可持续的“粘性增长”:低Gas费+高吞吐量,让Arbitrum 成为DeFi和RWA的首选执行层。
生态发展:RWA+DeFi双轮驱动,TradFi桥接加速
Arbitrum @arbitrum 的生态不再是单纯的“rollup竞赛”,而是构建一个“全栈金融基础设施”。十月亮点满满,聚焦真实采用和创新融合:
RWA(真实世界资产)爆发:Robinhood 正式在Arbitrum 上代币化500+美国股票&ETF(针对欧盟用户),价值超850万美元,直接桥接TradFi与DeFi。 PayPal 的PYUSD稳定币也上线,RWA TVL 从3亿美元飙升至超10亿美元,Theo Network 等项目市值破1亿美元。 这标志着Arbitrum 成为“代币化金融”的基石,吸引机构资金和零售用户。
DeFi激励与协议升级:DAO 推出Season 2“Arbitrum Everywhere”活动,700K $ARB 奖励内容创作者,推动280K+推文和社区互动。 DeFi激励池注入2400万ARB,MorphoLabs 存款ATH达4亿美元(环比涨860%),Pendle 和GMX 交易量创周纪录。 Timeboost 已实现1000万美元+年化收入(ARR),证明产品市场契合度高。
基础设施&开发者生态:Stylus 正式上线,支持Python/Rust/C++编码,Orbit L3 链超50个活跃。 DAO 拨款1400万美元用于审计和安全,DAO 国库ETH 分配达1.05万枚。 此外,Tria 抽象链集成,让EVM/Solana/Cosmos/Bitcoin资产无缝进入Arbitrum Orbit,提升跨链流动性。
Fiat24 推动银行级稳定币结算(日均百万美元),Bitrefill 实现ARB余额直转Amazon/Apple消费。 Giza 的AI代理Pulse 在Pendle 上管理PT组合,TVL 超2.5亿美元。 开发者活动周周攀升,NYC 线下聚会吸引50+构建者,DevConnect Buenos Aires 即将放大势头。
这些发展不是孤立事件,而是“闭环生态”:廉价区块空间+深度流动性+DAO 治理,形成长效激励。Arbitrum 的TVL 份额占L2 37.1%,月交易量4000万+笔,远超Optimism 等竞对。 展望Q4,11月16日9265万ARB解锁虽有短期压力,但国库回购和RWA 流入将缓冲 $ARB 价格已破0.36美元阻力,分析师看好200%反弹至2.20美元。
总之,Arbitrum 不是在“追赶”,而是在“定义”L2未来:从DeFi 到RWA,再到AI+支付,一切“Arbitrum Everywhere”。如果你是构建者或投资者,现在正是入场的好时机别错过这波“可持续牛市”! $ARB 🚀
#arb

作为一路看着 Arbitrum @arbitrum 的支持者,我必须说,它如今的表现已经远超一个普通的 L2。
当前 $ARB 约 $0.33,从10月低点 $0.11 反弹近4.5%,TVL 稳居 $3.5B 以上,日活超 20 万,这样的韧性在熊市里格外罕见。更让我看重的,不只是数据,而是它的方向从单一扩容方案进化为以 One、Nova、Orbit 为核心的多链体系,正在重新定义以太坊的可扩展性。
在 DeFi 方面,Uniswap、Aave、GMX 依旧稳坐核心;在 RWA 领域,BlackRock 的 BUIDL 项目已将现实资产引入链上,成为传统金融入场的标志;而 Pirate Nation、https://t.co/Sj3WHxiQKE 等项目让 Web3 游戏在 Arbitrum @arbitrum上找到了生命力。加上 Router Protocol 的无缝跨链与 70 万 ARB 的创作者空投激励,整个生态正形成一个自我驱动的增长循环。
Arbitrum 已不只是“L2 之王”,而是以太坊的高速主干道—低费用、高性能、强治理。它不是下一个趋势,而是新周期的基础设施。熊市的沉默期,正是布局的黄金期。等到下一个牛市到来, $ARB 冲上 $1+,绝非奢望,而是水到渠成。
garb!
#arb #kaito

✍️看好就肝,1天1M,剩下的交给时间
@variational_io 由Coinbase、Dragonfly、Hack VC等一线VC参投,没有付费推广、没有邀请返佣、没有积分系统(SOON),只有聪明的交易员在低调偷撸。
如果你也看好Variational且准备猛肝,欢迎DM,据说我可以助你一臂之力,还有小群抱团战斗。
@River4fun #RIVER

本周末的二级市场催化剂,流动性差的时候越容易拉盘
$MPL / $AAVE ,Maple Finance 与 Aave 达成合作,把机构资产引入 DeFi;Aave 将接受 Maple 资产作为抵押品。
$BNB / $HYPE ,Robinhood 已上线 $BNB 与 $HYPE 。
$JUP ,Jupiter 已上线其首个 F1 赛事预测市场,由 Kalshi 提供底层支持。
$AAVE ,Aave DAO 正在讨论一项由协议收入出资、每年5000 万美元的长期$AAVE 回购计划。
$LDO ,Lido 的 NEST 提案为未来 LDO 回购搭建技术框架(9 月底开启投票,目标 12 月试运行),与 Aave 拟年化回购属同类现金流→回购催化剂。
$ETHFI ,ether. fi 回购计划近期披露累计回购约 $7.1–7.5M 的 $ETHFI 。
每天一个神奇角度之“教授项目”
无意中发现的,Crypto 圈子里那些有教授背景的项目,往往都有不错的表现,不只是价格。
1/ 已 TGE 案例
先看已经 TGE 的几个:
▌@arbitrum - L2 赛道霸主
Arbitrum 核心团队来自普林斯顿大学,联合创始人是普林斯顿大学计算机科学教授 Ed Felten 。
价格表现上, $ARB 代币已成为 L2 赛道的头部资产。
▌EigenLayer - 重质押赛道领头羊
创始人 Sreeram Kannan,华盛顿大学前副教授。
核心创新是“重质押”概念 - 让以太坊质押者可以为其他项目提供安全保障,同时获得额外收益
目前 TVL 超过 160 亿美元,是 TVL 最高的 DeFi 协议之一。
▌Sahara AI - AI+加密交集
创始人 Sean Ren,南加州大学计算机科学教授。
专注 AI 数据集、模型和自主代理的资产化。
▌Algorand - 纯粹证明共识
创始人 Silvio Micali,MIT 教授,图灵奖得主。
但市场表现一直不温不火。
2/ 未 TGE 案例
再看未 TGE 的潜力股:
▌@SentientAGI 及其去中心化 AI 野心
这个项目背景豪华:Polygon 联创 Sandeep Nailwal +普林斯顿大学工程学教授 Pramod Viswanath。
8500 万美元种子轮。
核心理念是用区块链激励机制解决开源 AI 的资金问题。传统开源 AI 项目面临的困境是:任何人都能免费复制模型,贡献者得不到回报。Sentient 通过 OML 框架 + 模型指纹技术,让每个 AI 模型都有明确的所有权和分润机制。
已经推出了 Dobby 系列开源模型,专门针对加密社区优化。
▌@openmind_agi - 机器人领域的“安卓系统”
创始人 Jan Liphardt 是斯坦福副教授,其研究获 NIH 和能源部支持。
核心产品是 OM1 操作系统 + FABRIC 协作网络。简单理解:
OM1 让任何机器人都能理解环境、执行任务
FABRIC 让不同品牌的机器人能安全协作、共享技能
已完成 2000 万美元融资,Pantera Capital 领投,红杉中国、Coinbase Ventures 跟投。
技术验证:10 月上线了 FABRIC Network,目前有 15 万用户在等待名单上。
最后的思考。为什么教授项目往往更靠谱?
可能的原因是,学术背景让他们更关注底层逻辑和根本问题,更加长期主义而非追逐热点。EigenLayer 的重质押、Arbitrum 的欺诈证明,都是对现有技术瓶颈的深度思考。
毕竟,真正改变世界的技术,往往来自那些愿意花 10 年时间解决一个根本问题的人。
从长期投资角度看,这类项目的确值得重点关注(未 TGE 那俩重点关注)。

蓝发小子窝在电脑前啃薯片,瞥着屏幕上的“DeFi 激励计划”,嘴里嘀咕:又是那套“存了就送钱”吧。话音未落,屏幕一闪,他被吸进了蓝白色的 @arbitrum 世界。
系统声音在耳边响起:欢迎来到 DRIP——这里,只奖励真干活的人。
周围漂着 wstETH、USDC、Aave、Morpho 的图标,他愣了两秒,开始照着指引操作:存 USDC、借 USDC、换成 syrupUSDC、再借再存。
APR 数字蹭蹭往上跳,13% 的字样亮得他直眯眼。
镜头一转,曲线飞涨:Morpho 体量放大、DEX 交易量上冲、thBILL 市值蹭蹭抬。蓝发小子戴上墨镜靠在椅背,笑得很满意:这才叫复兴,不卷还想拿 ARB?
蓝发小子冲镜头眨眼:考卷已经发下来了,卷起来的才有分。
#arb #Arbitrum #eth #River
@River4fun
@RiverdotInc
#4FUN $satUSD $RIVER
Arbitrum @arbitrum 正在悄悄地变成以太坊的华尔街💰入口。
🎉首先恭喜Arbitrum交易量突破 20 亿
这本身就已经够亮眼,但真正让人震惊的,是 Robinhood 加入 Arbitrum 这个动作。Robinhood,不是某个DeFi极客圈的工具,而是让数以千万计的普通人第一次接触投资的入口。它的用户习惯了点几下就能买美股、买ETF,如今,他们将被带入链上世界。
能想象这种桥梁效应吗?
每一个 Robinhood 用户,都是一个潜在的链上参与者;每一笔链上交易,都是以太坊生态在向主流靠拢的一步。
再结合数据仅今年就有超过 16,000 名开发者加入以太坊生态,其中大部分流向 L2,比如 Arbitrum 和 Base。这不只是开发者的迁徙,而是整个产业的迁徙:从实验阶段走向产业化,从“去中心化玩家”走向“主流资产基础设施”。
这次 Robinhood + Arbitrum 的结合,是一次历史性转折。
当其他项目还在讨论协议创新、代币模型时,Arbitrum 已经连接了现实世界的流动性。
$ARB 可能真的不是一个代币,而是下一个“桥梁经济”的核心燃料。
#arb #Arbitrum #eth
#River @River4fun @RiverdotInc #4FUN $satUSD $RIVER (为了点分带了)
深入 DRIP:Arbitrum 这波,用 8000 万 $ARB 打一场 DeFi “复兴仗”
当别的项目还在搞“撒糖吸 TVL”的老套路时,「@arbitrum」直接扔出一整套系统工程——
DRIP(DeFi 复兴激励计划)
➤ 先看成绩,真不拉胯:
DRIP 上线到现在(截至 2025 年 10 月),数据是真猛:
9 月初(Epoch 1–2):刚开跑就起飞,Morpho 规模从 4000 万 → 1.62 亿美金(3x);全链 TVL +11%,稳定币借贷 +41%。
10 月 1 日(Epoch 3):切到“性能阶段”,120 万 ARB 开分;Morpho/Fluid/Euler 年化普遍 11~13%,ETH 供应 +5%,合格 USD 资产破 6 亿。
10 月 15 日(Epoch 4):继续飙,稳定币单月 +7 亿,Morpho 存款破 4 亿;thBILL 直接成链上最大美元资产(~6500 万)。
把镜头拉远一点,全链也在跟着提速:
TVL 32.1 亿 → 33.9 亿,DEX 日交易量 >10 亿,借贷手续费周增 14~47%,RWA AUM 4.2 亿(周增 +13%)。不是喊口号,是真数据在跑。
➤ 卷得有方向:生态联动更强了
DRIP 的外溢效应也很明显:
INFINIT AI 推出一键循环脚本,20+ 步操作点一下全走完,手残党狂喜;
Concrete 上线收益优化方案,让策略更高效;
Pendle、GMX 等衍生品资产也进了激励池;
10 月 8 日还办了场 X Spaces,和 Silo、KelpDAO 一起聊“DeFi 复兴”。
这波不是单点爆发,而是整个生态在集体升级。
DRIP 已经跑出了一个新模板,DeFi 激励不一定要靠撒钱,而是可以靠结构设计、靠效率激励,让钱流得更聪明。
如果上一轮 DeFi 靠的是“流量 + 故事”,那下一轮,大概率要靠这种基于生产力的激励机制。

1/8
ARB空投怒战黑客复盘
起因:很多被盗钱包有 $ARB 空投资格,如果不采取任何措施,会被黑客领走。
过程:粉丝提的钱包能领 40,000 $ARB ,我写了批量领取合约和 ethers.js 脚本,WTF贡献者帮忙优化,使用了私有节点。
结果:成功抢救 30,000 $ARB 。
核心代码已开源。 @WTFAcademy_ @arbitrum
如果你还觉得「激励 = 白给」,那「@arbitrum」的 DRIP 计划会刷新你三观。
这不是“把钱撒给协议”,也不是“存了就分糖”,而是把奖励绑在真实的借贷与循环上:你真干活,才真拿钱。
➤ 什么是 DRIP?
全称 DeFi Renaissance Incentive Program(DeFi 复兴激励计划),由 Arbitrum DAO 在 6 月通过、9 月 3 日正式上线。
奖励那些真的在做事的 DeFi 用户,尤其是玩借贷循环策略的。
目标很明确:
让流动性更“黏”,让资金更高效,提升整个 Arbitrum 的 DeFi 竞争力。
Arbitrum 本身就是以太坊最大的 L2,DeFi 的主场。
➤ 这波怎么发钱?
DRIP 整体预算高达 8000 万枚 $ARB(约 4000 万美金)
分成 4 个赛季(Season),每个赛季 4~5 个月
现在跑的是 Season 1:Loop Smarter on Arbitrum
✦ 2025/9/3 - 2026/1/20
✦ 预算 2400 万枚 $ARB
✦ 拆成 10 个 Epoch(每两周一轮)
前两轮是「发现阶段」——只放出 15% 的钱摸市场;
从第 3 轮开始就是「性能阶段」——谁效率高、谁利用率强,谁分更多激励。
换句话说,不是“你存了就有”,而是“你玩得好才有”
➤ 哪里能参与?怎么玩?
支持协议包括:
Aave、Morpho、Euler、Fluid、Silo、Dolomite 等主流借贷平台
支持资产有:
wstETH、weETH、USDC、USDT、syrupUSDC、thBILL 等
操作逻辑也很直白
✦ 存 USDC → 借 USDC → 换 syrupUSDC → 再借再存 → 拿 ARB 激励
✦ 循环越多,收益越高
✦ 现在综合 APR 大约在 10~13% 左右,还有额外积分
想查实时数据就上 https://t.co/1DLvxOOann
奖励由 Entropy Advisors 管理,用 Merkl 工具发,DAO 有投票权,社区说停就能停——完全去中心化
➤ DRIP 的不同点:
✦ 后置奖励:先干事再拿钱,不喂“僵尸流动性”
✦ 数据透明:Dune 仪表板公开 KPI,谁做得好一目了然。
✦ 可持续增长:DAO 持续监控激励效率,目标 2026 年中 TVL +15~20%。
DRIP = 把钱发给真正创造价值的人。
Arbitrum 想要的不是“短期热闹”,而是“长期生意”。
DeFi 的复兴这次可能真要来了——考卷已经发下,卷起来的才有分。
@arbitrum_cn
$ARB #Arbitrum
愉快的一天又结束啦 @arbitrum 🦖
Arbitrum Everywhere 🐸
小恐龙Cos柯南系列动画跟工友们说晚安♥️
出镜:小恐龙
配音:星星菌🦖
$ARB Arbitrum autumn⭐️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选择
其实怎么说呢,最近的行情有点儿像上半年Trump在这一任期第一次开启“贸易战”,只是多了一个“1011”的-99%的暴跌。
当然这个“特供”于整个crypto圈子,其他圈子还是没有这么“炸裂”的。
✍️圈子结束了,赌场为核心
越来越多的人发现,这个圈子不在有之前的那些“创新”,归根结底之后纯粹的就是“赌场”。
炒到最后也发现了,很多所谓的“技术创新”,所谓的“AI“之流,也只是编故事来听听。
到最后看的还是“token”的价格涨跌,涨的好的项目牛逼,跌的好的项目傻逼。
没人会去思考项目背后的东西,因为没有必要,因为大家的初心是来“赚钱”的,所以也不考虑这些了。
现在就是一个线上几百上千万人的赌场,然后还是一个没有监管的赌场,大家来冲,1个1M的收益,得至少100个人贡献10K才能完成,以此类推。
大家只看见了“暴富”的幸存者偏差,从没看见“退圈”的大多数的退圈原因。
✍️流水线工程化产品,不知道解决了什么
从 @HyperliquidX 火了后一堆fork的,或者说从 @GMX_IO 火了之后一堆fork的,或者说从 @dYdX 火了后一堆fork的。
各个perp dex如“雨后春笋”一样冒出来了,到底能解决什么问题呢?
提供了无数个“赌场”,流动性就这么一些,发完“空投”之后一地鸡毛,还是说会有越来越多的“玩家进场”?
脑海里浮现的是一堆人站在街边揽客,客人就这么多,各凭本事把小蛋糕分拆的七零八落。
大概率是大家都活得很不好。
就好比当年 #Layer2 时期,从突然上线的 $OP ,再到大家都撸出血的 $ARB ,再到反撸的 $ZK ,我们真的需要那么多 #Layer2 吗?
✍️暴力清杠杆,总会降临
无论是18还是20还是21还是22还是23还是25,合约基本上都暴力清理了,合约和杠杆不同是,对手盘的问题。
而在25.10.11之前,很多人还是觉得低倍合约不会一把暴力清洗的。
经历了10.11之后,大家知道,原来山寨1分钟可以-99%,甚至还可以-99.99%。
从此之后,应该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挂着-99%的买单尝试接针,也会有越来越多的人不敢再碰合约了,因为ta们知道,原来1.1x的合约真的会爆仓。
而这些暴力清杠杆,不会有任何解决,就好比 @HyperliquidX 莫名其妙成为爆仓最多的地方。
而看K线可以发现,强的做市商控盘的项目,其实没怎么跌,大多是提供“流动性”的做市商,经历了巨大的“惊魂夜”。
而爆掉的这些钱,还能不能回来真的是一个问题,很多人说“轻装上阵”可以拉盘了,但是问题来了,钱从哪里来呢?
✍️活下来的都是聪明人
一轮又一轮的筛选,不够聪明的人都从圈子内被“删除”了,留下了一堆“聪明人”在互卷。
举例说 @binance 一个下架公告,就能拉飞昨天的 $SLERF 。
再比如昨晚 @binance Alpha的新项目 $RVV ,直接倒了接近10M倒散户的头上。
还有各种各样的例子数不胜数。
明明白白告诉了你,精算师能赚钱,不要脸能赚钱,你又要脸又蠢那只能提供流动性了。
就好比现在还能出来说话的MM,肯定都是这波赚钱了的,这波不出来说话的MM大概率可能正在自救。
所以看你适不适合这个市场了,毕竟越来越“难赚钱”了。
✍️meme仍旧是“绞肉机”
其实大家都知道买meme和买彩票的概率差不多,但是因为足够的“吸引人”都会愿意去参与。
但是确实是“吸毒”的感觉,很享受这种买入就能幻想“万倍收益”的感觉。
而且现在整个meme都在往资金多的地方迁移,solana往bnbchain跑。
同一个IP在sol上的完全比不过bsc的。
而还得盯着车头,车头选的才有人跟,散户多的玩不明白,所以现在链上meme难度其实也大。
都是“幸存者偏差”的游戏,不要自我fomo和感动。
✍️做自己擅长的事情
写到最后吧,其实最后都能发现很多钱都是亏在了自己不擅长的地方。
比如说做交易。
比如说做理财。
其实专精自己擅长的,其他和人打配合就好了,毕竟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
而且一定不要急,财不入急门,越急越容易出事,慢可以是快,而不是真的慢。
远离一切负能量的东西,对市场保持敬畏,任何一个黑天鹅可能不会降临合规市场,但是会降临不合规的市场。
共勉吧各位。
市场情绪的循环,从来都不是由新闻决定的,而是由注意力的流向决定的。当所有人都在追逐新叙事、新公链、新 meme 的时候,真正的价值积累者,往往在无人关注的角落悄悄蓄力。它就是Arbitrum @arbitrum
过去几个月,Arbitrum 没有惊天动地的营销,也没有花哨的噱头。但链上的数据,却在悄悄发生质变:
DEX 日交易量: 11.1 亿美元
Perps 日交易量: 6.72 亿美元
TVL: 96 亿美元(2025 Q3 环比上涨 20%)
价格层面更有趣自启动以来, $ARB 从未跌破 0.25 美元。
鲸鱼的脚步在那条线上稳稳踏着,而现在,图形结构开始转向,看涨动量正在形成。
🎯 技术目标:0.58 / 1.18 / 2.43 美元不是预测,是节奏感的判断。
⚙️ 结构的力量
在众多 L2 项目还在讲“扩容”、“gas 省几毛”的故事时,Arbitrum 已经进入第二阶段:
让 Layer 2 成为开发者的默认操作系统。
• 超过 100 条 Orbit 链 正在筹备上线,这意味着模块化不再是口号,而是真正的多链自治生态。
• 每日 12 万笔以上交易,维持了稳定的用户活跃度。
• 整个 Arbitrum 生态的总锁仓量(含 Orbit 与子协议)已突破 1800 亿美元。
这不是短期资金的涌入,而是生态的“内生驱动”。
从 DEX、衍生品到稳定币市场,Arbitrum 正在形成自己的完整经济引擎。
💸 稳定币涌入,流动性复苏
仅在 9 月份,Arbitrum 吸引了超过 7 亿美元稳定币流入。
这是一个重要信号流动性正在回归,而它选择的落脚点,不是以太坊主网,不是 Base,而是 Arbitrum。
稳定币是 DeFi 的血液。
当血液开始流动,器官(协议)就会复苏。
接下来你会看到 DRIP、LP、借贷池、收益聚合器的全面复活。
市场总有两种人:
一种追着热点跑,永远忙着换 narrative;
另一种,静静地守着确定性,在结构转折处提前埋伏。
当所有人都心不在焉时,真正的机会往往已经起航。
Arbitrum @arbitrum 的这轮布局,不靠情绪,而靠数据说话。
它正在用“稳”取代“炒”,用结构性力量重建信任。
#arb

本文为机器翻译 展示原文
GM家族☀️
以下是目前在不同平台上进行的顶级 InfoFi 活动指南(稍后添加书签)
墙链活动:
> @idOS_network - 5 天后结束,发布时的 0.4% 供应量在前 500 名之间分配。矿池的 60% 到 1-150,35%



最近这行情,真有点像当年的矿圈。
你一打开币安 Alpha,感觉全世界都在抢同一块肉:分高的项目挤破头,分低的项目更是瞬间被撸光。
但老玩家都懂个理——人多不一定没肉吃,人多说明这摊还热乎着。
我这阵子主要折腾 @KaitoAI 上的 @BeldexCoin,虽然挺卷,但那种每天看自己排名一点点往上爬的感觉,真像当年手动挖矿的爽感。
尤其是最近他们上了 **BNS(Beldex Name Service)** 功能,我是真有点意外。
以前发币最怕啥?
怕地址那一长串天书,一不小心多个0,血压直接爆表。
现在有了 “.bdx” 名称系统,转账像发邮件一样丝滑,还支持 EVM 互通,这就不只是易用,是在为「隐私 + 兼容」打通最后一公里。
Beldex 一直主打隐私网络,这次的 BNS,其实是在补“可用性”这一环。隐私要落地,就得让人敢用、会用、爱用。
另一边的 @arbitrum 最近也有意思。
从那波神话级空投之后,很多人以为它要歇歇了,结果人家反手搞出 Orbit、Stylus、DAO 三线齐开,直接从“L2”变身“以太坊的中枢层”。
这次和 @KaitoAI 合作的 **Arbitrum Season 2 激励活动**,
700K $ARB 奖励,覆盖内容创作、生态分析、洞察分享。
很多人把它当成营销活动,但我更愿意把它看作一次“叙事复苏实验”。
Arbitrum 现在不是讲故事,而是在「让故事继续被讲」。
我自己这段时间也慢慢变了。
以前冲榜是纯冲,现在更像“修炼”。
挑几个方向,慢慢做,慢慢堆,Alpha 是机会,但真想留下点什么,还得靠一点点建设。
现在写每篇内容的时候,我都在想:
“别人看完,是不是能多明白一个逻辑,还是只看到一句口号?”
如果前者多一点,那这场嘴撸也算有点价值了。
#Beldex #Goat #order #apt
回顾了下「@arbitrum」昨天的几条动态,动作真的不少!
▰▰▰▰▰▰▰▰▰▰
开发者数量还是在稳步增长,Electric Capital 那份数据里以太坊系的新增开发者遥遥领先.
而这些人一大部分就是在用 Arbitrum 这种 L2 构建的,说明生态真的很吸引人。
▰▰▰▰▰▰▰▰▰▰
另一边,Giza 的 agentic DeFi 上线两天破了 200 万 AUA,这种自动收益策略能跑起来。
一方面是市场在找新东西,另一方面是 Arbitrum 的执行层确实给得起空间。
▰▰▰▰▰▰▰▰▰▰
再看 Theo 联合@BitgetWallet做的 thBILL,RWA 高收益挂钩国债,也是在 Arbitrum 上发的。
这一类产品落地选链,其实已经是默认它是最稳的执行环境了。
▰▰▰▰▰▰▰▰▰▰
还有 Robinhood 支持股票 token,也是在 Arbitrum One 上。
TradFi 和 DeFi 技术上早就对接上了,只是现在这些场景终于都开始跑起来了。
▰▰▰▰▰▰▰▰▰▰
只能说Arbitrum 还是太强了!
@arbitrum_cn $ARB #Arbitrum

我拿到的最后一个大毛就是 @arbitrum ,没有故意撸毛,真实使用的情况下拿了接近10万u的空投。这个空投量在arb之前都是很正常的。我这个空投量甚至不在第一梯队。再之前的年代,给什么dot开个公众号,就能拿几百万空投都是很正常的。
“职业撸毛工作室”就是arb之后出现的,这些人往往是不在乎利润的。因为自己只出力,钱可能是老板出的。自己使劲卷就行了。因为同样只要你够卷,老板就会投你。先挣到老板的钱再说。空不空投无所谓,空投也是给老板的。把利润卷到负也无所谓。从此“真正的用户”就再也很少有机会拿不到这么大的空投了。hyperliquid这样的例外也是有的。
没有特指谁谁谁,也不是说所有工作室都这么多心眼子。只是说我自己从那以后就不再亲自撸毛了。撸毛文章会写一写,撸毛也会做一做。但是都不是亲自去做了。真的卷不动,天生就不爱卷。
但是最近不一样,我又开始撸毛做任务了。没有那么多大道理。就是开始觉得我们这种屌丝,好像又有点儿机会了。
复盘一下和去年10月相比,今年的10月的山寨市场到底有多惨
过去一年时间里山寨币整体表现可以说是一片狼藉,
绝大多数山寨币兑BTC的价格都处于多年低位,
只有极少数例外(如 $BNB 、 $TON ,以及阶段性的 $SOL )短暂跑赢。
即使这一年每月都存在较大数额的代币解锁,山寨市场的市值占比依然从去年10月的46%降低到了41%。
同时2025年全年,新增的机构资金持续通过现货ETF涌入市场,但格局始终是比特币、以太坊有现货上涨支撑,山寨币几乎没有分享到这波最关键的被动增量资金,并且随着时间进行,山寨市的割裂感还在继续扩大。
如果按照板块来进行对照:
1. BTC生态 (Ordinals/Runes): 跌幅最深 (约 -77% ~ -86%)
$STX (≈ -77%), $ORDI (≈ -85%)
2. Layer2 公链 (L2): 跌幅惨重 (约 -45% ~ -75%)
$OP (≈ -75%),$ ARB (≈ -45%)
3. 游戏 / NFT: 普遍重挫 (约 -27% ~ -67%)
$IMX (≈ -66%), $AXS (≈ -68%), $GALA (≈ -51%), $SAND (≈ -27%)
4. L1 / 基础设施 (弱势代表): 普遍下跌 (约 -26% ~ -60%)
$FIL (≈ -60%), $NEAR (≈ -55%),$POL (Polygon) (≈ -50%), $AVAX (≈ -27%)
5. AI 赛道: 普遍下跌 (约 -35% ~ -55%)
$RNDR (≈ -52%), TAO (Bittensor) (≈ -34%)
6. LSD/LRT (质押衍生品): 普遍下跌,内部分化极大 (约 -20% ~ -80%)
$SWELL (≈ -82%), $RPL (≈ -70%), $FXS (≈ -29%), $LDO (≈ -21%)
7. 跨链 / 互操作: 相对抗跌,但仍下跌 (约 -26% ~ -31%)
$ATOM (≈ -26%), $DOT (≈ -31%)
只有少数Defi蓝筹在今年表现良好, $LINK 上涨了约48%, $AAVE 上涨了30%, $UNI 仅下跌16%
实际上回归一整年的时间,2025年全年的资金流向被牢牢锁定在BTC和ETH上,山寨币被彻底边缘化,再加上宏观事件主导的市场的避险路径始终是先杀山寨币的流动性,再轮到比特币,导致山寨币永远是第一受害者。
同时市场情绪本已脆弱,而大量山寨币在第四季度又迎来了密集的代币解锁潮。
尽管以太坊Dencun升级降低了L2的成本,但2025年真正吸走市场注意力和散户资金的是Solana链上的Meme币发射器,资本和注意力变得高度短周期,人们开始习惯快进快出,稀释了真正有基本面的山寨币的价值和溢价。
另一方面全球金融稳定委员会(FSB)等监管机构仍称全球监管存在显著缺口,也进一步导致机构资金,更愿意停留在BTC和ETH这两条最安全的合规路径上。
$BNB
+0.85%
$TON +0.05%
$SOL +0.49%
$STX +1.15%
$ORDI -3.07%
$OP +3.13%
$IMX +2.63%
$AXS +1.36%
$GALA +2.31%
$SAND +2.33%
$FIL +3.61%
$NEAR +3.09%
$AVAX +2.24%
$RNDR -2.95%
$SWELL -3.48%
$RPL -1.33%
$FXS -2.15%
$LDO +4.35%
$ATOM +1.37%
$DOT +2.54%
$LINK +2.89%
$AAVE +1.09%
$UNI +0.14%
$POL +1.66%
$TIA +2.35%
$REZ -3.54%
$ETHFI +4.56%
$APT +3.38%
$ARB +2.76%
$STRK +0.23%
回顾了下「@arbitrum」昨天的几条动态,动作真的不少!
▰▰▰▰▰▰▰▰▰▰
开发者数量还是在稳步增长,Electric Capital 那份数据里以太坊系的新增开发者遥遥领先.
而这些人一大部分就是在用 Arbitrum 这种 L2 构建的,说明生态真的很吸引人。
▰▰▰▰▰▰▰▰▰▰
另一边,Giza 的 agentic DeFi 上线两天破了 200 万 AUA,这种自动收益策略能跑起来。
一方面是市场在找新东西,另一方面是 Arbitrum 的执行层确实给得起空间。
▰▰▰▰▰▰▰▰▰▰
再看 Theo 联合@BitgetWallet做的 thBILL,RWA 高收益挂钩国债,也是在 Arbitrum 上发的。
这一类产品落地选链,其实已经是默认它是最稳的执行环境了。
▰▰▰▰▰▰▰▰▰▰
还有 Robinhood 支持股票 token,也是在 Arbitrum One 上。
TradFi 和 DeFi 技术上早就对接上了,只是现在这些场景终于都开始跑起来了。
▰▰▰▰▰▰▰▰▰▰
只能说Arbitrum 还是太强了!
@arbitrum_cn $ARB #Arbitrum

回顾了下「@arbitrum」昨天的几条动态,动作真的不少!
▰▰▰▰▰▰▰▰▰▰
开发者数量还是在稳步增长,Electric Capital 那份数据里以太坊系的新增开发者遥遥领先.
而这些人一大部分就是在用 Arbitrum 这种 L2 构建的,说明生态真的很吸引人。
▰▰▰▰▰▰▰▰▰▰
另一边,Giza 的 agentic DeFi 上线两天破了 200 万 AUA,这种自动收益策略能跑起来。
一方面是市场在找新东西,另一方面是 Arbitrum 的执行层确实给得起空间。
▰▰▰▰▰▰▰▰▰▰
再看 Theo 联合@BitgetWallet做的 thBILL,RWA 高收益挂钩国债,也是在 Arbitrum 上发的。
这一类产品落地选链,其实已经是默认它是最稳的执行环境了。
▰▰▰▰▰▰▰▰▰▰
还有 Robinhood 支持股票 token,也是在 Arbitrum One 上。
TradFi 和 DeFi 技术上早就对接上了,只是现在这些场景终于都开始跑起来了。
▰▰▰▰▰▰▰▰▰▰
只能说Arbitrum 还是太强了!
@arbitrum_cn $ARB #Arbitrum

以前炒美股得上 Robinhood,现在欧洲用户直接在链上就能买 400 多支股票,因为 Robinhood 把交易接到了 @arbitrum上。原本「链上玩币、链下炒股」是两套系统,现在慢慢合成一套了。今天能买股票,明天可能连银行、理财、保险都能搬上链, 以后不管你玩啥金融,背后八成都跑在 Arbitrum 上。这就是他们说的——Arbitrum Everywhere。利好 $ARB
小恐龙记者前方报道之 @arbitrum 近期动态🦖
- Yappers排行榜更新,前150名可见,奖励70万 $ARB ,员工账户不参与竞争
- 10月24日(周五)将在雅加达举办线下活动,欢迎创始人、开发者和社区成员参与,感兴趣的工友可以去报名
- 参加Uniswap Cup足球赛,组建Arbitrum代表队,准备在Devcon上挑战对手
Arbitrum autumn来临,Arbitrum Everywhere 🐸
GM,我的工友,起床吃早餐啦,昨天工友说我偷懒没做动画,今天动起来惹,小恐龙和小青蛙早起干杯🍻
🧐之前聊 B3 的时候,我提过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产品:Anyspend——
那时候我说,它可能是 Web3 支付路径的“某种解法”。
因为它不是做新概念,而是回到了老问题:为什么 Web3 的支付体验,依然这么糟?
两个月过去,这个路径好像开始动了——
10 月 11 日,Anyspend @anyspend 突然发币,没有预告、没有白名单,空投直接送给早期用过的用户。
如果你刚好用过,这波应该能吃爽了。
这次空投只是总量的 5%,90% 的代币都留给了未来社区激励,手续费会用来回购 $B3 + $ANY 。
真正让我觉得很特别的,是 Anyspend 的路线选得很逆人性。
我们在加密世界已经太习惯“从代币出发造产品”了,但 Anyspend 反其道而行——
它更像一个 Web2 产品,用户不用知道什么是跨链支付、Base L3链;
用户只需要知道:用 Apple Pay或者信用卡,三十秒内搞定任意链、任意币的支付,无桥接、无Gas、交易费0.001美金。
先做出一个“好用到不用解释”的产品,再让代币慢慢成为价值绑定层,在 Web3 世界里,反而成了稀缺品。
现在 Anyspend 第二季度的积分活动也正式上线了,入金、交易、兑换都可以领到积分,拿下一轮的空投。作为 B3 @b3dotfun 的支付生态血管,完全值得去体验一下!
我没有任何建议,只是认为 Anyspend 代表了一种方向的正确性:
如果 Web3 真要迎来主流化,那一定是从“用得舒服”开始的!
🔗撸积分入口:https://t.co/tQ0HANnzUb

通知
BOB Gateway这波操作堪称「比特币跨链全家桶」用户、开发者、机构全都能薅到羊毛,关键还只用点一下!下面拆解它到底怎么改写比特币DeFi游戏规则:
对公链:解锁15000+dApp的比特币流动性
覆盖11条主流链:以太坊、Base、BNB Chain、AVAX、Optimism、Unichain等全支持
底层黑科技:靠@LayerZero_Core的OFT标准(全链同质化代币),让原生BTC变身「万能流通硬通货」
生态碾压:直接打通近1.5万个dApp的BTC支付通道(想象用比特币在Uniswap交易/在Aave借贷…)→ 相当于给每条链开了比特币央行印钞机。
对开发者:SDK接上就白嫖千亿流动性
BOB Gateway SDK堪称「比特币外挂」:
功能植入只要一行代码:
"bob.depositBTC()" 就能让用户在你的dApp里直接存真·比特币
场景通吃:借贷池、DEX、循环杠杆策略…甚至NFT平台都能接
案例暴击:比如某借贷协议接入后,用户抵押BTC借USDC从此再不用先跨链换wBTC→ 开发者内心OS:这SDK不接等于拒绝比特币大礼包。
对用户/机构:三秒完成祖孙三代教学
存款:连钱包→点按钮→BTC秒变生息资产(Solv金库/借贷等任选)
提款:点按钮→真·BTC回比特币主网钱包
机构专享:Fireblocks级安全托管+合规通道,大资金进出不慌→ 以前折腾跨链够泡三碗面,现在刚撕开调料包就搞定。
安全牌打得贼稳
非托管设计:私钥永不离开用户/机构
合规buff:满足机构风控洁癖(审计/KYC/反洗钱全套)
底层双保险:比特币主网结算层 + LayerZero防作恶机制
动手入口:https://t.co/5MwYdvwD1H
(手快3分钟体验完,手慢顶多够发个呆)
风险提示:
1. 跨链桥智能合约有被黑历史(尽管LayerZero尚未翻车)
2. 收益协议存在无常损失/清算风险铁律:冲前先用蚊子肉试水!
关联梗:上次说BOB让机构掏小本本记代码[链接],现在连本子都电子化了点按钮即印钞。
申子辰村委党支部
#SNAPS #CookieDotFun #bob
@cookiedotfun @cookiedotfuncn
@build_on_bob

通知
Velora 正式登陆 Arbitrum!链上「高铁」带你秒速跨链
为什么是 Arbitrum?
速度碾压:Arbitrum One 的 TPS 是 Ethereum 的 40倍+,交易确认从分钟级压缩到秒级(实测 0.3 秒成交)
Gas 骨折价:同样操作,Arbitrum 手续费比以太坊低 90%(比如 Uniswap 交易仅需 $0.1 Gas)
生态金矿:GMX、Radiant、Camelot 等头部协议已部署,$ARB 生态币+原生 LSD 资产可直接跨链交易
Velora Delta 的 Arbitrum 三连暴击
1. 意图交易 + 闪电执行 →
用户喊“我要最便宜的 $ARB”,Velora 自动调用 Arbitrum 链上 DEX(如 Camelot)+ MAP 多路径(如 ETH→USDC→ARB),滑点压到 0.8% 以内
对比:传统跨链需先桥接再交易,耗时 5 分钟+双倍滑点
2. MEV 护甲升级 →
Arbitrum 的排序器抗 MEV 基础 + Velora 动态路径混淆,双倍防护抢跑机器人
实测:10 万美元大单被 MEV 夹击概率 从 12% 降至 1.7%
3. Gas 隐身术 →
中继者代付 Arbitrum 的 Gas(用 ETH 或 ARB 均可),用户签名即走
特别福利:首月 Arbitrum 链交易 Gas 全免(Velora 补贴)
隐藏玩法:Arbitrum 生态套利指南
挖矿党:用 Velora 一键跨链质押 $ARB → 进 GMX 质押池赚 30% APY(省去手动跨链+质押两步)
空投猎人:交互 Arbitrum 上新协议(如 Swapr)时,用 Velora 限价单挂「低于地板价 10% 买入 NFT」,睡觉抄底
杠杆战士:Radiant 的跨链借贷 + Velora 自动路由,实现「以太坊抵押 ETH → 借 Arbitrum 的 USDC → 买 $RDNT」一键三连
未来信号:Velora × Arbitrum 的「超级链」野心
下一站 Nova:计划集成 Arbitrum Nova(Gas 比 One 再降 50%),专攻 GameFi 小额交易
DAO 治理联动:$VLR 质押者或可投票决定 Velora 在 Arbitrum 生态的资金流向(如优先支持哪些 DEX 流动性)
L3 战争入场券:Velora 或成为 Arbitrum Orbit 链的首批聚合器,吃尽新链流动性红利
行动指南
1️⃣ 立即体验:https://t.co/hB2bstm4xW → 切 Arbitrum 网络
2️⃣ 输入神码 ARB2025:首笔交易享 0 Gas + 0 滑点(限量)
3️⃣ 关注 @VeloraDEX:获取 Arbitrum 生态独家交易策略
灵魂提问:
你最想用 Velora 在 Arbitrum 上交易什么?
注:Arbitrum 日活用户已破 80 万,Velora 上车正当时。
申子辰村委党支部
#VeloraDEX #SNAPS #CookieDotFun #VLR
@cookiedotfun @cookiedotfuncn
@VeloraDEX

本周加密二级市场关键动态速览
$POL (Polygon),Coinbase已正式将MATIC向POL的自动迁移时间锁定在本周(10月14日至17日),
并从今天(14日)起停止MATIC的交易。
同时Coinbase从今日起停止MATIC交易并进行自动转换,
这个窗口期会引发短时的交易对错配、账面价值显示异常等问题,导致POL价格出现短线波动。
$TIA (Celestia),官方已发布v6版本Matcha升级,将年化通胀率由5%直接削减至2.5%,同时新版本放开了资产跨链的限制。
$REZ (Renzo),协议的治理提案RP6已通过,计划在未来6个月内动用协议收入回购并销毁占总供给10%的代币。值得注意的是,团队已先行完成了首批占总供给1%的销毁。
$ETHFI (ether. fi),团队正持续利用协议收入进行代币回购,近期的回购频率和规模均创下阶段性新高。
本周(10月12日至16日)市场将迎来一波大额代币解锁,其中 $APT (Aptos)解锁约 11.3M $APT, $ARB (Arbitrum)解锁 93.65M ARB,另外 $STRK (Starknet)在10月15日解锁约128M $STRK,注意抛售压力。
我在地铁上刷推,看到一句话差点笑出声:
「ARB嘴撸第二期开始了,700,000 $ARB ,撸快点,晚了连空气都没得吸。」
我心想,这不就是币圈人的早C晚A——早上撸空投,晚上看解锁嘛。
那天群里有人发:“兄弟们,@arbitrum 要大解锁了,92.65 M ARB,差不多 $31.6 M。”
我当时一听,脑袋嗡一下,以为要崩。结果看盘一眼——12%日涨,RSI 65。
这市场的反应,像极了前任说要分手但你越看越香。
结果 @KaitoAI 的排行榜又出了新花样:
ARB 第二期嘴撸开跑,三个月分发 700,000 ARB,前 150 名拿奖励。
我赶紧点进去看,心想这次绝对不能再错过。
毕竟上次我刚想撸,结果人家已经结算完了。
说 Arbitrum 基金会新来了个“投资策略主管”,
专门挑生态潜力股,精准撒钱。
再加上 Uniswap 的 Unichain 主网上线、Lido V3 热度拉满,
整个 Layer2 圈都在复活。
总结一句话:
短期——解锁当天可能有点抛压;
中期——BoLD + Stylus 抬高底盘;
长期——生态资金加持,还是有戏的。

🌐 10月13日-10月19日|本周大事件
📅 10月13日|星期一
🔵 芝商所计划推出 $SOL 和 $XRP 期货期权
🔵 币安钱包上线首期 Prime Sale Pre-TGE 项目 @yieldbasis( $YB )
📅 10月14日|星期二
🔴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全美商业经济协会举办的活动上发表讲话
🔴 @monad( $MON )开放空投申领
🔴 多链交易基础设施 @LABtrade_ 进行 TGE
📅 10月15日|星期三
🔵 $SEI 解锁 5556 万枚代币,约 1271 万美元,占流通量 1.15%
📅 10月16日|星期四
🔴 美国公布当周初请失业金人数、9 月 PPI 数据、9 月零售销售月率
🔴 美联储理事沃勒发表讲话
🔵 美 SEC 推迟 Bitwise 和 21Shares 的 Solana ETF 提案决定至 10 月 16 日
🔵 $ARB 解锁 9265 万枚代币,价值约 3109 万美元,占流通量 1.99%

那一夜很多人看到的是那根跌去 90% 的死球线,却忘了去看市场在燃烧。
老查看着 0.3114刀的@arbitrum $ARB 直接补仓。当年Solana 在 10 美元时也无人问津;作为eth最强信仰者,当年看到Ethereum 在 n年前的低位时直接没有信仰的人直接放弃。真正的价值从来不会被短期的恐慌埋葬。
Arbitrum DAO @arbitrum 拥有 35 亿美元的国库储备,这不是“纸上财富”,而是能支撑生态自循环的财政引擎。每当价格低于 0.68 美元,自动回购机制就开始运转——这是市场纪律,不是情绪博弈。Nitro 升级后的性能与 EIP-4844 带来的成本革命,让 Arbitrum 成为第一个真正能“靠手续费养活自己”的 Rollup。
第二季 Kaito @KaitoAI 活动开启,700K $ARB 的激励只是序章。更值得注意的是,它的生态结构在悄悄转变:DeFi 正在走向 RWA、AI Agent、智能资金管理的新阶段。GMX、Pendle、Camelot这些项目正组成一条能造血、能演化的金融动脉。
真正的信仰不是喊出来的,而是熬出来的和时间做朋友。当别人离场时,我选择留下。因为历史告诉我最深的低谷,往往正是下一段奇迹的起点。现货猛猛囤@arbitrum就完了。怕个屌!
#arb #kaitoai

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所有 L2 里面,
@arbitrum 总是那个稳坐第一的?
TVS 已经冲到 $19B+,甩别人几条街。
其实答案很简单——生态完整度。
Arbitrum 已经不是靠吆喝活的项目,
它在每一层都是真刀真枪地卷:
交易活跃度、资金深度、流动性、开发者数量、激励机制……
每一个维度都在告诉你:这是真生态,不是幻觉。
别看现在 L2 一个比一个猛,
真正能留下来的,
一定是那个兼具 创新力 + 稳定架构 + 用户/开发者体验 的。
而 Arbitrum,正是在搭建一个能长期生存的基础设施。
如果说生态的架构和流动性是身体,
那 Arbitrum Rollup 就是那个跳动的“心脏”,
提供低费率、高安全、快执行的血液循环。
而每一个开发者、每一个用户,
都是这具身体的神经系统,
让整个 Arbitrum 保持活力、不断成长。
Arbitrum 不只是个 L2,
它是整个以太坊扩展生态的中枢神经。
—— $ARB 无处不在,活在链上,也活在未来

今天的幸福,全是 $Giggle 给的
另一个长拿的 $SEI 昨天虽然也随大盘针了 50%
没抄到底,现在 -20%,我抄了点
就在昨天!SeiNetwork @SeiNetwork 官宣更多顶级金融机构们合作:
- Apollo:阿波罗(全球知名资产管理公司)
- BlackRock:贝莱德(全球最大资产管理公司)
- Brevan Howard:布雷万·霍华德(英国顶级对冲基金)
而 $SEI 当前市值才 13 亿美元???
对比一下: $ARB :17 亿, $APT :28 亿
Institutions Move Faster on Sei. ($/acc)
$SEI @KaitoAI #Kaito #yap

近我又开始盯着 $ARB 看了,
有点那种——“庄家悄悄扫货、散户装死”的熟悉味道。
这币最近一直在 $0.4~$0.46 附近晃,
看着没啥动静,其实日成交量还有 3 亿多刀。
就这热度,还说市场没人在意?我可不信。
再看下数据@arbitrum :
市值 22.9 亿美金,FDV 42.5 亿。
历史最高 $2.39,最低 $0.245。
现在位置?离底不远,离顶还早。
今年虽然还跌了 43%,
但过去 90 天悄悄涨了 19%。
典型的那种「没人喊单,但图越来越好看」的走势。
反正我这种时候最警觉——
当大家都跑去追新 narrative,
老币静悄悄爬上去,才是最危险的甜头。
不是信号哈,只是我个人那种老韭菜的第六感:
当空气安静得出奇的时候,往往有事要发生。

本文为机器翻译 展示原文
为什么 90% 的人害怕开始对任何大项目大喊大叫?
他们需要你们每一个人,无论大小
“你确实有所作为”
你还因为写几行而失去了什么呢?疯狂的
本文为机器翻译 展示原文
该死,你不想错过这个!
不要告诉我你很小或大,没有机会!去做就对了
显然,@Arbitrum对他们的SZN 1 Kaito广告系列结果感到满意,并以更高的赏金和奖励收益到SZN 2
700K $ ARB(〜$ 300K)将在课程中分发

本文为机器翻译 展示原文
@arbitrum X Kaito的SZN 2再次使游戏再次公平。
700k $ arb每月传播,但这一次,这与最大的声音无关,而是共享价值。
公平算法。真正的影响力。真正的奖励。
如果您有什么值得注意的话,现在是时候开始有目的!
行情回归,近期二级市场催化剂汇总
$PUMP |Pump. fun 推出Easy Onramp,
支持 Apple Pay、Phantom、Robinhood 等多渠道秒级入金,降低新手入场门槛。
$USYC · $SOL |Circle 将其代币化货币市场基金 USYC 部署到 Solana,面向合格机构投资者开放申购/赎回与链上使用。
$COW · $BNB |CoW Swap 已扩展至 BNB Chain,带来免 Gas 交易、更优价格聚合与内置 MEV 保护。
$BIRB |Moonbirds 宣布即将于 Solana 发行生态代币 BIRB;团队强调目前“尚无合约地址、尚无领取流程”,谨防钓鱼。
$SPK |DeFi 协议 Spark 发布未来 6 个月路线图:将上线 Savings V2、机构借贷、Spark Mobile,并推进Stablecoin-Liquidity-as-a-Service。
$STRK |Starknet 公布BTCFi进展:支持比特币质押用于保障 L2 安全,BTC 持有者可与 STRK 质押者共同获得网络奖励。
$EIGEN |EigenLayer 完成至 EigenCloud 的品牌升级,在主网 alpha 上线两项可验证服务:EigenAI可验证 LLM 推理 API与 EigenCompute可验证计算。
行情回归,近期二级市场催化剂汇总
$PUMP |Pump. fun 推出Easy Onramp,
支持 Apple Pay、Phantom、Robinhood 等多渠道秒级入金,降低新手入场门槛。
$USYC · $SOL |Circle 将其代币化货币市场基金 USYC 部署到 Solana,
面向合格机构投资者开放申购/赎回与链上使用。
$COW · $BNB |CoW Swap 已扩展至 BNB Chain,带来免 Gas 交易、更优价格聚合与内置 MEV 保护。
$BIRB |Moonbirds 宣布即将于 Solana 发行生态代币 BIRB;团队强调目前“尚无合约地址、尚无领取流程”,谨防钓鱼。
$SPK |DeFi 协议 Spark 发布未来 6 个月路线图:将上线 Savings V2、机构借贷、Spark Mobile,并推进Stablecoin-Liquidity-as-a-Service。
$STRK |Starknet 公布BTCFi进展:支持比特币质押用于保障 L2 安全,BTC 持有者可与 STRK 质押者共同获得网络奖励。
$EIGEN |EigenLayer 完成至 EigenCloud 的品牌升级,在主网 alpha 上线两项可验证服务:EigenAI可验证 LLM 推理 API与 EigenCompute可验证计算。
整理了一下10月份的大市值代币解锁,
附带解锁流向和交易策略,建议收藏
10月1日: $SUI
解锁规模: 4400万枚 SUI (约 1.45亿美元)
主要流向: B轮投资者、社区储备、早期贡献者
月初的一次大额解锁,重点观察项目方/投资者地址是否向交易所进行大额转账。
解锁前后价格通常会承压,但如果市场能有效吸收这波卖压,价格往往会反弹
10月1日: $EIGEN (EigenLayer)
解锁规模: 3682万枚 EIGEN (约 6500万-6900万美元)
主要流向: 投资者、早期贡献者
由于主要流向早期投资者,短线偏向利空。需要关注协议自身的基本面进展能否对冲这部分抛压。
10月2日: $ENA (Ethena)
解锁规模: 4063万枚 ENA (约 1400万-1500万美元)
主要流向: 全部归属基金会
基金会的份额通常用于做市或生态激励,直接砸盘的概率较小,只需警惕是否有大额、集中的转入交易所行为即可
10月3日 : $IMX
解锁规模: 2450万枚 IMX
主要流向: 生态与项目发展
固定的28天一次的解锁,市场对此已有预期,解锁前后有积极的生态公告配合,价格通常不会受到太大冲击
10月11日: $APT (Aptos)
解锁规模: 约1130万枚 APT
主要流向: 基金会、社区、核心贡献者、投资者
典型的月度线性解锁,常规操作是在解锁前一周左右适当降低仓位或进行对冲,并观察链上地址动向
10月15日: $STRK (Starknet) & $SEI
$STRK 解锁规模: 约1.27亿枚 STRK,流向早期贡献者和投资者。
$SEI 解锁规模: 5556万枚 SEI,流向生态、团队、投资者。
两者均为长期、有规律的月度释放,市场已有预期
10月16日: $ARB (Arbitrum)
解锁规模: 约9365万枚 ARB
主要流向: 团队/顾问、投资者
L2龙头的固定月度解锁,对于看好L2赛道但又担心ARB解锁冲击的投资者,可以考虑用同赛道的配对交易来对冲风险,例如,做多OP,同时做空ARB
10月18日: $ONDO
解锁规模: 约1.845亿枚 ONDO (约 1.7亿-1.8亿美元 级别)
主要流向: 生态与开发配额
作为RWA赛道的热点项目,此次解锁金额巨大,要密切关注其基金会/多签地址是否有大额转入交易所的动作,并观察二级市场的流动性承接能力,梭哈ONDO已经不再是一种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