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sion:欧洲通往 RWA 的合规门户
01|为什么是现在、为什么在欧洲
债券、ETF、大宗商品、房地产等真实世界资产(RWA)的代币化,被普遍认为是加密行业下一个万亿美元级的增长引擎。美国和亚洲已有不少探索,但大多处于监管模糊的状态。欧洲的特点恰好相反:监管清晰、金融体系成熟。在这样的环境下,缺少的并不是需求,而是一套从一开始就合规、面向机构的基础设施。Vision 的出现正是为补上这一缺口。
02|Vision 要解决的事
Vision 并非单一产品,而是一整套入口层:
Vision Chain(2026):面向代币化的以太坊二层,内置 KYC、交易级合规和资产控制。
Vision Token($VSN):统一全栈的代币,用于激励、治理和价值回流。
Vision Protocol 与 DeFi Wallet:跨链流动性与用户入口,让使用更简化。
Launchpad(2025 Q4):经审查的项目发行通道,与 $VSN 的费用和准入绑定。
这些模块相互协作,可以把零散的试点转化为覆盖全欧的统一市场:在链上发行 → 在协议中流转 → 在钱包触达用户 → 在 Launchpad 发现新供给。
03|$VSN 的角色
在 Vision 设计中,$VSN 是整个生态的“统一层”,承担三个核心功能:
效用(Utility):质押奖励、费用折扣、早期参与和忠诚度权益。
治理(Governance):投票决定排放、销毁和生态激励。
价值捕获(Value Capture):代币化、交易和产品使用产生的部分费用回流基金会,用于奖励、回购和销毁。
初始供应为 42 亿,其中约 65% 面向公众,以保证广泛持有。排放按季度铸造,仅分配给质押者;通胀通过定期销毁来对冲。换句话说,代币的使用场景与价值回流绑定,而不是单纯依赖投机。
04|产品如何形成飞轮
Vision Chain:负责发行、托管与结算;费用以 $VSN 支付,部分回流基金会。
Launchpad:上币费用以 $VSN 支付;质押者享有早期准入。
Vision Protocol:跨链流动性与路由;费用分成回流基金会。
DeFi Wallet:面向用户的轻量入口;$VSN 用于折扣、忠诚度、质押与治理。
这一组合形成正循环:使用越多,价值回流越强,推动 $VSN 不断被强化。
05|不同参与者的价值
用户:获得合规、安全的资产入口,以及忠诚度权益、质押奖励和治理权。
机构:对接完整的发行、托管、管理与分发基础设施,具备可审计和报告能力。
建设者:享有流动性、开发工具和生态资助,在合规框架下加速产品落地。
KOL / 创作者:这不是短期的叙事,而是监管与代币化融合的结构性机会,具备可持续性。
06|治理与执行
Vision Web3 基金会(瑞士楚格):负责 $VSN 的发行、供给、排放、金库管理和生态资助。
Bitpanda:作为技术与产品贡献方,提供钱包、协议、Launchpad 和迁移工具。
分工明确:基金会制定制度与分配规则,Bitpanda 负责产品落地与触达用户。
07|合规与可信度的来源
统一代币合并:BEST 与 PAN 按比例合并至单一 ERC-20(VSN)。
迁移为主,无公开售卖:支持代币互换,不做募资;兑换的 BEST/PAN 被销毁。
先质押、后治理:上线即支持质押;治理投票按路线图逐步开放。
可编程供给:初始 42 亿;年度排放由治理调节,回购与销毁动态调控流通量。
MiCA 对齐的信息披露:白皮书对齐欧盟 MiCA 要求。
贯穿全栈的效用:Wallet、Protocol、Launchpad 及未来的 Vision Chain 都与 $VSN 绑定。
08|为什么是 Vision
与常见的“平台币”不同,Vision 从一开始就把合规与发行放在前面,把费用回流与销毁写进制度,再用质押与治理绑定参与者。它的目标不是投机入口,而是把欧洲的监管优势,沉淀为更大规模用户与机构都能放心使用的基础设施。

来自推特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仅为作者观点, 不代表CoinNX的任何立场, 不构成与CoinNX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