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evis是我在zk方向上关注的项目之一,最近被vitalik和以太坊官媒集体点名,还是推荐去研究一下 链下计算+链上验证会是未来的一条技术主线,用一个比较简单的例子来解释一下: PancakeSwap有这样一个hook设计,根据交易量与代币持仓智能计算手续费折扣,来实现用户的分层费率机制。这个设计如果在cex环境中很好实现,中心化实体可以自定义规则甚至靠一张嘴怎么说都行,但在链上既要抗刷量和抗作弊,又要保证可验证就非常困难,Brevis就是为这类需求设计的,把大量的计算和规则放在链下,然后将结果通过零知识证明在链上完成验证,完全解决信任问题,基本杜绝了由规则和统计不透明引起的维权问题。 在应用端已经有很多落地,Uniswap、Euler、Linea、Metamask等主流项目都在使用,比如之前Linea推的挖矿激励计划,10亿枚代币激励的计算和分配都是由Brevis零知识证明实现完全去中心化与无信任执行,而不是中心化的计算和分配方式。 这是从“应用”角度来解释,如果把它扩展到“链”的层面,等于把“大量”的计算工作拿到链下,把“少量”的结果拿到链上执行,变相解决了以太坊的可扩展性难题。 进一步讲,先了解一个概念“Real-time Proving”,以太坊实时证明。它是指在以太坊每个新区块产生后,用零知识证明在很短时间内生成一个有效性证明,让任何节点或轻客户端仅通过验证这个小证明,就能确信“该区块里的所有交易与执行都正确”,而不必所有节点都重复计算一次。其最大价值在于把大多数节点的工作从“重算执行”变为“验证证明”。 关于Real-time Proving,可看以太坊基金会这篇文章: https://t.co/WQgR7rBa9n Brevis Pico Prism 则是目前最快的zkVM,以太坊基金会设定的目标是在硬件成本低于 10 万美元的条件下,在 10 秒内完成 99% 区块的验证。图中的数据表示Pico Prism的平均速度是6.9秒,这个表现也高于Succinct的SP1。 总结来说,在应用端,未来可预见的趋势是通过可验证的计算来替代原始的黑盒解决方案。而在另一边,这条路线对以太坊的意义非常重大,这也是vitalik和以太坊基金会都非常关注的原因,我们可以视为是以太坊“从执行为主 → 证明为主”的关键台阶:既保持去中心化与安全,又为更大规模的应用与吞吐铺路。
来自推特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仅为作者观点, 不代表CoinNX的任何立场, 不构成与CoinNX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