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YS $CGT
-40.88%
昨天在楼下便利店买水,碰到一个老大爷,聊了几句才知道他是90年代做过外贸的人。感慨说年轻时拼命想走出去,现在只想安静待在家门口。听完突然觉得,每一代人都有属于自己的选择和归宿。🍃 而我们在加密世界,其实也在经历类似的周期:从狂热到冷静,从概念到真正落地。说到这里,就不得不聊一个最近关注度越来越高的项目——Cysic(@cysic_xyz)。 1/ 在 ZK 赛道,真正决定落地的不是算法,而是生产级证明算力的组织方式。Cysic 想做的,是把算力变成可拥有、可编排、可结算的全栈计算网络,为 ZK 与 AI 同时供电。 2/ 最新动态:Cysic 的测试网阶段已正式关闭,进入主网前夜。对用户而言,接下来最重要的问题是——积分、节点权利、早期参与贡献如何映射到主网? 3/ 7 月,Cysic 作为 GPU Prover 加入 Succinct Prover Network,为 ZK Rollup 等提供生产工作负载。这一步让它从“自营网络”扩展为“跨生态算力供应商”,意味着未来订单和现金流有了外部来源。 4/ 硬件层面,Cysic 长期布局自研 zkVM 芯片,计划直接接入主流证明管线。若能兑现,ZK 证明的延迟和成本将被进一步压缩,这是实现“实时 ZK”的关键。 5/ 8–9 月期间,Cysic 完成了 Digital Compute Cube(Node NFT) 节点销售。节点不仅是“门票”,更是绑定算力贡献的许可证,收益锚定 AI 推理、ZK Proving、Mining 等实际工作量。 6/ 据社区数据,本轮销售大约 29,000 个节点,募资数百万美元规模。节点条款包含 $CYS 配额、线性释放和主网权益承接,这让早期参与者直接绑定了代币与算力市场的潜在收益。 7/ 代币模型方面,Cysic 采用双代币设计: $CYS :手续费、奖励与激励; $CGT :不可转移的治理/质押凭证,只能通过质押 $CYS 与贡献算力获得,确保“做事的人有话语权”。 8/ 网络层采用 CometBFT 共识。在测试网阶段,验证者是许可准入,需要白名单。这意味着项目强调先保证稳定性,再逐步开放,路线选择偏务实。 9/ 为什么这条赛道值得关注? ZK 的瓶颈已从“算法”转向“可规模化的证明算力供给”; ComputeFi 把算力从成本转变为可确权、可治理的资产; ZK 与 AI 的交汇,必然需要一个可验证的算力底座。 10/ 对节点参与者的三大核心问题: 1)未来订单是否稳定,是否真来自跨生态需求? 2)节点许可证和算力贡献是否绑定,是否有惩罚机制? 3)测试网积分与节点权利如何映射到主网,解锁规则何时明确? 11/ 对开发者和项目方而言,@cysic_xyz 的价值在于能否像“云服务”一样接入,提供可预测的性能和计费模式,并与现有 ZK 堆栈无缝对接。 12/ 对投资者和观察者的观察清单: 主网/TGE 时间与积分映射细则; 真实订单和算力需求来源; 审计与性能披露,能否被独立验证; 治理质量,$CGT 是否真正提升治理参与度。 13/ 一句话总结: 如果你相信“可验证算力”会像存储与带宽一样成为 Web3 的基础商品,@cysic_xyz 是当下少数在硬件—网络—生态三条线同步推进的候选者。真正的试金石在于:主网上线后,能否证明它的订单与成本曲线是真实可持续的。
来自推特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仅为作者观点, 不代表CoinNX的任何立场, 不构成与CoinNX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